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脑细胞凋亡与钙超载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 研究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细胞凋亡的规律;探讨细胞凋亡与钙超载的关系及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缺氧缺血(HI)后1h~10d内不同时间点脑细胞凋亡比例,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硫酸镁和川芎嗪对由谷氨酸刺激造成的神经元细胞内Ca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缺氧缺血(HIE)后的细胞损伤发生于两个阶段,即早期的组织梗死与晚期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目前认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是通过凋亡途径发生的。本文介绍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机制,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及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产期缺血缺氧脑损伤后即刻早期基因(c-jun)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 通过结扎Wistar孕鼠一侧子宫角血管(其宫内胎鼠作对照)建立围产期缺血缺氧脑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及原位末端记标法观察剖宫产后存活不同的时间大鼠大脑c-junmRNA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缺血后15分钟大脑皮层和海马CA3区即出现c-junmRNA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过程一般经过启动-调控和执行-效应三个阶段。启动阶段的主要事件是一些跨膜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和凋亡相关基因的激活;线粒体在凋亡调控和执行阶段起着关键作用;凋亡信号诱使线粒体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如细胞色素c等,后者又激活半胱天冬酶(caspase)瀑布式级联反应,并激活效应阶段的关键效应酶caspase-3,最终使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凋亡。Bcl-2s家族是重要的抗凋亡成员,作用于凋亡途径的不同位点,抑制凋亡的进行。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新的抑制或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5.
细胞生长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肽(bF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105只(bFGF组58只,未治疗组42只,对照组5只)新生Wistar大鼠制备HIBD模型,然后观察bFGF对HIBD模型鼠的体重增长、死亡率、脑损伤的影响,并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bFGF对缺氧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bFGF治疗组体重增长为(12±4)g,明显高于未治疗组(6±4)g,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治疗组病死率(5%)低于未治疗组(2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脑病变率(25%)明显低于未治疗组(6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UNEL检测结果,治疗组阳性细胞均数(30个/500个细胞)低于未治疗组(159个/500个细胞),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bFGF对HIBD脑组织有修复和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凋亡与c-fos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机体神经保护机制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关系。方法7日龄SD鼠,经弹性管穿线阻断右颈总动脉3h,予低氧1h;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后施以不同时期的再灌注,彩色多普勒监测血流阻断及再灌注情况。免疫组化观测c-fos在仔鼠HIBD后不同再灌注时间点海马的表达。Thionin染色及HE染色观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HIBD组右侧海马c-fos 6h达高峰,24h稍降,48h又升高,7d后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c-fos有极少数表达。凋亡检测发现:再灌注24h已有明显凋亡,7d后海马神经元未表现明显的丢失。结论c-fos可能参与HIBD后神经元的修复、存活过程;这对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存活非常重要。它可能经某些信号途径参与神经元的存活。  相似文献   

7.
甘露醇治疗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减轻脑水肿程度及对神经病理影响,将40只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HIBD组)、小剂量(0.5g/kg)和大剂量(2g/kg)治疗组.四组均测颅内压(ICP)、脑含水量(BTWC)、血浆渗透压及病理检查.结果HIBD组BTWC及ICP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两治疗组各时相点ICP及BTWC明显低于HIBD组,且两治疗组ICP及BTWC下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大剂量组血浆渗透压较小剂量组明显增高,峰值达高渗状态(P<0.01).表明甘露醇能减轻脑水肿,但对神经细胞不可逆改变无治疗作用.小剂量安全有效,用药时间3~4小时为宜.监测血浆渗透压及ICP可指导甘露醇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 (HI)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形式。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脑HI损伤标准动物模型 ,运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原位末端标记 (ISEL)技术对HI后不同时间点实验侧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回死亡细胞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HI迟发性脑损伤中 ,存在一种既不同于细胞凋亡又有别于细胞坏死的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III型细胞死亡。光镜下 ,III型细胞既表现为核固缩、核染色质边聚、细胞体积缩小等I型 (凋亡 )细胞的特征 ,又呈现为胞浆丰富、胞膜完整性丧失等Ⅱ型 (坏死 )细胞的特征。ISEL检测III型细胞无核周空晕、无凋亡小体形成。I型细胞在脑HI后6h开始明显增多 ,平均为 (2 1.3± 3.5 ) / 10个高倍视野 (10hpf) ;2 4h达高峰 ,为 (6 3.7± 3.2 ) / 10hp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脑HI后 2 4h可检测到III型细胞 ,平均为 (5 0 .6± 6 .3) / 10hpf;48h阳性率最高 ,为 (75 .6± 10 .2 ) / 10hpf,明显高于I型细胞 [(42 .3± 4.5 ) / 10hpf,P <0 .0 1]。III型细胞主要分布在坏死区或其周围。结论 新生大鼠HI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 ,不仅存在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 ,而且还存在III型细胞死亡。III型细胞死亡是与凋亡和坏死相关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bcl-2基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探讨新生大鼠HmD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实验组。给动物吸入含有92%氮气和8%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分另q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5、1、3、6、12、24、48、72h等)断头处死动物,取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HIBD1h内未见凋亡细胞出现,3h开始出现,并在48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bcl-2蛋白阳性细胞在HIBD后立即出现,6h达到高峰,之后渐下降。结论 HIBD后bd-2基因表达在脑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bcl-2基因表达与脑神经细胞凋亡呈负相美。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缺氧缺血脑损伤后脑发育的形态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期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se,HIBD)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存活患儿中部分留有脑性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病。目前HIBD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脑的能量代谢衰竭,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作用,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超载等方面。但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已发现经治疗的患儿中仍有部分存活小儿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这些小儿脑发育异常的形态学基础及其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将从形态学角度对HIBD后脑发育异常的表现及对小儿…  相似文献   

