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75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64例乳癌改良根治术病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18.9%下降至2.7%,效果显著。结论 预防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缝合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双管引流,合适包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03-01—2011-01间采用预防皮瓣坏死的新方法的115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997-01—2002-02未采用新方法 42例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皮瓣坏死率。探讨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对照组皮瓣坏死率18.9%,观察组皮瓣坏死率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缝合张力,保持通畅引流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可降低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率。  相似文献   

3.
乳癌术后皮瓣坏死发生原因和预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乳癌术后皮瓣坏死发生原因和预防罗力,迟宝恩,刘一龙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皮瓣坏死是乳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导其发生率约为51~70%。我们自1990年1月至1993年10月共施行乳癌根治术108例,其皮瓣坏死发生率为24.1%。本文就其发生原因及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皮瓣处理方法对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93例作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乳癌病人,全部采用皮瓣网状缝合弹性加压,并低负压引流法处理皮瓣。结果 术后无1例发生皮瓣下积液,仅有5例发生皮肤边缘轻微坏死。结论 用该法处理乳癌根治术的皮瓣,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瓣下积液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乳癌根治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文献报告国外为10%~20%,国内则高达51%~71%。我院自1995年3月至今共行乳腺癌根治术72例,采用“Y’型皮下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持续吸引,皮瓣加压包扎及术中手术操作细节改进,术后皮瓣坏死和皮瓣下积液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治疗乳癌的手术方式很多,但对进展期乳癌患者仍以传统的标准乳癌根治术为主。该术式创面大,切除组织多。如术中、术后处理不当,易出现皮瓣坏死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伤和痛苦,也拖延了术后化疗、放疗时间,甚至缩短了生存期。我院自1986~1993年施行乳癌根治术45例,发生皮瓣坏死22例,坏死率49%。为了防止这一并发症的发生,自1993年以来改进了操作和处理方法后,使皮瓣坏死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大块皮瓣坏死的理想处理方法。方法 1998~2002年我院乳腺外科行乳腺根治或改良根治365例,较大范围皮瓣坏死(≥3×3cm)40例(11%),进行简单清创后直接将坏死皮瓣切除缝合。结果 40例病人中39例经过坏死皮瓣切除缝合后成功(97.5%),其中 2例术后皮瓣再次坏死,行再次上述手术而治愈。1例病人再坏死皮瓣小而浅,经过数次换药后迅速愈合。结论 就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较大皮瓣发生坏死而言,局部坏死皮瓣切除加立即缝合是一种经济、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瓣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同皮瓣处理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年余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11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4种皮瓣处理方式的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的情况。结果119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和/或皮缘坏死共43例。用横切口的79例中,术后积液13例,皮缘坏死3例;用纵切口40例中积液20例,皮缘坏死7例;用“皮瓣处理1”60例中积液23例,皮缘坏死8例;用“皮瓣处理2”59例中积液10例,皮缘坏死2例。结论横切口加1/4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皮下注入,加刀片分离皮瓣、加“铆钉”式缝合固定皮瓣的术式能有效地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和切口皮缘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一期重建乳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 (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 forator,DIEP)皮瓣行一期乳房再造 ,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1月对 12例患单侧乳癌的女性患者 ,在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用游离DIEP皮瓣行一期乳房再造 ,受区血管采用胸背动、静脉或胸廓内动、静脉。结果 本组 12例DIEP皮瓣中有 1例因为下腹部多条瘢痕 ,术后整块皮瓣坏死 ,其余 11例全部存活。 11例再造乳房和对侧乳房大小基本一致 ,术后无一例发生腹壁薄弱、腹部包块、腹壁疝等。结论 DIEP皮瓣是利用自体组织一期重建乳房合理可靠的新方法 ,较TRAM皮瓣 ,术后供区的并发症明显降低 ,康复快 ,但手术较复杂、时间较长 ,对外科技术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高发生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93例经改良手术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72例病人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 率由原来的54.7%降至3.2%,皮下积液发生率由57%降至8.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减少皮瓣坏死的关键是:一定的皮瓣厚度、防止淋巴管瘘、通畅的引流和适当的胸带包扎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在乳腺癌根治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9例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34例使用纤维蛋白胶喷洒创面(使用组),另一组35例不用纤维蛋白胶(对照组),然后统计术后72h的引流量,延迟拔管数及皮瓣坏死数及住院时间、患侧上肢功能等。结果使用纤维蛋白胶组术后72h的引流量平均为10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ml。使用组延迟拔管3例(5.5%),对照组延迟拔管11例(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组皮瓣坏死6例(17.4%),对照组皮缘坏死7例(20.0%),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能减少术后创面渗出,减少皮瓣下积液,缩短术后拔管时间,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恢复,但并不能减少术后患者皮瓣坏死率。  相似文献   

