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仕明  左伟  昝博仁  皮雨蒙  涂兴  张明  余海波  王洋   《四川医学》2022,43(4):383-391
目的 总结我院急诊患者的特点,为急诊科的科学运行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2~2019年急诊患者的就诊信息,总结急诊患者的就诊特点,分析常见疾病的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共收治急诊患者529015例,男∶女=1.09∶1,中位年龄20岁(0~109岁)。急诊量及急诊入院量逐年增长,分别增长150.1%和97.0%。急诊入院率15.4%,呈下降趋势。高峰月份为10~12月,每周高峰为周末,每日高峰为9~11时和14~21时。最常见的前5类病种是呼吸系统(43.6%)、消化系统(14.5%)、创伤(13.3%)、神经系统(3.4%)和心血管系统(3.3%)疾病。前十类疾病构成比在成人、儿童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17岁的构成比大小更接近于成人(主要具体疾病也一样)。45~64岁是呼吸系统疾病由下降到上升、创伤与泌尿系疾病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转折年龄段。成人、儿童的呼吸系统疾病都位居首位,均呈逐年波动性上升趋势,最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共占40.2%);创伤则分别位居第二、三位,均呈持续性下降趋势。结论 急诊患者的特征和就诊规律具有普遍规律性和地域特异性的特点,目前到急诊科就诊的多数患者不适宜首选在急诊处置,急诊儿科与成人的分界年龄低于18岁可能在我国更合理。总结急诊患者的特征可以为当地急诊科建设,急诊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培训,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艾滋病患者的分组分析,了解艾滋病的有关情况.方法对出院艾滋病病人资料进行分组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男女性别比在2.60:1至3.06:1之间;15-44岁年龄组占的构成比最大,占53.99%-65.01%,45-59岁年龄组构成比为19.75%-24.5%,60岁以上年龄组构成比随年份呈增长趋势,构成比为13.91%-21.27%;农民出院者人次占总出院人次由2008年的34.99%到2011年的55.52%,平均增长22.88%.结论艾滋病住院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分组分析,得出农民、男人、青年比例最大.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贱.得了艾滋病,要到专科门诊、专科病房治疗.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5):626-628
目的:探讨急诊住院患者入院规律及疾病谱构成,提高急诊科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5243例急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急诊住院患者以61~80岁最多,各年龄组男性均多于女性,来源于本市区患者最多,占52.60%。急诊近3年收住院患者数的高峰月份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分布在春、夏、冬三季;星期二急诊科收住患者数最多,星期一、星期日急诊收住院患者数最少。患者以消化、呼吸、神经及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病种。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急诊住院患者就诊规律及疾病种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急诊医护人员开展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病种分布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娟 《海南医学》2011,22(8):152-153
目的 调查急诊科就诊患者疾病病种和就诊规律,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高急诊护理理论及技能水平.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11 520例急诊就诊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排列出急诊疾病的构成情况、就诊时段、就诊季节以及就诊患者年龄结构.结果 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外伤,占据急诊前5位,男性多于女性.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季节和节假日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3年8月-2008年7月收治的16 856例心脑血管病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日均心脑血管病急诊患者数为(9.1±3.9)人次/d,日均就诊人数在6~9月份较低,为(7.7±3.4)人次/d;在3月份和10月份较高,为(10.6±3.7)人次/d.周三就诊人数较少,为(8.2±3.9)人次/d.3个7 d长假(春节、五一和十一)中急诊量明显增多,日均就诊人数为(11.2±4.7)人次/d.7 d长假中第二天的日均就诊人数较少,为(7.8±1.9)人次/d.高血压患者在6~9月份就诊较少,在3月份和10月份较多;冠心病患者在12月份和1月份较多,在6~8月份较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高峰多集中在3~6月份;心律失常患者急诊就诊的季节性不强.结论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急诊具有一定的季节及节假日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省各级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变化情况,探讨新医改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改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及《中国卫生统计医改监测》资料,对贵州省2008~2011年县级及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数、入院人数及其构成比、环比增长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2008年和2009年为医改前,2010年和2011年为医改后.结果:2008~2011年,贵州省医疗机构诊疗人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但不同机构间有较大差异.新医改后,县级及以上医院门诊就诊人次数及入院人数都保持了较强劲的增长趋势,2011年增长率分别达14.7%和14.8%;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其他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数增长有逐年减缓的趋势,其中,乡镇卫生院2011年门诊就诊人次数增长率为-1.7%.2010年和2011年入院人数增长率分别为-8.6%和-7.9%,门诊就诊人次数及入院人数占全省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新医改后居民就诊和住院流向有向县级及以上医院集中的趋势,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看病难”和“看病贵”.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病人就诊人数也有所增长。作者对本院急诊科1987年1月~1993年7月,经急诊抢救的82例老年人内科危重症作一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内科危重症规律和救治的特殊性。病种统计以就诊抢救时主要疾病为主,传染病、肿瘤、诊断不明和一般非抢救病例不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8.
