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复发作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简称短阵室速)是一种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它不论在临床、心电图、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其特点,一般比较少见。本文报道我院近十几年来所见到的68例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①提早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反复成串出现。每阵含3个或3个以上心搏。室率120~200次/min之间,略不规则;②持续短暂,仅几个搏动或几秒钟;③自行起止,以窦性搏动为间隔;④发作间  相似文献   

2.
反复发作的单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MIVT)具有明显的心电图特征:(1)单纯室性期前综合波(VPC)、成对VPC和非持续性短阵(<3分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并存,(2)单纯VPC,成对VPC和室速的VPC形态相同,(3)短阵室速间存在窦性起源的正常波型.  相似文献   

3.
56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动态心电图确诊的短阵室速56例中早搏型短阵室速频率较快,面并行型与定性自主节律增高型较慢;经测定绝大部分短阵室速的提前指数>1,而易损指数<1.4.因此,一般不会引起室颤.56例经1--3年随访,短阵速室绝大部分自行消失,未见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或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不同心动周期触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89例动态心电图中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病人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触发心动周期、室速总数、频率、阵数。结果收缩中期触发2例(2%),收缩晚期触发8例(9%),舒张早期触发25例(28%),舒张中期触发31例(35%),舒张晚期触发23(26%)。不同心动周期触发的室速总数、阵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心动周期触发室性心动过速不同,在心动周期早期所触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总数较少,但频率较快,危险性也越高;心动周期晚期触发的室速阵数较多。  相似文献   

5.
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RVT)是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特点为反复发作短阵室性心动过速(VT)间有窦性心律,可持续较长时间难以恢复,对常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差。它与一般VT不同,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引起心室颇动而死亡。下面对动态心电图(DCG)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先天性QT延长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发作方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5例因反复晕厥而确诊为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病人的心电图 ,其中 16例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速开始发作的图形。结果 共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速 14 9阵 ,130阵为间隙依赖性。结论 间隙依赖性尖端扭转型室速曾经被认为是后天获得性QT延长综合征标志 ,研究表明其在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动态心电图(DCG)确诊的短阵室速(VT)33例中,早搏型短阵VT频率较快,而并行型与室性自主节律型较慢;经测定绝大部分短阵VT的提前指数(PI)>1.经不定期随访,短阵VT绝大部分自行消失,未见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或死亡.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39岁 ,汉族。因阵发性心慌、心悸 2个月余收入院。自 2 0 0 1年 1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发生阵发性心悸 3次 ,第 1次发作约 10min后自行终止 ,第 2次静脉注射西地兰 0 4mg约 40min后终止 ,第 3次静脉注射维拉帕米 5mg后 10min左右终止。发作时心室率为 170次 /min左右 ,无晕厥。既往体健 ,无心脏病史。入院体格检查 :心肺无异常体征。静息心电图正常 ,未见心室预激图形。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早搏 (室早 )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6阵 ;成对室早 2 3对 ;单发室早 6 5 2个 ,室早及短阵室速多见…  相似文献   

9.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侯黎娜(江苏无锡第三人民医院无锡214041)短阵室速是与持续性室速不同的一种比较良性的快速心律失常,我们对24h动态心电图捕捉的短阵室速就其发生率、分类及意义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诊断标准①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0.
室性心动过速多为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由于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基础疾病及电生理学改变机理的不同,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在其治疗与预后方面是显然有异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近年受到注意的特殊类型之一.晚近,特别是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应用之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较前有所增加。饭沼宏之指出,非持续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中,约半数查不出引起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基础疾病,即所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目前对此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以及有无治疗的必要性,尚无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58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老年患者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58例老年患者心电图改变是在多源室性期前收缩的基础上出现成对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于舒张晚期的室性期前收缩易引起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并提示室性心动过速与心肌缺血有关。结论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否发生心室颤动或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大多数取决于患者心脏病变的程度和心功能状态,作为预测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时,应结合临床与具体病人病变程度始可作出明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0岁。反复心悸病史5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交替出现。心动过速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50次/min,心电轴右偏,Ⅰ、aVL导联QS型,Ⅱ、Ⅲ、aVF导联R型,V1导联Rs型,V2导联RS型,V3、V4导联Rs型,V5、V6导联R型(图1)。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未发现异常。 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术前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常规消毒,穿刺并放置电极导管于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及希氏束部位;因患者短阵室速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无需进行程序刺激诱…  相似文献   

