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临床儿科杂志》2007,25(5):382-385
目的电镜下观察葡萄糖水平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皮质和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单纯HI组、HI前高血糖组、HI前低血糖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组于HI后72h断头处死,脑组织置2%戊二醛溶液中固定,透射电镜下待检。结果单纯HI主要引起海马部位的病理改变,皮质病变相对轻微。HI前低血糖组的脑病理改变呈进一步加剧,海马部位多见神经元坏死,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线粒体空泡变明显,核周细胞器减少或消失。HI前高血糖组的脑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单纯HI组和HI前低血糖组,未见神经元坏死,仅表现为线粒体轻度肿胀以及胶质细胞明显增生。结论HI前低血糖可进一步加剧新生大鼠的脑缺氧缺血损害,HI前高血糖则可明显减轻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糖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7日龄SD新生大鼠通过调节25%葡萄糖的注射次数、时间或禁食12 h,分别建立单纯低血糖组、HI组、HI前低血糖组、HI后低血糖组、HI前轻度高血糖组、HI后轻度高血糖组、HI前重度高血糖组以及HI后重度高血糖组: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分别在HI后2、24、48、72 h及7 d对各组新生大鼠脑内GLUT1基因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组GLUT1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而增高.HJ可引起GLUT1基因表达量的短期上调,至HI后72 h及7 d则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组(P<0.01).HI前低血糖组GLUT1基因在HI后各时段均低于曾经HI各组,其中HI后48 h及HI后7 d显著低于HI组(P均<0.05).HI前重度高血糖可明显上调GLUT1基因表达量,在HI后多数时段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曾经HI各组(P<0.05或0.01).HI前轻度高血糖对GLUT1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如HI前重度高血糖组.在HI后无论轻或重度高血糖组以及HI后低血糖组,其GLUT1基因表达时相均与HI前低血糖组类似.结论 结合过去系列研究结果提示,HI前低血糖可使GLUT1基因表达和产物合成明显下调、脑病理改变加重;HI前重度高血糖则使GLUT1基因表达和产物合成明显上调、脑病理改变显著改善.提示在HI前预先补充足量葡萄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内应对HI的侵袭、改善缺氧缺血程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基因及其产物在调节脑内能量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近来葡萄糖在围产期缺氧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拟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内GLUT3基因表达的影响,评估葡萄糖的缺氧缺血脑保护作用。方法:对7日龄SD新生大鼠通过调节25%葡萄糖的注射次数及时间或禁食12h,分别建立单纯低血糖组,缺氧缺血(HI)组,HI前低血糖组,HI后低血糖组,HI前轻度高血糖组,HI后轻度高血糖组,HI前重度高血糖组以及HI后重度高血糖组;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应用RT-PCR方法,分别在HI后2,24,48,72h及7d对各组新生大鼠脑内GLUT3基因进行测定。结果:正常组GLUT3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而表达量增高,HI可引起GLUT3基因表达量的短期上调,至HI后72h及7d则非常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HI前低血糖组GLUT3基因表达量在各缺氧缺血组中为最低,尤其在HI后72h显著低于HI组(P<0.05)。HI前重度高血糖可明显上调GLUT3基因表达量,在HI后大部分时段的GLUT3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或0.01)。HI前轻度高血糖对GLUT3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如HI前重度高血糖组。在HI后无论轻或重度高血糖组以及HI后低血糖组,其GLUT3基因的表达时相均与HI前低血糖组类似。结论:结果提示HI前低血糖可使GLUT3基因表达和产物合成明显下调、脑病理改变加重;HI前重度高血糖则使GLUT3基因表达和产物合成明显上调、脑病理改变显著改善;在缺氧缺血前预先补充足量葡萄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内应对缺氧缺血的侵袭、改善缺氧缺血程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分子水平研究脑缺氧缺血 (HI)损伤后脑内能量衰竭的发病机制 ,为今后建立安全有效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SD新生大鼠 1 0 0只 ,分为HI组及正常组 ,各组新生大鼠分别于HI后 2、2 4、48、72h及 7d在无菌操作下断头取脑 ,分取右侧脑组织、皮质及海马组织 ,应用RT PCR方法 ,探讨各组各时段新生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 1 (GLUT1 )和葡萄糖转运蛋白 3(GLUT3)基因表达情况 ,以研究脑HI对GLUT1基因和GLUT3基因表达影响。结果 正常情况下GLUT1和GLUT3基因均随日龄增加而表达增高 ,海马部位表达普遍高于皮质部位。HI可致GLUT基因表达明显增高 ,皮质部位表达普遍高于海马部位。HI后 2 4h达高峰 ,至HI后 7d则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 GLUT基因表达上调对于维持脑组织能量供给、延迟由能量衰竭引起的级联反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缺血(HI)合并高或低血糖新生大鼠脑内-对调控凋亡基因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变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评估葡萄糖对缺氧缺血脑保护效果。方法将7日龄SD新生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HI组、HI前低血糖组、HI前高血糖组以及HI后高血糖组,应用竞争性RT-PCR技术,分别于HI后0、2、6、12、24、48、72h及7d对各组新生大鼠脑内Bcl-2基因和Bax基因进行测定。结果正常情况下,Bcl-2基因和Bax基因在脑组织中无明显表达或仅有微弱表达。HI可引起这对调控凋亡基因的表达反应性增强,其中Bcl-2基因的表达高峰在HI后12h,Bax基因的表达高峰在HI后24h,在HI后48~72h,这一对基因的表达分别回落至低水平。