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72例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计算手术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校正后QTd(QTcd)。结果冠心病不同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术前QTd及QTcd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QTd为(49±20)msvs(57±24)ms、(46±18)msvs(61±18)ms、(48±18)msvs(61±20)ms,P<0.05;QTcd为(56±28)msvs(68±25)ms、(56±18)msvs(71±20)ms、(59±20)msvs(69±22)ms,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QTd、QTcd较其他病变组下降显著[术后单支血管病变与2支病变、3支病变的比较为QTd(38±18)msvs(50±24)msvs(52±16)ms,F=15.86,P<0.01;QTcd(45±20)msvs(56±18)msvs(58±27)ms,F=9.60,P<0.01]。结论介入治疗前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受累病变血管支数无关,在介入治疗后随着心肌缺血及心室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胡慧英  李志刚 《临床荟萃》2012,27(4):280-283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特点与趋势,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探讨QTd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PCI对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寻找一种评价PCI术预后的有效无创方法.方法 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60岁冠心病患者679例,分为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单支或多支病变,狭窄程度≥50%)536例.对照组(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143例.术前分别描记两组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校正QT离散度(QTcd).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75%的393例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并再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176例,双支病变组118例,3支病变组99例.对照组: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患者143例.PCI各组术前、术后1天、7天,分别检测QTd、QTcd,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QTd和QTcd明显比对照组延长(P<0.01),冠心病3个亚组的QTd和QTcd在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7天均呈逐渐下降趋势,3个亚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组术前QTd(48.52±12.35)ms,术后1天(41.23±13.35) ms,术后7天(41.12±12.61) ms,术前QTcd(55.34±15.81)ms,术后1天(48.62±14.93) ms,术后7天(48.23±13.65) ms;双支病变组术前QTd(53.26±16.95) ms,术后1天(44.54±14.63)ms,术后7天(43.96±15.32) ms,术前QTcd(59.41±16.72)ms,术后1天(50.35±15.43) ms,术后7天(49.94±15.35)ms;3支病变组术前QTd(58.43±13.72) ms,术后1天(52.82±13.66)ms,术后7天(52.76±13.32)ms,术前QTcd(65.91±18.53)ms,术后1天(60.21±16.38) ms,术后7天(60.19±15.74) ms.结论 QTd、QTcd在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CI术后明显降低,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有关.说明QTd、QTcd可以作为临床上预测心肌缺血,评估PCI术后预后的有效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PTCA+支架术前、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材料与方法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周行99mTc-甲氧基丁基异(MIBI)静息心肌显像,将左室心肌分为20个节段,并对心肌摄99mTc-MIBI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别计算2次心肌显像的总积分(SWS)和两者相减的积分(SDS).结果PTCA+支架术后心肌显像的总积分S2WS(9.8±3.3)明显低于术前S1WS(15.2±3.4),SDS为5.6±2.5,改善程度为36.8%.结论用术前及术后的99mTc-甲氧基丁基异(MIBI)静息心肌显像比较可以较好的评价PTCA+支架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 IB)与普罗帕酮联合治疗室性早搏对 QTc离散度 (QTcd)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分为IL IB+普罗帕酮治疗组 (IL IB组 ) 2 5例 ,单用普罗帕酮治疗组 (对照组 ) 2 5例。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 2周和停药后 4周的 QTcd。结果 IL IB组治疗后 QTcd明显降低 [(71.8± 2 2 .3 ) ms与 (5 6.9± 18.7) ms,P<0 .0 1) ] ,对照组无变化 (P<0 .0 5 ) ,停药 4周后 ILIB组 QTcd仍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1)。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对照组复发率较 ILIB组明显增加 (P<0 .0 5 ) ,复发者的 QTcd较未复发者明显延长 [(77.1± 14 .1) ms与 (68.0± 2 0 .8) ms,P<0 .0 5 ) ]。结论普罗帕酮与 ILIB联用可以明显降低QTcd,使心室肌复极化离散程度缩小和趋向同步 ,可降低室性早搏复发 ,对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可能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后心电图QTc的变化,探讨QTc对PTCA的评价价值。方法观察52例PTCA及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3 d、7 d的心电图的QTc的变化。结果 PTCA术前的QTc明显延长,术后2 h与术前接近,术后24 h开始缩短,术后3 d明显缩短,术后7 d与术后3 d基本接近。结论 PTCA术使血流恢复,心肌恢复再灌注。