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核病这一古老的疾病至今已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随着链霉素在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可以用来治疗结核病,一大批抗结核药物被陆续发现,如对氨基水杨酸(1949年)、异烟肼(1952年)、吡嗪酰胺(1954年)、环丝氨酸(1955年)、乙胺丁醇(1962年)、利福平(1963年),结核病的化疗时代开始了,这代表着人们同结核病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对耐INH及PAS结核菌株的耐药实施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SNZ)对耐异烟肼(INH)及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的结核菌株耐药情况。方法 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观察36株同时耐INH和PAS及149株对INH和PAS敏感的结核菌株对PSNZ药敏结果。结果 36例耐INH和PAS的结核菌株在1ug/ml浓度下有44.4%的菌株对SNZ家效,149株对INH和PAS均敏感的结核菌株在1ug/ml浓度下有965的结核菌株对PSNZ敏感。结论 PSNZ对耐INH和/或PAS的结核菌株仍显著一定程度的敏感,是一种独立的抗结核药物,可作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1984年6月在 Florence 举行地中海地区化疗协会第1次学术会议,专家们座谈了结核病短程化疗现况。回顾了结核病治疗经历的3个阶段,从抗结核药物的3个基本作用方式阐述短程化疗的细菌学及实验基础,总结了主要抗结核药物的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化疗费用与治疗效益,分析化疗对流行病学影响的趋势,探讨了结核病化疗中的许多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金花  杨年忠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059-1060
目的了解结核病短程化疗全程间歇疗法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失败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方法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2H3R323E3/4H3R3;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2s3H3R323E3/6H3R3E3。使用板式抗结核组合药,门诊医师指导下不住院家庭督导化疗。结果治疗涂阳肺结核378例,平均治愈率83.6%,初治涂阳治愈率87.3%,治疗成功率87.62%,复治涂阳治愈率67.61%。结论初治涂阳治愈率达到国家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85%),治疗失败以肺结核空洞者为主(75%),对初治涂阳无空洞病例宜选择2H3R323E3/4H3R3方案,初治涂阳空洞病例宜选择2s(E)HRZ/4HR或2s(E)HRZ/4HRE方案。  相似文献   

5.
两种不同方法测定分支杆菌药敏试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枝杆菌药敏试验通常是在固体罗氏培养基中按要求加入各种药物 ,根据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判断药敏试验的结果。采用 BACTEC MGIT 96 0测定仪检测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 ,其主要是采用连续检测接种标本的培养管所显示的荧光强度来判断分枝杆菌生长的情况。本实验对 80份住院初、复治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 ,进行分离培养出的分枝杆菌 ,做上述两种方法的药敏试验 ,观察两种方法对 4种常用结核药物的符合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均为我院 2 0 0 1年 5月至今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菌种。2 .试剂   M…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测定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9例;其中,服用INH者909例,服用EMB者783例,服用PZA者587例,服用RFP者503例。患者服药剂量:INH 300mg/d、RFP 450mg/d或600mg/d、PZA 1500mg/d、EMB 750mg/d。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并发糖尿病情况,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服用INH、EMB、PZA和RFP(450mg/d和600mg/d)2h后,患者血药浓度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分别占57.3%(521/909)、82.2%(644/783)、29.8%(175/587)、51.6%(190/368)和36.3%(49/135)。其中,男性患者中INH、EMB、PZA、RFP(450mg/d)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67.2%(396/589)、85.9%(451/525)、39.9%(153/383)、60.0%(135/225),均高于女性患者[39.1%(125/320)、74.8%(193/258)、10.8%(22/204)、38.5%(55/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7.26、14.59、54.10、16.24,P值均<0.01)。体质量≥50kg的患者,INH、EMB、PZA、RFP(450mg/d)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61.7%(428/694)、83.3%(513/616)、35.3%(159/451)、55.6%(154/277),均高于体质量<50kg者[30.3%(40/132)、72.4%(76/105)、4.7%(4/86)、37.1%(2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4.44、7.12、32.00、6.95,P值均<0.05)。结核病并发糖尿病患者,INH和PZA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72.6%(143/197)和53.8%(71/132),高于未并发糖尿病者[53.1%(378/712)和22.9%(104/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23.98和46.78,P值均<0.01)。 结论 结核病患者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后出现低血药浓度情况较为普遍,患者性别、体质量、并发症等因素均会影响其血药浓度水平;提示开展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工作,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结核病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张丹  王璞 《山东医药》2020,60(3):102-104
耐药结核病的产生和流行给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单耐异烟肼结核病(HR-TB)发病率高,容易导致结核病治疗的失败、复发以及获得性利福平耐药。传统的药物敏感试验诊断HR-TB耗时长,及时性差;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基因芯片法、线性探针技术、荧光PCR溶解曲线法,诊断HR-TB比较快速,效率高,且有较好灵敏度、特异度。HR-TB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大剂量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氟喹诺酮类、链霉素,世界卫生组织谨慎的建议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左氧氟沙星作为HR-TB的治疗方案,但仍需大量更深入的研究评价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雁  张永强  李淑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125-2125
患者,女33岁 ,于2008年4月在某医院确诊为肺结核,规律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6个月,复查后,治愈停药,近10 d因劳累出现咳嗽、咳痰、午后低热(T:37.5°C),遂来我科就诊,拍胸片显示:右肺上中、左上中斑片状阴影,部分密度较高.痰涂片:抗酸杆菌(3+),2010年9月6日在我科确诊浸润型结核上中/上中 涂(3+),化疗方案为:3HRZE/6HRE,患者规律服药一个月,无明显药物副反应,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因病情较重,体质较差,于2011年10月5日我科给患者加用骨痨敌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4 ml,一日1次.  相似文献   

9.