13.
Brugada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奇 《心电学杂志》1997,16(2):122-122
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首先总结报道一组8例因严重心律失常引致猝死的新病症。其临床特点为反复间歇发作晕厥,无发作先兆,患者以中年为主,少数有家族史。经临床、实验室、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CT以及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检查可排除已知的心脏和脑部疾病。其心电图特点为:(1)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V_1—V_3导联ST段抬高,形态不同于心肌梗死时的凹面向下,也不同于急性心包炎时的凹面向上,而呈“尖峰”状,然后急剧下降,颇具特色(附图)。而心肌酶谱恒为正常。(3)Q-T间期正常。(4)常规和动态心电图可查见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记录为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但无尖端扭转现象,室速可由R-on-T引发,发作前未见心率、Q-T间期和心肌缺血改变。少数患者室性心动过速自行中止,多数患者需电击或药物才能恢复窦性心律。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的7例中有4例H-V间期延长,7例均诱发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同时诱发出心室颤动。这一病症被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极少数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 ,心电图特点酷似右心室流出道室速 ,消融靶点在左冠状动脉窦 (左冠窦 )内。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13岁。体格检查发现短阵室速、频发室性早搏 1月余 ,服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入院。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包括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示短阵室速 ,连续 4~ 5个宽大畸形的QRS波与 3~ 4个正常QRS波交替出现。室速的QRS波形态 :Ⅱ、Ⅲ、aVF导联呈高大的R波 ,aVR、aVL导联呈QS形 ,V1、V2 导联呈RS形 ,V3 导联R >S (图 1)。图 1 …  相似文献   

15.
植入起搏器患者强烈心理应激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 …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冠心病,Ⅲ度房室阻滞安置VVI起搏器的2例患者因强烈心理应激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特点为临床症状隐凶险,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晕厥,抽搐,心电图多形性室速,QT间期正常。其中1例为顽固性多形性室速,联律间期极短,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脱垂或喀喇音-杂音综合征,常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如频发性室性早搏(85%)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50%)等,偶而可使病人突然死亡。本文报告7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伴有一种或多种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伴昏厥的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而需电转复者。心电图异常包括安静时有复极异常(包括ST-T波异常或有明显u波)者5例,室性早搏6例。6例做踏车试验和活动时心电图记录,都有频发的室性早搏,其中1例室性早搏落在T波顶峰附近,4例活动时心电图出现连续二个室性早搏,2例有短阵性室性过速。在致命性心律失常发作的诱因方面,有心脏停搏的4例中,3例在心脏停搏前一周使用过利尿剂,心得安,奎尼丁,苯妥英钠和钾盐等,致使电解质异  相似文献   

17.
长短周期现象诱发多型室速国内文献报导甚少 ,今年我们碰到一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16岁 ,阵发性心悸、气促、晕厥反复发作 2年 ,发作前无上呼吸道感染与风湿病史 ,有关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抗“O”、血沉、肝肾功能均正常 ,胸片 ,超声多普勒检查正常 ,多次心电图检查 ,偶有室早 ,脑电图检查正常。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能控制其发作 ,曾疑诊癫痫 ,因再次发作来院检查 ,体检未发现异常 ,给予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发现频繁性室性早搏 ,部分呈二联律 ,成对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经分析是一例少见的长短周期现象诱发了多型性室速…  相似文献   

18.
右心室发育不全导致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突出特点为右室肌层发育不全,伴有反复发作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RBBB型室速)。现将作遇见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室速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及无人区电轴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冠心病并在常规心电图或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的72例患者,应用振幅法测量QRS额面电轴,比较室速发作时电轴与其窦性心律时电轴的差值,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电轴的差值,以及无人区电轴组与非无人区电轴组二者差值。结果87阵室速中23阵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发生率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高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p<0.01),心肌梗死组室速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无人区电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室速发作时与窦性心律电轴的差值为101.86±55.51°,其中差值>40°者72阵(82.76%)。结论冠心病患者宽QRS心动过速时新出现无人区电轴,或室速与窦性心律电轴差值>40°可做为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文中分析了动态心电图检出的31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病人的发作特点。结果显示多数病人NSVT发作阵次少,每阵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bpm),以单形性居多,舒张晚期定性异位搏动较舒张早期更易诱发NS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