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荣梅  董海春 《山东医药》2003,43(32):49-50
1999年2月至2003年6月,我院收治无Q波型心肌梗死(NQMI)患者34例,现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与Q波型心肌梗死(QMI)患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有报导无Q波型心肌梗死 (NQMI)占MI发病率为 48% ,但急性NQMI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 ,所以早期心电图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NQMI不产生病理性Q波的机理及影响病理性Q波形成的因素当梗死的面积过小 ,≤ 2 5mm ,累及左室面积≤ 10 % ,梗死的深度过浅 <左室厚度 5 0 % ,某些部位的MI在QRS波起始的 40~ 5 0ms之后除极 ,发生MI时一般不会产生病理性Q波 ,但可出现小q波或等价性Q波。其他因素 ,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与Q型MI比较NQ MI较多见于多支冠脉病变 ,所以可以产生梗死向量的互相抵消 ,而…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无Q波与Q波型心肌梗死临床病理对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人无Q波与Q波型心肌梗死临床病理对照毛利民王家惠钱贻简曹素艳马正中陈曼丽林凤茹一、临床及病理资料1.我院老年病房自1964年2月至1994年7月共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02例,其中首次为无Q波心肌梗死(MI)者56例(占27.7%)...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9岁。晨起右侧心前区持续性疼痛90min,行心电图检查示:大致正常。心前区疼痛持续存在,8h又行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无动态演变,心肌酶学检查:CK 424u/L、CK-MB 52u/L、AST 66u/L。12h,疼痛仍无缓解,入院。查体:BP 140/80mmHg,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律齐,无杂音。辅助检查:CT未见肺栓塞征象。超声检查:未见夹层动脉瘤。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图1)。  相似文献   

5.
袁琳 《心电学杂志》2003,22(4):233-234
患者男性,20岁。因颊面部红斑、关节疼痛3周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入院。入院当天下午突感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促。查体:T38℃,P100次/min,BP110/60mmHg。毛发稀疏,颜面红斑。双肺阴性,心音低钝,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示抗RNP抗体(+),抗ds-DNA抗体(+),ANA1/160(+),肌酐172U/L,尿酸439U/L,血沉65mm/h,谷草转氨酶102U/L,乳酸脱氢酶589U/L,羟丁酸脱氢酶400U/L,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50U/L。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100次/min,P-P间期均齐,V1~V3导联呈rS型,且r波V2>V1>V3,STv2~v3段弓背抬高0.1mV,T波I、aVF、V3…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 63例无Q波心肌梗死(NQMI)的心电图表现与临床特点 ,并与有Q波心肌梗死 (QMI)患者做了比较 ,旨在探讨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987年~ 1998年住院的急性NQMI63例 ,其中男 45例 ,女 18例 ,年龄 2 5~84(平均 47.6)岁。并与同期住院的急性QMI 174例作对照 ,QMI组中男 12 6例 ,女 48例 ,年龄 3 6~ 78(平均 5 8.4)岁 ,急性NQMI患者占同期急性AMI住院患者总数的 2 6.5 %。每日常规 12导联ECG(至少有 1次18导联 ) ,胸疼发作随时描记 ,症状缓解复查ECG ,以观察图形变化。连续 3d检测心肌…  相似文献   

7.
王晓丽  高航 《心电学杂志》1998,17(2):110-110
患者女,78岁。因鼻出血1天就诊,无高血压、冠心病史。门诊常规心电图(附图上)V_3—V_5呈qrS型,其后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0.15—0.3mV,T波倒置,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收入CCU病房。体检无特殊发现。入院后即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但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LDH、CK、CK-MB、AST、a-HBDH)、血沉、血常规及血清钾、钠、氯均在正常范围。第2天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无Q波型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老年人无Q波心肌梗死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近期和远期预后方面,均与Q波心肌梗死有重要区别,其再梗死率,梗死 后心绞痛发生率及长期死亡率均甚高,治疗很复杂。近年来由于临床重视,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完善,早期溶栓疗法的应用使非Q波 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就老年人无Q波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预后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Q波心肌梗死(NQM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NQMI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典型心绞痛66例(78.6%),胸闷9例,心前区不适6例,上腹痛、恶心呕吐3例;心律失常30例(35.7%),心功能(Killip)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9例;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心电图示ST段抬高18例(21.4%),ST段下移45例(53.6%);住院期发生梗死后心绞痛27例(32.1%),再梗死15例(17.9%),死亡12例(14.3%),死亡的均系ST段下移型患。结论:住院期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梗死发生率较高,ST段下移预后差是NQMI的临床特征,依据心电图将AMI分为NQMI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无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较多见,其再梗死良,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及长期死亡率均甚高,治疗亦颇复杂。本文就老年人无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预后和治疗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1.
图1患者女性 ,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年 ,心前区压榨样痛2h入院。有“Ⅱ型糖尿病”史8年。血清GOT2017nmol·s-1/L ,LDH15.5μmol·s -1/L,LDH1 0.46 ,CK466U/L(酶偶联测定法) ,α_HBDH930U/L。A.窦性心律 ,心率100次/min,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呈2 :1及3 :2传导。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呈R型 ,电压1.0~1.3mV ,ST段抬高分别达3.5、4.0和3.5mm ,与T波前支融合呈凹面向上的ST_T改变。对应导联Ⅰ、aVL、V1 ~V4 …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78岁。因受凉后咳嗽、咳痰伴发热10天入院。临床诊断:双侧肺炎。体检:T38.5℃,R20次/min,BP135/80mmHg。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哕音,以左下肺为著。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清钾3.4mmol/L。心电图正常。给予抗感染、补液、营养等对症治疗。患者入院第11天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3.
例1患者男性 ,43岁。吸烟后喉部灼痛伴胸闷、乏力、出汗20min就诊。体检 :BP14/10kPa(105/75mmHg) ,两肺无殊 ,心率82次/min ,心律齐 ,各瓣膜无杂音。心电图 (图1A)示窦性心律 ,心率71次/min ,TⅡ、Ⅲ、aVF 及TV2~V6 增高或高耸 ;对应导联Ⅰ、aVL倒置 ,QRS波群V1、V2 呈Rs型,有巨大J波,V7~V9 呈Qr型 ,疑为下后侧壁极早期心肌梗死 ,留院观察。6h后 (图1B)示 :T波幅度降低 ,aVF出现Q波 ,Ⅱ及V7~V9Q波逐渐加深。心肌酶谱2084nmols-1/L …  相似文献   