AIM: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hepatoprotective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Curcuma longa (CL), Ocimum sanctum (OS), Tinospora cordifolia (TC) and Zizyphus mauritiana (ZM) on liver injury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duced by Isoniazid (INH), Rifampicin (RIF) and Pyrazinamide (PZA). METHODS: Duncan Hartley guinea pigs, weighing 700-1050 g, were treated orally with 50 mg/kg of INH, 100 mg/kg of RIF and 300 mg/Kg of PZA for 21-d. 200 mg/kg (bw) of each herb crude extract was administered to the herb control group and 2-h previous to INH + RIF + PZA (AKT) doses to the Herb + AKT groups.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bilirubi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were assessed on d 0 and 21 in all the groups. Phagocytic % (P%), Phagocytic Index (PI) and Chemotactic Index (CI) were also measured as immunologic parameters. Histolog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injury to the liver. RESULTS: The AKT treated control group showed hepatotoxicity as judged by elevated serum AST 5-fold, AST/ALT ratio 4-fold, ALP 2-fold and hepat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focal necrosis, portal triaditis and steatosis. Immune function was suppressed as judged by decreased P% (51.67 ?1.68 vs 40.61 ?1.28, P < 0.01), PI (2.0725±0.05 vs 0.61±0.05, P < 0.001) and CI (1.8525±0.04 vs 0.695±0.07, P < 0.001). All four herb treated groups showed normal liver histology, enzyme levels and increased P%, while PI and CI were enhanced in the TC and ZM treated groups, respectively. CL + AKT, TC + AKT and ZM + AKT showed nearly normal histology with minimal inflammation and microvesicular steatosis, while OS + AKT showed partial protection. Hepatotoxicity was prevented by restricting the rise of AST by 2-fold in CL + AKT and TC + AKT groups and by 3-fold in OS + AKT and ZM + AKT groups, AST/ALT by 2-fold and ALP to normal levels in all four groups. All four herb + AKT groups showed normal to enhanced neutrophil function. CONCLUSION: All four herbs showed hepatoprotective potential and prevented immunosuppression. CL and TC showed the highest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while TC and ZM showed strong immunostimulatory activity.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女性,16岁。因发热、头痛20d,呕吐10d,视物模糊、腹痛1d,以结核性脑膜炎入院。查体:双耳听力正常,颈部抵抗,心肺无异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入院前12d曾在当地肌肉注射链霉素0.75g1次,因出现耳鸣而立即停药,以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入院后未用链霉素,而给予HRZ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方案抗结核及甘露醇加压静脉滴注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印度市场销售的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中的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的物理及化学稳定性。方法:包装或散装药品储存于有光照或避光的ICH/WHO催化条件下(40℃/75%相对湿度)3个月。结果:RMP、INH、PZA的初始含量界于标注剂量的90-110%之间。然而,药品的某些化学特性甚至在观察刚开始时就不稳定。有一种片剂还存在物理性质的不稳定。在催化条件下,散装产品性状改变严重,包装制剂也有物理及化学性状的变化,光照条件下物理改变更为明显。PZA或许还有EMB可促进INH与RMP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发现。结论:本研究提示非坚固包装的抗结核药物FDC性状不稳定,应对抗结核药物FDC的药剂发展、包装以及稳定性检测试验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8岁,无过敏史,于2005年1月2日经X线胸片检查诊断为肺结核,痰抗酸杆菌镜检阳性.予B6型抗结核组合板药,每日1板(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板含:利福平450 mg,异烟肼300 mg,乙胺丁醇750 mg,吡嗪酰胺1 500 mg),次日上午开始空腹服其中的利福平450 mg,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眼前发黑、小便失禁、昏迷;心律130次/min,呼吸45次/min,脉搏微弱,血压测不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配方的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体内外抗结核活性进行研究并对其抗结核作用进行评估。