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新型噻嗪类利尿剂吲达帕胺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效果,方法 96例高血压的LVH患者,分别给予吲达帕胺(A组,50例)2.5~5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B组,46例)20~60mg/d持续12个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左室结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心室重量指数(IVMI)和左心 射血分数(LOVEF)均有改善(P〈).05~  相似文献   

2.
卫莉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36-637
目的:评价吲达帕胺(商品名:寿比山)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改善作用。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男58例,女40例,平均(52.0±9.1)岁]随机分成两组,服吲达帕胺、得高宁治疗12个月对比服药前后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参数。结果:86例高血压患者测坐位血压评价,降压总有效率70.2%,左心室结构参数改变,两组无明显差异;对LVEF,吲达帕胺组较得高宁组改善明显。结论:吲达帕胺具有与得高宁相似的降压效果及逆转LVH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吲达帕胺(商品名寿比山)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改善作用.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男58例,女40例,平均(52.0±9.1)岁]随机分成两组,服吲达帕胺、得高宁治疗12个月对比服药前后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参数.结果86例高血压患者测坐位血压评价,降压总有效率70.2%,左心室结构参数改变,两组无明显差异;对LVEF,吲达帕胺组较得高宁组改善明显.结论吲达帕胺具有与得高宁相似的降压效果及逆转LVH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园频 《微创医学》2003,22(3):290-291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32例轻、中度伴LVH的EH患者,每日1次服用吲达帕胺2.5mg,疗程12周,治疗前后进行测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吲达帕胺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平均收缩压由(169±9)mmHg降至(131±6)mmHg,平均舒张压由(101±6)mmHg降至(82±7)mmHg;吲达帕胺能显著改善LVH(P<0.01),IVST由(13.8±1.2)mm减至(12.8±1.4)mm,LVPWT由(13.2±1.5)mm减至(12.1±1.1)mm.结论吲达帕胺能有效降低轻、中度EH患者的血压及逆转LVH,降低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和单一氯沙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SBP、DBP)、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Ⅳ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SBP、DBP、ⅣSTd、LVPWTd、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联合组ⅣSTd、LVPWTd和LVMI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与单独使用氯沙坦相比,氯沙坦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并LVH患者的血压,同时逆转LVH.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大大高于单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并高血压非常重要。笔者2006年1月-2008年1月应用氯沙坦联用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125例,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伟明 《医学文选》2001,20(3):303-304
吲达帕胺 (Indapam ide简称 IDP)具有利尿、钙拮抗作用 ,是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的新型降压药。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在老干部科对老年性高血压试用 IDP治疗 ,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 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选取我院干部病房患者 86人 ,男 6 6例 ,女 2 0例 ,年龄 6 1~ 86岁 ,平均 74.5岁。高血压病程 1~ 32年 ,平均 18年 ;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 期 15例 , 期 30例 , 期 43例。按入院先后为序随机分 A组、 B组各 43例。1.2 治疗方法 入院病人停用其他降压药。A组 :用吲达帕胺 (法国…  相似文献   

8.
