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腹控冲洗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腹膜转移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9例进展期胃癌、30例溃疡患者腹腔冲洗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结果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T细胞的含量与良性病变组的含量基本一致(P>0.05),且与肿瘤的分期无关,CD8+T细胞的含量高于良性病变组的含量,而CD4+T细胞含量低于良性病变组中的含量,但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胃癌的进展和腹膜转移的发生,腹腔内的细胞免疫能力下降,CD8+T细胞含量的增加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下降是晚期肿瘤免疫抑制的一种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eg Ⅳ表达与胃癌腹腔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0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Reg Ⅳ、CA72-4、CK20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诊断已明确发生腹腔转移的1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Reg IV的相对表达量为34.3(26.2~39.6),显著高于38例未发生腹腔转移的Reg Ⅳ的相对表达量22.7(18.4~33.0)(P=0.017)。Reg Ⅳ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临床分期等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阳性的患者腹腔冲洗液中Reg Ⅳ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0.024);晚期胃癌(Ⅲ期和Ⅳ期)患者腹腔冲洗液中Reg Ⅳ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胃癌患者(Ⅰ期和Ⅱ期)(P=0.015)。Reg Ⅳ在胃癌患者中敏感性(100.0%)优于CA72-4(66.7%)和CK20(58.3%)。[结论]Reg Ⅳ的表达与胃癌的腹腔转移密切相关,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患者的腹腔冲洗液中Reg Ⅳ的水平,可以提高对胃癌腹腔转移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mRNA的表达,探讨多巴胶羟酶(DDC)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并为胃癌腹膜转移预测和亚临床转移的筛检提供新的方法.方法:用RNA提取和RT-PCR方法检测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mRNA的表达,同时做腹腔冲洗细胞学(PLC)检查;10例良性疾病的腹腔冲洗液作为阴性对照,结果: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有57例检测到DDCmRNA的表达(62.0%),其表达阳性率与胃癌腹膜转移的PS因素密切相关(P〈0.05);且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mRNA的表达水平还与胃癌浸润深度、浆膜类型、PLC检查结果以及是否存在肉眼腹膜转移有关,浸润深度深、浆膜受侵程度重、PLC检查结果阳性及存在肉眼腹膜转移病灶者的DDCmRNA表达相对值明显升高(P〈0.05);而10例良性疾病腹腔冲洗液均未检测到DDCmRNA的表达.结论:胃癌腹腔液中DDCmRNA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通过RT—PCR来检测DDCmRNA适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和亚临床转移的筛检。  相似文献   

4.
流式细胞术在胃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腹膜转移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及1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及临床资料,同时收集胃癌原发灶组织标本做阳性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中肿瘤标志物CK19,同时采用H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结果: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的阳性表达率为62.0%(31例),明显高于PLC检测24.0%(12例)(P<0.01),且阳性检出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增加而增加.50例胃癌原发灶中CK19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0例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无阳性表达.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作为预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手段.其检测CK19可提高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腔镜胃癌手术腹腔冲洗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CD44变异体(sCD44v6)浓度的变化及意义,以此评价腔镜胃癌手术对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性.方法 92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腹腔冲洗液中sICAM-1、sCD44v6的浓度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细胞阳性率.结果 手术前对照组与试验组sICAM-1、sCD44v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8,P =0.543;t =0.897,P=0.429),手术后两者水平较手术前显著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66,P=0.312;t=1.092,P=0.129).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腹腔冲洗液中sICAM-1、sCD44v6的表达,没有增加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冲洗液中CEAmRNA、CEA蛋白和细胞学检测游离癌细胞及预测腹膜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中收集 43例胃癌和 10例胃良性病变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 ,分别采用RT PCR方法测定腹腔液中游离癌细胞CEAmRNA表达 ,放射免疫检测上清液中CEA蛋白含量 (p CEA) ,同时做腹腔冲洗细胞学 (peritoneallavagecytology ,PLC)检查。结果 CEAmRNA表达阳性率 (5 6 .3% )明显高于p CEA (38.1% )或PLC (33.0 % ,P <0 .0 5~ 0 .0 1)。CEAmRNA表达量随侵袭深度、病期进展而增加 (P <0 .0 5 ) ,因大体类型、浆膜类型不同 ,其阳性表达级别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三种方法均适用于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 ,但对微量癌细胞检出的灵敏性 ,以RT PCR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癌胚抗原(CEA)mRNA和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0例胃癌患者和1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或腹水,常规行HE染色细胞学检查,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并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为阳性对照。