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MI早期心电图的不典型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临床与病理观察,心电图对诊断心肌梗塞的可靠性为61.2%,对定位诊断准确性为49%。特别是对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由于梗塞时间过短,梗塞面积过小,或是梗塞部位为心内膜下小部分,或为高侧位及正后壁梗塞,心电图改变常不明显,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不出现典型的ST及T波改变,也无有病理性Q波,但梗塞早期常出现一些不典型心电图改变,根据这些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1 心肌梗塞早期P波幅度的异常改变 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初2日内,约有56%病人可出现假性肺性P波,其幅度可高达2.3~3.4mm,以Ⅱ导联最明显,产生原因与心肌梗塞引起急性左心室功能不全,导致继发性肺瘀血有关。  相似文献   

2.
非Q波心肌梗塞是指心电图上无Q波出现,而特征性表现为ST-T波改变和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升高及缺血性胸痛至少30分钟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其发生率在4~41%之间,平均21%。梗塞后初期心脏酶测定尚未普及之前,认为出现Q波梗塞的预后比仅有ST段和/或T波变化的梗塞要差,住院死亡率非Q波梗塞为6%,Q波梗塞为29%。并指出非Q波心肌梗塞的临床病程呈良性  相似文献   

3.
熊玉兰 《当代护士》1996,(9):36-36,38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和急性心肌梗塞(AMH)存活率的提高,梗塞延展亦呈增多趋势。据文献报道:[1]目前,临床上多将出院前新发生的心肌梗塞定为梗塞面积的延展。病理上则认为,梗塞面积延展是原梗塞的继续,二者梗塞部位多属同一血管支配。我科从1990年—1994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20例,其中梗塞延展者4例。现就2例典型病例在病程中因反复发作心绞痛,致梗塞延展其护理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后肌红蛋白血症出现的时间。根据病史及心电图确诊为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9例,男5例,女4例,年龄58~73岁(平均64),均发生于心肌梗塞症状后4小时内入院。平均在心肌梗塞症状发生后2小时30分出现肌红蛋白血症,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后出现最早的酶——磷酸肌酸激酶,也多于心肌梗塞症状发生后4小时15分出现。故肌红蛋白血症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出现最早,能更早地反应心肌坏死,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侍作胜  王临光 《临床荟萃》1996,11(14):637-640
梗塞后心绞痛(PIA)是心肌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的早期。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数报告占AMI的20%~30%,多见于高度器质性冠状动脉病变加上冠脉血栓与冠状动脉痉挛。近期病死率可达17%~50%。本文仅研究PIA发作时梗塞部位或非梗塞部位心电图ST抬高或下移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PMIA)是指在原发性梗塞性疼痛缓解后又出现的心绞痛。多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作24小时以后出现的心绞痛。有些学者认为PMIA要伴有暂短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依靠临床表现就能诊断。由于AMI后心绞痛病人的再发梗塞率较高,1年死亡率可达17%—50%,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为此本文就PMIA的发病机理,治  相似文献   

7.
崔炜  都本洁 《临床荟萃》1991,6(5):193-194
急性心肌梗塞特别是急性Q波心肌梗塞常伴有远隔导联ST段压低,据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可达48~100%.然而关于其临床意义及发生机制却争论颇多.本文对此作一综述.一、急性心肌梗塞时远隔导联ST段压低对预后的影响急性心肌梗塞远隔部位ST段压低时,急性下壁梗塞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前壁梗塞的发生率.故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研究报告较多.Goldberg等发现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V_1-V_4ST段压低者,其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无ST段压低者.Salcedo等报告,下壁梗塞  相似文献   

8.
1 急性心肌梗塞辅助疗法病理生理基础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发病率及死亡率进展过程中 ,心脏再梗塞、梗塞灶扩大、心律失常性猝死、心肌重构等病生过程有重要作用。心肌梗塞后数月内心室进行性扩大且重构开始于心肌梗塞后最先数小时内—称为梗死膨胀和室壁进行性变薄膨出。辅助疗法协同溶栓重灌注可避免心肌梗塞后急慢性梗死灶扩大和心肌重构。2 辅助疗法的药物应用2 .1 阿司匹林 (ASA)  ASA在 AMI治疗及梗塞后二级预防中发挥极为重要作用 ,其机制与其不可逆抑制环氧酶有关 ,通过抑制环氧酶防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 PGH2 ,即抑制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我院近年住院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11例(DM组),与同期住院随机抽样非糖尿病性急性心肌梗塞52例(AMI组)对照分析。 1 临床资料 DM组:男8例,女3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46岁,平均59.3岁;梗塞前有心衰、高血压病、心肌梗塞史等危险因素7例,(63.6%),症状重7例(63.6%),无痛性梗塞1例(9.1%),单一部位梗塞和小范围梗塞都是3例(27.2%),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梗塞和大范围梗塞都是8例(72.8%),多数发生于前壁,再梗塞2例(18.2%),梗塞后发生心律失常8例(72.8),其中室性早搏4例,急性左心衰2例,心  相似文献   

