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舌冷症治验     
“舌为心之苗”。舌尖属心,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故舌的病变多为五脏病变而引起。舌冷症临床罕见,历代医家亦少论之。笔者曾治一舌冷患者,取效明显。患者杨某,男,66岁,退休工人。自感舌冷,尖尤甚三月。兼见心悸,少寐等症。多次求治于西医,无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无效。后求治于中医。患者述舌冷,尖尤甚,口中如含冰块,夜少寐,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细,证属心阳虚、心气不足、营卫失调之证。患者年老体弱,导致心阳不足,心失温养,故心悸;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不能上达于舌,舌失温煦,故冰冷。治宜温心阳,益心气,调营卫。方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80 % ,其中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梗死最为常见 ,且发病率高。本病在中医属于中风病。为了及时掌握脑梗死的发病演变过程 ,判断治疗效果 ,笔者依据中医舌诊原则 ,对部分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5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由CT确诊的 12 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中医辨证属中风病中经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4 8例 ,属中风病中经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88例 ;舌质红绛 6 3例 ,舌质暗红 6 3例 ;舌下静脉曲张 36例 ;舌黄苔 2 5例 ,薄黄苔 15例 ,黄厚…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舌下静脉分度、舌质颜色的关系,收集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病人共计71例,进行临床证候学调查,并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并以数位相机拍摄患者舌像照片输入电脑以进行影像分析处理。结果:舌下静脉分度与病程长短有关。舌下静脉分度3度的本病患者血液黏度、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C、LDL-C高于舌下静脉分度2度患者。舌下静脉分度2度患者以标实证候为主,舌下静脉分度3度患者以本虚证候为主,各有所侧重。舌下静脉分度两组间舌质颜色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本病患者舌下静脉分度的参考指标,但舌质颜色与舌下静脉分度无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舌下静脉分度反映本病由标实向本虚发展的中医证型转变。从而为针灸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主要依据:(1)舌质紫暗或舌体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瘀血;(2)指纹紫滞(3岁以下);(3)固定性疼痛或疼痛拒按;(4)病理肿块(包括内脏肿大、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及外伤性血肿等);(5)血管异常,人体各部位的静脉曲张,血管扩张,血管痉挛,血管阻塞,血栓形成;(6)面部、口唇?..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心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86例肺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病情程度、舌质、年龄及病程的关系。结果:肺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变化明显,异常率达79.0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肺心病的病程愈久,舌下络脉的增粗、延长、迂曲、扩张及色泽深紫等变化程度亦愈加增重;从舌质变化分析看,舌下络脉变化为Ⅱ度、Ⅲ度的患者舌质主要为深紫、青紫色。结论:观察舌下络脉的变化对肺心病的辨证、治疗效果以及判断病情转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主要依据 1.舌质紫暗或舌体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瘀血。2.指纹紫滞。3.固定性疼痛或疼痛拒按。4.病理肿块,包括内脏肿大、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外伤性血肿等。5.血管异常,人体各部位的静脉曲张,血管扩张,血管痉挛,血管阻塞、血栓形成。6.面部、口唇、齿龈及眼周晦暗或发青,唇及肢端紫绀。7.脉涩、结代或无脉,心律不整,心电图有心律失常等。8.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  相似文献   

7.
小儿厌食久病多瘀,故对常规治疗无效而迁延不愈者宜兼治瘀。兹将本人辨证论治方法分述于下。 益气化瘀法 证候特点:厌食日久,面色少华,平素自汗易感冒,眼圈紫褐色,唇甲暗淡,舌淡暗红,舌下静脉瘀曲,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脾运失司。方药常选黄芪桂枝龙牡汤或玉屏风散加丹参、当归等。 例1 张某,女,5岁。厌食纳少4年余,  相似文献   

