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组脑梗死体积和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空间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且不同剂量组间脑梗死体积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且2个不同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降低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炎症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2)罗格列酮对照组(6只);(3)内毒素组(6只);(4)罗格列酮干预组(18只):根据罗格列酮不同灌胃剂量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HE染色观察肺炎症情况;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I κB-α表达.结果 内毒素气管内注入后,大鼠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及NF-κB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除IL-1β外上述观察指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60.82,25.14,25.78,26.13,38.94,38.04,31.92,均P<0.01).内毒素组I κB-α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其表达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7.61,P<0.01).相关性分析示内毒素组NF-κB表达与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9,0.860,0.905,0.933,0.746,0.916,0.872,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肺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培养的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变化,并测定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程度,探讨卡维地洛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为卡维地洛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15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肘静脉血各5ml,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悬浮细胞。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并将单个核细胞离心涂片并固定后测定NF-κB细胞率。结果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人PBMC 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及NF-κB活化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阳性细胞率与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有显著正相关。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脂多糖刺激下细胞因子水平及NF-κB的活化,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卡维地洛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这一途径来实现的。这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烧伤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NF—κB活化及炎性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规律,探讨NF—κB在严重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制成30%TBSA三度烫伤模型,取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抽提核蛋白及总RNA,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方法测定NF—κB的活化。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用N-乙酰-L型半胱氨酸(NAC)阻断NF—κB活化,观察NF—κB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烧伤后PBMC内的NF-κB明显活化,在细胞核内积聚明显增加;促炎性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高表达。用NAC后NF—κB的活化水平被抑制,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相应地降低。结论:严重烧伤后活性氧(OFRs)至NF—κB的信号转导途径被激活,NF—κB过度活化,促炎性细胞因子失控性高表达。NAC可阻断OFRs至NF-κB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烧伤后T辅助细胞出现分化,Th2型细胞占优势,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MS模型组(B组),构建MS模型后将B组余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1组)、麝香保心丸组(B2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组(B3组,吡格列酮1.5 mg·kg-1·d-1)、麝香保心丸+吡格列酮组(B4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1.5 mg·kg-1·d-1)。比较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大鼠心肌组织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B组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A组升高(P<0.05,P<0.01)。药物干预后,B2、B3、B4组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B1组改善(P<0.05,P<0.01),且B4组改善情况较B2、B3组更明显(P<0.05)。与B1组相比,B2、B3、B4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表达下调,PPAR-α、PPAR-γ表达增加(P<0.05),这种调控在B4组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均可调控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改善MS大鼠心肌重构,两者合用时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RSG(25、50、100、2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RSG(24h、48h、72h)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Cyclin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SG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CCK-8比色法显示增殖抑制率与RSG的浓度-时间呈正相关;FCM检测发现,RSG使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而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RSG干预后,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肝癌细胞中下调。结论:RSG依赖激活PPARγ途径能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提示PPARγ可能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NF-κB活化与TNF-α表达在胎盘早剥中的意义。方法以62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正常孕产妇62例为对照组,Western印迹法测定PBMCs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血清TNF-α mRNA值的变化,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胎盘早剥患者PBMCs NF-κB表达升高(P<0.05),TNF-α水平升高(P<0.05),两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NF-κB和TNF-α参与了胎盘早剥病理生理过程,提示胎盘早剥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炎症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2)罗格列酮对照组(6只);(3)内毒素组(6只);(4)罗格列酮干预组(18只):根据罗格列酮不同灌胃剂量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HE染色观察肺炎症情况;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kB、I kB-α表达。结果 内毒素气管内注入后,大鼠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及NF-kB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除IL-1β外上述观察指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0.82,25.14,25.78,26.13,38.94,38.04,31.92,均P<0.01)。内毒素组I kB-α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其表达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1,P<0.01)。相关性分析示内毒素组NF-κB表达与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9、0.860、0.905、0.933、0.746、0.916、0.872,均P<0.05)。 结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罗格列酮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肺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丙烯醛所致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A组)、罗格列酮自身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低剂量罗格列酮组(D组)、中剂量罗格列酮组(E组)和高剂量罗格列酮组(F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8浓度。分别用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气道黏蛋白和MUCSAC的表达。结果丙烯醛吸入各组BALF中TNF-α、IL-1β和IL-8浓度,以及气道黏蛋白、MUCSAC表达与A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P〈0.05),TNF-α、IL-1β、IL-8浓度与黏蛋白、MUCSAC表达分别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7,0.795,0.924,0.805,0.812和0.917;P〈0.01或P〈0.05)。给予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治疗后,D组、E组和F组BALF中TNF-α和IL-8浓度,以及气道黏蛋白和MUCSAC表达均逐渐降低,其中E、F组与C、D组比较,F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够下调TNF-α和IL-8的表达,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10.