方法体外活性用2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内活性以半数动物存活时间为指标观察药物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结果2药或3药复合中的各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牛型结核杆菌(Ravenal)和草分枝结核杆菌(M.phlei)的MIC绝大多数都低于药物单独应用时的MIC;体内抗结核作用显示,2药复合和3药复合及其复合制剂对实验性结核病均表现出显著的治疗作用,并明显优于各配方中相应药物单独应用时的作用。结论2药复合和3药复合及其制剂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抗结核作用,且不同厂家的同一产品的抗结核作用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自1944年发现链霉素后,氨柳酸、氨硫脲、异烟肼、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也相继问世,开创了结核病化学治疗的新纪元,结核病的预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高效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的研制成功及对吡嗪酰胺的灭菌活性的再认识,为结核病的短程化学治疗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对耐INH及PAS结核菌株的耐药实验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 (PSNZ)对耐异烟肼 (INH)及对氨基水杨酸钠 (PAS)的结核菌株耐药情况。方法 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观察36株同时耐INH和PAS及149株对INH和PAS敏感的结核菌株对PSNZ药敏结果。结果 36株耐INH和PAS的结核菌株在1μg/ml浓度下有44.4%的菌株对PSNZ有效,149株对INH和PAS均敏感的结核菌株在1μg/ml浓度下有96%的结核菌株对PSNZ敏感。结论 PSNZ对耐INH和/或PAS的结核菌株仍显示一定程度的敏感,是一种独立的抗结核药物,可作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耐多药结核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6,自引:40,他引:26  
马屿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2):137-140
自1944年链霉素,氨柳酸等抗结核药物的问世,结核病化学治疗改变了结核病的预后。以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为主体的联合化疗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初治肺结核可获90%以上的治愈率。但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再加上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卷曲霉素联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39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卷曲霉素联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喹诺酮类药物;对照组以链霉素联合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喹诺酮类药,疗程均为2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痰菌阴转、空洞闭合、X光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完成化疗疗程132例,治疗组64例,痰阴转率87.1%。对照组68例,痰阴转率5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效率48.6%,空洞闭合率83.8%,优于对照组显效率31.9%,空洞闭合率65.7%(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57.1%,对照组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含卷曲霉素联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的化疗方案治疗MDR-TB,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较优,药物不良反应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2PaVPtAK(Sm)/16PaVPt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57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采用2PaVPtAK(Sm)/16PaVPt方案治疗,疗程中第0、2、6、12月、18月摄胸片、痰抗酸杆菌检查。结果 57例中52例完成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82.7%,肝功异常率9.62%。2例因副反应停药,3例因治疗失败改个体化方案。结论对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2PaVPtAK(Sm)/16PaVPt方案治疗的效果满意,药物副反应小,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发热三月余"于2011年06月29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近三个月来出现咳嗽,咳黄粘痰,每日十余口,伴低热,以午后及夜间为主,体温在38.0℃左右,有夜间盗汗,2011年06月27日至外院就诊,摄胸部CT考虑"肺结核",遂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8℃神志清,精神萎,两肺呼吸音粗,两上肺闻及湿性罗音,律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辅检:胸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药酶活性改变与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INH(isoniazid,H)组、RFP(rifampicin,R)组、PZA(pyrazinamide,Z)组、HR组、RZ组、HRZ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灌药10 d后处死大鼠,取肝脏切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制备肝匀浆测定MDA(Maleic Dialdehyde)、SOD(Superoxide Dismutase)、GSH(reducedglutathione)和P450含量。结果各实验组MDA和P45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SOD和GSH有不同程度降低,肝脏病理变化与脂质过氧化反应、肝药酶有相关性。结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可引起大鼠的脂质过氧化指标的改变及肝脏细胞的病理损害,多种药物联用比单用改变明显;抗结核药物肝脏毒性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关系密切,吡嗪酰胺组比其他单用药组肝脏毒性大。利福平有明显肝药酶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