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振媚 《内科》2008,3(6):856-85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8例(T2DM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T2DM+IMT组)55例,正常对照组64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并统计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结果T2DM组、T2DM+IMT组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1MT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单纯T2DM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BUA)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按RHR分为RHR1组(≤69次/min)、RHR2组(70-79次/min)和RHR3组(≥80次/min)。结果高血压患者TG(r=0.152,P〈0.05)、TC(r=0.152,P〈0.05)、LDL—C(r=0.230,P〈0.05)、FPG(r=0.201,P〈0.05)、hs—CRP(r=0.410,P〈0.001)、BUA(r=0.390,P〈0.05)、MAU(r=0.122,P〈0.01)随RHR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HDL—C随RHR的增加而减少(r=-0.510,P〈0.05)。结论1级高血压患者TG、TC、LDL—C、HDL—C、FPG、hs—CRP、BUA、MAU与RHR相关。RHR增加是1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微量白蛋白尿和小动脉顺应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和理想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和小动脉顺应性(C2)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正常血压受试者153例,分成两组:理想血压组(n=53)和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检测腰围、身高、体重、坐位血压,晨起静脉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液肌酐等指标;放射免疫法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计算尿液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ACR);用HDI CVprofilorDO-2020检测大小动脉顺应性。结果理想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C2、ACR均有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与log C2呈负相关(r=-0.439,P<0.001),与log ACR正相关(r=0.460,P<0.001);log ACR与log C2之间也有明显负相关性(r=-0.461,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是独立影响微量白蛋白尿和C2的指标。结论随血压水平的上升,C2逐渐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水平逐渐提高,其水平的提高能一定程度上反映C2的减退;收缩压是影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微量白蛋白尿和C2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对46例单纯EH患者(EH组)与33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EH+T2DM组)的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浓度进行测定、比较,同时分析血清Hcy及尿微量白蛋白浓度与血糖、血脂及BM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EH组相比,EH+T2DM组的BMI、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且血清Hcy[(12.78±2.51)μmol/L比(16.26±2.91)μmol/L]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9.45±5.24)mg/L比(33.65±10.70)mg/L]升高更加显著(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EH+T2DM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与BMI、FBG、HbAlc、LDL.C、ApoB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r=0.667~0.906,P均〈0.01),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则分别与BMI、HbAlc、LDL-C、ApoB及血清Hcy水平显著正相关(r=0.566~0.685,P均〈0.01)。结论:糖代谢异常可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及肾微血管损伤,而且这与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密切相关;控制血糖水平可减轻血管损伤,进而延缓心血管疾病及肾脏并发症的病理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常高值血压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分析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机体炎症反应间的关系,以及与机体炎症反应相关的其他因素。方法选择正常高值血压患者87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测量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血清hs—CRP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结果单纯收缩性正常高值血压组(SBP:120-139mmH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40±1.48)mg/L比(O.93±0.82)mg/L,P〈0.05]。hs—CRP与TC、TG、BMI、FBG均呈显著正相关(P〈O.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升高,提示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机体内已存在炎症反应。TC、TG、BMI、FBG均是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琪  杨文 《实用老年医学》2006,20(4):269-27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伤和尿微量蛋白的变化。方法 对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65例血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压、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免疫球蛋白G(IgG)、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进行观察。结果 高血压患者ALB、RBP、IgG和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和肌酐是ALB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是RBP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0.01);收缩压是IgG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ALB、RBP、IgG和尿素氮显著升高,而其中的收缩压是ALB、RBP、IgG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DM-MA)36例,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DM-NA)29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3组患者均行空腹血糖、胰岛索、血脂等测定,并计算HOMA-IR评估组织胰岛索抵抗.根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DM-MA组与DM-NA组HOMA-IR均高于N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DM-MA组HOMA-IR示明显高于DM-NA组(P〈0.05),而且HOMA-IR与UAER呈独立相关(r=0.4875,P〈0.01)。结论:与DM-NA相比,DM-MA有更严重的IR,IR是MA尿的独立危险因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关系,评估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和脂类对该关系的影响。方法以来自江苏徐州地区的7309名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GGT、血清谷丙转氨酶(GP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糖等相关生化指标。IFG定义为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血清GGT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变量间的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血清GGT与IFG组中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51,P〈0.01),而与正常血糖组中空腹血糖的相关性较弱(r=0.21,P〉0.0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GGT与IFG组中空腹血糖存在较强相关性(r=0.53,P〈0.05)。