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论汗,散见于诸篇。对汗液的产生,排泄及辨汗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都有精辟的论述,而且对出汗进行了分类。有魄汗、寝汗的记载,也有按汗出的程度及汗出量的多少,有大汗、多汗、漏泄、漉汗、汗注、汗出不止的描述;还就汗出的部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认为汗“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或“头以下汗”等。足见其对汗的认识之深刻。为了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内经》中有关汗的理论,兹将这部分内容整理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匮》水气篇第25条指出“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由于本条叙证简略,对于越婢加术汤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有无汗出,医家有以下两种认识。 1.认为汗出很多:如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提出,根据《中风篇》附方《千金》越婢加术汤主疗中有“腠理开,汗大泄”,可知越婢加术汤证是有汗的,而且汗很多,汗多的原因,是由于内热所迫。 2.认为无汗:如《医宗金鉴》:“皮水……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现代医家何任教授的《金匮要略新  相似文献   

3.
论阳明之汗     
《伤寒论》阳明病属里实热证,“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其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7)。里热外达,必见身热;热蒸液泄,汗自出焉。观太阳中风有自汗,少阳有合目则汗,少阴亦有阳虚不能固表而自汗出,但均不如阳明汗出为甚,故仲景云:“阳明病,法多汗”(201)。阳明之汗与化燥、成实、发黄等证之机转至关紧要,谨试论之。  相似文献   

4.
规划教材对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做了较大的修改、补充 ,使之内容更加丰富 ,更联系于临床。但有几个具体问题尚值得进一步探讨 ,笔者不揣浅陋 ,现提出来以供同道参考。1 关于戴阳证对于戴阳证的临床表现 ,规划教材和五版教材的描述基本是一致的 ,即“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 ,却时而泛红如妆 ,嫩红带白 ,游移不定”。但对其产生的机制 ,两本教材论述却截然相反。规划教材认为是“久病脏腑精气衰竭 ,阴不敛阳 ,虚阳上越所致。”而五版教材则认为是“虚阳浮越”,“属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真寒假热 ,为阴盛格阳 ,决非阴不敛阳 ,故此两说值得…  相似文献   

5.
小议规划教材中的若干中医诊断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六版规划教材的使用,比较《中医诊断学》与《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的具体内容,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认为存在着一些有关《中医诊断学》内容的问题。特别是“证”名、“病”名的概念及使用上的不一致及脉象记录方式等问题。《中医诊断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门课程的桥梁,在各科有关教学内容上应力求协调共济体现系统、规范、科学、创新的原则,提高中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参看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伤寒论讲义》有关大青龙汤的条文是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第三十八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第三十九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讲义》还对条文要点进行了解说。“凡用大青龙汤,必须见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等大青龙汤的主要证状。至于脉之紧缓,身疼之有无,不必备具,若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亦可用之。”又“如果主证不备,仅有身疼痛,或身重、乍有轻时症状,还不足以为用大青龙汤的依据。”还从八纲分类说明:“用于表寒里热的表里俱实证。”本文作者介绍了他的少数经验是表实里热证可用,且发热时即使没有恶寒或烦躁者也可  相似文献   

7.
黄汗三例     
<正> 黄汗是《金匮要略》提出的一证,为风水湿热交郁的表里同病,似水气实非水气,似历节实非历节,以汗水沾衣,色如黄柏汁,故名。据《金匮》记载:“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輒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五版《金匮》教材中对肾着、谷疸、淋家禁汗三条原文之释义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谨此与该教材的编者商榷。认为肾着病用甘姜苓术汤之目的在于散寒除湿以通痹;谷疸湿热证病人不可能出现既因胃热而“消谷善饥”,又因脾湿而“食即为满”的症状,而“食即为满”才是其食欲改变之着眼点;认为“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是张仲景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淋家兼表的治则和治禁,“不可发汗”是指不可辛温峻汗,而非绝对不能使用汗法,该条并不是针对单纯患“淋病”者而言。  相似文献   

9.
对于营气和卫气的概念,以往教科书中的叙述均有所不同,不甚明确清晰。五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以其运行于脉中、脉外定义营气、卫气。似显得过于笼统。六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营气的概念描述为“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较五版教材明确,但认为“营气乃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卫气亦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有混淆营气与卫气成分构成之嫌。新版教材(七版)《中医基础理论》对营气和卫气的概念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在“第三轮中等医学教材出版说明”中讲到,这轮教材以培养中级实用型卫生人才为目标,以新的教学计划及大纲为依据,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强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基本态度方法”。近几年中,我们在《中医学概要》的教学实践中,对第三版教材中某些内容的增删、编写,有些不成熟的体会,谨提出供同道参考。1 教材编写中有利于教与学的内容第三版《中医学概要》有一些内容的改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有利于教与学。如经络部分提前到藏象之后,因其是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删…  相似文献   

