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457例心肺复苏不同时机气管插管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 将 457 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行气管插管(即刻插管)与由麻醉科医师插管(延时插管)两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比较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 即刻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17.03%,存活率为4.8%,延时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7.5%,存活率为1.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时紧急气管插管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均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张威  石彩明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5):310-310,31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方法240例按气管插管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例)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行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对照组(110例)由麻醉科医师插管(延时插管)。观察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比较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为17.13%,存活率为4.6%,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为7.6%,存活率为1.3%。两组的成功率和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时紧急气管插管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罗晓  张爱玲  刘康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33-134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中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即刻插管(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给予延时插管(由麻醉科医师进行插管),比较不同时间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可有效提高患者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研究急诊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无困难情况下实施即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对107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为无困难插管组(即时插管)54例和对照组为困难插管组(延时插管)53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比较即时插管与延时插管的救治效果。【结果】即时插管的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40.7%,存活率为18.5%;延时插管的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11.3%,存活率为1.9%,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患者咽部无障碍的情况下即时气管插管可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 对1103例心肺复苏患者分别行即时气管插管与送达医院急诊室后气管插管(延时插管),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成活率,比较即时气管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 即时气管插管患者复苏成功率为21.86%,存活率为11.18%,延时插管患者复苏成功率为2.28%,存活率0.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提倡在院前急救中即时紧急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在急诊科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219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别以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复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14例,平均插管时间(20±5)s,复苏成功39例,成功率34.2%;存活24例,存活率20.1%。对照组复苏105例,平均插管时间(35±4)s,复苏成功15例,成功率14.3%;存活12例,存活率11.4%。观察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P〈O.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34,P=0.048);观察组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2285,P=0.268)。结论: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的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近年来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麻醉科医师(对照组)和急诊科医师(治疗组)实施心肺复苏时气管插管患者两组进行插管完成时间、平均插管时间、成功或失败比较。结果:两组在气管插管完成时间、平均插管时间、复苏成功率、存活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异差(0.01〈P〈0.05)。结论:每一个急诊科医护人员能在心肺复苏中准确、熟练地掌握气管内插管技术,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关键。  相似文献   

8.
呼吸心脏骤停心肺复苏48例相关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科心肺复苏(CPR)成功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对106例呼吸心脏骤停实施CPR按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不存活组,其中存活组48例,未存活组58例,把存活组的临床资料、复苏开始的时间、建立静脉通道的时间、药物选择、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与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结果:在急诊科CPR的成功率45.3%,存活组中复苏开始越早、建立静脉通道越早及尽早气管插管的患者其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越早,24h存活率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中联合使用复苏药物的患者其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越早,24h存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R复苏的时间越早,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越短,尽早建立静脉通道,联合使用肾上腺素、氨茶碱及盐酸纳络酮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及24h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对87例心脏骤停(CA)并实施心肺复苏(CP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39例患者CA发生在医院内,并有急救小组分工协作实施CPR,18例复苏成功,成功率46.15%;B组48例患者CA发生在院外,8例患者复苏成功,成功率16.67%.两组CPR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1);CA后延时插管者复苏成功率为15.63%,即时插管者复苏成功率为37.93%.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教育,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及时气管插管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院前急救人员心肺复苏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 对128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院前急救人员插管组(A组)和院内医护人员气管插管组(B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出院成活率,比较院前插管与院内插管的疗效.