10.
再发性心肌梗塞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淑琴  文焕章 《临床荟萃》1998,13(8):353-354
再发性心肌梗塞(再梗塞)的发病随着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的增多而增多,为了探讨再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特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再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塞116例进行对比,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梗塞区不仅有坏死心肌存在,也有存活的心肌存在,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梗塞区延展,扩张及再梗,引起梗塞区和非梗塞区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左室扩大和心功能降低,并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有效的介入性方法。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梗塞病人PTCA及支架术后,左室的几何形态及心功能的改变,旨在评价PTCA及支架术对心肌梗塞病人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心肌损伤后酶类异常是急性心肌梗塞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 ,近年来发现心肌梗塞时酶学改变程度与梗塞面积密切相关 ,并把它作为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仅就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肌钙蛋白 (TnT)与梗塞后近期心功能的关系作一比较。1资料与方法1 .1对象选择26例病人来自我院1997年6月~1999年10月住院患者 ,均符合1979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中有关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 ,女性例 ,年龄45~64岁 ,平均50.31岁 ,排除二次梗塞患者以及发病前有心功能不全 (包括风心病、心肌病等 )患者。1…  相似文献   

13.
本征指发生心肌梗塞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2~10周左右)出现反复发作的胸膜炎、心包炎和肺炎变化的一组病征。本征的发病率,占心肌梗塞的3~4%。临床表现:1.具有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2~10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6h)成功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是防止左心室重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A)早期再通,恢复TIMIⅢ级血流,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塞面积、阻抑梗塞扩展、防止左心室扩大和重塑,保护左室功能,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塞范围就越小、病死率也就越低,尤其在发病后1h内溶栓,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病死率.但静脉溶栓治疗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预防再发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再梗塞)的发生,降低其临床死亡率仍是临床重要课题。本文对18例再梗塞患者溶栓治疗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初梗塞)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5年元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212例,其中再梗塞18例占0.85%。再梗塞病人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0~65岁,平均52.4岁。 再梗塞诊断依据:①既往有确切的心肌梗塞病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血清铁蛋白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测定了1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浓度,探讨了SF浓度与梗塞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心肌梗塞后SF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面积梗塞组SF浓度(279.42±99.28μg/L)明显高于中等面积梗塞组与小面积梗塞组(SF分别为202.13±76.97μg/L和173.69±49.69μg/L),心肌梗塞后第7天SF达高峰(246.87±115.62μg/L),心肌梗塞后第28天SF恢复基线水平(168.40±50.90μg/L),不同时期的SF浓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心肌梗塞面积越大,SF浓度越高,心肌梗塞发生后SF浓度呈动态变化过程,监测SF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估测梗塞面积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时是否合并存在心尖部梗塞病灶,对评价心肌梗塞的病情非常重要。作者以初发急性心肌梗塞56例为研究对象,以心脏B型超声心动图及201mTI心肌影象确定有无心尖部梗塞病灶,观察发病第1日到第7日每日的心电图改变。用QRS计分系统进行计分,确定急性心肌梗塞时  相似文献   

18.
对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和超急性损伤期心肌梗塞的诊断和处理认识的提高,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小梗塞范围,减少并发症,减低死亡率。一、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的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此种心绞痛如处理不妥善则预后差,约20%在半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有时则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表现,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在没有恢复正常时则转变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心绞痛发作期间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处理不当往往危及生命。下列几点提示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一)心绞痛发作严重、剧烈,持续时间较长,或短期内反复发作多次。(二)经常规镇静、应用硝酸甘油类药物、或高血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PIA)是心肌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近期死亡率可达17%~50%。本文回顾性分析4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例,以探讨心肌梗塞后心绞痛(PIA)的发生机理、促发因素和预后。 1 临床资料 49例AMI病人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AMI后常规心电图监测1周,此后若必要随时予以监测。每次PIA发作均观察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疼痛时间>30分钟者及时复查心肌酶。若4周内心肌酶等再次升高,症状和心电图符合AMI诊断标准者定为早期再梗塞。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塞区室壁伸展(infarct expansion)简称IEXP与梗塞区延伸(infarct extension)简称IEXT,是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发生的二个不同的并发症,近来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引起重视。两者在发病情况、病理特征、发生机理、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均不同,但又有联系。因此在临床上正确识别它们,对研究其发生机制和制定有效措施有其重要意义。 1 心肌梗塞区室壁伸展(IEXP) 1978年,Hutchins等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的病理形态学研究首先提出IEXP。系指急性心梗早期,梗塞区心肌持续的不成比例的变薄和扩张,但不伴有坏死心肌数量的增加。肉眼所见,除了扩展部位的室壁变薄和膨出外,可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心腔扩大,梗塞节段的面积增大和曲率半径的增大,心内膜曲率半径的变化较心外膜更为明显。镜检见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