PPAR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人子宫肌瘤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T)对人子宫肌瘤的增值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给予原代培养的子宫肌瘤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处理,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PARγm RNA以及凋亡基因Bax、Bcl-2在子宫肌瘤细胞中的表达及罗格列酮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RT-PCR提示罗格列酮可促进PPARγm RNA、Bax表达,抑制Bcl-2表达。结论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抑制子宫肌瘤的增值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Bax的表达及下调Bcl-2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外周血单核细胞SOCS-1表达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例MODS患者,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以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PBMCs中SOCS-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分析其与预后及MODS评分的关系。结果MODS组中死亡患者PBMCs中的SOCS-1 mRNA表达量(0.4938±0.0273)显著低于存活患者(0.5475±0.0289)(P<0.05),SOCS-1蛋白表达量(0.7924±0.0284)显著低于存活患者(0.8406±0.0407)(P<0.05)。MODS患者的PBMCs中的SOCS-1mRNA表达量与MODS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23,P<0.01),SOCS-1蛋白表达量与MODS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34,P<0.01)。结论在MODS中,SOCS-1的表达可能起到保护组织避免损伤的作用,SOCS-1表达的减少可能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谭清武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204-1206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为临床常见危重症,发病率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有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危重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就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动物模型、中医药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黄灿  蔡卓夫 《河北医学》2009,15(9):1065-1067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n=26)正常对照组、MODS组、大承气汤组。用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Cr、BUN。结果:MODS组肺湿/干比值、ALT、AST、Cr、BUN明显升高;而大承气汤组肺湿/干比值、ALT、AST、Cr、BUN水平下降。结论:大承气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有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森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23-102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本期将对其发病机制及其与严重感染、免疫功能障碍、胰岛功能损害等发病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MODS致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治疗组。MODS组和治疗组复制大鼠MODS的动物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入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和MODS组注入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注射黄芪注射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后24h,48h采集血液和心脏组织标本,测定大鼠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心脏组织标本行光镜下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h和48hCEC数量、NO、ET-1水平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h和48hTNF-α、ICAM-1、CK-MB、CK、LDH水平明显低于MODS组相同时间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两次打击致MODS模型大鼠的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明显的减轻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枚  梁建新 《医学综述》2006,12(14):862-865
介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定义、命名及其发病机制的几个假说,总结近年来防治MODS的一些进展,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灰树花多糖(GR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GRN与人PBMCs共培养,对照组以不加GRN的PBMCs培养相同时间。RT-PCR检测人PBMCs中IL-2 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果经GRN处理的人PBMCs中,IL-2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呈显著增高(P〈0.01);Th1细胞中IFN-γ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高(P〈0.01)。结论 GRN可提高PBMCs中IL-2 mRNA及IFN-γ的表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MNC的分离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细胞促凝活性的检测采用一期凝固法。结果 LPS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诱导MNC组织因子的表达(20.1±5.1mU/10~6 cells vs 7.3±2.3 mU/10~6cells,P<0.01),CUR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冻融液组织因子活性(14.6±3.6 mu/10~6 cells vs 24.5±6.4 mU/10~6cells,P<0.01)。且CUR提前60 min加入MNC,其抑制作用最强。AngⅡ(10~(-7)M)可加强LPS诱导MNC细胞冻融液TF活性(50.7±12.3 mU/10~6ceHs,vs 24.1±7.2 mU/10~6cells,P<0.01),CUR对该作用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LPS以及Ang Ⅱ+LPS诱导的MNC组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传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最佳有效给药剂量,探讨长程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老年大鼠腹腔注射酵母多糖(Zymosan A)的方法,复制MODSE模型,观察调整给药剂量前后老龄大鼠的临床表现及生化病理改变。结果:0.375g/Kg剂量酵母多糖能够有效复制出大鼠长程MODSE动物模型,其多个脏器病理改变明确,死亡率为62.5%,存活大鼠生存时间延长,很大程度上符合临床MODSE的发病特点。结论:通过调整给药剂量能够有效复制长程MODSE动物模型,既达到了多脏器功能受损的目的,又能保证实验动物有足够存活时间以利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TNFα-、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浓度的影响。方法 MODS患者39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CBP治疗,于CBP前、CBP开始后4 h、12 h、24 h、48 h、72 h留取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β和HMGB-1;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同时以未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结果与CBP前比较,TNFα-、IL-1,βHMGB-1明显下降(P〈0.05);CBP治疗48 h、72 h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TNFα-、IL-1β、HMGB-1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度的炎症反应是MODS发生的本质原因之一,CBP能够削弱血循环中炎症介质的峰值浓度,有效遏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防治MODS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