结果 院前插管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43.6%,存活率为34.8%,院内插管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10.4%,存活率为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院前急救人员实施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010-2011年心脏骤停患者78例,其中分为紧急气管插管组38例,延时气管插管组40例,通过对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紧急气管插管组患者与延时气管插管组患者比较,心脏骤停时(0min)pet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tCO2水平在成功气管插管后2、5、10、2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始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明显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崔耿  徐华 《海南医学》2016,(13):2138-214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中山巿古镇人民医院急诊科80例实施院前或院内CPR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成功组与失败组性别、年龄、心脏按压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肾上腺素用量的差异,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老年患者中CPR成功25例,失败55例。成功组患者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电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1 mg)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电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1 mg)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较多,早期进行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并使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心肺脑复苏抢救26例分析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光锋  游敏仪 《当代医学》2010,16(36):92-93
目的在急救医学中应用心肺脑复苏术(CPCR),抢救26例患者,总结其经验。方法心跳呼吸骤停患者26例,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必要时电击除颤等,并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指标。结果成功复苏8例,总成功率为30.8%。结论科学规范常用心肺脑复苏技术,加强院前急诊管理,可大大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本法值得普及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103-107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过程中各因素对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为院前心肺复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年南京市急救中心接诊的3053例心搏骤停患者进行统计,院前实际救治1313例,共计48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对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PR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初始心律、有无BLS、是否使用心肺复苏机、除颤、肾上腺素、气管插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PR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初始心律、是否除颤,有无BLS、气管插管,以上因素对ROSC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谨规范的院前急救措施能显著提高ROSC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RA)的常见原因,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策略、方法 ,并介绍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CPB术后发生的110例CRA病例,对诱因、CPCR开始时间及主要方法、相关因素对初步复苏成功即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的比例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初步复苏成功率51.8%,出院率40.9%。床旁开胸29例(存活6例),其中床旁行CPB 5例(全部死亡),ECMO 12例(顺利撤机7例、出院4例)。发现引起CPB术后CRA的主要原因为低氧血症44.5%、室颤23.6%、心电-机械分离(PEA)18.2%、心跳停搏10%、其他3.6%。分析初步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体重、CRA发生时是否机械通气对ROSC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循环诱因对初步复苏的成功与否有显著影响。结论先心病患儿CPB术后发生CRA的原因及复苏过程有其自身特点。本组初步复苏成功率较高与CRA的及时发现、病因的准确判断,复苏团队的训练有素及ROSC建立后的综合处理密切相关。合理应用ECMO技术可为提高CPCR的远期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盐酸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不同原因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心脑血管疾病、各种中毒、休克、电击、窒息及原因不明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及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心外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电击除颤、静脉用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及支持对症治疗。纳洛酮组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同时给予盐酸纳洛酮2.0 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观察2组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纳洛酮组25例复苏成功17例,成功率68.0%;对照组25例,复苏成功10例,成功率40.0%。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地应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脑复苏,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院前心肺复苏454例成败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明  花海明  龚翔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322-1323,1326
目的 通过对院前454例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成败因素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方法 对我中心2002年5月-2008年5月心搏骤停454例院前死亡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心搏骤停后得到复苏时间早晚分为A、B两组:A组为早期复苏(≤5 min)组,113例;B组为晚期复苏(>5 min)组,341例. 结果 A组113例心肺复苏有效54例,有效率为47.0%,复苏成功23例,成功率为20.3%;B组341例心肺复苏有效29例,有效率为8.5%.A、B组由急救中心接到呼救到达现场平均间期分别为(2.5±0.7)min和(12.6±1.5)min;A组患者由急救专业人员行除颤、气管插管复苏有效率分别为25.7%及35.4%,B组患者除颤、气管插管复苏有效率分别为1.8%及1.2%,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社会重点人群中普及急救知识、心肺复苏知识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目击者及早进行心肺复苏,缩短呼叫-到达现场间期,熟练的气管插管、早期电除颤、合理使用心肺复苏药物是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CPCR)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单纯心肺复苏(CPR)成功(对照组)和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原因、心脏骤停持续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对CPCR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较短(P〈0.01)。结论基础疾病和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与心肺脑复苏成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诊心肺复苏效果评估。方法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方便选取该院急诊科12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使心肺复苏人工通气治疗,分析4种人工通气方法对患者复苏情况影响。结果30例气囊面罩患者中,通气管无效率为80.00%,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16.67%,30例气管插管患者中,通气无效率为26.67%,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16.67%,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中,通气无效率为46.67%,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33.33%,30例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中,无效率为10.00%,5 min内成功建立人工气道率为56.67%。结论心肺复苏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