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苦参中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①目的 比较测定不同产地苦参中生物碱的含量。②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中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氨基键合相柱,乙睛-磷酸水溶液(pH=2)-无水乙醇(8: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③结果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回收率分别为98.90%、98.94%、100.6%。RSD分别为1.83%、1.85%、1.24%。④结论 采用氨基键合相柱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中成药肤尔舒止痒酊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回收率为98.3%,变异系数为1.4%。本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测定苦参及含苦参制剂中的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RP-HPLC法评价山豆根药材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山豆根的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测定15批山豆根商品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结果 山豆根药材两生物碱成分分离较完全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和102.5%。不同地方购得的药材两种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氧化苦参碱为0.16%~2.47%,苦参碱为0.09%~0.69%,两生物碱总含量为0.76%~3.16%。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明显高于苦参碱且相对较稳定,并与两生物碱总含量高低基本一致。结论 氧化苦参碱含量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含量可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苦参及含苦参的妇洁灵洗剂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变化情况,为临床单用及其在复方中应用苦参提供参考.方法 对妇洁灵洗剂及苦参中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采用HPLC进行含量测定,并将处方中共存主要药材与苦参拆方组合,研究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结果 所测苦参三氯甲烷提取液氧化苦参碱含量明显高于苦参碱,而苦参水煮后苦参碱含量高于氧化苦参碱;处方中三白草对苦参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大于蛇床子、火炭母.结论 苦参在单用与在妇洁灵洗剂复方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明显不同.妇洁灵洗剂复方煎煮过程中,随着氧化苦参碱的减少,苦参碱的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效果,并与水提醇沉法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苦参提取液经微滤-大孔树脂法处理后,其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保留率为78.88%和73.4%,固形物去除率为38.95%;经醇沉法处理后,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保留率为60.7%和52.1%,固形物去除率为34.88%.[结论]微滤-大孔树脂法较醇沉法可更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杂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效果,并与水提醇沉法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苦参提取液经微滤-大孔树脂法处理后,其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保留率为78.88%和73.4%,固形物去除率为38.95%;经醇沉法处理后,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保留率为60.7%和52.1%,固形物去除率为34.88%。结论:微滤-大孔树脂法较醇沉法可更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杂质。  相似文献   

7.
苦参与蛇床子配伍后苦参碱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槐果碱(sophocarpine)、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ine)。氧化苦参碱是苦参碱的N-氧化物,易还原而转变为苦参碱。在植物体内,苦参碱一般有70%以上以氧化苦参碱形式存在。苦参与蛇床子在临床上经常配伍应用,但经过水煎提取后,经薄层层析检识表明,配伍后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含量降低直到消失。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配伍后苦参碱含量与单味药材含量增加近8倍。  相似文献   

8.
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苦参散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苦参散中苦参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硅胶G为吸附剂,氯仿-甲醇-浓氨水(10:0.6:0.3)为展开剂。改良碘化铋钾为显色剂,应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选择λs=511am,λs=690nm测定苦参散中苦参碱。结果:回归方程为Y=1436X 501.99(r=0.998),线性范围为0.5425~4.3400μg。结论: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苦参散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加样回收率为99.35%,RSD为1.62%(n=3)。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苦参浸膏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苦参不同时间水煎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为苦参在复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ypersiL NH2(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5∶7.5∶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苦参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苦参碱的含量增加,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在苦参提取过程中,水煎时间不是影响氧化苦参碱转化为苦参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心律宁片即苦参总碱片,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经渗漉法提取,精制而得的苦参总碱浸膏,再加入适宜的辅料制剂而成。苦参总碱片中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另外还含有羟基苦参碱、去氧苦参碱、安那吉碱、N-甲基金雀花碱等及多种黄酮类。苦参总碱具有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血脂、抗肝炎、抗肿瘤、防止白细胞减少、抗辐射、  相似文献   

