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积极有效作用。方法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每日给予微量雾化吸人和胸部物理排痰综合护理,连续一周后日排痰量减少,体温、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液分析结果改善。结果经治疗后治疗好转时间缩短2天半。结论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是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排出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积极有效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排痰护理方法和临床疗效,有效促进呼吸道炎症的治疗.方法观察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全方位的、科学的临床排痰护理和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经过一系列排痰护理后,患者病程缩短,肺功能比治疗前有较大提高.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气道雾化及物理排痰治疗,能有效促进排痰,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是临床上由于肺循环障碍引起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主要是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被内、外源性栓子堵塞而引发的,一旦病情严重就会诱发肺梗死,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针对的病况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有效排痰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排痰护理既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操作,也是急救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何有效的运用排痰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有待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实践、总结。本文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排痰的体位及排痰护理措施进展,以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排痰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张崴 《中外医疗》2010,29(4):97-97
目的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法对69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34例,支气管炎19例,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哮喘9例,均伴有肺部感染、痰液粘稠、不宜咳出等症状,通过使用振动排痰机同时配合湿化呼吸道5~7d。结果69例明显,痰液排出。结论使用G5振动排痰机对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冯秀敏 《中外医疗》2012,31(3):169-169
目的研究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护理应用中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在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期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在我院住院接受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没有接受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呼吸道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96.6%和90%;另-1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70%和50%。结论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呼吸道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机(YS 8001型)排痰辅助药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YS 8001型体外震动排痰机排痰辅助药物治疗;对照组直接用手叩击患者背部辅助药物治疗。7d后,比较两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O2、PCO2、SpO2等)及患者排痰量及呼吸音改变。结果:观察组PO2、PCO2、SpO2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震动排痰机排痰辅助药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45例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痰标本细菌分布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14.22%,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9.38%,真菌感染占16.4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耐药,对加酶抑制剂敏感率高。结论:临床上应重视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鲍妲 《吉林医学》2014,(15):83-8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患者采用系统疗法,其中包括及时的呼吸道管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等,评价该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2.00%,且肺功能也较治疗前有较大提高(P〈0.05)。结论:积极的系统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荀丽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68-66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在急性加重期,老年病人往往咳痰无力、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排出,从而使病程迁延,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COPD加重期的关键,而有效的排痰,又是控制感染的第一步。我院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痰液的排出,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做的更好。方法: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结论: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排痰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能够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次数明显减少,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8例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工胸部叩击排痰组)64例和观察组(体外振动排痰仪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排痰量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爱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94-309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COPD的关键,而有效的排痰,是控制感染的第一步,排痰是呼吸道管理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临床护理中的难题。笔者采用振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教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康复期通过胸部物理排痰法、湿化呼吸道、锻炼、营养饮食、心理护理、药物进行护理.结果 物理排痰、湿化呼吸道和生活规律,注意个人卫生防护,提高机体免疫力患者生活质量比较高.结论 急性期物理排痰护理和康复教育对慢阻肺患者极为重要,同时不应忽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有效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肺实质和血管慢性炎症为改变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主要是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其中排痰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2005年1月~2006年2月,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排痰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体位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痰多和通气阻塞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COPD患者,采取前倾坐位、高枕右侧卧位和半卧位等不同体位,结合呼吸道雾化吸入等措施,协助患者排痰。结果:除7例患者排痰效果不佳外,多数患者排痰效果良好。结论:COPD患者采用适当的体位,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用雾化吸入等方法对排痰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资料,进行一系列护理措施,如持续低流量吸氧、清理呼吸道、协助排痰、用药、病情观察、心理指导、恢复期功能锻炼等。结果:95%的患者病情好转,呼吸功能改善,肺部重复感染几率下降。结论:急性期及时有效的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慢性期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感染的排痰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特点为气道阻塞和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老年人较常见。当并发感染时,老年人常因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而致痰液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致呼吸困难,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引起窒息死亡。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排痰,保持气道通畅,对此类病人至关重要。我科护士采取湿化气道,指导有效咳嗽、翻身、拍背,有效体位引流,必要时吸痰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入选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将特布他林雾化液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溶液加入德国PARI(百瑞)雾化吸入器内吸入,雾化时间20 min,3次/d,5 d为1个疗程;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G5振动排痰仪治疗,选择频率15~30 Hz,每次15 min,3次/d;C组采用特布他林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雾化后间隔30 min应用振动排痰仪治疗,3次/d。结果:C组与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效果明显,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45例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痰标本细菌分布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14.22%,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9.38%,真菌感染占16.4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耐药,对加酶抑制剂敏感率高。结论:临床上应重视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器振动排痰与人工叩击胸部排痰两种物理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机器振动排痰,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叩击胸部排痰,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肺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采用机器振动排痰,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