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于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后早期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13眼AGV植入术后1mo内眼压升高迅速、滤泡即将包裹失败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滤泡周围纤维瘢痕,然后结膜下注射5-FU5~10mg,隔日1次共3~5次,分析治疗后3mo及1a时眼压和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3mo时,11眼眼压<21mmHg,平均眼压:(14·21±4·76)mmHg;治疗后1a,3眼失随访,随访的10眼中,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8眼<21mmHg,平均眼压(16·33±7·13)mmHg。盘周滤泡形态:治疗后3mo时,4眼引流盘周滤泡仍趋包裹,另9眼滤泡形态良好;治疗后1a,随访的10眼中有5眼滤泡形态良好。并发症: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结膜下出血等。结论:AGV植入术后早期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对于维持滤过泡形态,延长引流阀降眼压效果,减少滤过泡失败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不同时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
  方法:对76例83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针刺分离后随访12mo,对随访时患者的眼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用药次数、角膜内皮、滤过泡的形态及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针刺分离前患者的眼压为35.3依5.8mmHg(1kPa =7.5mmHg),随访结束时眼压为17.0依4.3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24.846,P<0.01);术前平均用药种类为1.7依0.9种,随访结束时平均用药种类为0.4依0.7种,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11.145,P<0.01)。针刺分离12mo 后滤过泡成功率为89.2%,其中完全成功率为69.9%,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示83眼平均生存时间为11.0mo(95% CI:10.3~11.6)。青光眼的类型、滤过手术是否使用丝裂霉素 C(mitomycin C,MMC)、患者年龄及滤过手术至针刺分离的间隔时间对针刺分离效果无影响,针刺分离前滤过泡形态对针刺分离效果有影响,包囊型滤过泡较扁平型滤过泡针刺分离效果好,滤过手术后3mo 内进行针刺分离的患者比>3mo 的患者平均针刺分离的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简单处理方法,小梁切除术后发现功能不良滤过泡应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粘弹剂辅助分离结合多次小剂量5-氟尿嘧啶注射在青光眼术后包裹性滤过泡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A组11例(11只眼)包裹性滤泡分离时先注入粘弹剂支撑滤泡,然后用针分离滤过泡,确保分离范围达180°以上,术后多次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每次2.5mg,并与以往B组15例(15只眼)常规水分离组在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作对比。结果 术后3个月A组8只眼转为功能滤过泡,占72.73%;B组4只眼转为功能性滤过泡,占26.67%。两组分离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A组泪液分泌量减少及角膜上皮损害增多,3个月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B组术中100%滤过泡塌陷,很难分离到180°范围,术中7只眼刺中滤泡顶端,B组泪液分泌量及角膜上皮无明显变化。结论 粘弹剂辅助分离结合多次小剂量5-氟尿嘧啶注射在包裹性滤过泡修复中作用显著,疗效明显优于水分离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小梁切除术后1~4 wk来院复诊的青光眼患者26例30眼,对功能不良的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联合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观察滤过泡形态、眼压和并发症,随访3 mo。结果:针刺分离后滤过泡形态有24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针刺分离前患者眼压为26.4±2.8mmHg,分离后眼压为14.1±1.1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率70%(21眼),有效率17%(5眼),总有效率87%。常见并发症包括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和前房积血。结论: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对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有着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早期包裹囊状泡进行针刺分离和泡内注射干扰素α-2b的疗效.方法 对21例(21只眼)早期(术后8~30d)的包裹囊状泡应用干扰素α-2b行滤过泡针刺分离和泡内注射1~5次不等,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眼压及滤过泡形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眼压平均为(25.82±4.65)mmHg,治疗后为(15.20±5.43)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P<0.01).随访1、3、6个月后平均眼压分别为(14.66±4.36)、(13.97±2.69)、(14.98±4.61)mmHg,功能滤过泡形成率80.95%(17/21),条件成功率90.48%(19/21).随访6个月后平均眼压与治疗前的平均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P<0.01).结论 应用干扰素a-2b对早期包裹囊状泡行针刺分离和泡内注射治疗可挽救一些频临失败的滤过泡,提高率过性手术的成功率,有较好地疗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诊治的91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 B组31例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C组30例术中应用环胞霉素。