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大约2000个激酶,其中超过90个为蛋白酪氨酸激酶,在靶向性抗肿瘤药物中,靶向酪氨酸激酶类的药物已成为研发热点,并且已获得巨大成功。本文综述了一类已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抑制剂结合受体蛋白的方式及其作用机制,重点讨论了这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发现分子对接的结构与真实构效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靶向抗肿瘤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靶向抗肿瘤药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单分子抗体(Mab)占靶向抗肿瘤药用药金额的72.2%75.5%,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占20.1%75.5%,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占20.1%27.1%;靶向抗肿瘤药年用药金额逐年增加,但占抗肿瘤药物的比例逐年下降;2010、2011年分别有3种靶向抗肿瘤药B/A<1,2012年所有靶向抗肿瘤药B/A均≥1。结论:我院靶向抗肿瘤药的应用基本合理,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是当前国内外创新药研发的热点,近些年不断有新产品上市,还有数百个产品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因为作用机制的不同,小分子靶向药物体现出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不一样的安全有效性特点,在临床研究设计和开发模式上也有所不同。本文对近年来批准上市的吉非替尼、克唑替尼、埃克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经典案例进行了回顾,分析不同类型药物的临床研发策略,期望能对抗肿瘤药物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蛋白靶向降解(PROTAC)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抗肿瘤药物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PROTAC是一种双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将靶蛋白与E3泛素连接酶连接形成三元复合物,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降解靶蛋白。雌激素(ER)、雄激素(A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溴结构域蛋白4(BRD4)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8(CDK8)等多种蛋白已经被选为靶蛋白进行了研究。对PROTAC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激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友广  李铭东  吉民 《药品评价》2006,3(2):137-140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发病机制以及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新药开发已经由传统的底物-受体-基因药理学研究模式向基因-受体-药物这一逆向分子药理学模式转变。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也正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向着针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多个环节靶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如针对细胞信号传导、凋亡等设计药物。通过阻断酪氨酸激酶可破坏肿瘤细胞的信号传递,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因此,近年来有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将对酪氨酸激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是当前国内外创新药研发的热点。在过去十年里有多个产品上市,并有数十个产品处在研发中。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和申报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进而对此类药物临床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肿瘤发生发展直接相关,针对这一途径研发药物已成为当前抗肿瘤治疗的热点,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文综述酪氨酸激酶的作用机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包括分子靶向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新型化疗药物及基因治疗药物等研发,出现更多治疗恶性肿瘤新的有效方法,文中针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是一类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针对特定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已有十余种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上市,且它们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该文对近年来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断涌现,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舒尼替尼(sunitinib,商品名Sutent)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等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抑制作用,已于2006年1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上晚期肾细胞癌(RCC)和对伊马替尼(ima-tinib)耐药和(或)治疗失败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并在其他多种肿瘤的临床试验中也显示显著抗肿瘤活性,文中综述了该药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c-Kit是典型的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迁移和复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热门靶标之一,其抑制剂也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简介c-Kit激酶及其激活型突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着重综述近年来已上市和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c-Kit激酶抑制剂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2.
酪氨酸激酶的过度表达和过度激活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多种酪氨酸激酶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目前已经上市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多属于可逆性抑制剂,这些药物具有选择性差、药效不够强烈和持久以及易引发耐药性等缺点。近些年,不可逆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这一类药物分子以不可逆的共价键与酪氨酸激酶上ATP结合域进行结合,从而使该靶点永久性失活。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不可逆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解决可逆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几个缺点。目前,已经有一批不可逆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入市场或临床研究阶段。该篇综述是对不可逆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结构、药理和药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等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促进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20年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TKIs)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病历信息,制订《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专项评价表》,统计其中TKIs的使用情况,包括适应证、用法用量、抗肿瘤治疗联合用药等,并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循证医学证据等级高的临床研究等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1 436例,用药不合理率为18.73%(269/1 436),其中适应证不适宜106例次(7.38%)、遴选药品不适宜6例次(0.42%)、抗肿瘤治疗联合用药不适宜157例次(10.93%),105例次(7.31%)合并使用具有潜在不良相互作用的非抗肿瘤药物;非肿瘤专科患者TKIs类小分子靶向药物使用合理率为74.06%(177/239),低于肿瘤专科的82.71%(990/1 197)。结论 该院NSCLC患者TKIs类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整体较规范,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临床药师持续干预与反馈,以促进其合理、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4.
受体介导肿瘤主动靶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一系列受体,能与特异性的配体或抗体结合并诱导细胞内化。以这些受体作为靶点,使药物与特异性配体或抗体结合即可将药物主动靶向肿瘤细胞。本文综述目前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用于肿瘤主动靶向的几种受体,包括酪氨酸激酶受体、叶酸受体、激素受体、脂蛋白受体、转铁蛋白受体等。通过了解这些受体及其在肿瘤主动靶向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对抗肿瘤药物和新型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盐酸埃罗替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喆  戴媛媛  汤致强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0):1227-1229
盐酸埃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可逆抑制剂,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阻断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生长.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对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多种肿瘤有抗肿瘤活性,不良反应较轻,与化疗药物合用不增加毒性.2004年经FDA批准上市,用于一线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是抗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finib)、小分子TKI化合物tarceva、单克隆抗体西妥昔(cetuximab)、抗肺癌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内皮抑素(endostatin)、整合素拮抗剂西仑吉肽(cilengitide)、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等靶向治疗药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肿瘤药理、分子药理学研究的飞速发展,针对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笔者综述了近年来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体(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受体介导肿瘤主动靶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一系列受体,能与特异性的配体或抗体结合并诱导细胞内化。以这些受体作为靶点,使药物与特异性配体或抗体结合即可将药物主动靶向肿瘤细胞。本文综述目前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用于肿瘤主动靶向的几种受体,包括酪氨酸激酶受体、叶酸受体、激素受体、脂蛋白受体、转铁蛋白受体等。通过了解这些受体及其在肿瘤主动靶向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对抗肿瘤药物和新型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是开发一种创新型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属于国际最新型的针对靶标分子而设计的小分子化学合成药物。此药能选择性地抑制VEGFR2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肿瘤血管生成,血液供给;抑制肿瘤生长,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原发肿瘤的生长的目的。在VEGFR2高度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中,此药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最新发现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及其发展方向等内容。结果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筛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