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朝霞  肖静 《吉林医学》2014,(10):2081-2082
目的: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与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对1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和34例对照者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实验室检查,将两者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ALT和AST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病患者,其两者比值(AST/ALT)与良性患者相比也偏高。结论:肝损伤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是男性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得治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对照组7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得治胶囊4#,每日3次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显效率与有效率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87例患者中,66例显效(75.9%),显效率与对照组(45.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ALT、AST、TBIL恢复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得治胶囊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诊断酒精性肝病新方法-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法。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6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ALD组)和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肝病(NALD)组]治疗前(入院时)、治疗4周后及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mAST活性,同时测定血清r-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ALD组、NALD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D患者血清GGT、ALT、AST活性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AFL患者血清mAST活性基本降至正常水平;酒精性肝炎(AH)患者血清mAST活性有显著下降;但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血清mAST活性下降不明显。结论:血清mAST是酒精性肝病治疗监测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健康者及336例肝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统一检测血清TBA,ALT,AST及TBIL。结果健康对照组TBA平均(4.2±3.1)μmol/L;各型肝病组TB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肝病组(P<0.01);急性肝炎组及药物性肝病组TBA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组(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几乎平行升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TBA阳性率分别为85.3%和83.3%,显著高于ALT,AST及TBIL,但与ALT,AST及TBIL不完全平行,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时ALT,AST及TBIL升高而TBA反而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TBA测定对于急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病患者具有高度灵敏性,对ALT,AST及TBIL正常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单独应用对判断病情有一定的局限性,与ALT,AST及TBIL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5.
肝损害患者血清mAST/AST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在肝损害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肝损害患者血清AST和mAST的活力,计算出mAST/AST比值,观察其在人院时与各治疗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人mAST/AST比值为(0.101±0.009),重型肝炎、酒精性肝炎、急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炎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等人院时的mAST/AST分别为(0.482±0.096)、(0.393±0.036)、(0.332±0.046)、(0.311±0.040)、(0.289±0.032)、(0.275±0.021)、(0.301±0.047)和(0.382±0.041),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从治疗开始后的第1周起,酒精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和药物性肝炎组mAST/AST比值呈逐步持续下降趋势,治疗第4周后,其mAST/AST比值已基本恢复正常;原发性肝癌组在手术1周后,尽管其mAST/AST比值明显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此后几周一直维持在这一较高水平;其他组的mAST/AST比值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mAST/AST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坏死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急性肝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和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鉴别诊断,对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的评估和诊断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我们分析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25例肝硬化病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比值,与肝硬化的关系,结果根据肝病理的严重程度,AST/ALT之均值大部分小于1.3,该比值与肝硬化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资料表明,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AST/ALT比值大于1.0提示有肝硬化发展趋势,AST/ALT比值大于1.3提示有肝硬化存在.  相似文献   

7.
郑专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8):164-166
目的探讨e抗原(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9例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sAg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和AST。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r=0.514,P<0.001);与ALT、AS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ALT水平正常组的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的相关系数更佳(r=0.535 vs r=0.514)。结论 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倚水济木汤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 l4制作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5天后治疗组分别予以倚水济木汤、利肝隆片治疗10天,检测包括正常组、模型组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倚水济木汤可显著降低CC l4肝损伤小鼠模型血清ALT、AST的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SOD的水平。结论倚水济木汤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血清ɑ-L-岩澡糖苷酶(AFU)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5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根据临床诊断不同,分为肝炎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每组55例,正常对照组60例;同时分别检测AFU、ALT、AST、GGT,对其结果进行分析;AFU、ALT、AST和GGT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各肝脏疾病组AFU、ALT、AST、GGT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统计结果分别为AFU(F=76.995,P<0.05)、ALT(F=171.800 0,P<0.05)、AST(F=197.821,P<0.05)和GGT(F=188.304,P<0.05);肝炎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0.388,r=0.392,r=-0.429,P﹤0.05);肝硬化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0.531,r=0.533,r=0.382,P﹤0.05);但肝癌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无相关性(r=0.203,r=0.145,r=0.206,P>0.05)。结论:肝脏疾病患者同时检测AFU、ALT、AST和GGT,更有助于观察肝脏的损害程度及预测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肝脏B超检测与病理学及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n=15).模型组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硬化后给以D-氨基半乳糖(D-GalN)及脂多糖(LPS)打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采用B超监测大鼠肝脏及腹部,生化仪器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B超阳性结果13例,血清中ALT、AST、TBIL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损伤为100%,其中达到肝衰竭的有12例,B超检测阳性且病理损伤达到肝衰竭有11例.B超检测结果与病理学(r=0.786,P=0.000 1)、血清学(r=1,P=0.000 1)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B超检测的结果与病理学、血清学的结果有很高相关性,能够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B超检测可以作为活体筛选肝硬化、肝衰竭模型大鼠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LC治疗(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OC组)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各42例,共84例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5 d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5 d血清AST、AL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 d血清AST、ALT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5 d (P0.05);手术前后两组组间血清AST、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5 d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 d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5 d (P0.05);且术后1 d、术后5 d时,LC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OC组(P0.05)。LC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 LC能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一过性肝损伤,但在微创方面仍具有较大优势,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作者医院2015-01/2019-12月收治住院的60例RV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RV肠炎患儿6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丙...  相似文献   

13.