术后随访1a,记录手术成功率、1a不良反应发生率、视力、眼压情况、低眼压、浅前房、角膜损害等指标情况。结果:A,B,C 三组眼压分别为20.5±8.6mmHg,15.2±5.5mmHg,20.0±8.1mmHg,经方差分析,B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A,B,C三组患者1a后视力提高比率分别为22.5%,38.1%,23.1%,经卡方检验, B组提高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B,C三组患者1a后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7.5%,88.1%,71.8%,经卡方检验, B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9.5%,20.5%,经卡方检验,B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13眼接受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最短随访18mo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1,3,6mo,1a及1a以后行全面的眼科检查,眼压测量,记录并发症及抗青光眼的药物需求。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3±16.0岁。所有患眼(100%)接受至少一次前置小切口手术。平均随访61.3±30.8mo。在少量药物的作用下,12mo时眼压由35.0±7.0mmHg降至18.2±7.9mmHg,96mo时降至17.0±4.1mmHg,76.9%患者需其他辅助治疗以达到预期的成功疗效。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包裹性囊肿8眼(61.5%),置管脱出4眼(308%)。 结论:包裹性囊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阻碍了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虽然囊肿被抗纤维化药物切除,但没有抗青光眼药物的治疗,眼压仍旧不能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8.
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hmed青光眼阀(AGV)置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预防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2例(22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AGV前房置入术时前房注射粘弹剂及可吸收缝线结扎引流管,观察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Ⅱ级以上浅前房的发生率为9.0%(2/22),平均随访时间(12.29±11.18)个月,最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3.45±12.04)mm Hg,不用降眼压药,6 mm Hg≤最后随访眼压≤21mm Hg 15只眼,完全成功率为54.84%,予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眼压≤21 mm Hg 6只眼,相对成功率为19.35%,总成功率为74.19%.结论 Ahmed青光眼阀前房置入术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及可吸收缝线结扎引流管等综合措施,可预防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及由浅前房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作为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案,能很大程度控制眼压,且疗效和预后均优于常规滤过性手术。但是远期引流盘周围被纤维包裹后会阻塞房水流出,引起术后高眼压,导致手术失败。因此,解决引流盘纤维包裹能很大程度地提高青光眼阀植入术后远期成功率,这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术前预防及术后二次操作对纤维包裹进行干预,但长期效果欠佳。本文就青光眼引流阀纤维包裹发生的组织病理学及分子机制、临床目前解决方案、前沿研究进展以及对Ahmed青光眼阀门的材料改造的探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毅  蔡岩  王新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88-1390
目的:评估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3-02在我院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的连续病例34例34眼。分析治疗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从35.51mmHg降至14.43mmHg(P<0.05),成功率达91%。常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撕裂和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Ahmed FP-7眼压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纳入难治性青光眼患者64例(64只眼),并进行Ahmed FP-7眼压阀植入术。通过观察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眼压、视力、并发症等情况。眼压控制成功标准为眼压>5 mmHg和<21 mmHg,无需再行抗青光眼手术、无光感丧失。结果难治性青光眼患者64例(64只眼),在术后1年平均眼压为(17.87±5.85)mmHg,与术前眼压(37.7+17.7)mmHg比较,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成功率为92.2%、87.5%、87.5%。术后并发症有:术后早期发生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晚期可见眼压控制不良、眼压阀暴露、瘢痕包裹等。结论 hmed FP-7眼压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较好选择,但需注意术中操作和术后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王儒杰  潘伟华 《眼科》2021,30(1):25-29
目的 探讨应用黏弹剂联合抗代谢药物分离(软性分离)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早期包裹性滤过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温州眼视光医院之江院区Ahmed引流阀植入术患者79例(84眼).方法 在裂隙灯下,选择引流盘巩膜固定两根缝线后2 mm处针刺进入滤过泡并注入黏弹剂0.4...  相似文献   

13.
