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去卵巢手术组(B组)、雌激素对照组(C组)、运动组(D组)。A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3 个月开始为期3 个月的治疗。C组用尼尔雌醇治疗,D组按要求进行运动。治疗结束后对胫骨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D组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周长、骨小梁数目明显高于B组,且在行卵巢切除术各组中骨小梁分离度、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每毫米破骨细胞数最低,荧光周长百分数、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最大。结论运动能增加去卵巢大鼠骨的骨量,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多为抑制骨吸收,有研究报道仙灵骨葆可促进骨形成,但具体机制不清.目的:通过干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探讨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生物力学性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仙灵骨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2组行卵巢切除.6周后仙灵骨葆组给予仙灵骨葆干预,模型组给予等量双蒸水.4周后各组留取尿液、血清检测血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尿脱氧吡啶诺啉排泄率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排泄率.取各组左侧股骨行骨密度测定,取左侧胫骨制备硬组织不脱钙切片,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血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尿脱氧吡啶诺啉排泄率、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排泄率,破骨细胞数、骨吸收周长百分数显著降低(P < 0.05),而远端骨密度和骨小梁体积均显著增高(P < 0.05),结果证实,仙灵骨葆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降低去卵巢大鼠骨转换水平,进而部分阻止其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多为抑制骨吸收,有研究报道仙灵骨葆可促进骨形成,但具体机制不清。目的:通过干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探讨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生物力学性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仙灵骨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2组行卵巢切除。6周后仙灵骨葆组给予仙灵骨葆干预,模型组给予等量双蒸水。4周后各组留取尿液、血清检测血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尿脱氧吡啶诺啉排泄率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排泄率。取各组左侧股骨行骨密度测定,取左侧胫骨制备硬组织不脱钙切片,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血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尿脱氧吡啶诺啉排泄率、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排泄率,破骨细胞数、骨吸收周长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而远端骨密度和骨小梁体积均显著增高(P〈0.05),结果证实,仙灵骨葆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降低去卵巢大鼠骨转换水平,进而部分阻止其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EM)对去势大鼠骨组织结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的影响,探讨EM在预防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 3月龄SD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正常对照组(sham)。去势组(OVX),雌激素治疗组(E2)及脉冲电磁场治疗组(EM)。2个月后测定骨形态学参数,通过斑点杂交技术测定骨组织IGF-I 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定位。结果 骨形态学测定显示E2组较OVX组骨小梁数目与厚度明显增加,髓腔变窄;EM组骨小梁数目与厚度接近或超过E2组。OVX组骨组织IGF-I mRNA的表达水平(27&;#177;6)OD较Sham组(78&;#177;6)OD显著下降P<0.01(t=1.823),EM组(69&;#177;7)OD与E2组(75&;#177;5)OD无显著性差异P&;gt;0.05(t=3.206),两组均接近Sham组水平。与OVX组比较显著性增高P&;lt;0.01(t=2.138,t=1.752)。结论 EM显著抑制了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结构的衰退.改善骨结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其作用优于雌激素替补治疗。EM可能是一种颇具潜力的预防OP的方法,其作用可能是通过IGF-I介导的。  相似文献   

5.
6.
背景:中药治疗骨折既经济、而且疗效比较确切,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目的:监测家兔骨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评估复方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2005-03/12在广东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及药理教研室完成.材料: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兔36只,体质量(2.1±0.2) kg,用于制作桡骨骨折缺损动物模型.大连美罗中药厂生产伤科接骨片,批号为200405209.自制复方丹参,主要成分为丹参、淫羊藿、黄芪、白术.方法:将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复方丹参组、伤科接骨片组.模型组给予普通饲料,复方丹参组给予含复方丹参13 g/kg的特殊饲料,伤科接骨片组给予含伤科接骨片17 g/kg的特殊饲料.主要观察指标:造模成功后21 d和35 d各组模型桡骨骨痂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分析.结果:模型兔36只进入结果分析.骨折后21 d复方丹参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骨小梁厚度均比模型组增加(P < 0.05).骨折后35 d复方丹参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别(P > 0.05).复方丹参组与伤科接骨片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复方丹参促进家兔骨折中期骨愈合,效果与伤科接骨片相当.  相似文献   

7.
背景:复方丹参对抗泼尼松性大鼠的骨丢失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但对高脂血症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效果如何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骨丢失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乳剂组、复方丹参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高脂乳剂、高脂乳剂和复方丹参,连续16周。结果与结论:与高脂乳剂组相比,复方丹参可使高脂大鼠胆固醇明显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可以有效改善高脂乳剂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复方丹参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反映骨形成及骨矿化的指标变化不明显;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骨内外膜的形成和矿化均无明显变化;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宽度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提示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复方丹参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5腰椎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8.
背景:复方丹参对抗泼尼松性大鼠的骨丢失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但对高脂血症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效果如何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骨丢失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乳剂组、复方丹参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高脂乳剂、高脂乳剂和复方丹参,连续16周。结果与结论:与高脂乳剂组相比,复方丹参可使高脂大鼠胆固醇明显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可以有效改善高脂乳剂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复方丹参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反映骨形成及骨矿化的指标变化不明显;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骨内外膜的形成和矿化均无明显变化;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宽度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提示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复方丹参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5腰椎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9.