8.
笔者临床治疗脑梗死有所体会,介绍如下. 1脑梗死脉舌表现 高血脂、高血压状态是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发现,脑梗死患者脉象多弦滑有力,弦滑脉者多为肝阳上亢,脉沉细无力者多属气虚.舌质暗淡有齿印,舌苔薄白,临床表现有气虚证者,即使脉象弦滑有力也应舍脉从证,按气虚论治.脑梗死患者多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说明淤血状态是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或结果,而舌质和脉象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作为判定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瘀证冠心病Gensini评分与舌下静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且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并进行舌下静脉的定量分级。结果:舌下静脉分级0级和1级之间,1级和2级之间,2级和3级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证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舌下静脉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随着舌下静脉曲张度数的升高而增高,Gensini评分在血瘀证患者中增长趋势为0级<1级<2级<3级。舌下静脉分度越高,冠脉狭窄的可能性越大。舌下静脉对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舌下经脉分级与胃镜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舌下经脉分级,分析不同舌下经脉分级患者胃镜下表现,总结肝硬化舌下经脉分级与胃镜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舌下经脉分级正常者以肝气郁结型(77.8%)多见,Ⅰ-Ⅱ级者以湿热蕴结型(39.5%、37.2%)多见,Ⅲ级则以瘀血阻络型(81.0%)多见;(2)舌下经脉分级正常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以无曲张(66.7%)多见,Ⅰ级者以轻度曲张(68.2%)多见,Ⅱ级以中度曲张(62.5%)常见,Ⅲ级则以重度曲张(89.3%)多见;(3)舌下经脉分级正常及Ⅰ级者门脉高压胃病程度均以无病变(100.0%、77.3%)多见,Ⅱ、Ⅲ级均以轻度病变(54.2%、67.9%)常见;(4)舌下经脉分级Ⅲ级者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53.6%)最高,其次则为Ⅱ级(13.6%)与Ⅰ级(13.6%)患者。结论:肝硬化患者舌下经脉分级与患者中医证型、食道静脉曲张程度、门脉性高压性胃病及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均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慢支哮喘须活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玲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5):279-279
1 慢支者必瘀血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其气管壁及肺泡壁由于受到炎症的长期破坏而充血、水肿。我们在临床发现部分慢支患者舌质暗 ,舌下脉络紫暗。据报道 ,通过电镜证实 ,慢支患者普遍存在着肺泡壁毛细血管瘀血 ,甚至血栓形成。本着祛瘀生新的原则 ,笔者用二陈汤加丹参 3 0 g、川芎 2 0 g治疗慢支 1 5 0例 ,治疗 3 0 d观察疗效 ,结果 1年内不复发率提高 1 5 %。曾治一张姓患者 ,患喘息性支气管炎 1 2年 ,每遇外感及劳累后加重。察舌下脉络紫色明显 ,方用二陈汤加入丹参 3 0 g、川芎 2 0 g,3剂显效 ,旬内平复。此后我们又用二陈汤加活血药验证…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中医学之“消渴”范畴。近代论及消渴治疗,多偏于滋阴清热之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表现阳虚症候,如虽口渴而无舌红少津,反见舌质淡胖或舌边齿痕,舌苔水滑,脉沉细无力,遂用温阳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兹举一案如下,与各位同道探讨。患者男性,65岁。2005年7月25日初诊。自诉于2005年3月始出现一过性视力下降,行走时有头重脚轻之感,刻下患者口渴喜热饮,夜间尤甚,尿频,色白如米汤,容易凝集成团,纳欠佳,伴见面色白光白,精神委靡,头晕,少气懒言,喜睡,畏寒,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发凉,阳痿,大便成形,每日1次。舌质暗淡胖伴齿痕,苔…  相似文献   