唐建明  吴迺川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342-2343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盘周包裹囊状泡再次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01/2008-12施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盘周包裹囊状泡致再次眼压升高7例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眼压升高时间为阀门术后1~6(平均2)mo。行再次手术术前检查:眼压升高不能药物控制,阀门管位置正常,管口畅,无堵塞物,于赤道部引流盘所在位置可见局限隆起包裹的囊状泡。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包裹囊状泡切除术,术中均使用丝裂霉素,观察术后眼压及病程转归情况。结果:术后1mo,所有患者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6mo,2例患者的眼压在无药物应用的情况,眼压控制在15.00mmHg左右,3例患者在应用2~3种降眼压眼液的情况下,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手术成功率71%(5/7)。2例患者药物无法控制眼压,需进一步采取手术治疗。结论:对于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盘周包裹囊状泡的治疗,行包裹囊状泡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先给予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mL,于注药1周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于术后及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结果 注药后2~7d,16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眼残留少许血管。玻璃体腔注药前眼压为38.0~59.0(48.5±9.5)mm-Hg(1kPa=7.5mmHg),注药后1周眼压为36.5~59.0(47.8±11.3)mmHg,注药前后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植入术后随访1a,14例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4例患者眼压出现不同程度升高。青光眼阀植入术前后眼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光眼阀植入术后视力提高者8例,视力无明显变化者10例。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在巩膜扣带术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接受滤过手术的巩膜扣带术后难治性青光眼41例(41眼).其中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19例(阀门组),小梁切除术22例(小梁组).分析两组术后1年内的成功率、眼压降幅、视力、并发症和合并用药情况.结果 12个月阀门组的成功率为63.16%;小梁组为31.82%.阀门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小梁组(X2=4.027,P=0.0427).阀门组术后12个月眼压均值为(16.5 ±4.9)mm Hg;小梁组术后12个月为(19.8 ±4.3)mm Hg.阀门组眼压显著低于小梁组(t=2.1102,P=0.0427).两组术后视力变化、并发症及合并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均无差异.结论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较之小梁切除术,具有更为持久的降眼压作用和相似的安全性,是治疗巩膜扣带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
Purpose: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the second Ahmed glaucoma valve (AGV) surgery in eyes with failed previous AGV surgery.Design: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Results: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32.7 years (range 4–65), and the mean duration of follow-up was 21.4 months (range 6–96). Preoperatively, the mean IOP was 26.94 mmHg (standard deviation [SD] 7.03), and the patients were using 2.8 glaucoma medications on average (SD 0.9). The mean IO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13.28 mmHg (SD 3.59) at the last postoperative visit (P = 0.00) while the patients needed even fewer glaucoma medications on average (1.4 ± 1.1, P = 0.00). Surgical success of second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s (Kaplan–Mei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criterion 1, at 6, 12, 18, and 42 months was 94%, 85%, 80%, and 53% respectively, and according to criterion 2, was 94%, 85%, 75%, and 45%, respectively.Conclusion:Repeated AGV implantation seems to be a safe modality of treatment with acceptable success rate in cases with failed previous AGV surgery.  相似文献   

17.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2例(43只眼)行AGV植入术的病例资料,其中实验组30例(31只眼)NVG行AGV植入术,术中采用可松解缝线(可拆缝线+可吸收6-0Vcryl缝线结扎引流管),观察术后并发症、眼压、手术成功率,并与既往未采用可松解缝线的12例(12只眼)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早期Ⅱ级以上浅前房的发生率:实验组2例,2/31(6.45%),对照组8例,8/12(66.67%),浅前房的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随访6~48个月,平均(12.29±5.18)个月,最后随访平均眼压(23.4±4.0)mmHg,显效率为54.84%,好转率为19.35%,有效率为74.19%;对照组随访6~48个月,平均(11.08±3.08)个月,最后随访平均眼压(27.8±5.0)mmHg,显效率为50.00%,好转率为16.67%,有效率为66.67%。两组眼压控制情况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902)。结论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是NVG的有效治疗手段,联合丝裂霉素C(MMC)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采用可松解缝线可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2例3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后浅前房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并与对照组22例24眼按常规方法行AGV植入术者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32(9.4%),对照组为8/24(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7,P=0.026),术后早期低眼压:观察组为10/32(31.3%),对照组为14/24(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8,P=0.043),引流管阻塞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后1mo时眼压≤2.8kPa者:对照组15/24(62.5%),观察组28/32(87.5%)。随访6mo,观察组总成功率17/32(53.1%),对照组总成功率13/24(5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