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每年统计的发病率为25%左右,逐年有渐增趋势,其发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和发育。本文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对62例RRI患儿进行玉屏风防治和健康教育。另选取62例RRI(未进行玉屏风颗粒防治和健康教育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对RRI患儿的有效防治。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按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会议制度标准,选取我院2008年门诊及住院病人62例RRI患儿作为研究组,年龄1~4岁,平均3.2岁,男32例,女30例,并选取同期同年龄段每年发病率和部位  相似文献   

2.
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小儿较常见病,发病率20%左右,以2~6岁最常见。患RRI的小儿在1年内有7~10次的上下呼吸道感染,若治疗不当会导致哮喘、肾炎等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近年来,笔者采用维生素AD滴丸与玉屏风颗粒治疗RRI患儿,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006年~2011年来我院门诊就治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排除先天性疾患和遗传性疾病,并符合RRI  相似文献   

3.
固本防感方外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7月起,用自拟固本防感方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依据1987年中华儿科学会全国呼吸系统成都会议制定的RRI诊断标准,即0~2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小……  相似文献   

4.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a来,我们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32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免疫指标随访,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本院1995年6月~2000年6月依据1987年4月成都召开的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RRI的患儿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2岁;其中1~2岁8例,3~5岁17例,6~12岁7例;病程>1a 15例,>2 a 11例,>3a6例。1.2 方法:急性期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玉屏风颗粒。1~3岁,每次1/4包,每日3次;4~8岁,每次1/3包,每日3次;8~12岁,每次1/2包.每日3次;12岁以上,每次1包,每日3次,连服3个月。服药前后测定免疫球蛋白和OKT。2 治疗结果2.1 临床症状 显效:服药后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病程缩短,临床症状减轻,共12例(37.5%)。有效:服药后发病次数无明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仅占30%,多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URRI),亦可为反复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LRRI).近年来多主张免疫疗法.笔者试用黄芪精口服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资料 42例RRI患儿均符合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会议制订RRI标准.男25例,女17例;3个月~1岁8例,~3岁21例,~7岁9例,~12岁4例.人工喂养31例,混合喂养7例,母乳喂养4例.合并营养不良18例,营养性混合性贫血13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39例)、咳嗽(40例)、气喘(28例)等.  相似文献   

6.
反复呼吸道感染 ( R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研究认为免疫缺陷 ,微量无素的缺乏及维生素 A、E的缺乏均与 RRI的发病有关。本文观察了玉屏风口服液、小儿施尔康对 RRI患儿的免疫球蛋白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RRI患儿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2~ 10岁 ,平均年龄 4岁 8个月 ,诊断均符合 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成都会议制定的标准。病例中除外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 ,且近一个月内未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1.2 治疗方法 :玉屏风口服液 (武汉健民制药厂 ) 5岁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轻~中度哮喘合并RRI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补充维生素等,并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次,1次/d,共治疗1 a,同时应用匹多莫德颗粒0.4 g/次,1次/d,早餐前口服,共治疗8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冲服,0~3岁者每次半包,>3岁者每次1包,每日3次,共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免疫学指标变化、复发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3个月后,2组IgA、IgG、IgM及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CD8+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且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哮喘、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儿均未见过敏、肝肾功能损伤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匹多莫德颗粒及玉屏风颗粒治疗哮喘合并RRI患儿,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从而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哮喘、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的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黄芪桂枝汤联合玉屏风颗粒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经黄芪桂枝汤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指标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IL-2)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及免疫球蛋白M(Ig M)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黄芪桂枝汤联合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芪针足三里穴注射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宗伟 《国医论坛》2000,15(1):27-27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尤其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笔者1996年~1998年间,运用黄茂针足三里穴(双侧)注射治疗该病6O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l诊断标准追溯患儿病史,统计就诊前1年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患病次数,根据1987年4月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订的RRI诊断标准’‘’:O岁~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3岁~6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应超过7天,若上呼吸…  相似文献   

