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生物塑化技术的原理、塑化技术的基本步骤.生物塑化标本的特点及在血管穿刺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胎儿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明  王丰刚 《中外医疗》2010,29(34):181-181
生物塑化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于德国[1~2],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地开始推广应用,90年代中期我国[3]开始推广引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中都陈列有生物塑化标本,对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材料和空间。由于生物塑化标本制作设备昂贵,制作工艺复杂、时间长,所以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尚不能自己制作塑化标本。目前的塑化标本多为成年人标本,胎儿的塑化少见,现就胎儿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步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物塑化技术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用生物塑化技术进行了人体颅底部蝶鞍、斜坡区的生物塑化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生物塑化包括多项技术,如硅橡胶浸渍技术、多聚乳胶包埋技术、环氧树酯透明技术以及多聚树酯脑组织切片技术等。对生物标本进行塑化处理,特别是对软组织、含水量高的组织和器官,如心、肝、肺、肾、肌、关节等进行包埋,可使标本硬化、透明,可整体观察,也可制作切片。生物塑化的基本原理是选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替代组织细胞内的水份,进行聚合固化,达到组织塑化的目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固定、脱水、真空浸渍和硬化处理四步,其中真空浸渍为关键步骤,浸渍过程中的压力调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人体塑化标本的使用,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建有生命科学馆,馆藏有断层、铸型、塑化等各类标本1 000余件,运用塑化标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亦有了与传统标本不同的感受。1人体塑化标本经久耐用,节约资源生物塑化技术是德国医学博士Hangens从  相似文献   

5.
人体解剖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鹏高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3):105-106
目前,我国大中专医学院校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仍大多数采用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福尔马林溶液保存尸体标本,实验教学环境差,福尔马林的刺激性气味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及教学效果。采用生物塑化技术研制的人体解剖生物塑化标本,彻底改善了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环境,保护了师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教学效果。现就人体解剖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步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颞下颌关节生物塑化薄片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临床颞下颌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关节内镜手术提供正常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 ,将 9例颞下颌关节及相邻结构制成三个方位 (横断、冠状位及矢状位 )的塑化薄层断面标本 ,与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颞下颌关节生物塑化薄片及MRI图像可清楚显示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 ,两者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外耳道的前倾角为 (1 0 8± 3 6°) ,关节结节后斜面与眦耳线夹角为 (58 8± 4 2 )°。结论 生物塑化薄片与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可为颞下颌关节的影像诊断、关节内窥镜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有助于避免在TMJ关节镜手术中损伤中耳或颅中窝结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 牙髓塑化疗法治疗牙髓炎、尖周炎是一种疗效高、疗程短、适应症广、易操作的治疗方法。因传统的塑化液能引起牙体变色,所以只用于后牙,无色塑化液问世后,解决了前牙塑化治疗牙体变色问题。但由于调合后的无色塑化液为液体状,上前牙根管充填时极易流出,很难充填完全。3年来,笔者采用无色塑化液加碘仿调成糊状进行前牙根管充填,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76例根尖周病塑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明智 《海南医学》2007,18(9):91-91
目的 探讨塑化液对根尖周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塑化液对76例根尖周病的患牙进行塑化治疗,术后4个月,16个月及4年随访观察.结果 采用塑化液治疗的成功率为92%.结论 彻底消除根管感染及根尖周炎症是塑化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塑化液治疗根尖周病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生物塑化标本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22级药学专业学生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即PPT讲授加福尔马林标本示教;实验组通过生物塑化标本与现有的解剖实验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授课。最后通过实验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标本考试平均分为89分,高于对照组的78分;实验组优秀率为68%,高于对照组的33%。结论:生物塑化标本应用于人体解剖学,丰富了现有解剖实验教学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成绩及对解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治疗后牙晚期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一般采用牙髓塑化治疗。在牙髓塑化治疗中要求根管预备,但是临床工作中,有的患者张口受限;有的某些根管细小弯曲狭窄甚至因某些原因导致根管闭锁,根管器械不能插入根管,造成塑化治疗不全。 作者从1990年以来,对多根管后牙晚期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在牙髓塑化治疗中不能顺利进行根管预备的58个病例,采用塑化术+  相似文献   

