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症13例,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优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77.0%。结论:有效的后路椎管减压术是治疗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年以上的胸椎退行性变是胸椎管狭窄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脊髓受压,常需手术减压治疗。单一椎关节或短范围的椎管狭窄者手术减压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脊柱的稳定性和脊髓的保护结构破坏也较小,而治疗多椎关节、长范围的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切除较多的椎板对脊柱的稳定性和对脊髓的保护结构破坏较大。我科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选择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长范围、多节段的胸椎管狭窄症10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41~56岁,平均48.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2个月,平均1年6个月。1.2…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胸椎管狭窄症胸椎管狭窄症是发育性因素或由椎间盘退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小关节增生、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的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脊髓、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导致胸椎管狭窄症的原因,80%以上与胸椎黄韧带骨化(OLF)有关,其次为胸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OPLL)、脊柱先天发育性畸形、椎体及小关节增生、氟骨症等。胸椎管狭窄症并不少见,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产生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其能够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致瘫率高,而临床诊断困难,手术治疗风险大,因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胸椎管狭窄症有哪…  相似文献   

4.
胸椎管狭窄症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评价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33个月,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3.3%;发生脑脊液漏3例,腹部感觉过敏3例。结论胸椎管狭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减压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应根据致压物与脊髓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胸椎管狭窄症是由发育性因素或由椎间盘退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小关节增生、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脊髓、神经根受压的疾病[1]。近年来,胸椎管狭窄症的研究和诊疗在全国范围展开,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在病因、诊  相似文献   

6.
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胸椎管狭窄,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以持续性的尿道痛为首发症状的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胸椎管狭窄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9-03收治了1例因黄韧带骨化导致胸椎管狭窄而首发尿道痛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报道较多,而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章较少,采用“揭盖式”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献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院实行此法的6例分析,并在经验教训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报道较多,而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章较少,采用“揭盖式”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文献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院实行此法的6例分析,并在经验教训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胸椎管狭窄症是指因胸椎退行性病变和(或)发育因素导制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从而引起相应的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一组疾病。致压因素主要包括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和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其中大约50%OP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8个月~4年,平均18个月。优10例,良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79%。结论CT联合MRI检查是诊断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最可靠的方法。手术减压是治疗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8例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手术治疗。结果:15例随访6~34个月,治疗优良率79%。结论:影像学检查为诊断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最重要依据,全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彻底减压和避免损伤脊髓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管狭窄率与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关系。方法利用cT测量20例黄韧带骨化合并上关节突肥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椎管狭窄矢状径、椎管矢状径、椎管狭窄面积、椎管面积,计算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椎管面积狭窄率;按照改良JOA评分对每位患者的神经损害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椎管面积狭窄率与改良JO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椎管面积狭窄率可以反映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狭窄程度,且与神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严重胸椎管狭窄症多见于45-65见的中老年人,尤其合并氟骨症则症状更加明显.保守治疗无效.传统手术多采用椎板钳后路椎板咬除减压,因原有椎管缓冲空间极为有限,术中易引起脊髓损伤,导致术后症状加重甚至截瘫.作者根据胸椎管狭窄症特殊的病理解剖结构,设计了双槽式椎板减压,微创操作治疗严重胸椎乏狭窄症,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60°环形减压治疗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骨化不超过2个节段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行360°环形减压,记录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胸椎JOA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0 mL。平均随访18个月(6~25个月)。术后2周出院时Frankel分级较术前无改变,末次随访时改善明显。术后2周、胸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改善,末次随访时与术后2周比较有改善,改善率为30%。结论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360°环形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黄成彬  肖增明 《广西医学》2003,25(4):551-554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nFlavun,OLF)是指胸椎黄韧带骨化引起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而出现临床症状。Polgar在 1 92 0年首先描述(1) ,以后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目前认为胸椎 OLF是导致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2~ 4)。本文将胸椎 OLF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作如下综述。1 诊断1 .1 胸椎 OLF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症状 :胸椎OLF起病隐匿 ,病程长 ,呈渐进性发展。早期症状多为无明显诱因的胸腹部束带感、进行性的双下肢麻木、感觉异常 ,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逐渐出现下肢不灵活 ,行走不稳 ,走路…  相似文献   

16.
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自立  赵浩宁 《四川医学》1999,20(3):239-241
目的:总结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特点,探讨有关的发病因素。资料与方法:1978~1997年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平均51岁。发病部位T10~L1的三个椎间盘水平91.4%。重体力劳动者94.2%。有明显诱因45.7%。临床症状多样化,但定位体征明确;出现锥体束征42.9%,未出现者37.1%,单纯生理反射阳性5.7%,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2.9%。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及其非病变部位均为广泛退行性变。结果:随访1~18年,平均5年7个月,按胥少汀标准评定。前期病例16例采用传统椎板减压术,随访12例中优5例,良2例,无改变3例,差2例;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19例均得到随访,优15例,良4例,无改变及差为零。结论:①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为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②胸椎黄韧带骨化与退变特别与创伤后的继发退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6例行颈、胸椎后路椎板减压治疗的颈、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术前、术后应用高压氧、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高压氧疗法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症状。结论:高压氧疗法、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韧带骨化致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方法比较采用自制器械行撬拨法整块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28例,与蚕食法、漂浮法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3例,比较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脑脊液漏、症状加重、术后半年JOA评分等5项指标。结果用自制器械行骨刀撬拨法整块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术中出血少85.34±10.27ml/节段(P<0.01),手术时间缩短26.11±3.40min/节段(P<0.05),症状加重少7.14%(P<0.01),术后半年JOA评分增加9.43±1.01(P<0.05),但脑脊液漏发生率10.71%,无明显差别。结论骨刀撬拨法整块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黄韧带骨化引起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出现的临床症状。腰椎管狭窄是脊柱退行性疾病,往往伴有退行性腰椎不稳和腰椎侧弯。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发病率明显增多。为提高手术疗效,现就DLSS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融合内固定等方面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胸椎管狭窄症相对少见,而在此基础上,合并同节段椎体结核,结核病灶又在胸椎管内形成脓肿,在脊髓前后两个方向形成压迫,更为少见。我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