朱俊利  余盺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64-4469
100069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朱俊利);北京朝阳区社保中心(余盺);通信作者:朱俊利,100069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E-mail:smallying@126.com 目的 探讨2010-2012年北京市C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口及基金运行情况。方法 2014年3-6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10-2012年北京市C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口情况、基金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北京市C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总参保人口2010年2 134 735人,2011年2 416 165人,比2010年增长13.62%;2012年2 642 591人,比2011年增长9.09%。参保人口金字塔示各年龄参保人口中男女比例均衡,参保人口主要集中在20~40岁。从基金收入情况看,2011年比2010年增长26.43%,2012年比2011年增长32.06%。从基金支出情况看,2011年比2010年增长33.90%,2012年比2011年增长33.22%。2011年、2012年基金弹性系数均大于1。从基金结余情况看,2010-2012年基金结余率逐年下降。2010-2012年北京市C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口的总就诊人次分别为:917万人次、1 233万人次和1 611万人次, 2011年增长率为34.46%,2012年增长率为30.66%。2010-2012年医疗保险负担率分别为32.81%、68.09%和68.05%,费用报销率分别为3.82%、4.00%、4.11%。结论 北京市C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口呈现"年龄型"状态,受新医改的影响,参保人口的就诊次数明显上升,而就医负担则减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急诊就诊的情况和分布规律。 方法 整理分析2008-2010年急诊就诊患者资料,统计分析10 540例心血管病的病种分布、性别和年龄的特点、就诊季节及时间的分布。 结果 我院心血管病急诊就诊仍以高血压为主(46.52%),逐年增加(P<0.05),其次为冠心病(23.08%);高血压急症第一和四季度高发(P<0.05),而冠心病则第一、二、三季度居多(P<0.05)。就诊时间主要集中于8:00-12:00和20:00-22:00。 结论 我院急诊就诊的心血管病患者以高血压患者多见,逐年增加;冠心病次之;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分布与季节有关;就诊时间仍以早晨和夜间为主。 [关键词]急诊就诊;心血管病;疾病分类;分布;  相似文献   

10.
王吉文  丘宇茹  陈玉成  黄子通 《广东医学》2011,32(21):2838-2840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急诊就诊的情况和分布规律.方法 整理分析2008-2010年急诊就诊患者资料,统计分析10 540例心血管病的病种分布、性别和年龄的特点、就诊季节及时间的分布.结果 心血管病急诊就诊以高血压为主(46.52%),逐年增加(P<0.05),其次为冠心病(23.08%);高血压急症第一、四季度高发(P<...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就诊病种及危重病人抢救5年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院急诊科就诊人数的动态变化 ,本文就 1996~2 0 0 0年到急诊科就诊人数及危重病人抢救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旨在确定危重病疾病谱 ,为今后急诊科工作重点的确立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目前设有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和儿科急诊 ,其他科的急诊病人先在急诊科登记 ,由值班护士与相关科室的专科医师联系 ,请他们到急诊科诊治 ,或由护士将病人护送到有关科室诊治。本文根据我院目前急诊分科的特点 ,对急诊疾病统计分类也采取内科 (包括神经内科 )、外科、儿科及其它科的分类体系 ,同时对某一发生率较高的病种单独列出。本文中…  相似文献   

12.
