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5年随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 对2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并定期随访HBV标志物、HBV DNA和肝功能。结果 疗程结束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完全应答率为0%,部分反应率为40%;随访结束时,持续应答率为35%。结论 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及HBV DNA水平和肝组织炎症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免疫捕捉分析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74例HBeAg阴性和7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eAg、HBV DNA定量检测和肝组织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对比分析结果.结果7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27例(36%)血清HBV DNA>105拷贝/ml,随着G1~G4肝组织炎症损害级别的增高其所占例数也相应增高,统计学分析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血清HBeAg定量0~29 PEIU/ml,随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上升定量阳性(>0.28 PEIU/ml)的病例比率增加,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具有相关性.7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49例(67%)血清HBV DNA>105拷贝/ml,血清HBeAg及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损害程度的指标,血清HBV DNA水平愈高肝组织炎症损害往往愈重.36%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水平低下而HBV DNA复制活跃,可能存在HBV的前C区终止突变合并C区突变.血清HBV DNA水平不能反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了解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3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仅干扰素(INFα)6MU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疗程完成时及之后24周,ALT、HBeAg、HBV-DNA、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疗程完成后24周,治疗组22人有效,有效率73.3%,高于对照组(x~2=4.267,P<0.05);对照组26人有效,有效率50%。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5)。6MU INFα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优;干扰素能明显阻断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112例有肝穿病理资料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比较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分期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1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706例(占63.49%),HBeAg阴性406例(占36.51%)。两组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炎症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肝组织病理损伤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BeA异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一个重要临床类型,表现为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阳性、HBeAg阴性伴或不伴HbeAb阳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肝组织学活动性炎症。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广,世界各地流行率差异性较大。据报道,地中海地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占全部慢性乙型肝炎的33%,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住院的18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了一系列HBeAg/抗HBe的动态观察,对与HBeAg清除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181例,初检HBsAg及HBeAg均为阳性,ALT异常,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慢活肝(CAH)109例、慢迁肝(CPH)72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236例肝组织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HBeAg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方法以236例在我院做过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肝活检)、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阳性组123例,HBeAg阴性组113例,各组所有病例按年龄段分为3组:年龄〈30岁组,30~40岁组,34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HBeAg状态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相同HBeAg状态患者,年龄越大,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越重;相同年龄段,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重。结论HBeAg阴性、高年龄段(≥40岁)、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较重。这些患者若无条件行肝活检,可以考虑直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粒子荧光免疫分析法 (MEI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对 1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eAg和HBVDNA定量检测 ,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与病理分级分期有明显相关性 (r =0 .48,p <0 .0 5 ;r =0 .5 3 5 ,p <0 .0 5 ) ,而血清HBVDNA定量与病理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r =0 .0 45 ,p =0 .717;r =0 .10 5 ,p =0 .3 8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与HBVDNA定量水平有良好的一致性 (r =0 .5 3 3 ,p <0 .0 5 )。结论 肝组织学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HBeAg定量相关。随着血清HBeAg定量降低 ,肝组织炎症活动加重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升高 ;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根据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的变化 ,可以初步估计肝实质受损情况。结合HBVDNA定量的检测 ,可以为临床判断病情变化、严重程度、HBV前C区变异的初筛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指血清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肝生化检查异常或肝组织学有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病变。其主要机制是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后不分泌HBeAg,或核心启动子(BCP)基因突变使HBeAg表达下降所致。近年来,HB  相似文献   

10.
赵红  谢雯 《肝脏》2012,(11):824
【据《J Hepatol》2012年7月报道】题: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活检指征及随访:系统回顾(作者Papatheodoridis GV等)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监测以ALT活性为基础是否合适,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指南倾向对ALT正常且HBVDNA>2000IU/mL的HBeAg阴性患者进行肝活检。希腊雅典Hippokration综合医院Papatheodoridis等系统回顾现有的ALT持续正常(PNALT)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治疗48周。结果在治疗48周结束时,ALT全部复常,HBV DNA转阴7例,HBeAg转阴4例,在两次肝穿刺的7例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促进HBVDNA和HBeAg阴转。  相似文献   

12.
