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光梅 《临床医学》2013,33(8):77-78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术前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5~2.0 mg/kg.麻醉维持:配方丙泊酚500 mg+瑞芬1 mg+芬太尼0.1 mg共50 ml持续泵注,25~35 ml/h,视血压调节速度.罗库溴铵0.3~0.6 mg/(kg·h).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结果 28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2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迅速继续填塞动脉瘤.结论 选择全身麻醉对减少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非常有利,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持续泵注应用于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R、F两组(各15例),R组行丙泊酚4~6 mg/(kg.h)和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F组行单纯丙泊酚持续泵注4~6 mg/(kg.h),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股动脉置管后1 min(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的血压(MBP)、心率(HR),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睁眼时间(t2)、拔管时间(t3)。结果:F组在气管插管后、股动脉置管后及拔出气管导管时的血压及心率显著高于R组,F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显著长于R组。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快、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而平稳,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32例麻醉处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 3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均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以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咪达唑仑诱导,以丙泊酚、异氟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以尼莫地平施行控制性降压。结果①麻醉平稳,术中HR、SpO2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患者安返病房;②手术时间45~160 min,平均(65±57)min;术后呼吸恢复时间5~16 min,平均(8±8)min;5例带气管导管回病房,余27例的拔管时间6~18 min,平均(11±6)min。③术中使用尼莫地平降压者10例,控制血压至理想水平。④介入手术治疗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例(9%)。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麻醉要做到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以预防颅内压增高,保证脑血供、氧供,防止脑缺氧、缺血,避免脑水肿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经腹膜后间隙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并发高碳酸血症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6岁,体重61kg。于2009-02-21T14:15入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入室后行T、ECG、R、SpO2、PETCO2和左桡动脉插管测压(ART),各项监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丙泊酚及维库溴铵常规诱导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麻醉泵恒速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及安氟烷吸入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作全静脉麻醉.丙泊酚1.5~2.0mg/kg、瑞芬太尼1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术中维持丙泊酚2~4 mg/(kg·h)、瑞芬太尼0.1~0.3μg/(kg·min),间隔30 min追加维库溴铵2~3 mg.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用量及麻醉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SP)、舒张压(DP)明显降低,心率(HR)减慢,气管插管、切皮气腹时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停用麻醉药患者苏醒快,无烦躁不安及再度呼吸抑制现象,术中无知晓.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诱导快速,维持麻醉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气管导管耐受好,并发症少,适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例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为观察组,在气管导管套囊及尖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B组20例为对照组,气管导管未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案均为丙泊酚1.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推注.麻醉维持为丙泊酚4 mg.kg-1.h-1,瑞芬太尼为0.15 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库溴铵每隔40 min静脉推注2mg,手术结束前40 min停用维库溴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 min、停全麻药时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血压、心率变化,两组患者从停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 min较插管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拔管时血压、心率较停全麻药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变化明显(P<0.05).从停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组>B组(P<0.05),B组患者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可增加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降低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并发症,使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曾毅  陈绍洋  巩固  黄怡  熊利泽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09-2811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麻醉深度的监测与调控,为合理指导此类患者的麻醉提供依据。方法:ASAⅡ~Ⅲ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试验组通过监测AAI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使AAI维持在30以下;对照组仅根据患者血压及心率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泵注速度。记录基础值、插管时、插管后5min、切皮、脾脏切除、门奇断流、手术结束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AAI值以及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用量、术毕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维库溴铵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各时间点AA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毕患者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随访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AAI指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可较好地控制麻醉深度,减少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和芬太尼组(Ⅱ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维库溴铵+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维持Ⅰ组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Ⅱ组采用间断推注芬太尼+持续泵注丙泊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切头皮后、钻颅骨时、拔管即刻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切头皮后、钻颅骨时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增快(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相对于芬太尼其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用于颅脑手术中全身麻醉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B组(瑞芬太尼)各20例.A组以丙泊酚2 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08~0.15 mg/kg诱导,术中间断给芬太尼0.1mg;B组以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08~0.15 mg/kg诱导,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3~5 μg/(kg·h),两组持续泵注丙泊酚3~4 mg/(kg·h),按需给维库溴铵0.02~0.05 mg/kg.