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培养“医信融合”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历史使命。在引入“医信融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医信融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内容体系,并据此构建了“医信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提出了培养效果评价方法。介绍“医信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医信融合”教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医信融合”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析理工医结合与复合型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医学影像学理工医结合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和现状分析,探讨了医学影像学教育理工医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认为高度重视医学影像学教育的理工医结合,切实加强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相关技能的培养,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实现医养结合教育领域新突破,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建立完整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新医科引领下“医+X”交叉学科复合型、应用型医康养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构建“人才链、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1+MTE”顶层设计的创新范式,进而推动高校和企业双主体培养医康养产业人才,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沈阳医学院通过建设医康养专业集群、课程群,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打造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学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社会对医学院校“体医结合”人才的需求,运用实验等方法、在分析并指出我国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同时,对开展“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创建了‘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并强调采用运动处方授课方式进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取得教学效果。不但为学生将来就业拓展了空间,而且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医学院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改革新路、培养既“体”又能“医”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医疗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近期,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1],该意见旨在指导学校及医疗机构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复合型、实用型医学人才。我院从2010年起,针对上海市启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及《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等,已经初步尝试将两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有机融合。我院将在新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已有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六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生培养工作“培养目标明确、培养途径规范、导师选拔严谨、考核体系完善”的新常态,对肝胆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新医改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近年来,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运用调研和实验等方法,在客观分析并指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同时,对"体医结合"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不但为医学生就业道路拓展了空间,而且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培养既"体"又能"医"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医学英语人才的培养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培养外向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要。笔者从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医学英语人才模式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医疗产品“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依据的基础上,阐述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要素,即融入课程思政、基于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培养服务行业能力、依托“校企医监研”平台共建,分析体现“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且交叉融合的医学、工学、法学和管理学4个课程体系组成模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云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其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和建议。方法:剖析“医云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研究其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和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结果:通过加快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培养制度,积极开展好各种岗位培训,使“医云工程”复合型人才具有清晰的建设思路、过硬的业务技能、出色的管理方法、强大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创新心理。结论:大力培养“医云工程”复合型人才是提高“医云工程”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医云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加快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的自我转型和提升,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的特色医学,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提升,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通过对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教授进行专访,以探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问题。何教授认为,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及专业建设,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关键。中西医结合人才体系的培养应注重:合理规划本科教育,按照“梯队”模式培养人才,完善人才的任用与激励机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探寻更适合的教育模式,围绕“新医科”理念,推动学科的交叉。何教授的观点为今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鉴于卫生监督人才的培养被列入国家医药卫生紧缺人才培养计划之中,201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办本科卫生监督专业。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建立卫生监督岗位胜任力模型,内容包括外围的6大胜任特征群及内部的33项具体胜任要素。以此模型为基础构建卫生监督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医、法、监、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培养符合岗位工作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组建“三个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采取“土、洋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方式等,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正成为大势所趋,随着国内医疗纠纷日益扩大化,医疗卫生领域复合型医学法学人才紧缺,各大高校医学法学专业应运而生,然而该专业建设刚刚起步,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亟待探讨。本文分析了医学法学专业现状及培养目标,并在此培养目标指导下探讨医学法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以期建立起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壮大我国复合型医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相似文献   

1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提供经验和模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提出以“挑战杯”为平台,学生“第二课堂”课外科技团队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而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体医结合”运动处方教学,融合了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医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宜于新医改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和具备了科学的健身原则、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和在今后工作中会开医疗处方及运动处方的复合型能力,而且在维护大众健康、预防亚健康、减少疾病、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责问题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是实现“体医结合”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医学生的就业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15.
基础医学"三理"课程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现代化医学教育的发展以及与国际已实施的医疗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相接轨,从基础医学课程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三门课程整合着手,紧密结合医疗专业特点针对性较强地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构建医疗实用技术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复合型医疗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格局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刚刚起步,现在大部分的养老模式仍然医是医、养是养,两者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目前的养老模式影响下,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方案分两大类,老年医疗护理人才培养和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两者也是相互独立,没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无法满足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研究通过积极探索这一问题,使“医”“养”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期制订出贴切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新时代“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提供专业化的老年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培养新型的医学人才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们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对传统的外科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通过实施“三优、一减、二指导”教学方法改革,将精讲与自学、理论教学与外科临床、课内与课外、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全面推进外科教学素质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已探索出以医院为平台的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以健身场所为平台的体育俱乐部健康指导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监测中心模式和以体医融合健康产业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4种运行模式。但总体来说我国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 优化体医融合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医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 我国体医融合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 存在专门人才缺失严重、认证体系有待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精心布局优化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强化引导完善体医融合舆论宣传体系, 标准引领健全体医融合职业标准等优化路径, 以期实现体医融合专门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寻"学教研"复合型医学人才导师制学生的培养方式,构建以专业学习为基础,理论讲述为提升,科学研究为宗旨的"学教研"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方法以欠发达地区民族医科院校为例对大学导师制的培养宗旨、培养模式与培养重点进行调整。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对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及个人能力进行锻炼。结果培养具备学习能力、授课能力与科研能力并存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以解决我国应试教育对人才培养所遗留的短板问题及我国目前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为新医改政策下医学教育事业的适应性发展变化及高校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结论 "学教研"复合型导师制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人才输出质量、拓宽学生视野,间接推动医学教育教学及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内外“人工智能+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培养难点,提出相应培养策略,包括加强“人工智能+医学”课程设计与建设,建立考核与评估体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医院-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加强校际、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