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带血管蒂髂骨(膜)瓣转位修复腰椎峡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骶外侧血管上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情况。结果:骶外侧动脉上支经第1骶前孔出骶后孔,终末支行向外上,沿髂后上棘走行并分出髂骨膜支。骶外侧动脉上支外径1.2±0.3mm,髂骨膜支外径0.4±0.2mm,长度1.5±0.6mm;第5腰动脉背侧支穿经第4、5腰椎横突间浅出,发出吻合支向下行经肌间隔与骶外侧动脉上支吻合,外径0.5±0.2mm,长度2.5±0.9cm。结论:以骶外侧血管上支为蒂髂骨(膜)瓣转位可用于修复腰椎峡部骨缺损、骨不连。  相似文献   

2.
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在腰骶椎不稳定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骶椎不稳定的新术式。方法:在对骶外侧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骶部不稳定患者25例。结果:随访1~5年,全部病例均植骨融合成功,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植骨融合治疗腰骶部不稳定,创伤小,融合率高,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带肌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椎滑脱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体上,观察了腰髂肋肌的的形态,毗邻和髂嵴后半的重要附着结构及它们的血液供应,腰髂肋肌多以坚厚肌腱起于髂嵴后半,起端可见分为浅,深两部,深部有76%露于浅部外侧缘之外约1.2cm肌内,外侧缘至第12肋长度分别为12.5cm和11.5cm,该段中间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4.0cm和1.6cm,肌肉的血液供应多源性,其上,中,下部分别为肋下动脉第1腰动脉,第2、3腰动脉及第3、3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髂骨瓣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下肢短缩并髋关节半脱位、胫骨骨缺损18例,其中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14例;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游离移植4例。髂骨瓣大小约为3×2.5—6×4cm。X 线片随访,骨愈合时间为2—4个月。文中介绍了应用解剖,并讨论了该术式的优点,适应症及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后天性腰椎峡部不连发生机制的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500侧腰椎峡部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L4和L5峡部与其它腰椎在形态学上的差别。据所发现的解剖学特点,分析了后天性腰椎峡部不连的原因:①L4(26%)和L5(76%)的峡部为新月形柱,应力作用下易断裂;②L5峡部的背向侧骨密质菲薄,骨小梁呈横向排列,骨质构造不坚,应力作用易使其断裂;③L5峡部明显外展且与上关节突间形成60°~110°的仰角,在剪力作用下,常易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7.
旋股外侧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的解剖变异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62侧成人标本及55例手术中的观测,对旋股外侧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的解剖变异及其处理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6年收治股骨上段重症纤维结构不良2例,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及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2例,男,女各一,年龄为11岁和28岁。主要症状为:右髋疼痛,右下肢跛行。X线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2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病例。男13例,女29例,年龄24~70岁,平均51.0岁,病史时间2 ~20年,平均7.5年,均有顽固性下腰痛;病变部位:L4 15例,L5 27例;均为双侧椎弓峡部裂,其中椎体滑脱Ⅱ°28例,Ⅲ°14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术,其中单节段固定38例,双节段固定4例。经椎间孔入路融合器植骨,使用一枚融合器5例,使用两枚融合器37例。对比其术前、后腰椎前凸角、骶倾角、滑脱角、滑脱率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采用Oswestry评分(ODI)评价其功能变化。 结果 本组病例切口无感染,1例因螺钉位置不正确术后出现神经根损伤症状而行螺钉调整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 28.5个月。除腰椎前凸角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外,术后滑脱角、滑脱率、骶倾角和椎间隙高度均获得良好的改善。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融合器移位现象,椎间融合器植骨除2例不能明确外,其余均获骨性融合;Oswestry评分由术前33.6±6.5至最后随访时10.8±4.1。 结论 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病例其病史时间长、病情重、病理变化明显。建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充分松解、尽量复位并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吻合血管的髂骨骨膜移植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方法 应用带血管的髂骨骨膜移植治疗肱骨、桡骨、胫骨骨不连,并随访。结果 所有病例皆在2.5~4月内达临床愈合,愈合率达100%。结论 髂骨骨膜面积大、厚、成骨能力强,血管恒定,吻合血管的髂骨骨膜移植是治疗骨不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及后外侧植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 38例 ,均行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 :Steffee 2 0例 ,RF 8例 ,TSRH 5例 ,Socon 5例 ;固定融合范围 :1个节段 2 4例 ,2个节段 14例。结果 :36例病人获随访 ,平均时间 4±2 .6a年。滑脱椎体复位率 80 .6 %~ 93.4 % ,平均 87.37% ;腰痛改善率 94 .3% ;下肢疼痛、麻木改善率 94 .5 % ;间歇性跛行改善率 97.3%。并发症共 6例 ,其中术中并发症 2例 ,发生率 5 .5 % ;术后并发症 4例 ,发生率 11.1%。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可满足腰椎滑脱的短节段固定和复位要求 ,临床疗效满意 ,复位、融合率高。并发症的预防与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型和分期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22年7月发表的有关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型和分期的文献共570篇,剔除无法获取全文、内容不符以及重复性研究等文献,最终纳入38篇文献,对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分型及分期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由于X线易受髂骨遮挡的影响,基于X线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期研究较少:根据峡部裂缝特征分为3期,但较为笼统;根据真性滑脱值和L5发育情况分型较为精确,可分为2型,但应用价值有限。CT较X线能更准确地评估腰椎峡部裂的程度,在显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方面优于X线。根据CT显示的峡部裂缝特征分为早期、进展期、终末期,根据此分期可在早期发现腰椎峡部裂性滑脱,但无法对峡部的细微形态变化进行评估。按照椎弓根峡部特征,在X线评估的基础上进行CT的分期,可分为极早期、晚期早期、进展期和晚期,其中早期是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机,但研究存在局限;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期,可分为非滑脱期、极早期、晚期早期、进展期及终末期,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严重程度。