患者的QTc逐渐缩短至稳定时期,QTc的变化可作为PTCA术的一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昼夜QTc变化 方法 对108例冠心病患者、95例其它心脏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设对照组分析最快心率与最慢心率的QTc变化(△QTc),结果 冠心病其它心脏病△QTc显著高于对照组(74.2±48.2ms对66.8±67.3ms对13.4±45.7ms,P<0.05)。两组心脏病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冠心病组△QTc延长例数显著高于其它心脏病组(70.3%对48.4%,P<0.05)。结论 排除其它心脏病之后,AQTc延长可以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桂娟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867-868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 (QTd)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的关系以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 2 5例冠脉病变狭窄程度≥ 80 %冠心病患者并对其病变血管实施PTCA术。 3支冠脉中 1支有病变者归入单支病变组 (A组 ,10例 ) ,2支以上有病变者归入多支病变组 (B组 ,15例 )。测定两组患者PTCA术前及术后第 1、第 7天的标准 12导联心电图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 术前及术后第 1天B组QTcd显著大于A组 (P <0 .0 1)。术后第 7天A组与B组QTcd无显著差别 (P >0 .0 5 )。术后两组患者的QTcd均显著小于各自术前 (P <0 .0 0 1) ,B组术后第 1天QTcd仍显著大于术后第 7天 (P <0 .0 5 ) ,而A组术后第 1天QTcd与术后第 7天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QT离散度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成功地行PTCA术可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多支病变QT离散度减少速度慢于单支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方法 对 189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QT间期进行测量 ,并按Bazett公式进行校正 ,取其校正的QT间期QTc与 12 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给糖尿病患者卡托普利治疗 ,观察治疗 1、2、3、6个月后QTc间期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QTc间期 ,男性 396± 1.7ms ,女性 418± 2 .3ms。糖尿病患者QTc ,男性 40 7± 1.9ms、女性 42 7± 2 .2ms。糖尿病患者卡托普利治疗 3、6个月后QTc间期缩短 ,分别为 :男性40 3± 2 .1ms、40 2± 1.6ms ,女性 413± 2 .3ms、412± 1.9ms。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QTc间期延长 ,卡托普利可使延长的QTc间期缩短。提示卡托普利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心肌梗死后合并糖尿病及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QT间期(QTc)及QT离散度(QTcd),并比较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及饮食控制后的QTc、QTcd.方法 138例心肌梗死后患者分为糖尿病组(70例)及非糖尿病组(68例),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c及QTcd.糖尿病组分别给予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及饮食控制后测定QTc及QTcd.结果 糖尿病组的QTc、QTcd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377.2±24.3)ms与(342.9±27.5)ms、(48.8±19.7)ms与(40.3±26.6)ms,t分别为7.77、2.14,P<0.01或0.05],双胍类药物组与饮食控制组QTc、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胰岛素组QTc、QTcd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0.01),磺脲类药物组QTc、QTcd高于双胍类药物组及饮食控制组(P<0.05或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QTcd增加,提示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高.胰岛素和格列吡嗪可能会增加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QTcd,且在胰岛素治疗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 (stenting)后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变化。方法 :对 6 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5 %而成功行PTCA和stent植入术前 ,术后 (4h、2 4h、1周 )进行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测量QTd和QTcd ,还同期测量了 6 2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 (4h、2 4h、1周 )的QTd和QTcd。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组 :冠状动脉造影后 (4h、2 4h、1周 )与冠状动脉造影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2 )PTCA和stent植入术组 :PTCA和stent植入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明显缩短(P <0 .0 5 ) ,但术后 4h、2 4h、1周之间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亚组分析表明 :多支病变组QTd、QTcd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延长 (P <0 .0 5 )。单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QTd、QTcd比较均明显改善 (P均 <0 .0 5 ) ,但术后 4h、2 4h、1周QTd、QTcd相互比较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单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比较QTd、QTcd改善率为 78% ,恶化率 15 % ,无变化者 7%。多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比较QTd、QTcd均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多支病变组术后 (4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