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建国 《当代医学》2008,(17):158-158
考胸痹之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其日:"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相似文献   

2.
考胸痹之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其日:"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相似文献   

3.
瓜萎薤白白酒汤是汉朝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著名方剂 ,临床应用范围广 ,对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疾浊阻塞者疗效显著。笔者几年来以宣痹通阳法的代表方瓜萎薤白白酒汤为主方 ,佐以行气、活血、祛痰、补气通阳之品治疗胸痹获得满意疗效。胸痹是指胸部闷痛 ,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历代医学提为心病 ,到仲景后方将此症提为胸痹 ,并在《金匮要略》中作了“胸痹之病 ,喘息咳嗽 ,胸背痛 ,短气 ,寸口脉沉迟 ,关上小紧数 ,瓜萎薤白白酒汤主之”之说 ,描述了病症 ,也提出了治疗方药 ,为后世治疗胸痹症指明了…  相似文献   

4.
瓜萎薤白白酒汤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的第一张药方。主治胸痹,表现为胸背痛、喘息咳唾、短气、脉沉弦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栝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183;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为治疗胸痹心痛不得卧的常用方剂。原文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阳不振,水饮结聚,痰浊壅阻,气机不通,而致心痛彻背,甚至不能平卧,故治以栝蒌薤白半夏汤。方中栝蒌用于宽胸豁痰,薤白辛温,以通阳宣痹,即《张氏医通》所说:“栝蒌性润,用以涤垢腻之痰;薤白臭秽,用以通秽浊之气,同气相求也。”  相似文献   

6.
考胸痹之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其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  相似文献   

7.
《金匮》中涉及“……主之,……亦主之”句型者有五: (一) 胸痹病“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例①) (二) 胸痹,短气病“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例②)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第3条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从表面文字来看,仲景论脉象言迟复言数,犹似于矛盾之中,那么仲景言辞究竟寓义是否于矛盾中?参阅历代注释,众说纷纭,于人莫衷一是。有疑“数”脉为衍文者,以《金匮要略直解》为代表,认为“数”脉当为衍文。该书云:“寸脉沉迟,关上小  相似文献   

9.
1瓜蒌薤白白酒汤 原文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  相似文献   

10.
六版教材《金匮要略选读》(以下简称《选读》)“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中指出胸痹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这是正确的,但又指出胸痹急性发作时,急治其标,我对此说不能苟同,理由如下。 关于治法标本缓急的问题,仲景先师已有提示。《选读》第五条(以下条文按《选读》教材顺序):“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本条一证而设二方,一泻一补,只因有偏实偏虚之不同。这是胸痹普通证的治疗,由此推及胸痹急证的治疗,亦可采取泻实或补虚的治则。即标急而正气不甚虚者则治标,标急…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云 :“胸痹 ,胸中气塞 ,短气 ,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 ;橘枳姜汤亦主之”。因吴谦认为“胸中气塞 ,胸痹之轻者也”,程云来亦云茯苓杏仁甘草汤“为治胸痹之轻剂”,故后世医家多从其说。尤其是五版教材中不仅将本条定位于“论述胸痹轻证的治法”,还强调指出 :“本条贯以‘胸痹’,复言‘短气’;不言‘胸痛’,但言‘气塞’,可知此证胸痛甚轻 ,或者不痛 ,而以气塞或短气较显著”。通过研读仲景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论述 ,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 ,笔者认为 ,本条并非胸痹轻证 ,而是仲景为胸痹伴有明显胸中气塞、短气…  相似文献   

12.
浅谈胸痹     
胸痹,是以胸膺部位痞塞疼痛为主的病证。其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脏篇》:“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由于胸痹与心痛发病部位相邻,因此二者在临床上往往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胸痹、心痛二证常兼见短气,故《金匮要略》将“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列为专篇讨论。隋唐以后的医著,代有记叙,其中以《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圣济总录》等书论述最详,对仲景学说多有发挥。本文试从温习《金匮要略》以及有关著述,结合临床,谈谈个人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记载;“师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又“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实也”。张仲景高度概括了“胸痹心痛短气”的病因病机是“阳微阴弦”、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4.
人参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此篇专为胸痹心痛病而设,篇中论述该病的症状特点以胸膺部满闷窒息,甚则疼痛为主.原文对人参汤证的主要描述是:"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方由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味各三两组成,其药味与《伤寒论》之理中丸(汤)方完全相同,一般被大多数医家认为是同方异名.而仲景270余首经方之中,同方异名者亦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5.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体某一部位或脏腑的气机阻滞,则表现于心气痹阻,肺气不降,脾气不健,肝气郁结等气滞证。近年来各地应用理气法治愈各种痛症,更屡见不鲜。本文拟将仲景著作中的理气法归纳为六法,略陈管见,敬祈指正。一、宽胸理气法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若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用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胸痹短气篇》) 胸痹由上焦阳气不振,痰饮停留壅滞不行,以致胸阳虚而下焦阴实,阴实之邪上乘阳虚之胸而引起。栝蒌薤白白酒汤以栝蒌涤痰润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首次明确将胸痹作为独立疾病提出,  相似文献   

17.
“胸痹心痛”作为全国心病协作组的统一病名,目前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所采用,并向国内推广使用。我们根据临床体会和理论学习,认为本病名不合适,特提出质疑,求教于同道,不当之处,翼望斧正。 首先,“胸痹心痛”首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该医书论病皆以病象、病机相似者并列而述,旨在提示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加以鉴别,防止误诊误治,这已是中医同道共识之论。胸痹、心痛、短气原本三个病证,今人强行捏合在一起有欠妥当。 其次,从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九条原文分析,胸痹条文最多共5条,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专论杂病的部分,是一部杂病学的经典著作。它总结了东汉以前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出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对杂病的因、证、脉、治以及所举方剂,都有其实用价值,为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金匮要略》至今仍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金匮要略》中有很多类似的病,笔者结合自己的粗浅体会予以比类归纳,试分析如下。如《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用薤白之方有三,比类而分析之:栝蒌薤白白酒汤功擅通阳散结,豁痰下气;栝蒌薤白半夏汤于上方减薤白加半夏,兼以逐饮降逆;枳实薤白桂枝汤功为除满降逆、通…  相似文献   

19.
“胸痹缓急”析疑一、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二、疑义“胸痹缓急”疑点是“缓急”。对此,历代注家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是胸痹疼痛时发时止、时缓时剧,如清·吴谦《医宗金鉴》(卷二十):“缓急者,谓胸痹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栝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心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栝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为治疗胸痹心痛不得卧的常用方剂。原文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阳不振,水饮结聚,痰浊壅阻,气机不通,而致心痛彻背,甚至不能平卧,故治以栝蒌薤白半夏汤。方中栝蒌用于宽胸豁痰,薤白辛温,以通阳宣痹,即《张氏医通》所说:"栝蒌性润,用以涤垢腻之痰;薤白臭秽,用以通秽浊之气,同气相求也。"半夏辛温,用以燥脾生之湿。方中白酒畅血行之滞。诸药相合,共奏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之功效。故本方为通阳泄浊的代表方之一。对于心肺疾病属痰浊壅盛症见胸痛胸闷,或痛引肩背,咳嗽痰多,舌苔白腻者,均可以本方加减化裁,疗效甚佳。现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