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接受乙肝疫苗初免后有较长的免疫原性,通常为5~7年。数年后,要进行加强免疫,以保证抗体保护的有效性。也有学者认为,因为存在“免疫记忆”,疫苗接种后不需加强注射。但是这种记忆能维持多久?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如何?目前全军报道甚少。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某部干部进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均普遍应用5μg基因工程疫苗预防接种;而国际上则广泛应用10μg基因工程疫苗。为比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类型乙肝疫苗免疫特性,提供选择生产路线的依据,对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为源乙肝抗原结构不同,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也有所不同。无糖基化的酿酒酵母抗原诱导Th1细胞反应能力强于其它种类糖革化抗原,对CHO疫苗进行去糖基化后,细胞免疫水平增强,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的表位密度发生改变。在严格控制抗原量,孕妇的HBeAg水平和检测试剂等条件下,对518名免疫14批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母婴传播阻断研究,同时对2291名免疫21批乙肝疫苗的小学生进行1-7年的免疫观察,证明国产乙肝酵母疫苗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达到80.56%-92.59%,与国外酵母疫苗相同,5ug国产酵母疫苗虽然剂量小,诱导的抗体较低,但保护效果高于其他糖基化疫苗,与血源疫苗30ug相当,说明可能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国产酵母疫苗抗体阳转率在免后5年时与Merck疫苗水平相当,但低于10ug Amgen和血源疫苗,建议尽早加强免疫,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HBV S抗原变异,孕妇HBVC DNA含量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王建博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8):945-946
目的探讨乙肝基因重组疫苗对儿童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性。方法选择出生时母亲HBsAg阴性的3-5岁儿童,已严格按0、1、6程序全程接种注射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按免疫后不同的时间分别进行抗-HBs、HBsAg和抗-HBc检测。结果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增长,抗-HBs有效阳性率的逐年下降,由6个月内的96.19%降低至第5年的40.27%,全程免疫后的时间与抗-HBs有效阳性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接种免疫之后5年之内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均未见随年限延长而增张的趋势。结论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对儿童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免疫效果最少可以保持5年,在全程免疫后5年内没有必要进行加强注射。 相似文献
5.
668例接种基因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乙肝”大国,现有HBsAg携带者1.2亿。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传播的血源性乙肝疫苗早已广泛应用于乙肝的预防接种,且免疫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注射三针后HBsAb阳转率一般为70%。80%。但因其要用人血清制备,其来源受到很大限制且存在生物制品安全问题,正逐渐被基因工程疫苗所取代。鉴于基因工程疫苗的实际应用效果的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乙肝疫苗在幼儿人群的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 检测血清中的抗HBs。结果 乙肝疫苗免疫后,按0-1-6免疫程序和不按0-1-6免疫程序免疫后2-3年抗HBs 阳性率分别为91.5%和76%;4-6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9.8%和58.3%。结论 幼儿按0-1-6免疫程序接种乙 肝疫苗有较好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妊娠后期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妇女29例于妊娠后期接种乙肝疫苗,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原性、完全性及胎儿抗体运转情况。追踪观察新生儿出生后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结果生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89.6%,生后3个月抗-HBs阳转率86.3%,生后6个月抗-HBs阳转率75.8%,孕妇接种后抗-HBs阳转率68.9%。说明妊娠后期接种乙肝疫苗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儿童乙肝疫苗不规范程序接种后免疫效果。方法:对我院预防接种门诊的556名9个月-1岁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监测,并按不同的免疫程序分组(0、1、6组,0、1、7组,0、1、8组)进行了效果分析。结果:3组免疫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时这3种免疫程序均适宜。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始 ,龙岩市按卫生部统一部署 ,将乙型肝炎(乙肝 )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计免 )管理 ,1996年以后 ,重组酵组基因 (基因 )乙肝疫苗逐渐替代血源乙肝疫苗。为了解本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及大面积开展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给今后更好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4~ 5月 ,在全市 7个县 (市、区 )开展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采用组群抽样法抽取全市 7个县(市、区 ) 2 10个行政村 (居委会 ) 1~ 3龄儿童 1484名 ,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一般情况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并用微型塑料管采集末…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儿童乙肝疫苗不规范程序接种后免疫效果。方法:对我院预防接种门诊的556名9个月~1岁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监测,并按不同的免疫程序分组(0、1、6组,0、1、7组,0、1、8组)进行了效果分析。结果:3组免疫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时这3种免疫程序均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50例乙型肝炎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10μg,Ⅱ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20μg,按0、1、6月3针免疫方案进行,疗程结束30d后检测抗-HBs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Ⅱ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4.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1)。结论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具有良好的免疫性和安全性,其中20μg乙肝疫苗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感染率较高,近年来随着预防免疫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乙肝疫苗免疫注射。接受注射后4周即可产生抗HBs,从而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为了观察注射乙肝疫苗后抗体产生的情况,我们随机对日照市部分注射乙肝疫苗人员进行了抗HBs定量检测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885例均为经乙肝疫苗3次全程免疫注射的日照市内健康干部、学生和儿童。乙肝疫苗均为上海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免疫时间1~8年,无追加免疫者。1.2 方法 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定量测定方法。抗HBs试剂盒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共144例,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72),其中观察组采用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对照组采用5μg/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2组新生儿的免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抗-HBs阳转率为98.61%(71/72);对照组抗-HBs阳转率为90.28%(65/72),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转阳率均相对较高,但接种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效果会优于5μg/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成人乙肝疫苗不同剂量和程序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分别采用60、20、10μg乙肝疫苗和0、0-1-6、0-1-6免疫程序对成人乙肝易感者进行疫苗接种。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HBs)阳转率等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9,P>0.05)。60μg乙肝疫苗组、20μg乙肝疫苗组和10μg乙肝疫苗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6.7%、90.5%和88.1%,60μg乙肝疫苗组与20μg乙肝疫苗组间抗-HBs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17);60μg乙肝疫苗组与10μg乙肝疫苗组间抗-HBs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17)。结论:60μg乙肝疫苗具有与20μg乙肝疫苗、10μg乙肝疫苗同样的安全性,成人乙肝易感者接种60μg乙肝疫苗一针免疫效果优于20μg乙肝疫苗、10μg乙肝疫苗三针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情况调查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乙肝病毒 (HBv)传播途径复杂。HBv从无症状携带HBsAg母亲传播给婴儿 ,使婴儿感染HBv被好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所证实。孕妇HBsAg和HBeAg阳性者所生婴儿 1岁时 90 %~10 0 %已受感染。因此 ,干预HBv母婴传播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关键措施。目前由于乙肝疫苗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变为可能。现将我们于 1992~ 2 0 0 0年对我市孕妇产前进行HBsAg筛查情况及采取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措施 ,其结果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