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靖媛  付平 《临床荟萃》2008,23(15):1134-1136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RAAS系统中的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其效应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不能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完全阻断.  相似文献   

2.
醛固酮及其拮抗剂--螺内酯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能完全阻断醛固酮的产生 ,因此在已进行的有关心力衰竭几个大型试验中 ,螺内酯的使用并非常见。然而 ,近来发现 ,使用 ACEI或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 ,Ang )受体阻断剂的心力衰竭患者 ,醛固酮的水平仍高 ,ACEI并不能完全阻断醛固酮的产生 ,即所谓“醛固酮逃逸”现象。醛固酮除具有水钠潴留 ,促钾排泄作用外 ,还能通过其它途径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许多有害影响。这样 ,阻断醛固酮产生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就醛固酮在…  相似文献   

3.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别判断血浆醛固酮水平〉正常者及醛固酮水平≤正常者两组患者对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42例,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常规治疗+螺内酯)及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在出院时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作对照比较。结果342例CHF患者中228例(66.6%)血醛固酮水平〉正常,螺内酯治疗疗效明显(P〈0.01);114例(33.3%)血醛固酮水平≤正常,螺内酯治疗与仅行常规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对血醛固酮水平〉正常的CHF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B)螺内酯对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随机数字法)、对照的方法,入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CU病房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所有初次发病并且在24 h内住院的61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均为初发并且在24h内入院且符合急性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纯右室梗死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心功能分级(Killip)Ⅳ级或低血压状态者;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221 μmol/L);血钾>5.0 mmol/L者;发病距就诊时间超过24h及年龄>75岁者.入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归入对照组及治疗组,共528例受试者完成1年观察治疗,其中对照组266例,治疗组26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入院时情况、治疗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n=262)AMI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对照组(n =266)行常规治疗.在发病后1个月和1年检测两组超声心动图、血钾、血肌酐,以评价螺内酯对心脏重构、左室功能和肾功能及血钾的影响.统计学方法应用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差异及组内差异应用t检验,如方差不齐时可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在、1年时超声指标LVESD、LVEDD、LVEF、LAD-ML、LAD-SI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在1年时LVESD、LVEDD、LVPWT、LVEF、LAD-ML、LAD-SI均较1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其中LVEF P=0.007),对照组LVEF在1年时较1个月时有明显改善(P=0.0277).两组肌酐、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20 mg/d)螺内酯,可明显抑制AMI后的晚期重构,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足细胞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多途径保护肾脏,如降低尿蛋白水平、抗炎、抗纤维化、抑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过度表达等[1]。足细胞(podocyte)为肾脏主要滤过屏障之一,其损伤、凋亡与脱落可导致蛋白尿生成,促进肾脏病变进展。国内外众多体外实验证实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改善足细胞的损伤。本文就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1醛固酮与足细胞1.1醛固酮与肾损伤在肾脏,醛固酮与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受体结合,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发挥其经典效应。现代研究显示,醛固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醛固酮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给。结果与结论:醛固酮增高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有关,醛固酮拮抗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与对照组(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LVESD、LAD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但LVEF、LVEDD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消化道反应1例(1.67%)低于对照组的9例(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功能2~3级早期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采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意义重大,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否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按照1:1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和对照组(安慰剂),予ACEI类或AT1RA类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20mg/d)或安慰剂,共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59.4±13.4,61.2±13.5,P=0.000)。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450.13±1369.84,779.33±656.57,P=0.001;39.69±9.71,32.79±6.74,P=0.000)。治疗前后二者定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明显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ACEI治疗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活性变化及醛固酮逃逸现象,并探讨加用螺内酯后对心衰患者醛固酮逃逸程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常规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rag.d^-1。治疗前、治疗后1、6个月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并通过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1个月时两组血浆醛固酮水平下降,与基线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6个月时两组血浆醛固酮水平均回升。并超过基线水平,与基线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1个月时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时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与基线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不论是否加用螺内酯均可观察到醛固酮逃逸现象,螺内酯似乎对醛固酮逃逸现象有助长作用。②螺内酯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房颤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后每增加10岁,房颤发病率增加1倍,心血管病死亡率也增加1倍。普通人房颤发病率为0.6%,6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1.9%,65岁以上为5%,超过80岁达10%,有尸检资料显示房颤常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且房颤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组织灌注不足 ,在抗心衰治疗过程中 ,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所有环节全面抑制 ,是纠正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思路。我们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 2 0~ 4 0 mg/d,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临床上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心功能 - 级 L VEF<4 0 % ,经常规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等治疗 ,病情不稳定需要住院的病例 ,按以上标准连续 3a(1999- 0 1~ 2 0 0 2 - 0 3)收集 92例。男 5 5例 ,女 37例 ,年龄 2 1~ 7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胺碘酮联合螺内酯与单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查找所有比较胺碘酮联合螺内酯与单用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总共3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12个月,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相比,胺碘酮联合螺内酯(试验组)具有更好的窦性心律维持率(OR=0.38,95%CI:0.22~0.67,P=0.0007),并且可以显著延缓左心房内径扩大(WMD=-1.72,95%CI:-2.14~-1.30,P<0.000 01),而两者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OR=0.66,95%CI:0.11~4.03,P=0.65)。结论胺碘酮联合螺内酯比单用胺碘酮能够更好地维持窦性心律,并且能够延缓左心房内径扩大;而两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所限,该结论仍需开展更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1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伴不能平卧20天于2005年9月9日第1次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104次/min,血压142/103mmHg(1mmHg=0.133kPa),神清,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I罗音,叩心界扩大,心率104次/min,律齐,奔马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P2〉A2,腹软,肝于肋下4cm可触及,质硬,边缘钝,有触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用药,治疗组给予基础用药+安体舒通。6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脏超声指标均改善,心肌纤维化指标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体舒通能明显改善DCM患者心功能及逆转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徐世莹  李瑞杰  任文林  王亚娟 《临床荟萃》2007,22(23):1724-1725
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已成为当今中老年人发病和致死的重要因素。大动脉弹性的检测成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有效指标之一。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醛固酮合成改善大动脉弹性。但国内尚较少有此药对于改善动脉弹性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大动脉弹性的改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200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1日期间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  相似文献   

