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S-100蛋白和中间丝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健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3):191-193,I017
目的 观察S-100A1、S-100A4、S-100A6、S-100B、K8.12、KL1、波形蛋白(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S-100蛋白新亚型的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23例正常涎腺和6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常规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的连续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涎  相似文献   

2.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抗体AE1/AE3对10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中上皮岛的构成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同时对3例BLEL进行电镜研究。结果发现:涎腺BLEL中构成上皮岛的细胞大部分呈HHF35阴性,仅在外周可见少许HHF35阳性细胞,而AE1/AE3在上皮岛构成细胞中大部分呈阳性。超微结构发现上皮岛大部分由含张力原纤维束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结构与残存导管上皮细胞相似,细胞之间散在分布着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皮岛外周有时可见含肌微丝的肌上皮样细胞。此结果表明,涎腺BLEL中上皮岛起源于增生的导管上皮,构成细胞主要为导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7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PA)的超微结构特征并对19例各型MPA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着重讨论免疫组化在多形性腺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结合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征探讨了肿瘤性变异肌上皮细胞在MPA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是涎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种族特性。本文对27例恶性淋巴上皮病损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分析和随访调查,探讨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的病理因素,发现间质中纤维结缔组织多,玻璃样变明显者预后较差,本文还着重对MLEL的命名、诊断、鉴别诊断、病理组织学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腭部涎腺上皮性肿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腭部涎腺上皮性肿瘤43例临床分析CLINICALANALYSISOF43CASESSALIVARYEPITHELIALTUMORINPALATE王益华周东升郑家伟近年来,有关大涎腺肿瘤的临床资料报道较多,对于小涎腺肿瘤的研究报道则比较少。我科自198...  相似文献   

6.
金属硫因蛋白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金属硫因蛋白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特点,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5例涎腺肿瘤进行了研究。在腺上皮和肌上皮混合构成的肿瘤,如: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腺上皮肌上皮癌、基底细胞腺瘤(癌)等,金属硫因蛋白只在肌上皮细胞中表达并且均有较强染色。肌上皮癌和肌上皮瘤中有相当多的细胞表达金属硫因蛋白。抗金属硫因蛋白单克隆抗体对肌上皮细胞的染色在部分病例较S-100蛋白和平滑肌动蛋白效果好。本结果表明,金属硫因蛋白可能成为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较好的标志,有助于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包国耀  葛培岩 《口腔医学》1998,18(3):113-115
纤维粘连素(FibronectinFN)是细胞外基质蛋白;层粘蛋白(LamininLM)是基底膜成分,两者均对细胞的生长、分化、极向化和移动等行为起重要介导作用,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N和LM在正常涎腺及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分布和表达,正常腺体中FN的表达定位于闰管细胞胞浆;LM定位于各级导管细胞胞浆,导管及腺泡的基底膜,多形性腺瘤中FN阳性细胞分散在肿瘤上皮结构区,在玻璃样、粘液样和软骨样间质中的变异肌上皮细胞FN呈强阳性,LM阳性见于肿瘤上皮细胞的邻接面和玻璃样间质中的变异肌上皮细胞,软骨样间质LM阴性  相似文献   

8.
ras p21癌基因在涎腺肿瘤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明rasP21癌基因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LSA免疫组化染色及CMIASWIN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镜下定量判断正常涎腺,良恶性肿瘤rasP21癌基因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正常涎腺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均有rasP21表达,良恶性肿瘤组P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胞浆中PU值明显强于胞核,阳性细胞最多见于腺管样区,恶性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7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及S一100蛋白和CE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显示:男性7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0岁。该瘤大多数发生在腮腺(88%),组织学上分为实性、梁状和管状三个亚型。S一100蛋白染色肿瘤细胞呈阴性;CEA染色肿瘤的腺管样结构呈阳性着色,而实性上皮团块或条索中则不表达CEA,提示该瘤的实性或条索的细胞分化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涎腺大嗜酸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应用HE,PAS,PTAH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对7例涎腺大嗜酸粒细胞癌进行观察。结果:7例涎腺大嗜酸粒癌位于腮腺3例,颌下腺和舌下腺各1例,腭部2例。组织学上检查见7例均具特征性的大嗜酸粒细胞,细胞异形性明显,核分裂易见并呈浸润性生长等。免疫组化结果发现,5种标记蛋白在正常腺上皮和腺淋巴瘤中均呈强阳性表达;而涎腺大嗜酸粒细胞癌中α1  相似文献   

