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对比表麻联合右美托咪定无气管插管与全麻气管插管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循环变化的影响,探讨表麻联合右美托咪定无气管插管在其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A组),表麻联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每组45例.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邋.05 mg/kg、芬太尼5μg/kg、依托咪酯0.3 mg/kg和苯磺顺阿曲库铵0.3 mg/kg,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丙泊酚TCI 2.5μg/ml和瑞芬太尼0.2μg·kg-1·h-1.B组静脉滴注哌替啶1 mg/kg,氟哌啶0.05 mg/kg,1%丁卡因作咽喉黏膜声带表面麻醉,同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内泵注完毕.记录入室后5 min(T0),置入支撑喉镜前(T1),置入支撑喉镜后1 min(T2),3 min(T3),5 min(T4),退出支撑喉镜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手术持续时间;术闭至患者离手术室时间.结果 A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及置入支撑喉镜前血压下降明显(P<0.05),心率上升明显(P<0.05);与B组比较T1、T2、T3、T4时间段血压下降明显(P<0.05),心率上升明显(P<0.05).术后达离室标准(恢复时间),B组明显缩短于A组(P<0.05).结论 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及哌替啶镇痛,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有利于患者的循环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在手术室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曹春芳  张凡  李敏  范圣登 《江苏医药》2006,32(3):271-272
目的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深度。方法选择30例声带息肉患者,静注阿托品0.5 m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 mg/kg,氯化琥珀胆碱1.5mg/kg诱导,气管插管。然后丙泊酚以100μg.kg-1.min-1静脉泵入,0.1%氯化琥珀胆碱静脉滴注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插管和支撑喉镜置入时血压上升,但心率在各个观察时点没有明显变化。BIS值在诱导后渐渐下降,插管与支撑喉镜置入未见明显上升,而唤醒与拔管时明显升高。结论BIS监测提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麻醉深度适宜,麻醉效果满意,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采用微量泵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1)(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 mL),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_0)、给药后(T_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_2)、气管插管时(T_3)及外科支撑喉镜置入后(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相比,T_2时两组患者MAP和HR均下降(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_3和T_4时,对照组MAP和HR均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MAP和HR明显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能有效抑制声带息肉摘除术中气管插管及外科支撑喉镜置入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升高,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前小剂量预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喉显微手术的影响。方法 58例行喉显微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min于观察组预注0.5m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并维持麻醉深度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于40~60,分别记录入室时(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置入支撑喉镜时(T3)、拔管后5min(T4)的MAP、HR、血糖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MAP在T1增高(P<0.05),T2、T3、T4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HR在T2、T3、T4明显降低(P<0.05),但T1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在T4明显增加(P<0.05),但各时间点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预注0.5mg/kg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或减轻老年患者喉镜显微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良性病变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其中以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多见,现多采用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治疗.随着社会交往频繁,声带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我院自1993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小口径气管导管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切除声带病变,其中于气管插管中、术中及拔管后出现喉水肿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和泵注利多卡因用于支撑显微喉镜下声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择期行声带手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n=30)和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n=30)。记录患者麻醉前(T_1)、插管前即刻(T_2)、插管时即刻(T_3)、置入支撑喉镜时即刻(T_4)、置入支撑喉镜后3min(T_5)、麻醉苏醒拔管后即刻(T_6)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反应和拔管后咳嗽事件;记录患者术后Riker镇静-躁动评分和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咽喉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T_1时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T_2时SBP、DBP、HR明显低于T_1时(P0.05)。对照组患者T_3~T_5时SBP、DBP、HR明显高于T_2时(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T_3~T_5时SBP、DBP、HR与T_2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6时SBP、DBP、HR明显高于T1时;利多卡因组患者T_6时SBP、DBP、HR与T_1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拔除气管导管时不同呛咳评分和拔管后咳嗽事件所占比例比较,利多卡因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术后Riker镇静-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咽喉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利多卡因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和泵注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和手术操作造成的心血管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苏醒质量,也有利于降低支撑显微喉镜下声带手术后气管拔管时的呛咳、减少拔管后咳嗽事件和减轻气管拔管后咽喉部疼痛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幸双  汪小海  徐鑫  陆利冲 《江苏医药》2013,39(12):1422-1424
