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颌骨造釉细胞瘤57例分析沈容舜(附属医院口腔科)关键词颌骨造釉细胞瘤中图法分类号R739.82颌骨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瘤,是常见的牙原性肿瘤之一。造釉细胞瘤主要发生在下颌骨,少数可发生在胫骨及尺骨。本文就我院自1972年以来收治的57例,分析如...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22例颌骨造釉细胞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此种肿瘤多发生于20—40岁,病程一般较长。肿瘤发生部位,下颌骨最多19例,上颌骨3例。病理特征,肿瘤一般较大,本组平均最大直径为4cm,多数为囊性,少数为实性。组织学以滤泡型为主18例,丛状型2例,棘细胞型和颗粒细胞型各1例。并对颌骨造釉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壁性造釉细胞瘤较少见,约占全部造釉细胞瘤的5%,目前国内仅报道了29例。此瘤多见于青年人,在临床上和 X 片上极易误诊为颌骨囊肿或牙源性囊肿,而它们的治疗方式却迥然不同,故应引起临床口腔医师的重视。最近我院遇到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9岁、汉族,左下颌骨发现肿块20余天,于1990年7月26日收住院。口腔科检查:左下颌稍丰满,扪及左下颌骨体部骨性隆起约1cm×1.5cm 大小,边界清,活动,轻压痛,5 相似文献
6.
43例颌骨造釉细胞瘤复发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釉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肿瘤 ,虽为良性 ,但因具有明显的局部浸润、破坏颌骨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而日益引起广大口腔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对 43例复发性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复发因素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所有病例来源于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963年 2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住院病员。病例入选条件 :①首次手术后病理确认为颌骨造釉细胞瘤。②均经手术治疗。③均有至少一次以上的复发史且每次均经病理证实。④影像学病历资料完整。复习全部病历资料 ,多次复发者均统计为一例入选病例。2 结果2 .… 相似文献
7.
造釉细胞瘤33例X线表现为单房型9例,多房型17例,蜂窝型6例,未分型。病理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造釉细胞瘤在同一个瘤组织中可出现不同的形态,且不同的类型其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别。其中长骨造釉细胞瘤1例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9.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早期皆无任何症状 ,不少病例是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的 ,而面颊不对称也常成为病人就诊时的主诉[1] ,临床较难鉴别。本文收集我科 1987年 9月~2 0 0 1年 6月经病理证实的 2 0 6例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住院病例 ,着重于X线影像分析观察 ,以期提高对其认识及鉴别诊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2 0 6例患者均拍摄X线片 ,造釉细胞瘤 2 4例 ,颌骨牙源性囊肿 182例 ,其中角化囊肿 14 2例 ,根尖囊肿 8例 ,含牙囊肿 32例。 2 4例造釉细胞瘤中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6 1岁 ,女性 12例 ,男性 12例。颌骨囊肿… 相似文献
10.
11.
<正>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本文结合我科治疗的造釉细胞瘤63例分析,就诊断和预防术后感染等问题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2年至1994年收治的造釉细胞瘤63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6岁,尤以35—45岁年龄段为多见,共37例,占58.7%。源于上颌骨11例,下颌骨52例,上下颌骨发病率比为1:5。发生于下颌骨者,其中角部27例,占51.9%;体部13例,占25.0%;颏部2例,占3.8%;下颌升支部7例,占13.5%;两侧同时受累3例,占5.75%。据63例X线片观察多囊型37例,单囊型19例,蜂窝型7例,其中11例肿瘤区有缺牙,19例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造釉细胞瘤保守性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对于瘤体较大,不适合颌骨方块切除的病例,采用刮治术并进行打磨,烧灼等处理,追踪观察,结果:27例患者追踪6-4年,复发2例,复发率为7.4%,结论:对于瘤体较大,非局部恶性征型的造釉细胞瘤,可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造釉细胞瘤又称釉质细胞瘤,1885年Malassez首先报道,当时称牙釉质瘤,1934年Chu-Chin正式命名为造釉细胞瘤,系来源于牙源性上皮组织即牙板造釉器或牙周上皮剩余组织等。献报道大多数发生于下颌骨,少数发生于上颌骨。长骨造釉细胞瘤亦有少量报道,但发生于脊椎的造釉细胞瘤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颌骨造釉细胞瘤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进行颌骨造釉细胞瘤临床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15例,参照组15例,平均年龄31.5岁.病因均为颌骨造釉细胞瘤,所有患者均未产生其他影响此类疾病治疗的其他类型的并发症.结果:临床上多病发于青壮年,男女性别上没有差别.本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8.2±2.3天.参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5.5±3.7天,实验组术后复发率13.3%低于参照组66.6%,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数据66.6%大于参照组33.3%.结论:本文研究建议颌骨造釉细胞瘤临床治疗采用根治性治疗法.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 5 y,自感胫骨远端有一包块,质硬,间隙性疼痛,压之疼痛加剧。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见胫骨远端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从前外侧皮质开始,侵犯至髓腔,破坏区内侧呈锯齿状改变,破坏区内部呈皂泡样破坏。边缘无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正> 造釉细胞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其发病率占颌骨牙源性肿瘤的63.2%。该病有复发性和恶变倾向,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要手段。我科自1979~1993年收治35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男性14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30.9岁。发病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20年。就诊原因:病变区麻木感7例;患区牙松动,拔牙创不愈2例;颌骨膨隆致颌面部畸形26例。发病部位:右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