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mg/(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ml,用输液泵24h持续静脉输入,3d后改为0.1mg/(kg·d),7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 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 ms/(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 ml,用输液泵24 h持续静脉输入,3 d后改为0.1 mg/(kg·d),7 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 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 ms/(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 ml,用输液泵24 h持续静脉输入,3 d后改为0.1 mg/(kg·d),7 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 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 ms/(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 ml,用输液泵24 h持续静脉输入,3 d后改为0.1 mg/(kg·d),7 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盐酸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脑外伤后格拉斯哥(GCS)评分5分~8分患者79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41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及营养脑细胞药等常规治疗,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0d,观察2组治疗后GCS评分、血浆中β-内啡呔(β-EP)、呼吸循环指标及意识觉醒时间等变化。结果:纳洛酮组治疗后意识觉醒时间缩短、呼吸循环衰竭发生率低,β-EP下降程度及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P<0·01或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在解除颅脑损伤中由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中枢及外周循环抑制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每日4.8mg,连用2周。对照组按常规脱水、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意识觉醒恢复时间、治愈率、伤残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意识觉醒恢复时间为49±28h,对照组为108±47h,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2个月时的GOS评分,治疗组治愈率为82.5%,伤残率为10.0%,死亡率为7.5%;对照组治愈率为65.0%,伤残率为25.0%,死亡率为10.0%,治愈率和伤残率的组间比较,P<0.05。结论:纳络酮能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促进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恢复。 相似文献
7.
8.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多是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1-2].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压难,病死率高.本研究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受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我院临床及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纳洛酮),连续应用14d。两组患者均在用药前、用药后3、5、7、10及14d测定β-EP(β-内啡肽)和记录GCS评分,治疗结束1个月后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49%VS 76.59%,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从治疗第5天开始GC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浆β-E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可显著降低β-EP,减轻病残程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原则和处理。方法采集本科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人院的169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研究,并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依照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恢复良好65例(38.5%),轻残48例(28.4%),重残21例(12.4%),植物生存5例(3.0%),死亡30例(17.8%)。结论合理救治程序至关重要,重视院前急救和术后综合治疗,强调先重后轻,先开放后闭合的救治原则。早诊断早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同时是减少致残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最佳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时抢救,避免漏诊和误诊,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及专科治疗配合ICU监护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特点与急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其中手术治疗85例,非手术治疗47例.按GC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101例占76.4%;死亡9例,占7.2%;伤残22例,占16.4%.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必须强调早期的有效急诊治疗,包括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休克等合并伤、去骨瓣降低颅内压等措施是急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91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良好75例,中残7例,重残4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表现多较重且复杂,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会明显提高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SIRS发生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SIRS组再根据诊断标准项目符合数分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例的病死率。结果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SIRS的发生率高达84.6%,与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SIRS发生率越高(P〈0.05);SIRS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且病死率随着SIRS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常诱发SIRS,SIRD的发生与预后有关,应结合是否发生SIRS来综合判断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SIR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作为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伤后12~15 d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则在伤后16~30 d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