14.
非Q波与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急性心肌梗死1121例中,非Q波心肌梗死392例(35%),Q波心肌梗死729例(65%)。既往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者,在非Q波心肌梗死组分别有76.8%及38.8%,显著地多于Q波心肌梗死组的61.2%及30.6%。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及吸烟者,两组间比较无差别。并发泵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在非Q波心肌梗死组分别有10.2%、10%及1.5%,显著地少于Q波心肌梗死组的19.3%、20.6%及13.6%。梗死后心绞痛者,在非Q波心肌梗死组有45.2%,显著地多于Q波心肌梗死组的28.9%。4周病死率,在非Q波心肌梗死组为2.8%,显著地低于Q波心肌梗死组的8.2%。非Q波与Q波心肌梗死比较,患者在急性期并发症较少,病死率较低;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较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无Q波心肌梗死 (NQMI)左室重构 (LVRM)的特点。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2例急性NQMI及 3 6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 (QMI)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检查时间为梗死后 1W内及 4W时 ,NQMI患者在梗死后14W再检查 1次。比较前后LVEDVI变化。结果 :QMI患者梗死 (4W内 )即出现LVEDVI明显增加 (60± 5 )ml/m2 至 (82±6)ml/m2 ,P <0 0 0 1,NQMI患者LVEDVI并无改变。然而 ,有 3例NQMI患者在梗死后 14W时LVEDVI明显增加 ,此 3例患者均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老年Q波与无Q波型心肌梗死 (QMI与NQ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 方法 记录QMI与NQMI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检测血脂、心肌酶 (CK MB) ,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梗死后 3~ 4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 ,记录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比例相似 ,NQMI组CK MB峰值 (6 8 7± 18 6 )mmol/L明显低于QMI组 (10 8 6± 17 3)mmol/L(P <0 0 1) ,CK MB峰值时间 (17 8± 3 4 )h较QMI组 (2 1 9± 4 8)h提前 ,LVEF(5 6 1± 11 2 ) %高于QMI组(5 0 3± 16 7) % ,均为P <0 0 5 ,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QMI组 (P <0 0 1) ;QMI组发生心源性休克 3例、心脏破裂 3例、室壁瘤形成 11例 ,而在NQMI组中未出现。单支、双支及 3支血管病变比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QMI组梗死相关动脉闭塞例数明显高于NQMI组 (P <0 0 1)。 结论 老年NQMI患者急性期预后较QMI患者好 ,梗死相关动脉闭塞率较QMI患者低。  相似文献   

17.
高建强  郭霞 《山东医药》2009,49(25):98-9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中无Q波心肌梗死(NQMI)约占老年心肌梗死的1/4。由于NQMI梗死面积小,且在冠状动脉血栓发生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自溶现象,所以NQMI与Q波心肌梗死(QMI)患者在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有很大差别。1991~2004年,我们对146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Q波型与非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心肌梗死有无Q波对近期预后的影响,随诊78例无Q波型心肌梗死(NQMI)和224例Q波型心肌梗死(QMI)患者,随诊以死亡为终点或随诊至患病后6个月。两组相比:1.院内死亡率分别为2.56%和13%(P〈0.01),2.Kaplan-Meier曲线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9%和81.5%(时距检验P〈0.01),6个月无心脏再发缺血事件发生分别为85.5%和69.1%(时距检验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对16例AHCM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其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图改变、左室造影情况。结果:AHCM易误诊为无Q波塑心肌梗死,其重要原因是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再加上患合并冠心病易患因素,临床医生仅重视心电图改变而忽视了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结论:掌握AHCM的临床特点,就能有效地减少其误诊。  相似文献   

20.
T波规律性衍变揭示非Q波型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1岁。因发作性胸闷3 天,持续性胸闷痛4^ 小时入院。3^ 天前,患者因饮酒后反复出现胸闷症状,共发作5~6次,每次持续约10分钟,经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缓解。入院前4^ 小时出现持续性胸骨中段后闷痛,伴大汗淋漓。经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既往体健,曾体检查心电图正常。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8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55.5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