血糖浓度对这一对基因的表达时相有明显影响。HI前高血糖组Bax基因的表达呈明显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呈明显上调,其表达高峰较其余各组晚12h。HI前低血糖组Bax基因的表达呈明显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则明显下调。HI后高血糖组的表达时相类似HI组,假手术组的基因表达则等同于正常组。结论结合本研究组已完成的脑细胞凋亡形态学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示,通过上调Bcl-2基因和下调Bax基因的表达,高血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HI后脑细胞的凋亡;低血糖则通过下调Bcl-2基因和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加剧了HI后脑细胞的凋亡。结合临床,如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在生后早期进行葡萄糖的合宜补充以及高危孕妇在临产前输注足量葡萄糖,有可能减轻窒息儿的脑病变程度,改善高危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 (HI)新生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1)合成的影响。方法 在成功建立HI并高、低血糖新生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检测新生大鼠脑内海马和皮质部位GLUT1的合成情况。结果 正常情况下GLUT1随日龄增加而合成增加 ,HI可引起GLUT1合成在短期内明显增加 ,以HI前重症高血糖对GLUT1合成的影响较明显 ,其合成量在HI后 2、2 4、48h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在HI前预先补充足量葡萄糖 ,可改善脑内葡萄糖供应。此与HI时增加的无氧酵解代谢方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内GLUT3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合成的影响。方法 在成功建立了缺氧缺血合并高,低血糖新生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检测新生大鼠脑内海马和皮质部位GLUT3的合成。结果 正常情况下GLUT3随日龄增加而合成增加;缺氧缺血可引起GLUT3合成在短期内明显增加,但在HI后期降至较低的水平;HI前低血糖使GLUT3合成在HI后期更进一步降低;HI前重度高血糖则可引起各时段GLUT3合成明显增加,尤其在HI后期仍保持一定的水平。结论 在缺氧缺血前预先补充足量葡萄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内应对缺氧缺血的侵袭、改善缺氧缺血程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对新生大鼠低血糖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对新生大鼠低血糖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新生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低血糖干预组及低血糖非干预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新生大鼠正常喂养;低血糖下预组和低血糖非干预组给予禁食12 h,测定禁食12 h后的血糖水平.低血糖模型建立后,低血糖非干顶组和正常组新生大鼠正常喂养,与母鼠分开期间不进行触摸.低血糖干预组大鼠分别给予抚摸及环境刺激各14 d:早期触摸从出生24 h内开始,用毛刷从头至尾轻轻摩擦;丰富环境刺激从出生第15天开始,每日放入丰富环境中1 h,持续至第28天.正常组和低血糖非干预组放入无特殊刺激的标准环境中.连续处理28 d.水迷宫实验观察3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监测各组出生第0、7、14、21、28天体质量;取各组新生大鼠枕叶皮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新生大鼠大脑枕叶皮质病理改变.结果 正常组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体质量增加较低血精非干预组和干预组明显升高(pa<0.01);低血糖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体质量增加较低血糖非干预组量著升高(Pa<0.01);低血糖干预组较低血糖非于预组枕叶皮质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干预对新生大鼠脑损伤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合并高、低血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选择改良Levine脑缺氧缺血制备方法,用新生大鼠模拟人脑缺氧缺血合并高、低血糖的过程。方法是给7日龄SD大鼠在脑HI前后,或禁食或腹股沟处皮下注射25%葡萄糖,造成低血糖或高血糖,送回母鼠身边继续哺乳。此法已在200余只大鼠引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合并高、低血糖模型,并经测血糖浓度、病理学检查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氧调节蛋白150(ORP150)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皮质内的表达,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新生大鼠HIBD中的作用.方法 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HI)组.每组按照观测的时间点不同分为3h、6h、12h、24h、3d、7d6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在每个时间点将大鼠断头后取皮质脑组织匀浆,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其脑皮质ORP150及CHOP的动态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相应时间点光镜下其脑皮质组织的凋亡细胞数.结果 1.HI组CHOP表达水平在HIBD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在24h达到高峰;ORP150表达水平在完成HIBD后3h开始增加,6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7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I后3h,HI组即发现结扎侧脑皮质有少量的凋亡细胞,随着HI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24h达到高峰后下降.3.CHOP的表达变化与神经细胞凋亡时间趋势呈正相关(r=0.911,P<0.05).结论 HIBD诱发了内质网应激,可能通过上调ORP150表达参与启动末折叠蛋白反应过程,而通过上调CHOP表达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脑室植入神经干细胞(NSCs)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lamacia,PVL)新生大鼠进行光镜下脑病理评估,探讨NSCs移植对治疗早产儿PVL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14胎鼠大脑皮层制备NSCs。