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肝脏在糖代谢和血糖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空腹时肝脏释放的葡萄糖是血糖的唯一来源.自1906年提出肝源性糖尿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各种肝病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降低,部分患者最终导致糖尿病.我们对132例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进行了血糖测定,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非肝病组150例健康查体者,均经体检和肝功能检查排除肝脏疾病,年龄20~60a.1.2肝病组132例,均按1990年全国肝炎会议所修订标准分型,年龄5~65a.急性肝炎4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  相似文献   

3.
<正>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罹患疾病肝细胞功能受到损害时可发生糖代谢的紊乱。本文收集肝性糖尿病24例,对其临床情况作一分析,并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作讨论。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组24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42.6岁,有肝病史1~25年,患肝病前均无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4.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功能受损往往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功能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ic diabetes,HD)。近年来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正逐步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HD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性糖尿病的一种。患者肝脏严重受损,糖代谢调节作用减弱,肝糖元储备减少,既不能耐受葡萄糖而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又不能耐受饥饿而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常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病程中。近两年来,笔者用中药清肝糖胶囊治疗肝源性糖尿病2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拜糖平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诊断依据(1)有明确的肝炎病史,病毒标志物阳性;(2)肝病过程中出现空腹低血糖发作伴有食糖后较长时间高血糖出现;(3)在肝病过程中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或空腹血糖≥7.74mmol/L或葡萄糖耐量试验…  相似文献   

6.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由于肝脏是葡萄糖进行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肝脏受损会影响糖代谢,导致糖耐量降低。临床主要以乏力、纳差、恶心、腹胀等原发性肝病的症状作为表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并不突出。目前西医主要以保护肝功能及注射胰岛素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满意。本院仝小林教授擅长以五味子、田基黄等清热祛湿、解毒保肝,用药颇具特色,现撷取仝教授治疗肝源性糖尿病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调节体内糖代谢主要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主要靶器官,对调节糖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的障碍,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各种肝病导致肝实质损害,诱发糖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有原发肝病的表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及肝功能异常等,而"三消"症状并不显著.肝源性指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异常性肝病、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等肝脏疾病[1].  相似文献   

9.
魏素侠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0):440-441
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其发病率较高。慢性肝病有糖耐量减退的占50%~80%,呈糖尿病反应者约15%~30%。口服降糖药大多对肝有损害,注射胰岛素特别是农村病员缺乏良好的顺应性,且剂量难以掌握,易致低血糖,不利于肝脏恢复。笔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中医中药从  相似文献   

10.
陈建芳  杨志贤 《陕西中医》2009,30(12):1642-1643
肝源性糖尿病广泛存在于肝病中,该病在治疗中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就是降糖药大多对肝脏有损害,在肝病中要谨慎使用,而肝病治疗需要较多的营养,这对糖尿病不利。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既能保肝又能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白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间,我们用自拟温阳降糖汤治疗阳虚型肝源性糖尿病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患肝病时,内环境的变化可引发胃粘膜异常,久而久之则可导致胃粘膜部的炎症。这种继发于慢性肝病而发生的胃炎称之为肝源性胃炎。1992年-2002年,笔者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肝源性胃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患肝病时,内环境的变化可引发胃粘膜异常,久而久之则可导致胃粘膜部的炎症。这种继发于慢性肝病而发生的胃炎称之为肝源性胃炎。1992年-2002年,笔者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肝源性胃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源性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一种严重继发病,其机理还不十分明了,但与肝脏因病而对糖代谢之功能紊乱,以及嗜肝病毒及免疫对胰腺的直接损伤、肝病时产生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其发病率占肝病的30%~40%,一旦发生常与肝病互为因果,治疗困难,预后变差,故探讨中医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病理阐述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总体应归属于“消渴”范畴,但在辨证上与上、中、下三消和从肺、胃、肾三脏论治的传统方法应有所不同。因其病机在肝,故从肝论冶才是治本之法。  相似文献   

14.
清肝化瘀,调补肝肾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性糖尿病的一种。患者肝脏严重受损,糖代谢调节作用减弱,肝糖元储备减少,既不能耐受葡萄糖而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又不能耐受饥饿而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常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病程中。近两年来,我们用清肝化瘀、调补肝肾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22例,并与拜糖平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22例,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27~29岁(平均42±8.5岁),病程3~11年;对照组1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23~67岁(平均49±7.7岁…  相似文献   

15.
肝病合并糖尿病者并非少见,我们在临床上常遇到慢性肝炎合并显性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而导致死亡的。关于糖尿病的病因,有人认为可能与肝病有关,因而提出了“肝性糖尿病”这一概念。为此,我们于1992—1996年,对116例肝脏疾病诱发的糖尿病病人(即肝性糖尿病)进行了临床研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素侠 《四川中医》1999,17(10):16-17
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其发病率,慢性肝病有糖耐量减退的占扣%-80%,呈糖尿病反应者约匕%-30%。口服降糖药大多对肝有损害,注射胰岛素特别是农村病员缺乏良好的顺应性,且剂量难以掌握,易致低血糖,不利于肝脏恢复。笔者自lpes年以来应用中医中药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40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性28例,女性四例,年龄对一71岁,慢性肝炎对例,肝硬化6例,肝癌1例。诊断标准:①有慢性肝炎史,肝功能异常;②糖尿病三多症状;③空腹血糖正常或偏高(z7.OInlnoL),主要表现餐后高血…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对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急、慢性的肝脏疾病均能影响其糖类物质的代谢,甚至出现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肝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约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且其中20%-30%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我国人群中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其中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脏疾病患者数量与日剧增。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本病对改善各种类型的肝损害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对本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肝脏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肝源性糖尿病越来越被重视.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糖尿病特征性表现,常被原有肝病症状掩盖,易被护士忽视.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重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出院后能够自我管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肝硬变患者糖代谢异常与中医辨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肝硬变患者糖代谢异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肝硬变组 4 9例和健康对照组 30例进行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的测定。肝硬变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5型。结果 :肝硬变患者 5种辨证分型都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有非常显著的联系。结论 :在治疗中 ,要重视滋补肝肾和活血化瘀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诊治的肝源性糖尿病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少见,通过保肝、抗病毒治疗及控制饮食或胰岛素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他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肝硬化,在积极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饮食控制,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