13.
望舌,为望诊中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容不仅限于察舌质,望舌体,还应包括舌下视诊。就《内经》提及“舌下”者即有多处,如《藏气法时论》:“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卫气篇》:“足少阴之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又如《经脉篇》:“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据古代医籍记载,虽已知各脏之经气分布于舌下,却未明言其临床意义。因思舌下经脉浅表可见,易于观察,于是热衷于舌下视诊之研究,临床上每遇重病,必注意细致观察,反复对照;积十多年之体会,觉其中确有奥妙,值得追踪。兹特列陈一知之见,以公诸同好。一、舌下脏气分布舌下各组织,其色均应淡红,其质均应平软光滑,舌腹面微细血管,应是淡红色呈细索状平行散布,而无曲张。间有淡青色者,亦属正常,但其青色(或浅紫色),应为点状暴露,而非一线到底,且其周围组织颜色不变。反之,则属病象。舌下脏气分布,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4.
1郁某案 郁某,男,33岁。就诊时间:2003年7月2日。主诉:心悸腿软1周,伴有膝酸乏力,形容消瘦,口淡无味,胃纳欠佳,大便艰涩不畅,夜寐梦扰。舌质淡红、苔微腻,脉弦。患者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证属心血阻滞,心阳不展,神气为之不宁。  相似文献   

15.
梁某 ,女 ,43岁 ,1 998年 3月 2 6日初诊。患者有气管炎病史 1 0年。诉 4个月前曾患病毒性心肌炎 ,住院后病情好转 ,但时有反复 ,故来就诊。自觉心慌气短 ,乏力 ,咳嗽咽稍痛 ,睡眠不好 ,纳差 ,烦躁易怒 ,舌质暗淡 ,苔水滑 ,边有淤点 ,淤斑 ,脉细数结代。心电图示 :房性早搏 ,心室扩大。西医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断 :心悸。证属气虚血淤 ,邪毒内侵。治宜益气活血通络 ,清热解毒安神。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90 g,岷当归 30 g,川芎 1 5g,地龙 1 5g,党参 30 g,炙甘草 1 5g,板蓝根1 5g,连翘 1 0 g,丹参 1 8g,苦参 1 5g,干姜 1 0 g,细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脂血症成为临床多见病。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经多年临床探索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1 32例 ,其中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型者 36例 ,为气虚血瘀证型者 2 8例 ,为寒凝血瘀型者 2 3例 ,血脂增高而无其他症状 ,仅有舌质异常(舌质紫暗或舌体瘀斑瘀点 ,舌下静脉曲张 )者 1 8例 ,仅血脂增高 ,无症状体征者 2 7例。治疗方法及疗效气滞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气虚血瘀型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寒凝血瘀型应用当归四逆汤加…  相似文献   

17.
刘××,男,60岁。1987年1月3日诊。患者手足厥冷年余,四季皆然,冬季尤甚。迭服西药及中药桂附温阳之品无效。观其面色晦黯,四肢厥冷,手足皮肤苍白枯燥,且全身肌肤甲错,舌质暗淡,边有瘀斑,苔白不润,脉  相似文献   

18.
《素问·五脏别论》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文中"凡治病必察其下"含义古今颇多争议。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分析,观"下"之诸说,有"二便""目下""二阴""寸口脉"等含义。笔者有幸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盖国忠教授学习,观其诊病必视舌下脉络、色泽、有无结节等以察其患者有无痰浊瘀血,治疗多能收到良效,故"下"义可"舌下"为是。舌诊历来受到医家重视,然而多数主要是望舌质和舌苔等舌面的变化,常忽略舌下的改变。本文通过对经典中"凡治病必察其下"含义的解析,希望能为临床诊病察舌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观察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的诊断在中风辨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147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84例,恢复期63例;分析不同阶段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的不同表现。结果发现中风患者急性期多红舌10例,薄黄苔31例、黄腻苔40例,恢复期患者多以淡红舌35例、薄白苔34例。舌下络脉曲张,恢复期明显38例,急性期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风患者不同阶段舌象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判断疾病的病机,病情演变,可以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要依据:1.舌质瘀紫或舌体有瘀斑瘀点:2.脉涩,或结、代,或无脉;3.固定性刺痛或绞痛,并拒按;4.病理性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变性;5.血管异常,包括舌下及其他部位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唇及肢端紫绀、血管阻塞;6.出血及各种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