张熊 《吉林医学》2011,32(23):4840-484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67例肝硬化患者(代偿期30例,失代偿期37例)的血清TBA,AST和ALT的活性。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TBA测定采用酶比色法,AST和ALT测定采用速率法。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TBA,AST和ALT分别为(109.8±80.6)μmol/L,(215.5±106.9)U/L,(196.8±103.7)U/L。肝硬化代偿病期人血清TBA,AST和ALT分别为(37.6±23.9)μmol/L,(43.7±23.9)U/L,(50.9±26.6)U/L,正常对照组TBA,AST和ALT分别为(11.9±7.3)μmol/L,(19.3±10.9)U/L,(23.3±11.6)U/L。肝硬化失代偿期组TBA,AST和ALT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肝硬化代偿期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中,TBA灵敏性高于AST和ALT,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AST高于ALT,可能因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脏损伤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茵利胆口服液辅助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AOS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同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金茵利胆口服液,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2组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C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术后第3天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2组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C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2.50±2.25) h,对照组为(18.25±2.75) 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取石术及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金茵利胆口服液可明显改善AOSC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清CRP含量,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茵利胆口服液辅助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AOS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同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金茵利胆口服液,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2组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C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术后第3天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2组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C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2.50±2.25) h,对照组为(18.25±2.75) 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取石术及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金茵利胆口服液可明显改善AOSC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清CRP含量,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林桂花  杨晓冬  钟文  叶仁清 《重庆医学》2021,50(10):1693-1696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与肝功能及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CHC患者84例,按照HCV-RNA水平分为HCV-RNA阴性组(n=23)和HCV-RNA阳性组(n=61),另纳入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与病例组1:1匹配,比较3组对象血清GP73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同时将61例CHC HCV-RNA阳性患者依据血清GP73水平分为高GP73组、中GP73组、低GP73组3个亚组,比较3组患者HCV-RNA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HCV-RNA阳性组和HCV-RNA阴性组患者血清GP73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且HCV-RNA阳性组血清GP73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高于HCV-RNA阴性组(P<0.001);HCV-RNA阳性高GP73组不同肝功能指标及HCV-RNA水平均高于中、低GP73组(P<0.001),且中GP73组不同肝功能指标及HCV-RNA水平均高于低GP73组(P<0.001);HCV-RNA阳性患者血清GP73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HCV-RNA水平均呈正相关(r=0.621、0.652、0.604、0.618,P<0.05).结论 血清GP73水平可为CHC患者的确定和改善预后提供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转氨酶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对13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男82例、女52例)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及尿酸等代谢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对不同性别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转氨酶水平与糖、脂、尿酸、HOMA-I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不同性别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ALT和AST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②所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ALT与体重指数(BMI)、HOMA-IR及血尿酸(UA)有明显正相关。男性患者的相关性与总体患者相一致,但男性患者的ALT还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在女性患者中ALT水平则与BMI、HOMA-IR、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③所有患者AST与BMI、HOMA-IR及UA有明显的正相关。男性患者的相关性与总体患者相一致,男性患者的AST还与HbA1c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在女性患者中AST水平则与BMI、HOMA-IR、TG呈正相关,还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转氨酶(ALT和AST)水平与血糖、血脂、尿酸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相关性,男性和女性患者基本一致。ALT和AST可能是反映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即使ALT、AST的数值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35例不同临床分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及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随访观察了21例乙脑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乙脑患儿各型血清AST含量随病情的加重(轻→中→重)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及各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性均非常显著(P〈0.01。21例乙脑患儿随访6个月,有后遗症组血清AST较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抑制法测定136例肝病患者m-AsT活性,其中40例急性肝炎,38例慢性肝炎,32例肝硬化代偿期和26例肝癌患者.并与65例正常对照组m-AsT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刚入院时136例肝病患者与65例正常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重新测定各组m-AST,结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急性肝炎患者m-AST明显下降(P<0.05),其他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AST活力测定.有助于评估肝细胞坏死程度,鉴别急性肝脏疾病与其他肝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乌索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索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醇灌胃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以乌索酸按30mg/kg、60mg/kg小鼠口服给药,观察其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乌索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乌索酸对酒精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