12.
山莨菪碱对乳腺癌术后皮瓣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探索减少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新途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山莨菪碱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山莨菪碱组于术后立即给予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每8h1次。两组均于术后第4天停止上述用药并换药观察皮瓣血供情况,统计皮瓣坏死发生率及计算皮瓣坏死面积,同时将皮瓣坏死病例按皮瓣坏死严重程度分别归入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结果山莨菪碱组与对照组比较,总的皮瓣坏死发生率及轻度坏死亚组皮瓣坏死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X~2分别为6.55和7.28,P分别<0.05和<0.01),而中度坏死亚组和重度坏死亚组的皮瓣坏死发生率在山莨菪碱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X~2分别为0.65和0.20,P>0.05);关于平均皮瓣坏死面积,在轻度坏死亚组与中度坏死亚组中,山莨菪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分别为3.35和3.95,P均<0.01)。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山莨菪碱能有效降低皮瓣坏死发生率,并能显著缩小平均皮瓣坏死面积。  相似文献   

13.
���ٰ���������Ƥ�껵����Ԥ��   总被引:111,自引:0,他引:111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45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21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5%下降到目前的2%,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合适的胸带包扎力,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  相似文献   

14.
Vasodilators have been employed previously 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survival of ischaemic rat skin flaps. The effect of nifedipine, a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on skin flap survival was studied using a standard experimental rat model. The control group had a mean flap necrosis of 37.009%. Rats treated by nifedipine starting 1 day preoperatively and continued for 1 week postoperatively had a mean necrosis of 10.0953%. Rats treated by nifedipine started postoperatively and continued for 1 week had a mean flap necrosis of 12.289%. Treated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flap necrosis in comparison to untreated control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lap necrosis between the two treated groups. This study shows that nifedipine improves survival in standard ischaemic rat skin flap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我科在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359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引流方法下皮瓣坏死及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间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低负压瓶Y型管引流效果非常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低组织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后感染复发率的方法。方法 A组38例经组织瓣修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感染者,伤口采用温盐水闭式灌洗法;B组29例为组织瓣修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感染者,伤口采用半胶管或胶管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感染复发及皮瓣坏死率。结果术后随访9~12个月,A组出现创面感染复发率为5.26%,皮瓣部分坏死率为18.42%;B组出现创面感染复发率为20.69%,皮瓣部分坏死率为27.59%。两组创面感染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皮瓣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式灌洗法能有效降低伤口感染复发率,但对组织瓣的成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应用Stewart切口的基础上,探讨乳腺癌手术切口采用改良的双环S型法在减少乳腺癌病人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对157例乳腺癌病人,分别采用梭型切口(对照组)和双环S型法(实验组)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病人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肩关节活动恢复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结果:采用双环S型法手术的乳腺癌病人,其皮瓣坏死率较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18个月中位随访期(12~36个月)中局部复发率为6.6%。结论:双环S型法设计的切口可较好地保留正常的皮肤,减小皮瓣张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纯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加压包扎两种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以及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6例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例,术后采用腋窝及胸壁放置双管负压引流并加用多头胸带加压包扎(简称“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加压组”,n=112)和仅腋窝及胸壁单纯放置双管负压引流(简称“单纯负压引流组”,n=84)2种不同方式预防术后皮下积液发生,通过对比其术后并发症、术后3d引流量、患者舒适度等相关因素,综合评估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本组196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均为女性。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单纯负压引流组和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加压组的胸壁拔管中位时间(7.00d比7.00d,P=O.053)、腋窝拔管中位时间(15.00d比16.00d,P=-O.080)、术后3d中位引流量(368mL比365mL,P=O.080)及皮下积液发生率(19.1%(16/84)比17.8%(20/112),P=O.922]和皮瓣坏死发生率[2.4%(2/84)比5.4%(6/112),P-O.4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单纯负压引流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满意率明显高于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加压组[76.2%(16/84)比22.3%(25/112),P〈0.001]。2组患者均未影响术后放化疗。结论与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加压包扎相比,单纯负压引流在没有增加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舒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性规范化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月施行的26例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原发灶病理分级等一般资料,进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效果有无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9.2±15.3)ml,开放性组术中出血量(81.6±4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5.8±5.5)d,开放性组术后住院时间(24.3±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无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发生(0/12),开放性组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发生5例(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68.5±41.8)min,开放性组手术时间(156.6±33.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淋巴漏囊肿发生2例(2/12),开放性组术后无淋巴漏囊肿发生(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4个月~3年,腹腔镜组1例复发,开放性组2例复发,均无死亡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不仅可以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皮瓣坏死率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淋巴结清扫术式。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1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皮瓣厚度、皮瓣张力和皮瓣坏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5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32例(20.25%)发生皮瓣坏死。高张力皮瓣组皮瓣坏死率明显高于低张力皮瓣组(30.0%∶10.26%)(P<0.05);薄皮瓣组的坏死率高于厚皮瓣组(28.95%∶10.87%,P<0.05);在厚皮瓣组中,高张力皮瓣坏死率高于低张力皮瓣(21.43%∶2.00%,P<0.05);在薄皮瓣组,不同张力组之间,皮瓣坏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皮瓣薄、皮瓣张力高是导致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重要原因,合理的皮瓣厚度、无张力皮瓣缝合、防止淋巴管漏及术后单管多孔引流是预防皮瓣坏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