结果 两组插管及拔管期间呛咳发生率,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应用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赵新生  于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29-303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用药方案对全麻下行鼻、咽腔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行鼻、咽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麻醉诱导:A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8μg/kg,丙泊酚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A组患者吸入七氟醚1~1.5MAC、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8~0.15μg/(kg.min)和根据需要分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 mg/kg;B组患者吸入异氟醚1~2 MAC、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和根据需要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从停止吸入麻醉药到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以及认知功能恢复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情况及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01);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以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胺的麻醉方法能够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并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控辅助呼吸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的麻醉特点。方法随机选择32例ASA(Ⅱ-Ⅳ)级患者,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和不行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的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及偶有躁动的情况。结果与不行气管插管组比较,气管插管组术程术中低氧血症发生较少且程度轻,并且几乎没有躁动,手术过程较为顺利。结论行DSA治疗的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旋转DSA诊断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22例,常规选择性两侧颈内动脉系正侧位造影,椎动脉系汤氏位、侧位DSA采集摄片,对怀疑血管加做180°旋转DSA检查。2例动脉瘤病人行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结果常规DSA检查16例瘤颈、瘤体显示清晰,4例显示欠清晰,2例未显示;在旋转DSA片中,所有病例的动脉瘤结构、全貌及与周围血管关系清晰显示。2例GDC栓塞术后1周病愈出院。结论旋转DSA是颅内动脉瘤的有效补充诊断手段。GDC栓塞技术安全、可靠,是治疗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图(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脑动脉瘤患者30例,行SCTA后一周内行DSA及GDC栓塞治疗。结果:①SCTA检出了DSA发现的35个脑动脉瘤中的34个(97.1%),32个动脉瘤诊断正确(91.4%)。②32个选择GDC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中,SCTA测量的最佳投照角度与DSA相同30个(93.8%)。③MIP对动脉瘤体及瘤颈测量值准确可靠,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SSD法立体感优于MIP及DSA,对瘤体测量值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瘤颈测量值与DSA有显著差异(P<0.01),SSD常夸大瘤颈宽度。结论:SCTA不仅能较准确诊断脑动脉瘤,而且可以为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提供最佳投照角度及精确测量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头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临床高度怀疑动脉瘤患者的头颅MSCTA及DSA影像资料,确诊后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后复查MSCTA及DSA,确诊病例均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结果:121例患者中动脉瘤患者116例(动脉瘤124个),其中3例患有多发动脉瘤,分别有3、4、4个动脉瘤,MSCTA诊断125个动脉瘤,4个误诊,正确诊断121个,MSCTA检出率为97.6%;DSA诊断123个动脉瘤,误诊3个,漏诊4个,而且MSCTA所发现的动脉瘤中DSA检出率为96.7%,两种方法在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检查具有微创、快速、准确的优点,并发症极少,拥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清晰显示动脉瘤的所在部位、数目、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组织之间关系,可以较为正确的诊断及评估术后所放弹簧栓的位置、形态,能观察动脉瘤是否完全闭塞、载瘤动脉的通畅情况以及动脉瘤颈是否完全栓塞,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3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男1例,女2例,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2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例为前交通动脉瘤;Hunt和Hess分类;2例为I级,1例为Ⅱ级,在DSA下行GDC治疗,结果:经DSA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栓塞术治疗。3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虽属罕见。但GDC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A或3D-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32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28例3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0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用可解脱铂金弹簧圈(GDC)行动脉瘤栓塞术,6例用可脱性球囊行颈内动脉闭塞术。结论3D-DSA极大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准确、安全和操作方便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手术方式和术后随诊结果.结果 54例为责任动脉瘤破裂出血,另外9例为其他部位动脉瘤破裂出血而行DSA检查发现的前交通动脉瘤或者因其他原因行DSA检查发现的前交通动脉瘤.63例患者应用电解脱或者压力解脱铂金弹簧圈,利用微导管辅助3例,球囊辅助6例,支架辅助3例;57例动脉瘤完全闭塞,6例少量瘤颈残留;13例术后行脑室外引流;死亡2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但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术后容易合并电解质紊乱以及脑积水等合并症,应注意合并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颅内动脉瘤共 11例 ,其中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2 3~ 6 5岁。颈内动脉瘤 4例 ,后交通支动脉瘤 4例 ,前交通支动脉瘤 3例 ,动脉瘤直径最小为 4mm ,最大为 2 3mm ,所有患者均采用GDC材料进行栓塞。结果  10 0 %栓塞 7例 ,90 %~ 99%栓塞 3例 ,70 %~ 90 %栓塞 1例 ,术后随访 1~ 12个月 ,无一例再出血。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使用GDC栓塞材料操作方便、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DSA血管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对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结果:43例病例中,栓塞颅内动脉瘤45个。其中动脉瘤单发41例,多发2例。按动脉瘤发生部位分后交通动脉瘤19个,前交通动脉瘤15个,颈内动脉瘤4个,眼动脉动脉瘤2个,大脑中动脉2个,大脑后动脉2个,基底动脉瘤1个。本组45个有39个为完全闭塞,有6个为大部分闭塞。无死亡及永久并发症发生。结论:DSA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为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结果。对46例患有脑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结果 46例动脉瘤患者中,43例栓塞治疗结果满意,但3例术中栓塞过程顺利,术后均出现了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情况,经医治无效死亡。随访25例患者术后6~8个月DSA复查,见瘤体栓塞良好、未见复发,载瘤动脉通畅。结论脑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