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雪丽  魏日萍 《当代医学》2010,16(26):48-49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LA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脂肪肝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及单用水飞蓟宾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血清酶学(ALT、AST、γ-GT)、血脂(TG、TC)和B超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0.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酶(ALT、AST、γ-GT)、血脂(TG、TC)有明显差异(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间治疗前后血清酶、血脂下降幅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治疗NLAF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本院协定处方祛脂保肝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25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祛脂保肝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护肝片配合血脂康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变化,影像学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64%,对照组总有效率82.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C、TG、GGT、AST、AL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GGT、AST、AL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影像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脂保肝方具有祛湿化痰、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之功,能促进肝脏循环,抑制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叶泉忠  王霞明  徐正才  黄佩佩  胡云 《浙江医学》2020,42(12):1268-1272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效果及对患者Ⅲ型前胶原肽(PCⅢP)、Ⅳ型胶原(Ⅳ-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NAFL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TC、TG、LDL-C、HDL-C,透明质酸(HA)、PCⅢP、Ⅳ-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HOMA-I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γ-GT、TG、TC、LDL-C、HA、PCⅢP、Ⅳ-C、FFA、FINS、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HDL-C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NAFLD能够显著减轻患者肝功能损害,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肝纤维化和胰岛素抵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90例NAFLD患者血清L-FABP的变化,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与健康对照组(n=80)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的血清L-FA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NAFLD组BMI、WHR、FBG、HOMA-IR、AST、γ-GT、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FABP与BMI(r=0.7365)、WHR(r=0.6713)、FBG(r=0.6368)、HOMA-IR(r=0.6539)、AST(r=0.6640)、γ-GT(r=0.6768)、TG(r=0.7012)、LDL-C(r=0.6034)呈正相关(P<0.01),与HDL-C(r=-0.6839)呈负相关(P<0.01).结论 L-FABP可能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随着对L-FABP研究和认识的深入,血清L-FABP可能成为NAFLD的临床病情观察的新指标,并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122例NAFLD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与脾CT比值.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1%,对照组为63.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肝与脾CT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甲双呱联合双环醇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的保肝、降脂治疗(凯茜莱、脂必妥、维生素E等);治疗组30例,给予二甲双呱联合双环醇口服,观察临床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等)、血清生物化学指标(ALT、AST、GGT、TG)和CT影像资料变化。结果2组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GT、TG分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GGT、TG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G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影像学显示肝/脾CT值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0%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呱联合双环醇治疗NAFLD,能有效地降酶、降脂,从而更有效地缓解及逆转NAFLD。  相似文献   

7.
孙健  周春蕾  刘红梅 《中外医疗》2011,30(16):29-30
目的 探讨保肝降脂方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脂肪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口服保肝降脂方,对照组服用辛伐他丁,观察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对照组(P〈0.05);患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r)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同时总胆固醇(TI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保肝降脂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62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LC治疗组(LC组)32例和安慰剂对照组30例,LC组予LC口服,每次1 g,早晚饭后各1次,疗程共24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以及肝脏超声表现。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LC组治疗后ALT、AST、GGT、TG,TC、FINS、HOMA-IR值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B超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NAFLD。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降脂方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就诊的84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中药组给予自拟疏肝降脂方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血脂水平(TC、TG、HDL—C、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明显(P〈0.05)。结论NAFLD患者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纠正血脂紊乱,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主要研究健肝消脂颗粒治疗NAFLD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分析两者IR,ALT、AST、GGT,TG、TC、LDL-C,WC、BW、BMI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IRI变化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两组ALT、AST、GGT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TG、TC下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DL-C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4.两组WC下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BW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下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肝消脂颗粒可以有效治疗NAFLD,可以改善其IR,可以降低ALT、AST、GGT,TG、TC,WC、BMI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服用脂必泰胶囊,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TC、TG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3种中药复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组成的中药复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当飞利肝宁组、清肝复方Ⅰ号组、清肝复方Ⅱ号组、清肝复方Ⅲ号组,以35度红星二锅头灌胃10d复制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氨酸转氨酶(glutamat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le aminotransferase,AST)、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乙醇脱氢酶(ethanol dehydrogenase,ADH)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血清ALT、AST、TG以及γ-GT活性的升高(P〈0.05),抑制肝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提高肝组织中GSH活性(P〈0.05),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3组中药复方对乙醇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以清肝复方Ⅲ的肝脏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G)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疗效及对脂联素(adiponectin,APN)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16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IG组)与对照组各80例,PIG组予PIG30mg/d、葡醛内酯0.3g/d口服,对照组仅予葡醛内酯0.3g/d口服,疗程6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G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ds,FFA)、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肝/脾CT值、APN、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①3月末时PIG治疗组BMI、ALT、T-GT、TC、TG、F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two hours,P2hBS)、糖化血红蛋白(glyeosylated hemoglobin A1 c,HbA1 c)、TNF-α、CRP、Homa-IR下降,APN、肝/脾CT值升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其中ALT、γ-GT、TNF-α、CRP、Homa-IR较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②6月末PIG治疗组ALT、γ-GT、TC、TG、FFA、LDDC、P2hBS、HbA1C、TNF-α、CRP、HomaIR进一步下降,APN、肝/脾CT值进一步升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与同期对照组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③PIG组的总有效率3月末为42.5%,6月末为88.75%,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在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结论PIG可有效降低NASH患者的ALT、γ-GT、TC、TG、FFA、LDL-C、P2hBS和TNF-α、CRP水平,升高APN,改善肝脏炎症和IR,是治疗NASH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予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5例,予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ALT、AST、GGT、TC、TG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ALT、AST、GGT、TC、TG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祛湿化瘀消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NASH的患者137例,按3∶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及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祛湿化瘀消脂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肝脏B超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3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ALT、AST、TG、TC及肝脏B超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祛湿化瘀消脂丸治疗NASH疗效确切,能明显控制血脂及改善脂肪肝,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葛花醒酒益肝方治疗酒精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葛花醒酒益肝方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A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戒酒和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自创方葛花醒酒益肝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500 mL,分2~3次服;对照组服用硫普罗宁片,每次0.2 g,每日2次,口服;6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ALT、AST、GGT、TC、TG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LT、AST、GGT、TC、TG及LDL-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GGT、TC、TG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花醒酒益肝汤治疗ALD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血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对照组23例给予维生素C片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血脂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肝脏彩色多普勒B超影像学改变。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改善(P〈0.01),肝脏B超影像学显示有所改善;对照组所有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5个月。治疗期间。测量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ALT、AST、TG、TC、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8.6%(P〈0.05);实验组治疗后ALT、AST、TG、TC、B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更为显著,能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每次1片,3次/d;二甲双胍片每次1片,3次/d。疗程6个月,对照组实施对症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C、TG、BMI水平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23 kg/m2的异常率、腰围≥80cm异常率、血脂异常率、肝功能异常率、超声结果异常率。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ALT、AST、TC、TG、B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ALT、AST、TC、TG、B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体重指数〉23kg/m2的异常率、腰围≥80cm异常率、血脂异常率、肝功能异常率、超声结果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健康教育可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