2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PVL对照组(PVL组),PVL+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PVL+DMEM/F12组),PVL+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组(PVL+NSCs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Sham+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Sham+DMEM/F12组),Sham+NSCs移植组(Sham+NSCs组),每组18~21只。对2日龄PVL新生大鼠在建模后72 h进行经脑室NSCs移植,分别于移植后7,14,21 d进行光镜下脑病理评估。结果:随着移植后时间的增加,脑白质病变呈进一步改善。移植后21 d光镜下病理证实,未移植组脑白质呈轻度和重度病变各占50%,神经元病理评分为1.28±0.86。移植组则有30%白质完全正常,轻度和重度病变各占40%和30%,神经元病理评分为0.32±0.16,两组在脑白质病变程度以及神经元病理评分之间的差异均呈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0.7,P<0.01;F=29.664, P<0.01)。结论:经脑室外源性NSCs移植可明显改善脑白质的病理损伤。经脑室NSCs移植对早产儿PVL具有很大的治疗潜力,为今后成功防治早产儿这一最常见的脑损伤顽症提供了新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美金胺和黄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夹闭新生大鼠双侧颈总动脉1h、缺氧2h,建立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新生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再灌注组(HIR组)、美金胺治疗组、黄芪治疗组、黄芪和美金胺联合治疗组,每组12只,于术后6h或48h处死。取耳间线前2mm水平做冠状位脑组织切片,通过脑组织病理检查及病理评分评估美金胺和黄芪的脑保护效果。结果 缺氧缺血可引起新生大鼠明显的脑病理改变,经单独或联合应用黄芪和美金胺后,新生大鼠的脑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各治疗组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美 金胺和黄芪对治疗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尤其两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有望获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In neonatal rats, neutrophils do not accumulate in ischemic brain parenchyma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do in adult rodents. They are also confined to the intravascular compartment during the first few hours of recovery. However, neonatal rats rendered neutropenic have less brain swelling after a hypoxic-ischemic (HI) insult.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Rice-Vannucci model of HI brain injury in 7-d-old rats, and we depleted neutrophils before injury in one group and 4-8 h after injury in another group to determine 1) whether neutrophils contribute to cerebral atrophy, 2) whether neutropenia induced within 8 h after recovery from HI is neuroprotective, and 3) whether neutropenia preserved energy metabolites during the HI insult. Brain energy metabolites were measured at 0 h and 6 h of recovery. Brain atrophy was measured morphometrically on brain slices at 2 wk of recovery. In 67 rats, we found that neutropenia induced before the HI insult, but not after HI, reduced brain swelling at 42 h of recovery by about 75% (p < 0.001). In another 60 rats, we found that cerebral atrophy was reduced by 61% provided that neutropenia was induced before HI (p < 0.05). Total adenine nucleotides were better preserved in the neutropenic rats at the end of the HI insult (0 h recovery); p < 0.05. We conclude that neutrophils do contribute to vascular dysfunction either during the HI insult or early hours (<4-8 h) of recovery. Antineutrophil strategies initiated after this time are unlikely to be protective in the neonatal ra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许多研究已证实成年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再生增加,但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再生如何尚不太清楚。本文旨在调查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再生情况。方法:24只7日龄新生鼠分为对照组(n= 8)和缺氧缺血组(n=16),缺氧缺血组于缺氧后24h行MR扫描以证实脑梗塞灶产生。术后或缺氧后第2~6天每日腹腔注射1次BrdU标记新生的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查缺血缺氧后1周和4周时神经再生情况。结果:缺氧缺血后1周或4周时缺血侧脑室管膜下区(SVZ)明显增宽。