11.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鞣苦胶囊中苦参总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测定鞣苦胶囊中苦参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剂萃取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苦参总生物碱含量,以氧化苦参碱为对照品,澳麝香草酚蓝为酸性染料,在pH 7.6缓冲溶液条件下,用氯仿萃取,检测波长417 nm.结果氧化苦参碱在0.698~13.96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243X-1.5136,r=0.9993(n=5),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2.67%,RSD=0.74%(n=5).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鞣苦胶囊中苦参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晰苦参查尔酮异构酶(sfCHI)的结构基因信息及其在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生源路径中的表达调控机理。方法 本实验以苦参为研究对象,基于其转录组学数据,克隆sfCHI基因并针对该cDNA序列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安徽产苦参不同组织中sfCHI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结果显示苦参sfCHI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 265 bp,含有630 bp的开放式阅读框(ORF),编码20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fCHI与狭叶羽扇豆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相似性最高,达89.95%;进化树分析该基因与大豆、野大豆等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半定量PCR结果显示sfCHI基因在苦参根中表达量最低,在叶、叶柄与茎中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苦参查尔酮异构酶的基因克隆与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分析,初步明确了该基因的序列信息与理化特征,这对进一步研究苦参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机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苦参半仿生提取液的最佳醇沉浓度。方法:采用比例分割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总碱、HPLC总面积、干浸膏为指标综合评判,在含醇量30%~80%之间优选半仿生提取液醇沉浓度。结果:醇沉浓度为80%时,综合评价值最大。结论:苦参半仿生提取液的最佳醇沉浓度为8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修订何首乌质量标准积累数据。方法:选择水及不同浓度乙醇作浸出溶剂,结合热浸、冷浸等实验进行方法考察,并对不同产地、不同种植年限何首乌浸出物进行检测。结果:采用50%乙醇冷浸法浸出物含量最高;不同产地及不同种植年限何首乌浸出物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何首乌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科学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布特点。方法从我国东部(山东、江苏)、西部(新疆)、南部(广东、广西)、北部(吉林、北京)及中部(河南、河北)5个地区的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735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品,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检测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结果 735份样品中,71.8%(528/735)为C型,10.3%(76/735)为B型,6.3%(46/735)为D型,11.6%(85/735)为混合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528份C型样品中,C2亚型占94.0%(496/528),C1亚型占4.9%(26/528),C1+C2混合亚型占1.1%(6/528);76份B型样品中,B2亚型占90.8%(69/76),B1亚型占5.3%(4/76),B1+B2混合亚型占3.9%(3/76)。除西部新疆地区C型相对较少(31/116,26.7%)外,其他地区均以C型为主。D型主要分布在西部新疆地区,占31.9%(37/116)。混合型在各地区均有发现,但以西部和南部地区相对多见,分别占30.2%(35/116)和2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安徽省不同产地野生丹参花、叶、根的颜色与其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方式,对安徽省14个产地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地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结果 安徽不同产地丹参在花冠颜色、复叶颜色及根皮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花淡紫、紫红、深紫,叶黄绿、绿色、深绿,根皮棕褐、砖红、赤红。以花深紫、叶深绿、根皮赤红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以花淡紫、叶黄绿、根皮棕褐者为低。结论 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的性状特征和脂溶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状特征与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soil and selected medicinal plants procured from environmentally different sites of the same city. Methods Soil and plant samples of Abutilon indicum, Calotropis procera, Euphorbia hirta, Peristrophe bycaliculata, and Tinospora cordifolia were collected from 3 environmentally different sites of the city: heavy traffic area (HTA), industrial area (IA), and residential area (RA). Pb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ry and compared Cd, Cr, and Ni were estimated in soil and plant samples Results The level of heavy metal was higher in soil than in plant parts studied.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varied from plant to plant. Pb was the highest in Calotropis procera root from HTA site and the lowest in Peristrophe bycaliculata whole plant from IA site. It was also lower in residential area than in heavy traffic area.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heavy metal content differed in the same medicinal plant collected from environmentally different sites of the same city. Thus, it reiterates our belief that every medicinal plant sample should be tested for contaminant load before processing it further for med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