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恒戈  韩强  王来成 《中国新药杂志》2012,(23):2808-2810,2820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氨蝶呤于不同温度下与临床常用的5%葡萄糖,0.9%氯化钠,果糖,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输液配置后24 h内的药物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其pH值。结果:注射用甲氨蝶呤与4种输液在5和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0~24 h含量、外观、pH值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注射用甲氨蝶呤可与上述4种输液于5和25℃条件下配伍,0~24 h内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温度条件下将注射用灯盏花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配伍,于8h内的不同时间点观察其外观,并测定其pH值、含量和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与4种输液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8h内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不溶性微粒的增加数也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可与上述4种输液于25℃温度条件下配伍,0-8h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3.
托烷司琼注射液常见临床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考察注射用托烷司琼在注射器中与临床常见7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下,将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加入到7种输液(果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配伍液的含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值、颗粒数和外观变化。结果 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与7种输液配伍后在18~25 ℃放置4 h,其外观、pH值和含量基本不变,≥10 μm和≥25 μm的颗粒数也符合规定要求。结论 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与7种输液配伍,在18~25 ℃下4 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宋飞 《安徽医药》2008,12(1):15-16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雷莫司琼在5%葡萄糖注射液等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5℃,将注射用盐酸雷莫司琼加入到4种输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配伍液的含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值和外观变化。结果注射用盐酸雷莫司琼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5℃放置10h其外观、pH值和含量基本不变。结论注射用盐酸雷莫司琼与4种输液配伍,在10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生长抑素在5种输液中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照  卢红文 《中国药师》2006,9(7):641-643
目的:考察注射用生长抑素于不同温度下在5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生长抑素与不同输液混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4℃,25℃,37℃条件下配伍前后生长抑素的含量,同时观察溶液的外观并测定pH。结果:稳定性与温度、时间以及溶媒有关,电解质影响其稳定性,4℃、25℃时,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注射用生长抑素稳定性可保持8 h以上。结论:注射用生长抑素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但不宜与含钾电解质溶液配伍。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在4种常用液体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在25℃下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种常用输液液体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输液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孟多酯钠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氯化钠在室温下(25%)配伍,0~8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而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欠佳。结论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输液配伍时应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不宜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7.
伦新强 《中国药业》2009,18(23):11-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条件下,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按临床用药浓度与5%葡萄糖、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于不同时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结果在0~8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8.
不同输液中头孢吡肟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按临床用药质量浓度与5%(50mg/mL)葡萄糖注射液、10%(100mg/mL)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与0.9%(9.0mg/mL)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并将配伍液分别置室温25℃下光照及避光放置,于不同时间(0,1,2,3,4,6h)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吡肟的质量与pH值以及观察配伍液中外观变化。结果:在25℃下光照及避光放置,0~6h时配伍液外观、pH值及头孢吡肟质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在25℃下光照及避光放置,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在5%转化糖注射剂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在5%转化糖注射剂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于25、37℃条件下,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24 h内5%转化糖注射剂中盐酸头孢甲肟的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pH值和微粒数。结果在25℃条件下,配伍液中盐酸头孢甲肟含量6 h内无明显变化,配伍液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微粒数符合规定;但在37℃条件下,盐酸头孢甲肟含量4 h内下降19.43%,配伍液颜色加深,pH值有一定程度上升。结论 5%转化糖注射剂可以用作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的稀释剂,但应注意环境温度对配伍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室温(25±1)℃下,将两种注射用抗生素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8 h内,观察各配伍溶液的pH和外观变化,并采用HPLC法测定各配伍溶液中主药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8 h内,盐酸头孢甲肟、头孢替唑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头孢替唑钠的pH、外观和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而盐酸头孢甲肟的pH及含量变化较大,配伍溶液颜色逐渐加深。结论在室温(25±1)℃条件下、8 h内,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液稳定;从医疗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提倡盐酸头孢甲肟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娴  高杰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0,(46):4372-4374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下,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24 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配伍在24 h内含量>97%,溶液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在25℃、24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2.
赵平鸽 《中国药房》2011,(22):2062-2064
目的:考察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分别加入到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合,在25℃恒温下放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前、后不同时间的酚妥拉明和二羟丙茶碱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2种配伍液均澄明无色,pH值、含量在放置24h内基本无变化。结论: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25℃放置24h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30℃下,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6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6h内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30℃,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刘留成  赵俊 《中国药师》2009,12(1):75-77
评价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在4种常见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常规剂量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4℃,25℃,37℃)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雷贝拉唑钠含量,观察外观、不溶性微粒以及pH变化。结果:不同条件下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颜色、不溶性微粒、pH、雷贝拉唑钠含量基本无变化;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在37℃条件下8h内含量及pH差异较大,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不宜在高温下放置,只宜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15.
头孢尼西钠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薇 《抗感染药学》2011,8(2):119-12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置25℃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将注射用头孢尼西钠按临床用药浓度与5%葡萄糖、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不同时间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尼西钠的质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的变化。结果:25℃下,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0~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头孢尼西钠的质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在25℃下光照与避光放置,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与3种临床上常用的大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在25℃温度条件下将注射用灯盏花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配伍后,于8h内的各个不同时间点(0h、1h、2h、4h、6h、8h)观察各自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与5%GS和0.9%NS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的8h内各自的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10%GS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的8h内pH值和含量变化不大,但有浑浊现象产生。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可与5%GS和0.9%NS于25℃温度条件下配伍,并在8h内使用。临床上最好避免将注射用灯盏花素与10%GS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群  庞卫国  丁峰  石庆平  王靖 《中国药房》2010,(42):3983-3985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37℃下于0、1、2、4、6、8h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和培氟沙星含量,同时记录外观和pH值变化。结果:0~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头孢米诺钠和培氟沙星的含量、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中可以配伍使用,宜在6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在室温25℃和4℃下,头孢呋辛钠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头孢呋辛钠0.75g加入到250 ml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和4℃下考察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并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呋辛钠的含量.结果:在25℃下,0~4 h及4℃下,0~12 h内配伍液的外观、头孢呋辛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H值稍有升高.结论:头孢呋辛钠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25℃时4h内,以及在4℃时12h内相对稳定.建议该配伍液临用新配,若不能马上使用,应置4℃冰箱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1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