11.
黄汗辨疑     
黄汗一证,首见于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因其具有独特的“汗出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而命名;以状如风水,身面肿而列为水气病的一个类型。此病自仲景提出后,至随唐《诸病源候论》[1]、《千全方》[2]把黄汗列为黄疸之类以来,古今诸家多从其说,至余无言更强调说:“总之汗液之黄,乃胆汁为之,是可断言者,不能以其云‘汗出入水得之’,而即谓为非黄疸也”[3]。目前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内科学》,虽把黄汗列在“汗证”之中,而病机仍认  相似文献   

12.
中风患者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通常易出现半身汗出,且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我科用桂枝汤加减治中风半身汗出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其中女12例,男26例,年龄51~76岁,自中风后便出现患侧半身汗出,既往无半身汗出病史,服用谷维素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对《伤寒论选读》第46、61、104条~注之管见祝大中山东青岛橡胶三厂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以下简称《选读》)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  相似文献   

14.
释“偏沮”     
《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沮,王冰注“湿润”。《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内经选读》(统编教材)与王注同。吴昆注:“止”。张景岳注“伤,坏”。新校正载:“按沮,《千金》作袒,金元起本作恒。”我认为“沮”宇应作阻止解,义与“阻”通。故“汗出偏沮”即指“局部汗出障碍”之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卫生部组织编写的《诊断学》教材第1版至第6版中实验诊断篇的基本内容,介绍了其他5个版本《实验诊断学》教材的特点,提出了实验诊断学教材编写应当考虑的因素:①注重“三基”培养;②体现本学科领域的新进展;③加强双语教学;④编排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完善;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教材编写应当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卫生部组织编写的《诊断学》教材第1版至第6版中实验诊断篇的基本内容,介绍了其他5个版本《实验诊断学》教材的特点,提出了实验诊断学教材编写应当考虑的因素:①注重“三基”培养;②体现本学科领域的新进展;③加强双语教学;④编排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完善;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教材编写应当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7.
幼儿半身汗出较为少见,我们1989年起收治因患“肺炎”愈后出现半身汗出者3例,均采用健脾助运、补气养血、敛阴止汗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举1例介绍如下: 谢某,男,3岁,1989年6月18日初诊。 该患儿1988年2月初,因患“肺炎”在当地卫生院以抗生素治疗10余日,咳喘不作。但纳食较差,体弱无力,懒于玩耍,遍身出汗。此后,左半身出汗逐渐停止,并以眉心、鼻准、肚脐为界,唯右侧半身出汗,甚时可浸透衣衫。曾服中、西药治疗而无效,迁延至今,遂来求治。诊见:患儿形体消瘦,疲乏无力,纳食不佳,面色黄白无华,令其运动则右半身汗出如珠,而左半身则干燥无汗,大便干,脉细弱无力,指纹色淡,此乃脾气虚弱,阴血不  相似文献   

18.
由郑守曾教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五版《中医学》教材已出版使用,与既往历版《中医学》教材有显著不同,该版教材打破过去内容大多由中医学专业五六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分别压缩组合而成的惯例,编写以“两大模块,两个结合,一条主线”为思路,在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反映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通过对中医学产生发展的人文背景、哲学思想的分析,对生命观、疾病观及诊疗技术与应用实践的介绍,在向学生传授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的认知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医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第五版《中医学》教材特点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的一些思考总结如下。1新版《中医学》教材的特点这部《中医学》教材的编写思路,用编者的话来说可概括为“两大模块,两个结合,一条主线”[1]。在编写体例,这部《中医学》教材将中医学内容划分为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两大模块”。核心模块构成全书上篇,包括中医学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及哲学思想、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诊断技术、防治理论与手段几部分,涵盖了中医学的主要知识点...  相似文献   

19.
漫谈真武汤     
真武汤方出自《伤寒论》,原名玄武汤。“玄武”是古代神话中水神的名字,由于本方的作用是温阳行水,故以为方名。宋代为了避讳,改玄为真,因而宋本的《伤寒论》均作“真武汤”,并沿用至今。 根据《伤寒论》的记载,真武汤主治的病症有二:1.肾阳虚衰,水气不行,表现为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等症状;2.太阳病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以上两组症状的基本病理是一致的,即都是肾阳  相似文献   

20.
为顺应时代的需要,新世纪版《伤寒论》讲义改名为“伤寒学”,其篇章名称及全书的体例、内容与以往教材有所不同,这些变动有值得商榷之处。伤寒学与《伤寒论》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术范畴,《伤寒论》教材改名“伤寒学”名实不符。《伤寒论》开创了病证结合论治的先河,篇章名“某某病辨证论治”不如“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贴切。认为《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应充分尊重原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