16.
窦丽娟  朱春黎 《新医学》1996,27(2):104-105
心力衰竭时的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与螺内酯的应用山东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窦丽娟,朱春黎众所周知,心力衰竭(心衰)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强,给机体带来不良后果,主要有: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管紧张素Ⅱ(AⅡ)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梗死区(Iz)和非梗死区(NIz)醛固酮水平(ALD)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l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7~12只大鼠,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左室截面直径,检测Iz和NIZ心肌的ALD含量。结果手术1周后,心梗组左室截面直径增大,用螺内酯4周时,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O.05)。心肌ALD水平在Iz于术后1周开始升高(P〈0.05),在NIZ于术后2周开始升高(P〈0.001),均于用螺内酯后2周开始回落(P〈O.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梗死区心肌醛固酮水平上升较早,非梗死区心肌醛固酮水平上升稍晚;螺内酯对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肌的醛固酮水平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鼠心梗l周后即发生左心室重构改变,长期使用螺内酯可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循环血浆醛固酮(Ald)水平和心房肌组织中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心房颤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8例因心脏疾患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分为窦性心律(SR)组,阵发房颤(pAF)组和慢性房颤(cAF)组。放射免疫方法测量循环血浆醛固酮水平,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CYP11B2 mRNA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AF组血浆Ald浓度明显高于pAF组与SR组(P<0.01);pAF组CYP11B2/GAPDH灰度比值较SR组明显升高(P<0.01),较cAF组明显降低(P<0.05)。循环血浆Ald浓度和心房肌组织CYP11B2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左心房直径变化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Ald可能通过介导心房结构重构,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9.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焱  王生池  刘坤申 《临床荟萃》2006,21(10):751-753
过去认为,醛固酮只来源于肾上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肾上腺外,在心脏、大血管、肺动脉、肺泡细胞、肝脏、结肠动脉均可合成醛固酮.心肌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时,心肌局部合成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增加,且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临床观察研究发现,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比对照组高6倍以上.醛固酮在病理生理中的意义,促进水钠潴留及钾与镁的排出,增加血容量,激活交感神经和抑制副交感神经,致心肌与血管的纤维化以及压力感受器异常,使血管损害并降低动脉顺应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血浆浓度持续升高,还可加速内皮功能障碍,加速氧化应急反应,其危害是导致血管舒缩反应和压力感受器反射异常,加重心肌纤维化.醛固酮还具有促进炎症反应、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吸收、改变心率变异性、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醛固酮在心脏的电生理作用,可使钙内流、钠内流、钠氢交换增加,使钠钾泵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房线性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对近期左房功能的影响。 方法28例因阵发性房颤行线性消融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2~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二维超声测量左房容积和排空能力,组织速度成像检测二尖瓣前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应变率显像检测左房壁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来观察左房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和辅泵功能的变化。 结果消融后左房收缩末容积和左房内径无明显改变;左房管道容积和舒张末容积增高;左房分数、左房射血力、二尖瓣血流VA、二尖瓣环Va显著降低;左房平均SRa和局部各壁SRa均显著降低,尤其以后壁和侧壁降低最明显。 结论线性消融术对近期左房局部和整体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