陈园频 《医学文选》2003,22(3):290-291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 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 ( 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 32例轻、中度伴 LVH的 EH患者 ,每日 1次服用吲达帕胺 2 .5 mg,疗程 1 2周 ,治疗前后进行测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 ( 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 ( LVPWT)。结果 吲达帕胺能显著降低血压 ( P <0 .0 1 ) ,平均收缩压由 ( 1 69± 9) mm Hg降至 ( 1 31± 6) mm Hg,平均舒张压由 ( 1 0 1± 6) mm Hg降至( 82± 7) mm Hg;吲达帕胺能显著改善 LVH( P <0 .0 1 ) ,IVST由 ( 1 3.8± 1 .2 ) mm减至 ( 1 2 .8± 1 .4) mm,LVPWT由 ( 1 3.2± 1 .5 ) mm减至 ( 1 2 .1± 1 .1 ) mm。结论 吲达帕胺能有效降低轻、中度 EH患者的血压及逆转 LVH,降低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34例高血压病患者服国产吲达帕胺后,血压持续缓慢下降,TPR显著下降,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DS)浓度显著增高,而心率及血儿茶酚爱(CA)水平无显著变化。治疗4周对全轿Cd,Pb,红细胞(RBC)及血浆Zn,Cu,Na,K,Mg浓度无显著影响。其总疗效为88.24%,表明国产吲达帕胺是一种疗效显著而副作用低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A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B组给予吲达帕胺缓释片;C组给予非洛地平、吲达帕胺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0.0%,B组86.7%,C组98.3%。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41例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42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培哚普利4~8mg,疗程144周(3年)。于第1周和第14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检测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1)在第1周,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均明显增加(P<0.05),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收缩功能(LVEF、FS、PER)和舒张功能(PFR、13FF)均明显降低,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第144周,左室肥厚组LVEDd、IVST、LVPWT和第1周比较均明显减低,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第144周,左室肥厚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与第1周比较有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能明显减少心肌肥厚和阻抑左室重塑,随之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左心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高血压病人和1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重量指数,将高血压病人又分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n=15)和非左心室肥厚组(n=15),观察三组外周静脉血清葡萄糖浓度、血清胰岛素浓度、血清C肽浓度。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胰岛素抵抗比非左心室肥厚组重,直线相关分析,血清胰岛素浓度与左室重量指数成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参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徐新丽 《中原医刊》2014,(24):43-44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选择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健康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脏彩超检查,并比较两组彩超检查的相关指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 LVDd、LAD、E 峰、Ea 峰的比值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大,其 LVEF 的比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在 LVDd、LAD、LVEF、E 峰和 Ea 峰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VDd、LAD、E 峰、Ea 峰的比值随着心功能的分级增大而增大,LVEF 的比值随着心功能的分级增大而降低。结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而言,是首选的有效、安全、快捷、方便的诊断方法,而且对人体无伤害,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元钢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32-133,135
目的探讨心电图SavR电压在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大(LV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无左心室肥大的正常人120例为对照组.测量各相关R波、S波电压,计算各肢体导联及胸导联Rv5+Svl并比较SavR、Rv5+Svl及两者联用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各肢体导联中SavR敏感性(45.3%)较高(P〈0.05),特异性及准确性相近。胸导联Rv5+Svl敏感性(60.O%)较SavR高,但特异性(85.8%)较SavR(98.3%)低,SavR、Rv5+Svl准确性为77.9%、75.8%。两者联用时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分别为88.0%、85.6%)。结论SavR标准是诊断左心室肥大较好指标,与Rv5+Svl联用可提高高血压左心室肥大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2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苯那普利平均12周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有关心血管参数。结果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p<0.01),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下降(p<0.01),A峰速度明显下降,E峰速度及E/A比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可安全有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左室肥大患者血桨Apelin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大组(EH-LVH组,29例)及高血压病伴心力衰竭组(EH-CHF组,3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则选取经体检筛查后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人员血浆Apelin的含量。结果EH-LVH组血浆Apelin含量明显高于EH-CHF组及正常对照组(P 〈 0.01),而EH-CHF组血浆Apelin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结论Apelin可能在髙血压性左室肥大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和评估Cornell与Sokolow指数在老年女性高血压左室肥大(LVH)心电图诊断中的价值,探索提高心电图诊断效能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3~12月间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检查的70例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LVH组50例.计算Cornell及Sokolow指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在不同特异度条件下比较Cornell和Sokolow指数诊断差异.结果 LVH组的LVM及LVMI的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nell指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23%、96.08%、87.58%,而Sokolow指数分别为60.35%、96.28%、72.78%,两者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Cornell指数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较Sokolow指数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 与Sokolow指数比较,Cornell指数是诊断左室肥大较好的指标,对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1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进行体表心电图应用心率校正 Q T 离散度( Q Tcd) 测定,旨在探讨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与 Q Tcd 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体表心电图检查 Q Tcd 。结果 显示左室肥厚的患者存在一项或多项多普勒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Q Tcd 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时 Q Tcd 增大,表明高血压左室肥厚所致舒张功能不全与 Q Tcd 增大产生的机制是一致的,都是源于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龄正常人群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脏彩超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d)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d)宽,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快、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慢、E/A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越高LVPWd越厚,LVDd、LADd越宽,LVEF越低,A峰越快、E峰越慢、E/A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评估心功能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