10.
河车玉屏风合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自身抵抗力较弱,尤其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的儿童,易患呼吸道感染,有的则反复感染,迁延不愈,影响患儿心身发育。笔者近3年来采用河车玉屏风合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较好。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在5个月至5岁之间,其中1岁以下者10例,1~3岁者48例,3岁以上者22例。全部患儿半年内呼吸道感染发病6次或6次以上。2 治疗方法河车玉屏风合剂药物组成:黄芪4~10g,白术3~6g,防风2~5g,煅龙骨、煅牡蛎各5~10g,紫河车1~4g。其中紫河车由新鲜胎盘清洗、烘干、研粉,装入胶囊备用,1粒胶囊含紫河车粉约1g,一般3岁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玉屏风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0例RRI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与30%,2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玉屏风颗粒从双向调节免疫的角度发挥治疗RRI的作用,且安全性好,易于小孩服用,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与中医防治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儿科领域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常见病证。一般认为,0~2岁上呼吸道感染≥7次/每年,下呼吸道感染≥3次/每年;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每年,下呼吸道感染≥2次/每年;6~12岁上呼吸道感染≥5次/每年,下呼吸道感染≥2次/每年,均属本病范畴。据统计急性呼吸道感染占小儿发病率的首位,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复感儿)患病率城市为32.61%,乡村为24.19%,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发病年龄多在3~6岁之间。由于该病反复发作,严重地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故目前对复感儿的防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近年来有关对复感儿的研究及中医防治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目前认为该病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失调或低下有关。2000年10月-2003年6月,笔者应用新型免疫调节剂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中成药玉屏风颗粒治疗50例RRI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简称“复感儿”、英文缩写RRI) ,是指小儿平均每年有 6次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或2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统计资料表明 ,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患儿的 80 % ,其中 30 %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0~ 6岁儿童复感儿发病率为 9.0 %~ 13.2 % ,并且正在不断上升。复感儿占中医门诊病儿总数由 80年代的 5 0 %上升到 90年代末的70 % ,发病年龄也呈上升之势。 80年代发病年龄学龄前儿童占 82 % ,其中 2~ 4岁占 6 0 %。到 90年代末 ,3岁以下儿童占 30 % ,4~ 9岁儿童占 6 0 % ,9岁以上儿童占 10 % [1 ] 。所以积…  相似文献   

15.
<正>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长期以来缺乏特效药。1994年以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用卡慢舒与玉屏风口服液联合对门诊7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了防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自1994年9月~1995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2例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6月~3岁41例;3~7岁19例;7~12岁12例;诊断参照1988年成都会议标准,即;  相似文献   

16.
补肺防感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 6月— 1999年 6月 ,我们采用补肺防感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5 3例 ,并与口服玉屏风颗粒 5 3例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纳入病例 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诊断标准符合 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标准 ,经检测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及IgG亚类低于同龄组 ,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胃食道返流等疾病。2 一般资料  10 6例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3例 ,男 3 4例 ,女 19例 ;年龄 1 6~ 13岁 ,平均 6 3岁 ;病程1~ 5年 ,平均 3 6年 ;以反复咳嗽、久咳不愈为主症者 4…  相似文献   

17.
李阳滔  郭素香  陈慧 《中草药》2022,53(16):5107-5118
目的 系统评价中成药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2月1日所收录的中成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4、Stata 14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最终纳入36项研究,干预措施涉及6种中成药,分别为玉屏风颗粒/口服液、槐杞黄颗粒、黄芪颗粒、童康片、黄龙止咳颗粒、馥感啉口服液,对照措施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成药治疗效果均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中成药排名为童康片>黄龙止咳颗粒>槐杞黄颗粒>玉屏风颗粒/口服液>馥感啉口服液>黄芪颗粒;在提升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方面中成药排名为馥感啉口服液>槐杞黄颗粒>玉屏风颗粒/口服液>童康片>黄芪颗粒;在提升IgG水平方面中成药排名为馥感啉口服液>童康片>黄芪颗粒&...  相似文献   

18.
经络全息刮痧防治易感儿感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复患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称为易感儿 ,它与小儿体质稚嫩 ,阴阳易于失衡 ,内脏协调性差有关。笔者自 1 996年 8月~ 1 999年 2月对易感儿 68例施用经络全息刮痧以观察其防治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按 1 987年 4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 ,每年罹患上呼吸道感染 0~ 2岁 7次 ,3~ 5岁 6次 ,6~ 1 2岁 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 0~ 2岁 3次 ,3~ 5岁 2次 ,6~ 1 2岁 2次者 ,可诊断为易感儿。本组共 1 36例 ,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68例。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患儿每月患呼吸道感染次数以…  相似文献   

19.
运脾防感汤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诊断标准依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即0~2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6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如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加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反之则不可。本组共收治42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主要是常患外感,咳嗽缠绵,痰多气粗,纳食不佳,体弱多汗或自汗,乏力气短,脉多弱或数,舌质淡苔白。为脾弱气虚或脾肺两虚证候。方法运脾防感汤组成:太子参10g、黄芪10g、白术10g、陈皮10g、茯苓5g、麦冬…  相似文献   

20.
我科于 1996年 10月~ 1998年 4月共收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75例 ,其中 35例用中药黄芪单剂与胸腺肽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7年 4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 ( RRI)诊断标准。 75例中 ,男 4 5例 ,女 30例 ,年龄 <1岁 10例 ,1~ 3岁 4 3例 ,>3岁 2 2例。治疗前病程 6.0 5~ 8.4 5天 ,每年平均发作次数 7.5~ 15.5次。将 75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4 0例 ,其年龄、性别、病程和每年平均发作次数经统计学处理 ,均无明显差异 ( P>0 .0 5)。1.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