MRI在显露骨髓水肿以及其他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优势。根据腰椎峡部裂性滑脱MRI影像特征将其分为0~5级,但是此分型方法在显示2级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时效果不佳,可能导致漏诊。根据峡部裂及周围组织在MRI中的表现,可将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为A型和BⅠ、BⅡ、BⅢ型,但疾病的进展中并不是每种分型均会出现。联合应用X线、CT及MRI进行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期,可分为早期阶段、进展阶段以及晚期阶段,早期阶段及进展期阶段应积极保守治疗。而按手术方式对腰椎峡部裂性滑脱进行的分型,对临床决策更具指导意义。结论 目前,针对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分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以及基于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的分型与分期研究,不同的分型及分期可指导脊柱外科医师更好地了解该病的形成机制、预测进展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第四腰血管为蒂髂骨瓣转移修复腰椎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和2侧灌注碳素墨汁的成年尸体上对第四腰血管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第四腰动脉外径为3.0mm;主干长5.7cm,腹侧支动脉外径为1.4mm;长6.7cm,背侧支外径为1.4mm;长1.4cm.依据解剖学观察结果,设计了以第四腰血管为蒂髂骨瓣移植修复腰段椎体缺损的新术式,并对术中有关应用解剖学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肖育洪  刘宏等 《医学信息》2001,14(12):856-856
椎弓峡部裂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脊椎疾病。椎弓峡部裂及其所致椎体滑脱则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CT检查不仅可以明确椎弓峡部裂的存在 ,而且可以更全面、详细地提供椎管内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资料。现将我院近 12年来遇到的椎弓峡部裂患者 36例的 CT表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 36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36岁 ,36例患者中行完整椎体扫描者 19例 ,扫腰 3- 4,腰 4- 5 ,腰5骶 1椎间隙再加扫腰 4,腰 5椎弓峡部者 17例。扫描层厚 ,层距常规 5 mm ,部分薄层及重叠扫描。2 结果腰 5椎弓峡部裂 30例 ,腰 4椎弓峡部裂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UPASS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行UPAS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18例。结果18例均获满意复位,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优良率88.89%。结论UPASS钉棒系统纵向撑开力及复位拉力大,能撑开椎间隙和使滑脱的椎体最大限度复位,固定可靠;滑脱椎体间植骨具有较高的融合率,是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类型血管为蒂胫骨皮瓣修复四肢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6月至2018年10月,对41例四肢不同类型骨不连或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分别采用以单纯胫后血管束为蒂的桥式交叉胫骨皮瓣5例,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桥式交叉胫骨皮瓣修复9例、游离移植27例。切取胫骨瓣长度为1.0~8.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2.5 cm×2.0 cm~8.0 cm×25.0 cm。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片随访,直至骨质愈合。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胫骨骨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4个月,骨不连、骨缺损修复后,骨愈合良好,3~8个月骨折线消失。其中,27例皮瓣与修复区周围组织基本相平,14例有不同程度臃肿,经二期去脂整形手术后,也与周围组织平齐。19例掌骨或指骨骨不连的患者,术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关节功能评定:优11例,良6例,可2例。22例胫骨骨不连的患者,术后恢复负重行走功能。结论三种不同类型血管为蒂胫骨皮瓣修复四肢骨不连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各有优缺点,又相互补充,是一类较为可行的骨不连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旋股外侧升支血管为蒂的髂嵴前部骨瓣 ,自作者1985年首先报道该骨瓣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以来[1,2 ] ,由于骨瓣具有血管恒定、蒂长、径粗、显露容易和施术时的体位方便等优点 ,经临床推广应用 ,已成为骨缺损修复常用的骨瓣供区之一。十多年来 ,我们对该血管的各分支与骨瓣的设计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设计了以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为主干携带其 3种不同分支的髂嵴前部骨瓣及各支的组合应用[3~ 7] ,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与选择提供了依据。现将该骨瓣系统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分述如下。1 应用解剖1.1 髂嵴的形态学观测髂骨上缘的肥厚部为髂嵴 ,…  相似文献   

18.
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屈伸运动中旋转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腰椎静态和屈伸运动中动态矢状位旋转稳定性。方法分析55例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X片,测量静态侧位片和过伸、过屈动力侧位片上发生峡部裂的L4/5或L5/S1节段的椎间盘角,并计算过伸和过屈侧位椎间盘角之差,和相应数量的正常体检者的对应指标随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腰椎静态侧位和过伸侧位片上对应节段的椎间盘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侧位椎间盘角及过伸过屈动力侧位椎间盘角之差,和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在屈伸运动中存在着矢状位上的旋转不稳,需尽早进行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9.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人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徽 《解剖与临床》2004,9(2):90-90,96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以来对11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改良Smith—petersen切口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结果:11例平均随访1年8个月,所有病例术后4~6个月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同时给以良好的固定,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带血管蒂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带血管蒂的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2例,首先清除病灶,其后T5~T11结核10例及T12~L1结核4例采用带肋间血管蒂的肋骨椎间植骨,L2~L5结核8例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椎间植骨。结果:本组22例术后均在2.5~3个月内愈合。随访7个月~17a,平均32.4个月,无复发。合并不全瘫的3例胸椎结核,半年后均已恢复。结论:带血管蒂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为活骨移植,其血运丰富,愈合快,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