目的 探讨视频喉镜行左侧气管导管置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气道正常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将气管导管从视频喉镜左侧(左侧组)或右侧(右侧组)置入气管,记录插管时间、声门暴露程度、插管一次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并记录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2)、气管插管后4 min(T3)的BP、HR变化.结果 左侧组插管时间与右侧组相仿[(62.6±12.7)s vs.(61.2±10.7) s](P>0.05),两组声门暴露程度、插管一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视频喉镜左侧气管导管置入对于正常气道患者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显微镜支撑喉镜和纤维喉镜声带息肉(VCP)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声带息肉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显微组与纤维组。显微组采用显微镜支撑喉镜,纤维组采用纤维喉镜,术后均随访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声门噪音能量(NNE),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成功率、嗓音恢复时间及随访期间复发率,统计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显微组Jitter、Shimmer及NNE均低于纤维组(P<0.05);显微组手术时间长于纤维组,术中出血量低于纤维组(P<0.05);显微组嗓音恢复时间、复发率低于纤维组,手术一次成功率高于纤维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显微镜支撑喉镜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手术成功率更高,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赵汝有 《淮海医药》2004,22(5):380-380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4 2例声带手术患者全部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技术。结果 所有病例麻醉诱导平稳 ,气管插管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操作简单、安全易掌握 ,且不受时间限制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喉罩通气与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喉罩通气,B组患者采用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或喉罩植入时(T2)、插管后3 min(T3)及拔管后(T4)的心率(HR)、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喉罩置入后,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插管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气管插管后HR、SBP、DBP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间点,B组HR、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拔管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相对于喉镜下气管插管,喉罩通气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对患者的心血管刺激较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用药方法对全身麻醉时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ASAI。II级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组与丙泊酚常规微泵恒速输注(P)组。麻醉过程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整丙泊酚输注速度或靶浓度,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2)、气管插管后5rain('r3)、切皮即刻(T4)、切皮后5min('r5)、气管拔管即刻(T6)两组患者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时记录各时刻BIS值、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TCI组在T2一T6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较小(P〉0.05);P组HR、SBP与DBP在T1时显著降低,T2与T6时显著升高(P〈0.05)。P组与TcI组比较,T2时SBP与DBP显著增高(P〈0.05)。TCI组患者术后睁眼、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帝视内镜和直接喉镜气管内插管对牙齿畸形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时并发症及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ASA分级为I~Ⅱ级、无困难气道、有牙齿畸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内镜组(D组)和喉镜组(M组),全麻常规诱导后,两组患者分别用帝视内镜或普通喉镜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插管成功率以及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minMAP和HR的变化。结果D组插管并发症(牙齿松动脱落、口内黏膜出血、术后咽喉痛)明显少于M组(P〈0.05)。两组间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M组MAP及HR值明显高于插管前(P〈0.05),且高于D组(P〈0.05),插管后1min两组MAP及HR值均高于插管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帝视内镜下牙齿畸形患者行气管插管并发症少,咽喉部刺激损伤轻,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术中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前的SBP、DB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的整个手术过程中,DBP、SBP、HR值与麻醉之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手术麻醉疗效较好,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右美托咪啶组(D1D4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C组患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D1D4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C组患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D1D4组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啶。监测5组患者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10 min(T2)、睫毛反射消失时(T3)、意识消失时(T4)、气管插管前即刻(T5)、气管插管后1 min(T6)、3 min(T7)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意识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C)及剂量;记录患者气管插管阳性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D1组患者T5及T6时HR、MAP均显著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D3组患者T1D4组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啶。监测5组患者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10 min(T2)、睫毛反射消失时(T3)、意识消失时(T4)、气管插管前即刻(T5)、气管插管后1 min(T6)、3 min(T7)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意识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C)及剂量;记录患者气管插管阳性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D1组患者T5及T6时HR、MAP均显著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D3组患者T1T4时HR、MAP均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4组患者各时点HR均显著低于T0时,T1、T2时点MAP均显著高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D3组、D4组患者HR较C组、D1组在T2T4时HR、MAP均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4组患者各时点HR均显著低于T0时,T1、T2时点MAP均显著高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D3组、D4组患者HR较C组、D1组在T2T6时点均显著降低,D2组、D3组患者MAP较C组、D1组在T3T6时点均显著降低,D2组、D3组患者MAP较C组、D1组在T3T6时点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意识消失时D2组、D3组、D4组患者ECC及剂量较D1组、C组均显著降低,且D3、D4组显著低于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D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D1、D4组患者,且D2组显著低于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不仅可以维持患者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但是,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尚须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的血流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术毕清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LC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n=20)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组(B组,n=20),连续监测SBP、DBP、MAP、HR、ECG、SpO2、BIS、PetCO2,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插管后(T2)、气腹后10min(T3)、气腹后20min(T4)和放气后10min(T5)的SBP、DBP、MAP、HR、PetCO2,以及全麻用药量和拔管时间.