11.
后牙根管系统复杂,除具有直、粗、易根充的根管外,还具有C型根管、弯曲根管、极细小根管等复杂根管,若单纯用根管充填治疗,耗时长,风险大,治疗难度较高。自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塑化治疗联合根管充填治疗复杂根管后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笔者在2004—2009年,选取了一些符合以下条件的后牙作为研究对象:①患牙诊断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②根尖孔已完全形成,无明显吸收的成年恒牙;③具有较弯曲根管或具有C型根管或具有极细小根管。共选择患牙58颗,均采用塑化治疗联合根管充填治疗。1.2材料塑化液:上海二医张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碧兰糊剂:法国碧兰公司;牙胶尖:美塔公司。1.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 ,我国的解剖工作者 ,一直利用福尔马林保存的标本进行解剖学实验教学 ,使教师和学生受到福尔马林刺激味的危害。而摆脱这种现状是解剖工作者最大的愿望。20世纪70年代末 ,德国Hagens教授发明了生物塑化技术[1-2]。90年代中期 ,我国部分医学院解剖工作者 ,也开展了这项技术的研究[3 -4],并采用该技术制作了生物塑化标本。尤其人体肌肉、骨连结整体标本经造型、着色等特殊手法处理后 ,既有动态感 ,又有艺术感。如按各类体育的动作规则进行造型 ,其形态逼真。本文作者为使生物塑化技术尽快地在我国解剖实验课运动系统标本的教学中得…  相似文献   

13.
郝微  李鹏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01-201
目的:比较并评价牙髓塑化治疗与根管治疗术治疗磨牙牙髓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226个患牙分为2组,分别用牙髓塑化治疗与根管治疗术治疗,记录治疗所需时间、复诊次数,术后随访2年,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根管治疗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80分钟,牙髓塑化治疗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16 分钟;1年后,牙髓塑化治疗组与根管治疗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2年后根管治疗有效率高于牙髓塑化治疗(P<0.05).结论:磨牙根管治疗是较理想的磨牙牙髓炎治疗方法,近远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生物塑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它通过一种真空过程.用硅橡胶、环氧树脂等高分子多聚物对生物标本进行渗透。所用多聚物的种类,决定了渗透标本的光学性能(透明不透明)和机械性能(柔软和坚韧)。塑化技术可以使标本的表面保持其原有状态.并可在显微镜水平保存细胞的结构。塑化标本干燥、无味、耐用,可以长久保存。这些特殊性无论在医学教育方面,还是在启迪对医学感兴趣的外行人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塑化治疗是疗效高、操作简便的根管治疗方法 ,由于有色塑化液治疗后会引起牙齿变色 ,在以前 ,不用于前牙的治疗。笔者对无色塑化液和有色塑化液配合 75 %酒精脱色作前牙治疗效果比较 ,并追踪牙的变色情况。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996~ 1998年期间来慈溪市浒山医院诊治的前牙牙髓炎 5 0例、根周炎 6 0例 ,共 110颗牙 ,人为分成两组。无色塑化组 :男性 2 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2 0~ 5 0岁 45例 ,5 1岁以上 5例 ;邻面龋 35例 ,腭侧舌面龋10例 ,唇侧颈部龋 5例。有色塑化组 :男性 2 3例 ,女性 37例 ;年龄 2 0~ 5 0岁 47例 ,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我科2001 年1 月~2009 年12 月在我院采用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的78 例患者,共192 颗患牙的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50 颗,治愈率78.13%;好转39 颗,好转率20.31%;无效3 颗,占1.56%;总有效率达98.44%;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牙髓炎方法简单且效果显著,是基层口腔医师治疗牙病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定标线的设置与断面数据的采集量直接关系到三维重建图像的失真度。预置定标线是断面标本进行三维重建的依据[1 ] 。定标线决定了重建过程中片间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而断面数据的采集量决定了重建结构的精细度 ,特别是细小结构。1 定标线的埋设[2 ]  对于需作三维重建的断层标本 ,特别是生物塑化薄层断面标本 ,在塑化前须埋设至少 2条平行的与锯切面垂直的定标线。通常是方形标本块可直接用深色细线缠绕在标本块表面 ,不规则形状标本块可用方形塑料支架缠绕 2根细线 ,并套在标本块外面。塑化后 ,定标线就埋置于塑化标本块内 ,每片锯切断面…  相似文献   

18.
姜艳华  王晓筠  李秀英 《吉林医学》2009,30(22):2808-2809
目的:探讨口腔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曾进行过塑化治疗的患牙84颗,在口腔显微镜下采用超声根管锉疏通塑化根管。结果:72颗患牙的根管疏通成功,根管再通成功率为85.7%。结论:口腔显微镜和超声器械去除根管内塑化物快速高效,可作为临床上处理塑化再治疗患牙有效方法;治疗的效果与护士的默契配合是分不开的,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牙弯曲根管治疗与塑化治疗在磨牙根尖周炎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磨牙根尖周炎中后牙弯曲根管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根管组和塑化组,每组50例。治疗以后对两组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预后情况。结果:根管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4%,塑化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0%,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根管治疗预后要好于塑化治疗,随访到的患者中仅有3例出现自发痛,塑化组随访患者中出现了22例自发痛。结论:对于弯曲根管的治疗,根管治疗疗效较塑化治疗要好,而且自发痛的情况出现较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牙髓塑化疗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牙髓塑化治疗.结果 68例牙齿牙髓塑化治疗,随访1~2年,治愈率达91.12%,失败6例.结论 牙髓塑化治疗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具有疗效高,疗程短,适用患牙范围广,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