11.
36例良、恶性淋巴上皮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上皮病(MLEL)、良性淋巴上皮病(BLEL)及与之相联系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3例MLEL、20例BLEL及3例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复习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MLEL的病理学特征为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成簇或条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界限不清,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示CKpan全部阳性(13/13),Vim部分阳性(3/13),SMA部分阳性(2/13);8例MLEL可随访资料中,术后1例死于复发,1例死于其他疾病,1例局部复发,5例未见复发或转移,随访3.5个月-4a。BLEL的病理学特点为腺实质萎缩,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及形态温和的腺肌上皮岛;免疫组化示CKpan19例阳性,LCA17例阳性。UCHL-1、L2616例阳性。CK10 10例阳性.S-1002例阳性;12例可随访的BIEL中,2例术后复发诊断为MLEL,其余健在,随访3个月~6a不等。3例MT中。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经再次手术并化疗后缓解;免疫组化L26、LCA、CD79、CD43均阳性;UCHL-1、CKpan、EMA均有2例阳性。结论:MLEL好发于腮腺,且女性多见,来源于唾液腺导管上皮。对已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原发灶一颈联合根治,术后放疗,少数MLEL可在BLEL基础上发生,故BLEL局部切除后应长期随访;MT为B细胞淋巴瘤,手术切除辅以适当化疗可获较好疗效。术中冷冻切片是本病目前最可靠的术中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EB病毒感染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恶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恶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针对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1)的寡核苷酸探针对2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灶性恶变、14例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4例良性淋巴上皮病损(BLEL)、4例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EBV BamHI-W片段检测。结果 2例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灶性恶变形态学上良性区域或恶性区域,EBER-1及EBV BamHI-W片段均为阳性,14例MLEL的癌细胞核均可见EBER-1强阳性信号,其中12例EBV BamHI-W片段阳性,4例BLEL及4例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均为阴性。结论 少数恶性淋巴上皮病损可能在BLEL基础上发生,EB病毒感染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癌变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EBV感染可发生在BLEL癌变形态学改变之前。  相似文献   

13.
bcl—2蛋白,LMP—1表达与恶性淋巴上皮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中bcl-2蛋白和EB病毒潜在膜蛋白(LMP-1)表达与恶性淋巴上皮病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10例恶性淋巴上皮病中bcl-1蛋白和LMP-1的表达。结果:LMP-1阳性表达率为80%(8/10),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7/10),两种指标的表达率在恶性淋巴上皮病中无明显判别,结论:EB病毒感染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与恶性淋巴上皮病有关,EB病毒感染是否是恶性淋巴上皮病的病因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对10例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和3例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性成分的构成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岛构成细胞在部分HHF35呈阴性,仅在外周可见少许HHF35阳性细胞。AE1/AE3抗体在上皮岛构成细胞中大部分呈阳性。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癌巢内AE1/AE3抗体呈弥漫阳性,HHF35抗体主要分布在癌巢外周细胞。讨论了良性淋巴上皮的发生、发展、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伴有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涎腺伴有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恶性淋巴上皮病Malignant lymphoepithelial lesions,MLEL)的临床特点、发展规律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收集自1989年-1997年来收治的涎腺伴有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患者共21例,其中原发于腮腺18例。对腮腺Ⅱ,Ⅲ期患者行肿专人切除+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面部神经保留术。对Ⅳ期患者根据情况,行腮颌颈联合根治术或腮颈联合根治术。术后2-9周内行原发灶或加同侧颈部照射,肿瘤剂量平均为52.03Gy。以寿命表法对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中,3/21有良性淋巴上皮病复发史,其中,第2次复发至确诊为伴有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最长2a,最短0.5a。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8(42.9%)、3(14.3%)、10(47.6%)例。Ⅱ,Ⅲ期者均为NO。全组5年生存率达70.66%,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8%、66.67%、33.3%。本组死亡5例,均为Ⅳ期,死于肿瘤复发;其中4/5例颈上、中淋巴结有转移。复发者7/21,其中5/7为Ⅳ期,N2、N3患者。复发后经治疗死亡者,最短存活7个月,最长7a。4/21有远处转移,均为T4N2MO。结论:对复发性良性淋巴上皮病患者应高度警惕其恶变。Ⅳ期患者应行腮腺全叶切除,面神经未受累者可考虑保留面神经,因同侧下颌下、颈淋巴结转移多见,建议行根治性或功能性颈清,术后放疗范围应包括原发灶和同侧锁骨上颈淋巴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病(lymphoepitheliallesion,LEL)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9例淋巴上皮病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巴上皮病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左右,无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肿块或涎腺弥漫性肿大。肿块界清,直径0.6~4.6cm不等,活动度尚可,多数位于耳垂周围,良性者质地中等,恶性者质地较硬。一般无自发痛及面神经功能障碍,少数有轻压痛。无眼干、口干及关节疼痛等症状。淋巴上皮病可累及双侧腺体,绝大多数发生于大涎腺,腮腺最常见,且常呈多病灶。该病患者血清球蛋白往往升高,白球比下降。结论:淋巴上皮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规律性,结合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 ,TSGF)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 7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 (良性 37例 ,恶性 36例 )和 41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TSGF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TS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 (P <0 .0 1)。在恶性肿瘤组中第三期TSGF值最高。恶性肿瘤组阳性率达到 77.78%。结论 血清TSGF检测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S-100蛋白阳性树状细胞(S-100proteinpositivedendriticcels,S-100+DC)在口腔鳞癌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我们采用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法染色技术,对60例口腔鳞癌组织S-100+DC进行了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口腔鳞癌高分化组的S-100+DC密度较中、低分化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癌灶内的S-100+DC密度和局部淋巴结癌转移与否无相关性(P>0.05),但淋巴结内S-100+DC密度低者较易发生癌转移(P<0.05)。我们认为,S-100+DC分布可作为判定口腔鳞癌预后及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S-100蛋白阳性树状细胞在口腔鳞癌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我们采用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法染色技术。对60例口腔鳞癌组织S-100+DC进行了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口腔鳞癌高分化组的S-100+DC密度较中、低分化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癌灶内的S-100DC密度和局部淋巴结癌转移与否无相关性(P〉0.05),但淋巴结内S-100^+DC密度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