结果80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2.5%(42/80),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7.5%(46/80),CEA mRNA和CK-20 mRNA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0.0%(56/80),皆高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的27.5%(22/80,P<0.05),且22例PLC检查阳性患者的CEA mRNA和CK-20 mRN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CEA mRNA和CK-20 mRNA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巢式RT-PCR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和CK-20基因,可以提高腹腔内游离癌细胞(IFCCs)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于早期诊断胃癌腹膜微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手术方式选择及术中、术后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0(CK-20)水平对胃癌患者预测腹膜微转移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行D2根治术并达到R0切除的105例胃腺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收集患者腹腔冲洗液,常规行HE染色腹腔冲洗细胞学(PLC)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和CK-20的表达,以13例需行手术治疗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阴性对照,以人类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105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的阳性表达率为45.7%(48/105);CK-20的阳性表达率为63.8%(67/105);CEA和CK-20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1.0%(85/105),均高于PLC检查的29.5%(31/105)(P<0.05).CEA和CK-20阳性率与肿瘤是否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关(P<0.05).CEA和CK-20均表达阴性的20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2.0个月,长于CEA和CK-20均表达阳性的30例患者(18.0个月)(P<0.05).结论 FCM检测,尤其是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CK-20的表达可用于预测腹膜微转移,明显优于PLC检测.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CK-20的表达可有效预测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检测胃癌组织、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并探讨该技术成为检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理想方法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DHPLC对45例胃癌组织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测序验证.结果:胃癌组织p53基因的突变率为20 0%(9/45),9例突变中有3例突变均未见报道;p53基因在肠型胃癌中突变率35 3%(6/17)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10 7 %(3/28),P<0 01.腹腔冲洗液中检出p53基因突变2例,检出率为22 2%(2/9),经测序证实分别位于第5 外显子(AAG>AGG,Lys132Arg) 和第6外显子(CTG>CCG,Leu188Pro),均与原发癌组织中相同,这2例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DHPLC可应用于胃癌患者原发癌灶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的检测,而且如有效地联合检测多个指标,则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胃癌腹腔微转移的检测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方法检测胃癌腹腔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5 0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角蛋白CK 2 0mRNA的表达情况 ,同时作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RT PCR方法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K 2 0mRNA阳性率 ( 5 4.0 % ,2 7/5 0 )明显高于涂片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 ( 3 2 .0 % ,16/5 0 )。CK 2 0mRNA阳性率与胃癌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有关 (P <0 .0 5 )。CK 2 0mRNA阳性、阴性胃癌患者 3年生存率分别是 2 5 .9%和 65 .2 % (P <0 .0 1)。结论 RT PCR方法是检测胃癌腹腔微转移灶的敏感方法 ,有助于指导术后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探讨胃癌腹腔液中Ⅳ型胶原含量与其生物学行为及腹膜转移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术中收集50例胃癌和10例胃良性病变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上清液中Ⅳ型胶原、CEA蛋白(p-CEA)含量,同时进行腹腔冲洗细胞学(peritoneallavagecytology,PLC)和病理学检查。结果:Ⅳ型胶原含量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浆膜类型呈正相关。PLC、p-CEA阳性组Ⅳ型胶原含量均高于阴性组(P<0.05);肉眼腹膜转移的10例中Ⅳ型胶原均显著升高。全组Ⅳ型胶原含量升高者占68.0%,明显高于p-CEA(44.0%)和PLC(34.0%)的阳性率(P<0.05)。结论:腹腔液中的Ⅳ型胶原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志物,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其预测腹膜亚临床转移的灵敏性优于p-CEA和PL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冲洗液CK19的检测与胃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的关系以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对肿瘤细胞腹膜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分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及同期1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的CK19表达,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术患者腹腔灌洗液的CK19表达,分析腹腔冲洗液CK19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的关系。结果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CK19阳性表达率为0,低分化腺癌组CK1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P0.05)。TNM分期Ⅲ期胃癌组腹腔冲洗液CK1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患者CK19阳性表达率术后较术前检出率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K19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腹腔冲洗液的CK19阳性表达率和术后肿瘤腹膜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腹腔冲洗液中L3-PP和整合素α5β1对于预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意义。方法:收集96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用RT-PCR方法测定冲洗液中游离细胞L3-PP、整合素α5β1及CEA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作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结果:腹腔冲洗液中的L3-PP、α5β1和CE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4.0%(71/96)、65.6%(63/96)和62.5%(60/96),均高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21.9%(2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74、37.333和32.480,P值均<0.01。