去睾丸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法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去睾丸大鼠的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法静态参数,并且将各参数行组间对比研究以及骨密度与骨组织形态计量法静态指标相关性研究,探讨检测大鼠骨质疏松的方法。方法:选用19只三四月龄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去睾组和对照组,同条件下饲养18周。处死前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大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近端行塑料包埋的骨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计量法分析。结果:去睾丸大鼠18周后,L1-5骨密度减少33.8%,股骨颈减少29.1%,粗隆部减少29.3%,股骨近端减少3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0,-3.35,-3.94,-4.65,P均&;lt;0.01)。去睾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减少46.4%,骨小梁数目减少43.8%,骨小梁分离度增加144.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8.42,-8.75,7.49,P均&;lt;0.01)。股骨颈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数目和骨小梁分离度均与各个部位的骨密度有相关性,其中与腰椎的骨密度相关性最强(r=0.61,0.65,-0.69,P均&;lt;0.01)。结论:去睾丸大鼠腰椎部位的骨密度与股骨颈的骨组织形态计量法有更好的相关性,大鼠腰椎的骨密度检查有方便、经济、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成骨定量检测了解自体骨粉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6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造成双侧下颌骨部分缺损,随机选取一侧应用自体骨粉回填移植作为实验组,另一侧缺损旷置作为空白对照组,均采用自体对照.于术后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半自动图像分析法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术后12周实验组成骨定量检测,动态指标选择荧光周长百分率(%L.Pm)、骨形成率(BFR/TV)和矿化沉积率(MAR),静态指标选择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骨小梁密度(Tb.N),进行单因素析因方差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体骨粉移植修复兔下颌骨部分缺损成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后椎体骨丢失的组织学改变、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了解激素复合药物对椎体骨丢失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非手术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去卵巢后药物治疗组。治疗组为去卵巢后3周给予盖福润(gevrine)0.8mg/kg,羟乙膦酸钠35mg/kg,1次/d。术后12周处死各组大鼠,进行骨形态计量学、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的骨小梁体积占海绵骨体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椎体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骨的力学强度降低(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治疗组骨小梁体积占骨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椎体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骨的力学强度增加(P<0.05)。结论雌激素复合药物盖福润和羟乙膦酸钠能抑制骨丢失,促进骨形成,对大鼠脊柱骨质疏松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复合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以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为指标,观察复合脉冲电磁场(PEMFs)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以探讨PEMFs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组)、卵巢切除组(O组)、苯甲酸雌二醇(阳性对照)治疗组(E2组)及PEMFs治疗组(EM组),每组12只。分别于去势后6周开始治疗,治疗8周、12 后处死大鼠,取腰椎及胫骨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PEMFs组治疗8周,对大鼠胫骨代谢无明显影响,但腰椎骨形成参数增高(P<0.05);治疗12周,骨形成和骨吸收参数值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0.01),骨量高于O组(P<0.05),与E2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仍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PEMFs能促进骨形成,同时也刺激骨吸收,但促进骨形成,同时也刺激骨吸收,但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大于和早于促进骨吸收的作用,因而能够部分恢复已丢失的骨量,是颇具潜力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雌孕激素联合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背景: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仅能减轻雌激素的不良反应,而且能增强疗效,越来越引起关注.目的:验证雌孕激素联合对去卵巢雌性SD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仅行开关术;其余各组大鼠双侧卵巢切除.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术后给予17β-雌二醇10 μg/(kg·d)灌饲,左炔诺孕酮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术后给予18-甲左炔诺孕酮60 μg/(kg·d)灌饲,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饲.实验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全身骨密度,截取第4腰椎进行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的测量,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组和左炔诺孕酮组全身骨密度、股骨质量低于假手术组、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P<0.05),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和雌二醇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和左炔诺孕酮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下降(P< 0.05),骨小梁分离度增加(P<0.05),骨矿化沉积率、骨表面积骨形成率、骨体积骨形成率和骨组织体积骨形成率增加(P<0.05).与卵巢切除组相比,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上升(P<0.05),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0.05),骨表面积骨形成率和骨体积骨形成率降低(P<0.05).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和雌二醇组上述指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17β-雌二醇和左炔诺孕酮联合应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率,且无明显抑制骨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胫骨中段皮质骨和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并与己烯雌酚作用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广东医学院药理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SPF级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行去卵巢假手术;其他3组均行去势手术(结扎子宫,削除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自制复方,生药含量为2kg/L)、己烯雌酚0.5g/L(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批号050103,1mg/粒)按大鼠5mL/kg灌胃给药,饲养8周后全部处死。②取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皮质骨硬组织包埋、切片、染色、图像分析松质骨、皮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即松质骨静态及吸收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松质骨动态参数:骨小梁荧光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组织参数、骨形成率/小梁面积和骨形成率/周长;皮质骨静态参数:皮质骨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髓腔面积百分数,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皮质骨骨形成动态参数:皮质骨内外骨膜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皮质内外骨膜骨矿化沉积率,皮质内外骨膜骨形成率。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4组大鼠皮质骨面积及其百分数、骨髓腔面积参数差异不明显。