结果:在T2、T3、T4、T5时,A组SBP、DBP、MAP值明显升高,B组较基础值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气腹期间A组心率明显升高(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气腹20min后PetCO2值两组都较术前升高,以A组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毕拔管时间B组较A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LC时,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使循环、呼吸更稳定,清醒质量高;术中需加强PetCO2的检测,尤其是气腹解除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和硬膜外阻滞麻醉(EA)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ASA分级为Ⅱ~Ⅲ级择期TURP老年患者,66~82岁,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各40例。CSE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2~3或L3~4穿刺注入小剂量布比卡因;E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L2~3或L3~4穿刺注入利多卡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合并症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用Bromage法评定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两组椎管内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20min(T4)、30min(T5)及术毕(T6)SBP、DBP、HR、SPO2的参数。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比EA组短(P<0.05);CSEA组麻醉效果、Bromage评分明显优于EA组(P<0.01);两组间和组内血流动力学比较及合并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和EA两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均可安全用于TURP老年患者,而CSEA麻醉起效更快,肌肉松弛好,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更确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徐景涛  叶国旺 《中国药房》2011,(48):4552-4554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4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129例和布比卡因组75例,记录2组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后30min(T2)、切皮后60min(T3)、术毕(T4),心脏功能、血液黏度、不良反应和手术后VAS评分。结果:2组诱导后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开始时均较诱导后有所升高(P<0.05),丙泊酚组手术开始时的HR、SBP及DBP均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手术结束时,2组与麻醉前的HR、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2组VAS评分7分以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布比卡因组患者血液黏度在T1、T2、T3、T4时间点略有升高,且2组间血液黏度在T1、T2、T3、T4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血液流变学稳定,并发症少,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徐波  张兴安  邵伟栋  郑隽 《中国药房》2011,(44):4177-4179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佳剂量。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0.75%布比卡因2.0mL(A组)、1.5mL(B组)、1.2mL(C组)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最大程度(Bromage评分),同时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min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和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产妇术后头痛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痛觉消失时间、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min的心率、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血压在麻醉5min时出现降低,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时间3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新生儿出生1、5、10min时Apgar评分均>7分,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恶心发生率较高,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呕吐和术后头痛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0.75%布比卡因1.5mL蛛网膜下腔麻醉进行剖宫产效果确切,既能保证麻醉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氟醚在小儿支气管异物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5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诱导期患儿表现,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监测并记录诱导前、置入支气管镜后5min的心率、SPO2和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躯体运动、屏气呛咳、喉痉挛、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5min时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诱导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支气管异物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单纯吸入七氟烷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83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麻醉诱导为吸入6%~8%七氟烷,麻醉维持为吸入2%~3%七氟烷;对照组28例,麻醉诱导先予30s内快速静注异丙酚2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宫腔镜手术。观察麻醉诱导前、术中、术毕患者HR、BP、平均动脉压(MAP)、SpO2、呼吸频率等指标,并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组内比较: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术中与术毕两组患者收缩压、MAP均下降,观察组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SpO2、呼吸频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术中两组患者收缩压、MAP及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分别为:(63.1±7.1)s与(42.4±6.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时间分别为:(3.1±0.5)rain与(1.9±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兴奋期1例出现咳嗽。两组术中均无心律失常、术后均无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用于宫腔镜下手术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迅速,麻醉维持平稳,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