缺血侧SVZ的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后1周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缺血侧(P<0.05),缺氧缺血后4周时较1周时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下区(SGZ)的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后1周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缺氧缺血后4周时较1周时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缺血后1周或4周时在皮质和纹状体梗塞坏死灶周围可见散在分布的BrdU阳性细胞。结论:新生鼠与成鼠类似,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再生增强,提示不成熟脑具有一定自身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前认为神经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色素C(CytC)是重要的促凋亡蛋白因子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肌苷对成年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肌苷可降低CytC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本实验通过观察肌苷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肌苷对HIBD新生大鼠脑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D大鼠140只被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40),肌苷治疗组(n=50)和HIBD组(n=50),其中肌苷治疗组和HIBD组分别再随机分为缺氧缺血(HI)后6h,12h,1d,3d,7d5个亚组(各亚组n=10)。通过分离、结扎左颈总动脉和8%低氧暴露制备HIBD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进行缺氧缺血处理,按肌苷治疗组和HIBD组各相同时间点随机分为5个亚组(各亚组n=8)。肌苷治疗组于模型制备后即刻开始腹腔注射肌苷注射液100mg/kg,每天2次,连续7d。以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原位杂交技术测定CytC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皮质区和海马区可见少许凋亡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HI后6hHIBD组皮质区和CA1区凋亡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即见增多,于HI后1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HI后7d凋亡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数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肌苷治疗后凋亡细胞数和神经细胞CytCmRNA表达均减少,各时间点与HIBD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IBD后,凋亡细胞数与CytC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1)。结论:HI损伤后给予肌苷干预能减少HI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下调CytCmRNA表达。肌苷治疗后,新生HIBD大鼠的凋亡细胞数减少与CytCmRNA表达下调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肌苷可能通过抑制CytCmRNA表达从而起到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生SD鼠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变化,观察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c-fos蛋白的表达,探讨脉络宁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O)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新生7日龄SD大鼠右侧颈总动脉1h(缺血1h),吸入8%氧和92%氮2h(缺氧2h),建立HIBD模型。用色谱分析仪测定大脑皮质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评价缺氧缺血和脉络宁治疗不同时相c-fos蛋白和nNOS的表达。结果 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ZAA)水平升高,经脉络宁处理后则明显降低。c-fos蛋白表达的高峰期呈现在缺氧缺血6h后,与缺氧缺血组相比,脉络宁处理后c-fos蛋白表达的脑神经元数目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可上调nNOS的表达水平,脉络宁处理后则减少了nNOS的表达。结论 脉络宁通过改善神经元功能减少EAA的释放,调节nNOS的免疫活性,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脉络宁可增强和延长神经元内c-fos蛋白的表达,减轻HIBD,推测c-fos参与了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后的修复、存活与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经脑室植入神经干细胞(NSCs)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大鼠进行电镜下脑病理和髓鞘形成评估,探讨NSCs移植对治疗早产儿PVL的可行性,以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NSCs治疗PVL的影响。方法采用颈部正中切开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PVL模型。采用孕14 d SD大鼠大脑皮质制备NSCs。2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PVL对照组(PVL组),PVL加NSCs移植组(PVL加NSCs组),PVL加NSCs移植及GDNF组(PVL加NSCs加GDNF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Sham加NSCs移植组(Sham加NSCs组),以及Sham加NSCs移植及GDNF组(Sham加NSCs加GDNF组)。NSCs移植组将NSCs调整为5×107L-1,将2μL移植液以0.5μL/min注入侧脑室内。GDNF干预组以100μg/L GDNF加入NSCs移植液中注入侧脑室。对2日龄PVL新生大鼠在建模后72 h进行经脑室NSCs移植,分别于移植第21天行电镜下脑病理和髓鞘形成评估。结果移植第21天,电镜显示,PVL组可见部分神经元固缩变形,细胞器减少,罕见髓鞘形成。PVL加NSCs组皮质部位神经元形态基本正常,脑白质内髓鞘形成明显增加。PVL加NSCs加GDNF组皮质改善以及髓鞘形成增多情况较PVL加NSCs组则更为明显。假手术各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经脑室NSCs移植对早产儿PVL具有很大的治疗潜力,GDNF可能具有增强NSCs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