L3-PP、α5β1及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χ2=7.898,P=0.046;χ2=10.692,P=0.014;χ2=7.897,P=0.048)、TNM分期(χ2=21.960,P<0.01;χ2=29.266,P<0.01;χ2=22.291,P<0.01)、腹膜转移(χ2=13.919,P<0.01;χ2=16.627,P<0.01;χ2=9.089,P<0.01)等密切相关。对CEA-组和CEA+组的生存分析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8.349,P=0.039;Log-rank test=10.864,P=0.012)。结论:用RT-PCR联合检测腹腔冲洗液中L3-PP和整合素α5β1mRNA可作为预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方法,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定量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20、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荧光RT-PCR方法,对56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中定量检测CK20、CEA mRNA的表达.结果浆膜受侵患者CEA mRNA的表达率61.5%(16/26),明显高于未及浆膜者30.0%(9/30)(P<0.05).浆膜受侵患者CK20 mRNA的表达率46.2%(12/26)与未及浆膜者56.7%(17/30)(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实时定量荧光RT-PCR检测CEA mRNA可作为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指导术中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胃癌原发灶与转移灶E-钙黏附素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E 钙黏附素 (E CD)mRNA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和腹腔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35例进展期胃癌癌旁正常黏膜、原发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和腹腔液中E CDmRNA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腹膜转移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癌旁正常黏膜、原发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和腹腔液均检出E CDmRNA。与癌旁正常黏膜相比 ,胃癌原发组织E CD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弱 (P <0 .0 1) ,在浸润型、未分化型、弥漫状生长、侵透浆膜和Ⅲ、Ⅳ期胃癌中 ,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 ,胃癌原发灶中E CD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 (P <0 .0 5 ) ,但淋巴结转移灶中E CDmRNA表达明显增高 ,与其分化程度无关。转移淋巴结与相应原发灶的E CDmRNA表达指数差值在浸润型、未分化型、弥漫状生长、侵透浆膜、淋巴结转移严重及Ⅲ、Ⅳ期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 (P <0 .0 5 )。腹腔液中E CDmRNA表达指数在侵透浆膜、腱状及多彩型浆膜、ECC阳性者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胃癌原发灶的E CDmRNA表达水平降低 ,且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呈正相关 ;胃癌转移淋巴结的E CDmRNA表达水平增高 ,并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细胞学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胃癌术中腹腔冲洗液进行检测,以探讨对预测胃癌腹膜微转移的意义.方法:胃癌50例和胃良性病变10例,收集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细胞的CK20mRNA、COX-2 mRNA表达,同时作冲洗液细胞学检测(PLC).结果:50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20mRNA阳性表达为62.0%(31/50);COX-2 mRNA阳性表达率60.0%(30/50),CK20mRNA、COX-2 mRNA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8.0%(34/50),皆高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28.2%(11/50),CK20mRNA、COX-2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K20mRNA、COX-2 m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腹腔微量游离癌细胞较PLC有更高的灵敏度,是一种检测胃癌腹膜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各细胞因子与胃癌不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对46例胃癌术前患者(胃癌组) 和 30 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7、IL-8、IL-10、IL-12、IL-13、IL-17A、IL-21、IL-23、TNF-α、IFN-γ、GM-CSF表达水平进行同时检测。结果 血清中IL-8、IL-17A、IL-7、TNF-α表达水平胃癌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4.50(10.38) pg/ml vs. 2.06(3.17) pg/ml, P=0.002、 0.83(2.01) pg/ml vs. 0.21(0.85) pg/ml, P=0.013、3.46(1.90) pg/ml vs. 2.11(1.48) pg/ml, P=0.001、1.21(1.13) pg/ml vs. 0.79(0.37) pg/ml, P<0.001;各细胞因子在胃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细胞因子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血清中高水平的IL-7、IL-8、IL-17A、TNF-α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IL-8、IL-17A、TNF-α高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CEA蛋白和细胞学检测游离癌细胞及预测腹膜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中收集43例胃癌和10例胃良性病变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分别采用RT-PCR方法检测检测腹腔液中游离癌细胞CEA mRNA表达,放射免疫检测上清液中CEA蛋白含量(p-CEA),同时做腹腔冲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检查,结果 CEA mRNA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aspase-1,IL-18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caspase-1,IL-18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caspase-1,IL-18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 ;组织学分级Ⅰ级、浸润深度T1~T2、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者中caspase-1和IL-1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浸润深度T3~T4、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病例(P<0.05,P<0.01);胃癌组织中caspase-1和IL-18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1).结论 caspase-1和IL-18可作为反映胃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15例胃癌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者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15例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