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与慢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C-反应蛋白(13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中的水平,探讨两与肾功的关系。方法:定量检测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外周血CRP和TNF-α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同时检测患的肾功。并分析TNF-α与血肌酐(SCr)的相关性。结果:CR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中均有不同比例的升高,并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比例有升高的趋势。TNF-α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中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与SCr成正相关。结论:CRP和TNF-α可能参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病情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胡芳芳 《临床医学》2011,31(4):15-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安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患者,入院后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标准治疗及对症治疗,第2天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将入选者分为hs-CRP≤3 mg/L与hs-CRP〉3 mg/L两组,分析两组3年再住院率及病死率。调整临床危险因素后,使用卡方检验评价CRP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12例入选者中67%hs-CRP〉3 mg/L,其3年病死率高于hs-CRP≤3 mg/L组患者(P=0.03),3年再住院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 CRP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TNF-α和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AECOPD患者、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以及35例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AECOPD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关系.结果:血清TNF-α和CRP在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和AECOPD组中的水平依次升高:AECOPD患者的血清TNF-α和CRP水平均与PaO2呈负相关,而与PaCO2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TNF-α、CRP水平可作为AECOPD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以及疾病转归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择30例心绞痛患者,20例心肌梗死患者,30例健康者,分别检测CRP和TNF—a水平。结果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和TNF—a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痛患者组,差异极显著(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TNF—a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CRP和TNF—a水平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检测指标,其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瘦素与肿瘤坏死因子及内皮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Leptin、TNF及ET水平,并对血清Leptin水平与TNF及ET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25±4.89)μg/L比(5.57±1.69)μg/L,P<0.01],并与TNF及E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TNF=0.829,rET=0.605;P均<0.01);而肾功能和血中总蛋白的含量与Leptin之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TNF及ET水平异常升高和高瘦素血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发生与发展 ,现对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以及对具有抗TNF α作用药物治疗心衰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其中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DM)组38例,早期肾病(DN1)组31例,临床肾病(DN2)组27例,健康对照(NC)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CRP、IL-6、TNF-α水平.结果 DM组血清CRP 2.74±1.65 mg/L、IL-6 148.36±24.62 ng/L、TNF-α 16.50±8.90 ng/L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分别为0.89±0.45 mg/L、IL-6 123.20±18.59 ng/L、TNF-α 12.50±4.62 ng/L(P<0.05);DN1、DN2两组的血清CRP、IL-6、TNF-α均较DM组、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DN2组的血清CRP、IL-6、TNF-α均较DN1组升高(P<0.05或P<0.01).相关分析发现,血清CRP升高与总胆固醇(TC)(r=0.45,P<0.01)、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r=0.545,P<0.01)、血肌酐(Cre)(r=0.412,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r=0.22,P<0.05)成正相关;血清IL-6与TC(r=0.289,P<0.01)、UAER(r=0.0.387,P<0.01)、血肌酐(r=0.361,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r=0.380,P<0.01)成正相关;血清TNF-α与BMI(r=0.256,P<0.01)、血Cre(r=0.251,P<0.01)及UAER(r=0.231,P<0.01)成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升高与尿清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血清CRP、IL-6、TNF-α的测定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个月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CRP)的动态变化,及缬沙坦对两者的影响,并结合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R)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150例广泛性前壁MI患者进行追踪式观察,在最初24h内随机均分为两组:MI组、缬沙坦组,同时建立对照组(n=30)。第1、14、30天时对患者血清中TNF-α、HCRP水平进行测定;30d后行Holter检查,对VAR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第1天时MI组和缬沙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较高的TNF-α和白细胞水平(P<0.01,P<0.05),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时TNF-α水平在MI组和缬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0天时MI组的TNF-α水平仍要比缬沙坦组高(P<0.05),TNF-α水平在缬沙坦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组和缬沙坦组的HCRP水平仅在MI后第1天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0d后与MI组相比,缬沙坦组VAR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MI组和缬沙坦组TNF-α水平与VAR发生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①血清中TNF-α变化对MI后VAR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②缬沙坦或许可以通过减少血清中TNF-α水平而降低MI后V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变化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hsCRP、TNF-α水平。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1),但UAP组与AM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TnT阴性ACS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hsCRP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6、0.712,P<0.01)。结论PAPP-A与炎症密切相关,在识别没有cT-nT升高的ACS患者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50例,同时选择56例稳定型心绞痛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常规治疗和辛伐他汀治疗后6周、12周及对照组外周血清中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变化。