我院前十位病种及费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景  张慧兰 《中国病案》2005,6(8):40-41
随着医院的发展,收住病人数逐年快速递增,由2002年的8206人上升到2004年的11006人次,二年内增长了34.8%;收治病种数由2002年的534种上升至2004年的582种,二年净增48种病种;住院病人平均费用由2002年的3335.16元增长至2004年的5117.79元.人均增加1782.63元.本文对我院近三年来收住最多的前十位病种种类及费用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为领导决策及临床医务人员参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张丽彬  谢冬珠  蔡文娟 《当代医学》2021,27(35):143-145
目的 分析2010至2019年某院女性恶性肿瘤各病种动态.方法 基于某肿瘤医院2010至2019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分析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病种构成比、年龄分布的动态变化,总结女性恶性肿瘤收治病例的病种结构变化趋势和年龄分布变化趋势.结果 2010至2019年首次住院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共59165例,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病种分别为宫颈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食管癌、鼻咽癌,占全院女性恶性肿瘤的88.0%.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69岁,各年病例数的峰值集中在50~59岁,近10年,50~59岁和60~69岁病例数增长更显著.结论 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各年龄龄段、病种的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了解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急诊科人员配置、抢救器材的准备提供依据,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急诊科抢救室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月份、抢救室滞留时间、疾病谱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随着急诊患者增多抢救室患者也同步增多,尤其是6,7,8月是急诊患者高峰;抢救室接诊患者人数与滞留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急诊入抢救室人数随年龄增高比例逐渐增多,90岁以上组入抢救室比例达43.49%;60岁以下患者滞留时间中位数无差异,6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滞留时间延长;晚期肿瘤患者滞留时间较非晚期者时间长;多发伤患者滞留时间明显长于非多发伤患者;抢救室疾病谱分析前5位分别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创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结论 急诊医学专业应根据急诊主要人群、高发年龄、不同就诊时间、主要疾病谱、滞留时间较长的疾病等因素合理安排急诊人员配备,进行重点培训,保持急诊工作有序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2010~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2010~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和2011年颛桥镇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22和888例,发病率分别为293.8/10万和361.4/10万;2010年及2011年发病高峰均在7月;2010年和2011年患者均主要集中在1到5岁,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4:1;2010~2011年颛桥镇幼托儿童发病构成比分别为31.2%、40.8%,散居儿童发病构成比为65.8%、55.2%,是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2011年颛桥镇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2010年,且发病高峰延迟,手足口病防控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院急诊科在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两年期间共接诊 40 740人次 ,抢救 14 86人次 ,死亡 84例 ,死亡率占接诊人数的 0 .2 % ,占抢救人数的 5 .65 %。现将 84例死亡者的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我科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两年期间在急诊科死亡者 84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 84例患者中男性 5 7例 ,女性 2 7例 ,年龄在 6~ 84岁 ,平均年龄 5 3 .3 2± 18.49岁。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两年期间死亡患者数目、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抢救时间、治疗措施、死亡疾病等。1.3 本组患者在进入急诊科后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2年-2012年新疆某院收治的8316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变化,为各级部门制定肿瘤防控政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 将2002年至2012年就诊的8316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总就诊人数、性别、年龄、族别分布情况,计算构成比.结果 2002年至2012年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气管、肺恶性肿瘤占17.54%,白血病(13.84%),肝脏恶性肿瘤(12.70%),胃恶性肿瘤(7.36%),食管恶性肿瘤(5.71%),乳腺恶性肿瘤(5.22%),淋巴瘤(5.14%),脑恶性肿瘤(4.76%),结肠恶性肿瘤(4.29%),直肠、肛管恶性肿瘤(3.95%).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峰年龄集中在58岁-60岁,中位年龄为54岁,男女比例为1.02:1,少数民族患者的病种分布和汉族存在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与以往我院资料比较提示恶性肿瘤的就诊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民族的病种分布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罗东  赵海云  徐超  彭飞  曹钰  姚蓉 《西部医学》2019,31(12):1901-1905
目的 分析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及就诊特点,为进一步明确救治重点、优化急诊流程、优化及合理使用急诊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调取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HIS系统2017年1月1日0:00~2017年12月31 日23:59急诊就诊共计20856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诊断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种类、是否住院等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856例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组以青年组(45.97%)急诊就诊率最高;一年四季中夏季(26.63%)就诊量最多,春季(23.46%)最低;8月(9.58%)为急诊就诊月高峰,4月(7.49%)为低谷期;急诊就诊量星期时间点波动(14.02%~14.59%)不明显,周末效应不明显;急诊全天1小时高峰时段为20:00~21:00时,4小时高峰时段为18:00~22:00时;疾病谱中以外伤(2330%)、消化系统(21.25%)、其他类(1429%)为前三位病种。全年急诊就诊患者住院率明显高于同期门诊患者住院率。结论 该医院急诊患者就诊有一定的规律性,医院可考虑根据该规律提前增排加强班。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排名前位系统疾病的诊治流程进行优化及学习,并加强急诊外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就诊方式(是否通过120急诊救护车接回或自行至急诊科就诊)评估哪些急性胸痛患者更倾向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以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院前急性胸痛患者为观察对象,评估相应指标。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有548人次因胸痛至急诊就诊,占同一时期急诊就诊患者的5%。53例次为反复多次就诊患者,只有485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8.6±2.4)岁(SD 15.7),女性患者占44.5%,只有121例(27.3%)由急救车送入。45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由急救车送入15例,自行就诊30例,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2.4%比8.2%,OR(95%CI)=1.6(0.8~3.0),P=0.172],最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且由120接回的患者仅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3.3%(15/4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对于以上两者方式就诊的急诊胸痛患者应给予同等的关注及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20.
急诊8895例中内科病构成比分析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马少林,冀振威,黄健宁,刘子梦,李文锋,张东本文应用微机对我院急诊科1990年9月至1991年9月的急诊病人8895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就诊病人所属科别、性别、民族、职业等构成和其中内科病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