己烯雌酚组和复方制剂组大鼠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②复方制剂组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骨形成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0.01)。己烯雌酚组皮质骨内骨膜骨形成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皮质外骨膜骨形成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③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破骨细胞数量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④复方制剂组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实验8周时间内,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骨膜面骨吸收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②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面骨形成,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③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均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骨小梁面积、数量和降低破骨细胞的吸收功能。④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去卵巢手术均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胫骨中段皮质骨和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并与己烯雌酚作用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广东医学院药理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SPF级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行去卵巢假手术;其他3组均行去势手术(结扎子宫,削除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自制复方,生药含量为2kg/L)、己烯雌酚0.5g/L(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批号050103。1mg/粒)按大鼠5mL/kg灌胃给药,饲养8周后全部处死。②取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皮质骨硬组织包埋、切片、染色、图像分析松质骨、皮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即松质骨静态及吸收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松质骨动态参数:骨小梁荧光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组织参数、骨形成率/小梁面积和骨形成率/周长;皮质骨静态参数:皮质骨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髓腔面积百分数,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皮质骨骨形成动态参数:皮质骨内外骨膜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皮质内外骨膜骨矿化沉积率,皮质内外骨膜骨形成率。 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4组大鼠皮质骨面积及其百分数、骨髓腔面积参数差异不明显。己烯雌酚组和复方制剂组大鼠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②复方制剂组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骨形成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0.01)。己烯雌酚组皮质骨内骨膜骨形成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皮质外骨膜骨形成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③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骨小粱分离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破骨细胞数量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④复方制剂组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①实验8周时间内,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骨膜面骨吸收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②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面骨形成,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③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均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骨小梁面积、数量和降低破骨细胞的吸收功能。④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去卵巢手术均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去睾丸大鼠的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法静态参数,并且将各参数行组间对比研究以及骨密度与骨组织形态计量法静态指标相关性研究,探讨检测大鼠骨质疏松的方法。方法:选用19只三四月龄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去睾组和对照组,同条件下饲养18周。处死前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大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近端行塑料包埋的骨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计量法分析。结果:去睾丸大鼠18周后,L4-5骨密度减少33.8%,股骨颈减少29.1%,粗隆部减少29.3%,股骨近端减少3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0,-3.35,-3.94,-4.65,P均<0.01)。去睾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减少46.4%,骨小梁数目减少43.8%,骨小梁分离度增加144.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8.42,-8.75,7.49,P均<0.01)。股骨颈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数目和骨小梁分离度均与各个部位的骨密度有相关性,其中与腰椎的骨密度相关性最强(r=0.61,0.65,-0.69,P均<0.01)。结论:去睾丸大鼠腰椎部位的骨密度与股骨颈的骨组织形态计量法有更好的相关性,大鼠腰椎的骨密度检查有方便、经济、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小梁微构筑在骨质疏松中的变化已引起广泛关注,骨质疏松后骨小梁的节点数减少,游离末端数增加,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小梁重建的电镜变化,分析骨小梁节点数减少而游离末端数增加的原因。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1999-09/2000-02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36只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40~280g。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时间点6只。方法:卵巢切除组饲养1周后双侧卵巢切除。对照组不切除卵巢。于术后4,8,12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胫骨近干骺端骨小梁各区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对术后12周胫骨近干骺端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细胞器的结构变化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通过电镜对骨小梁微构筑的分区观察分析去卵巢后骨的重建过程。②观察骨小梁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①扫描电镜显示:骨小梁骨重建活动分布于骨小梁微构筑各个部位,但以St,Nd-St区最显著;卵巢切除后骨小梁穿孔、断裂多见于水平骨小梁,骨小梁网状结构4周时完整,第8周和第12周后逐渐被破坏,12周最严重;卵巢切除后骨小梁表面的胶原纤维逐渐变得杂乱、稀薄。②透射电镜显示:卵巢切除后12周大鼠胫骨破骨细胞的形态结构观察发现,功能活跃的破骨细胞较多见。破骨细胞对骨质进行吸收时,紧紧贴附于骨质表面,将指状突起伸向骨质深处,指状突起形状、大小相差悬殊。指状突起周围可见透亮区。破骨细胞多核,胞浆丰富,胞浆内含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滑面内质网和大量的线粒体。细胞体内见大小不等、电子密度不均的溶酶体包含物。成骨细胞少见,胞体边缘不光滑,周围出砚骨陷窝轮廓。结论:卵巢切除后骨小梁St,Nd-St区骨重建最活跃,这可能是骨质疏松时骨小梁节点数减少而游离末端数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胫:探讨中等强度耐力性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减少的作用机理。方法:成年SD大鼠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近心士骺端松质骨骨量减少的影响。结果:去卵巢安静组大鼠骨量减少,骨增另、骨吸收增加,为高转换型的骨代谢。运动组大鼠比去卵巢安静大鼠肌量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减少,骨的高转换受到抑制,但仍正常组大鼠骨量降低。结论:中等强度运动通过抑制高骨转换,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