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三酰甘油水平两者无明显差别。辛伐他汀治疗与常规治疗后可以明显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比常规治疗组更明显,也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水平,且治疗时间越长,则下降越明显。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内存在炎症反应,辛伐他汀可以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起到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共137例,观察组(86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51例)单独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痰止咳抗炎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较单一使用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对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更明显,效果更优,可作为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侯进  苏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1388-138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中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6例社区中年(45~60岁)居民,按是否符合E H诊断标准分为E H组和健康组,EH组患者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组及血压未控制组,同时根据收缩压(SBP)水平将EH组患者分为不同SBP水平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 TNF-α和CRP水平检测。结果 EH组患者血清 TNF-α、CRP水平高于健康组,血压控制未组高于血压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BP水平升高,TNF-α、CRP水平均逐渐升高,且不同SB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CRP 与中年EH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其水平升高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晶  张爱丽 《临床荟萃》2007,22(22):1634-16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气道炎症是其主要病理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笔者对3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上述指标在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C反应蛋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纪文  张萍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906-907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与C反应蛋白 (CRP)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脑组织损伤中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12 0例患者和 76例正常人TNF α的含量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的含量。结果 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血TNF α和CRP含量均明显增高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有炎性反应 ,TNF α和CRP均参与脑组织损伤的免疫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糖耐量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其与糖代谢状态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NC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2型糖尿组(T2DM组)、T2DM组伴血管增殖症组(T2DM+VC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s CD40L、IL-6、TNF-α;CRP用特定蛋白测定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1糖调节异常组、T2DM组、T2DM组+血管增殖症组患者血清s CD40L、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NC组(P<0.05);2与糖调节异常组相比,T2DM组+血管增殖症组s CD40L、CRP、IL-6、TNF-α水平最高,T2DM组次之,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s CD40L与CRP、IL-6、TNF-α、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s CD40L、CRP、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高水平s CD40L、CRP、IL-6、TNF-α与T2DM发生血管增殖的危险性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杨枫  艾世辉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258-225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但未进行透析治疗合并贫血的患者78例,并取健康体检人群23例为对照组。根据外周血红蛋白测定将78例分为轻度贫血组(9 g/dL< HGB<12 g/dL )、中度贫血组(6 g/dL< HGB<9 g/dL)、重度贫血组(HGB<6 g/dL),分别测定其血清hs-CRP、胱抑素C(CysC)、尿素氮、肌酐等。[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hs-CRP为(13.37&#177;3.49) mg/dL ,健康对照组为(4.28&#177;1.29) mg/dL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且hs-CRP与血 HGB水平呈负相关(r=-0.37,P <0.05);患者血清CysC与血HGB水平亦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血清CysC ,hs-CRP水平越高,患者贫血就越严重,提示肾功能下降水平、机体微炎症状态可加重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玲  朱汉威  李妙英 《临床荟萃》2007,22(8):547-55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肾功能、透析方式、营养状况及脂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新华医院住院患者280例,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体质量(kg)和患者入院当天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GFR≥90 ml/min)34例、肾功能不全组(GFR 30~89 ml/min)59例和肾功能衰竭组(GFR≤30 ml/min)187例;同时根据透析方式将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非透析组78例,血透组88例和腹透组21例;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hs-CRP与肾功能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与Lp(a)呈正相关(r=0.35,P<0.01)。腹透组的hs-CRP水平显著升高。在肾功能衰竭组中,hs-CRP与PA、alb呈负相关(分别为r=-0.34,P<0.01;r=-0.37,P<0.01),而对TG、HDL-C、LDL-C、ApoA和ApoB的影响不明显。结论CRF患者中存在hs-CRP水平升高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与CRF患者的腹膜透析方式、营养不良和高Lp(a)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 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和CRP,记录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以rHuEPO用量/Hct比值(EPO/Hct)作为EPO抵抗指标.结果 96例患者中57例(占59.4%)CRP升高(CRP增高组),39例(占40.6%)正常(CRP正常组),CRP增高组rHuEPO用量、EPO/Hct比值、Fib和CRP水平均高于CRP正常组,Hct、Hb、血浆白蛋白(Alb)低于CRP正常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EPO/Hct比值的因素有CRP、Alb和透析疗程(R2=0.388,P=0.039).结论微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C-反应蛋白升高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浆 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变化进行观察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冠心病患者 70例 ,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男 6 0例 ,女1 0例 ;年龄 (5 8.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