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6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发热25例(69%),腹胀30例(83%),腹痛19例(53%),腹部压痛22例(61%),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0.50者29例(81%),腹水培养阳性13例(36%)。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常规可早期诊断,腹水比值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敏感。  相似文献   

2.
探讨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及预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在腹腔及邻近组织无感染源的情况下发生腹水感染,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常为医院感染。本文对21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SBP早期诊断、治疗及减少SBP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SBP发生后患者病情多加重,腹水多持续增加,对利尿剂失去反应或出现昏迷、休克等并发症,应引起重视。2000年12月-2005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698例,其中115例合并SPB,现将其资料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对于腹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患者以有无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作为分组标准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和腹水检查,并且对其消化道和腹部进行B超检查。考察两组患者腹水蛋白水平、胆红素水平、消化道出血情况、门静脉高压的升高情况等。并对于腹膜炎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结果: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在胆红素水平、腹水蛋白、消化道出血和门静脉高压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患有腹水的时间上则无统计学差异。采取针对性治疗,能获得54.1%的较满意治愈率。结论:当患者出现胆红素水平升高、腹水蛋白数降低、消化道出现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升高等临床症状时,很有可能预示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要及时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对于腹膜炎的治疗要针对不同细菌感染给予不同的抗生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临床诊治水平的认识.方法:对38例SBP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许多SB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中多形核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Child-Pugh分级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与SBP预后具有相关性,Child-Pugh分级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PTA水平越低,预后越差.结论:SBP的临床诊断应综合考虑,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是提高SBP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炎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SBP)常由乙肝病毒(HBV)所致,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笔者收集了1995~1999年住院的SBP 10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31~75岁,平均42.5岁,符合1988年消化病学会召开的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2 临床表现:10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畏寒、发热、腹痛、腹胀、纳差、泛恶、呕吐,少数患者伴意识障碍,大多急性起病,1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上述症状较轻,6例缺乏腹膜炎症状,100例患…  相似文献   

7.
2002年2月—2003年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并发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并SBP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8例)应用头孢曲松常规静脉滴注,配合中药煎剂口服;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7~14天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65.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B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8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根据病情、腹水性质等,尽早给予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的第三代头孢素。结果:治愈率和好转率有明显提高(有效率达70%)。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结合病情,尽早给予广谱,抗菌强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情况,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与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血浆白蛋白关系,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0例(8.57%);典型急性腹膜炎表现10例(33.3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年龄、Child-Pugh C级比例高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住院时间、病死率高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P均0.0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对肝硬化患者应注意监测腹腔积液及腹水细胞数的变化,诊断一旦明确,即应进行保肝、对症、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荷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67-168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SBP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49例(72.1%)有不同程度发热,腹部症状表现为腹胀、腹肌紧张、腹痛、腹泻、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等;外周血白细胞数≥10.0×109/L者24例(35.3%),中性粒细胞>70%者43例(63.2%);腹水白细胞数>0.5×109/L者32例(47.1%),多核细胞(PMN)>50%者28例(41.2%);48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8例,阳性率16.7%。68例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及护理配合,治愈24例(35.3%),好转35例(51.5%),无效、恶化或自动出院9例(13.2%),其中死亡5例。结论:肝硬化合并SBP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应加强病情观察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应用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多为院内获得性感染,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发病率为7%~23%[1],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如何做到预防SBP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对我院2004年2月—2006年5月收治的25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防性治疗提供指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8例肝硬化患者中男186例,女72例;年龄27~76岁,平均51岁。入院时和住院期间共发生SBP 40例(15.5%)。1·2诊断标准肝硬化和SBP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保肝、抗感染、支持对症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泡饮,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经过两周治疗,同时给与患者多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道功能,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肠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泡饮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同时给予患者包括健康教育,预防预防并发症的宣教,系统的综合护理规程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肝病患者因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并发症中较常见而又较严重的一种,常加重原有肝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故了解其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对提高肝病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52例SBP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除空腔脏器穿孔外的腹部急性细菌性感染,是肝硬化和严重肝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此病仅发生于伴有腹水时,故又称腹水感染,典型表现为突然出现畏寒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肠鸣音减弱等,预后极差,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欠佳,且加重肝脏负担,师从北京市宽街中医院肝病专家陈勇老师学习期间,陈老对高热不退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对4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8.78%,致病菌G-菌多见。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的严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自发性腹膜炎是肠道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繁殖并引起腹膜的感染和炎症,表现为发热、腹痛、出现腹水或者原有的腹水近期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及体会。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并SBP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0 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3 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均为10~14 d。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肝硬化并SBP总有效率76%,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总有效率52%,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肝硬化并SBP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可作为治疗肝硬化并SBP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提高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SBP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许多SB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Child-Pugh分级与预后相关,且肝功能积分越高,预后越差。结论:SBP的临床诊断应综合考虑,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是提高SBP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126例,其中单纯肝硬化腹水组42例,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42例,伴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42例。入院后24矗、72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PCT、腹水多形核粒细胞(PMN),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中,感染控制良好33例,感染控制不良9例;入院后感染控制良好者PCT水平72h后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50%,感染控制不良者下降缓慢,幅度小于30%。血清PCT水平与患者腹水PMN指标呈直线相关(r=0.769,P=0.001)。PCTROC曲线分析判断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佳诊断界值为〉0.5μg/L(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69.1%),判断继发性腹膜炎最佳诊断界值为〉12.3μg/L(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64.6%)。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PCT检测,有助于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能很好鉴别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特异性较好的炎症指标,动态监测PCT变化对于判断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