11.
缺氧缺血后新生鼠脑组织caspase-3mRNA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caspase 3mRNA表达动态变化 ,进一步探讨缺氧缺血诱导新生鼠神经元凋亡的机制及意义。方法 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HIBD 6h、2 4h、3d、5d组 ,每组 5只动物。应用RT PCR方法测定了大鼠脑组织caspase 3mRNA的表达。结果  7日龄Wistar大鼠假手术对照组即有一定水平caspase 3mRNA表达 ,HIBD 6h组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IBD 2 4h其表达呈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 ,HIBD 5d仍维持较高水平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缺氧缺血可诱导新生鼠脑组织caspase 3mRNA表达 ,其过度表达在HIBD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中起一定作用 ,针对caspase 3的治疗对策为围生期缺氧缺血脑损伤打开了新视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低钠血症与血浆脑利钠肽(BNP)相关性;HIE病理过程中的BNP及低钠血症生理和病理作用机制。方法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动态观察22例低钠血症HIE患儿3日龄、7日龄和2周时血浆BNP和血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血钠正常的52例HIE患儿及血钠正常非HIE患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日龄HIE患儿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日龄时,血钠正常的HIE患儿与对照组之间已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低钠血症HIE组明显高于血钠正常HIE组(P<0·01);低钠血症组的三个时间段BNP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低钠血症组各时间段的血钠浓度呈递减,依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低钠血症HIE组与血钠正常HIE组相应时间段行为神经(NB-NA)测定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钠血症组的HIE患儿在三个时间段NBNA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钠血症组BNP水平与血钠离子在各时间段具有负相关性。结论BNP参与和导致了HIE低钠血症,并直接和经过低钠介导在HIE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尼莫地平对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莫尼地平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防治作用,将86只新生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1小时(1hr)、24hr、72hr组,尼莫地平0.5μgkg-1min-1治疗后1hr、24hr、72hr组,尼莫地平1μgkg-1min-1治疗后1hr、24hr、72hr组。检测各组红细胞胞浆总钙(RBCTCa)及游离钙(RBCCa2+i)的浓度变化。结果:HIE1hr组RBCTCa和Ca2+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对照(P<0.01),随着缺氧缺血状态的改善,RBCTCa和Ca2+i含量逐渐下降,HIE72hr组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两种剂量尼莫地平各治疗组RBCTCa和Ca2+i均明显低于HIE1hr和24hr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窒息后细胞内钙的沉积与新生猪HIE的发生有关,尼莫地平能阻止Ca2+内流,有效地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4.
地塞米松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bcl-x及bax 基因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预处理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应用快速竞争性RT-PCR技术,分别对HI、DEX预处理后于HI、缺氧结束后即刻予DEX、DEX加假手术、正常对照5组(每组40只鼠)动物的实验侧大脑组织中bcl-x(bcl-xl和bcl-xs)、bax 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脑HI后bcl-x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5例新生儿HIE患儿脑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观察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进一步综合分析其与新生儿HIE的发生、病程的关系.结果 25例新生儿HIE脑标本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小脑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生后24h内死亡者增生程度重(P<0.05),生存时间越长,增生程度反而较轻;慢性缺氧时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重(P<0.05),急性缺氧时延髓增生程度重(P<0.05),混合性缺氧大脑及延髓增生程度均较重(P<0.05).结论 新生儿HIE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与HIE的发生、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早期预测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 探讨围产期缺性脑损伤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早期预测方法。方法 对58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5例有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儿和33例无后遗症的患儿进行对照分析,包括围产期缺氧情况、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持续时间1、惊厥发作、脑功能状况及急性期后特征性影像学改变作了对照状态,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早,生后6小时内发生为48%,症状持续10天以上占40%,54%的患儿惊发生在24  相似文献   

17.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缺氧诱导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转录因子,其α亚单位(HIF—1α)对缺氧具有特异性感受,且在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外在成年鼠脑缺氧缺血时,对HIF—1α mRNA的表达做过一些研究,但尚未发现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HIF—1α 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Caspase-1mRNA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Caspase 1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左脑HIBD模型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HIBD 12、2 4、72 ,96h不同时点脑皮质Caspase 1mRNA的表达 ,同时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情况。结果 假手术对照组有少量Caspase 1mRNA表达 ,HIBD 12hCaspase 1mRNA的表达仍较少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IBD 2 4~ 96hCaspase 1mRNA的表达逐渐增多 ,达高峰 ,同其他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光镜下HIBD 2 4~ 96h神经元坏死明显加重。结论 新生大鼠HIBD可诱导Caspase 1mRNA的表达 ,可能参与了新生儿HIBD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全胃肠外营养(TPN)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于1996年1月~1998年12月23例新生儿NEC进行了研究,测定应用TPN前、TPN3天、7天时静脉血中补体C3、C4、B因子、转铁蛋白(Tr)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补体C3、B因子、Tr在应用TPN3天、7天时均较应用TPN前增高(P<0.05);(2)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升高(P<0.05),CD8下降(P<0.05),CD4/CD8比值升高(P<0.05).表明TPN在一周内可以通过对补体系统、蛋白代谢和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