肝普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纯中药浓缩片肝普乐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次口服肝普乐片6片,3次/d;45例对照组患者每次口服灭澳灵片6片,3次/d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0,3,6mo检查ALT,AST,A/G,TBil,HBV五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肝普乐组总有效率88.8%(64/72),对照组为66.6%(30/45);HBeAg阴转率,肝普乐组为48%(24/50),对照组为25%(8/32),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普乐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促使HBeAg转阴,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E抗原和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差异性.方法分别对151例HBeAg阳性和62例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情况,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1)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HBeAg/抗-HBe的出现情况密切相关,抗-HBe阳性者中肝组织病理为G3~G4、S3~S4者明显多于G1~G2、S1~S2者;而在HBeAg阳性者中则相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检出率为83.4%(126/151);而在抗-HBe阳性患者中HBV DNA检出率为29%(18/62).结论 (1)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的程度较HBeAg阳性者严重;(2)HBeAg与HBV DNA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但在部分抗-HBe阳性的患者中仍可检出HBV DN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随访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为比较两者的预后提供佐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随访6~18年,平均(11.8±4.1)年,经肝穿刺病理组织学诊断,HBeAg阴性65例、HBeAg阳性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转归。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Х^2检验。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累计发展为肝硬化7例,占10.8%,肝癌4例,占6.2%,死亡8例,占12.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累计发展为肝硬化15例,占12.7%,肝癌8例,占6.8%,死亡12例,占10.2%。两组相比,肝硬化、肝癌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远期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转归情况.方法 对168例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为期5年的临床症状、肝组织活检及血清学检查的动态观察研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在5年随访期间.168例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中有23例出现乙型肝炎活动,占13.7%,其中肝脏病理有明显炎性反应(≥G2)者乙型肝炎活动率为24.1%(21/87例),而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为G0~G1者活动率为2.5%(2/8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8,P<0.01).43例感染者行2次肝组织活检,原肝组织正常者几年内相对稳定,病理很少变化,原病理炎性反应较重者不易恢复,但可在小范围内波动.45例发生HBeAg血清转换,HBeAg年转阴率为5.4%.14例HBsAg转阴,年转阴率为1.67%.结论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乙型肝炎活动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YMDD变异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YMDD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YMDD变异检测,个别病例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LT异常率为47%,HBeAg血清转换率为15.8%,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25%,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依然阳性。结论: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后可出现HBV YMDD变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该药远期降酶作用不够理想;HBeAg血清转换率不高;肝组织内仍处于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弄清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肝病急性加重的原因。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肝病急性加重时甲、丙、丁或戊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以及HBeAg和抗-HBe的血清学状态。结果 在83例慢性乙型肝炎的92次肝病急性加重中,甲、丙、丁或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分别为3.3%(3/92)、5.4%(5/92)、3.3%(3/92)和5.4%(5/92),共为17.4%(16/92);使用肝损害药物为1.1%(1/92);HBeAg至抗-HBe的自发血清转换为9.8%(9/92);HBeAg至抗-HBe的不稳定自发血清转换状态为12.0%(12/92);保持HBeAg至抗-HBe血清学状态不变为59.8%(55/92)。重叠其它嗜肝病毒感染、HBeAg至抗-HBe的不稳定自发血清转换以及保持HBeAg和抗-HBe的状态不变均可出现致死性肝衰竭。结论 重叠其它嗜肝病毒感染、使用肝损害药物和HBeAg至抗-HBe的自发血清转换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40%左右的肝病急性加重有关,大约60%的肝病急性加重与HBeAg和抗-HBe血清学状态无关。促使致死性肝衰竭发生的原因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肝脏病理学特征等因素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 方法 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均行肝穿刺术,皮下注射Peg-IFN α,每周1次,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结束后统计HBeAg的血清学转换情况,并结合肝脏病理学特征及性别、年龄、ALT、HBeAg半定量、HBV DNA定量等基线指标分析影响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因素.用多变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 结果 80例患者治疗48周时血清学转换率为30.00% (24/80),其中22例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为G1,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9.09%;38例为G2,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1.58%;19例为G3,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7.3%;1例为G4,HBeAg成功转换.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升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逐步升高(x2=8.435,P=0.015);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HBeAg血清学转换率无显著相关性(x2=5.917,P=0.116).性别、年龄、ALT、HBV DNA等基线指标在HBeAg 血清学转换组与未转换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变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诸因素中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与HBeAg半定量为疗效影响因素.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高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建议对需要治疗的患者应尽可能先行肝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9.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较多,但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报道不多,本文将HBVDNA阳性的乙肝肝硬化分为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两组,对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和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进行肝功能、腹水、并发性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等情况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有关抗HBcIgM的检测方法及对急性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已有不少报道,但研究对象多限于临床诊断。本文对120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HBcIgM与生化、病理改变、HBeAg及肝组织中HBcAg和HBsAg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984~1985年住院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肝穿刺取肝活组织检查,肝组织学诊断慢性迁延型肝炎(CPH)5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