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DVT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对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为探讨降低DVT发生率的更佳途径,我们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5月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统计DVT发病率,比较各组患治疗效果的差异性,以评价护理干预对降低DVT发病率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DVT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对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为探讨降低DVT发生率的更佳途径,我们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5月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择妇产科、血管外科、普通外科收治的围生期下肢DVT孕产妇68例.对68例围生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时间、发生部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治疗及母儿结局等.结果 (1)发生时间及发生部位:围产期DVT产褥期较妊娠期更为常见(69.1% vs 30.9%).左下肢DVT明显高于右下肢 (85.3% vs 14.7%).(2)危险因素:围生期不规律检查、低龄或高龄、长期卧床、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内科疾病和既往DVT病史或血栓家族史是DVT发生主要危险因素.(3)患肢肿胀、疼痛、压痛及不同程度发热是DVT的常见首发临床表现.(4)影像学及辅助检查:68例DVT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辅助检查:D-二聚体阳性(89.7%)对于DVT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1)孕产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产褥期,剖宫产后DVT发生率高于经阴道分娩.(2)不规律产检、剖宫产术、卧床时间>3 d、存在妊娠合并症、病理产科及合并内科疾病是下肢DVT的重要危险因素.(3)下肢DVT时,首发临床症状以患肢肿胀最常见,其次为疼痛及发热.(4)静脉超声多普勒及D-二聚体是早期发现DVT的有效检查方法.(5)全身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应警惕其下肢DVT可能,及时诊断、治疗围生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改善其结局.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n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生率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多于青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DVT患者46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病率逐年增多,可以导致肺梗塞,威胁病人生命,或形成静脉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下肢功能。手术可使DVT发生的机会明显增加。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屡见不鲜,故预防及早期诊治剖宫产术后DV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骨科住院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国外文献报道较多,认为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1993年12月~2000年4月,我科住院病人中共发现11例,经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配合中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骨科病人中常见。2000~2007年在我科收治的下肢DVT患者36例经采用尿激酶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栓塞(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临床上猝死的常见和重要原因。据文献报道,肺栓塞患者的栓子大多来源于DVT,占50%~90%。所以应对DVT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该文对近一年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两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护理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9.
1998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rtous thrombosis,DVT)患者165例,其中110例采用局部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临床常见病症,因可并发致命性肺梗死而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近年来,介入综合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其治疗的基本目的是预防发生肺动脉栓塞、恢复静脉血流和保护静脉瓣膜功能。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对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施以介入综合治疗,经过细致、周密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临床上猝死的常见和重要原因。据文献报道,肺栓塞患者的栓子大多来源于DVT,占50%~90%。所以应对DVT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该文对近一年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两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护理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又称血栓性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管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肢肿胀,下肢浅静脉及腹壁静脉怒张,皮温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严重者可出现肢体溃烂,经久不愈。我院采用微创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DVT发病率的增高,PE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我院自1998年2月~2004年3月治疗DVT 596例,并发PFA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何文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615-616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栓子常源于肢体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因此,对下肢深静脉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血管超声检查已成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CDFI既具有高分辨力的二维超声功能。通过直接观察血栓、探头压迫观察或挤压远端肢体及Valsalva试验,可发现95%以上的下肢DVT。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下肢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CDFI是检查下肢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腹部手术后并发DVT15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并以下肢为多见。下肢DVT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且易误诊、漏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下肢DVT的诊断提供依据。积极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是治疗下肢DVT安全、简便的方法。现将我院近年低分子肝素加红花注射液治疗 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DVT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为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病人 ,男 2 1例 ,女 15例 ;发病年龄 38~ 81岁 ,平均5 8 3岁。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DVT在缺血性脑卒中后 1周内发…  相似文献   

17.
<正> 下肢深组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下肢损伤、下肢骨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少数可以导致肺栓塞而死亡。因此,对下肢深组静脉血栓形成应积吸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文就1990年5月—1993年6月期间25例下肢深组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发下肢DVT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48例脑梗死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并予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结果患肢肿胀大部分消退,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有12例完全再通,36例不同程度的再通,均未发生肺栓塞和再梗死。随访1个月~3个月,其中45例可正常生活,3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对有DVT倾向的脑梗死患者应予必要的预防,溶栓和抗凝或手术疗法是治疗下肢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西方国家报道其发生率高达30%-50%,我国仅2.6%。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术后预防、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现对本院子宫切除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0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股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 thombosis,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70%,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我们对87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回顾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