进-步校正白细胞、生化指标、血压、BMI后,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r=0.48,P〈0.05)。对年龄、性别、BMI、TG、TC、HDL.C、LDL-C、血压进行多因素校正后,通过升高分组变量GGT水平,得出IFG风险比值比(OR)及95%的可信区间(CI)分另0为[1.00;0.91(0.49-1.72);1.27(0.68-2.38);2.31(1.29-4.15);2.42(1.32-4.42);P〈0.05]。年龄与GGT交互作用对IFG风险产生影响(P〈0.05)。BMI水平对GGT与IFG风险的相关性产生影响。结论数据结果显示GGT水平与IFG风险相关,BMI水平对GGT与IFG风险的相关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前期)及其合并的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早期干预血压进展和靶器官损害.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体检中心正常高值血压者300例为研究组;选择107例同期健康体检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尿酸(UA)和Hcy(酶法),并做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将正常高值血压组进一步分为正常高值血压合并高血糖组和正常高值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并做组内比较.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组血清Hcy显著高于对照组[(18.03±11.13)μmol/L比(13.21±5.81)μmol/L](P〈0.05).Hcy与血压、BMI、TG、UA、Hb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年龄、FPG、CHO、LDL-C无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女性).正常高值血压组组内比较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正常高值血压者Hcy水平高于正常血压者,且血清Hcy浓度越高,血压水平和尿酸越高.检测Hcy有利于早期干预血压进展和靶器官损害.②合并的传统危险因素并不增加Hcy,Hcy与进一步增加的心血管危险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调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444例老年人群,检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等。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GGT、BMI、SBP、DBP、TG、ALT、UA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减低(P〈0.01);随着GGT四分位间距的递增,MS发生率、MS各组分(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GT与DBP、TG、ALT、uA、MS组分个数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GT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08,95%CI1.0001.024,P=0.046)。结论老年人群血清GGT水平与MS关系密切,其水平的升高能够反映MS的发生风险;在排除肝脏疾病以后GGT可以作为MS发生风险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院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浓度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记录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 965人的性别、年龄,测量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检测他们的血清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浓度。进一步分析血清尿酸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宁波市人群血清尿酸浓度(312.01±89.26)μmol/L,男性血清尿酸值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9.71±75.71)μmol/L vs.(244.95±58.40)μmol/L,P0.001]。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与血清尿酸浓度进行偏相关分析:年龄(r=0.0272,P0.001)、体质量指数(r=0.191,P0.001)、舒张压(r=0.130,P0.001)、总胆固醇(r=0.047,P0.001)、三酰甘油(r=0.025,P0.001),均与血清尿酸浓度呈正相关;而空腹血糖(r=-0.081,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45,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10,P0.001)均与血清尿酸浓度呈负相关;收缩压与血清尿酸浓度无相关性(r=-0.001,P0.857)。结论本院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浓度较高,血清尿酸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餐后2 h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2519名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和尿的生化检查以及BaPWV的检测,按餐后2 h血糖值四分位分组,分析餐后2 h血糖水平与BaPWV的相关性,以及动脉硬化患病情况。结果:1随着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升高,4组BaPWV值总体呈显著增高趋势,分别为(1429.85±401.90)、(1425.70±383.31)、(1594.77±403.23)、(1709.11±399.05)cm/s;动脉硬化患病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5.40%、16.42%、27.97%、40.57%,组间趋势明显(趋势P  相似文献   

15.
李淑嫒  赵仁亮 《山东医药》2009,49(27):30-32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变化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抵抗素、瘦素、胰岛素、空腹血糖(FBG)、TG、TC、HDL-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BMI及腰臀比(WHR)。对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脑梗死组血清抵抗素、胰岛素、FBG、瘦素、LDL-C及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UICKI和血清HDL-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与年龄、抵抗素、瘦素、hs-CRP、TG、LDL-C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QUICKI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胰岛素、FBG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QUICK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与糖代谢指标密切相关;此可能在脑梗死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血脂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血脂[TG、TC、HDL—C、LDL—C、血肌酐(SCr)]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TC轻度升高,HDL—C明显下降,LDL—C明显升高。GFR与TG、TC无明显相关性,而与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1,P〈0.05),与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其可能是加快肾脏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25(OH)D3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51例(A组)及血尿酸正常患者259例(B组).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的血清25(OH)D3水平.同时测量两组患者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并检测TC、HDL-C、LDL-C、TG、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钙、磷.结果 A组血清25(OH)D3水平为(33.02±11.60) nmol/l,B组为(37.77±14.51) nmol/l,两组比较P<0.05;两组25(OH)D3不足与缺乏的构成比比较P均<0.05.血尿酸水平与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BMI、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6、0.184,P均<0.001),与HDL-C、血清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2、-0.114,P均<0.05).结论 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低下,低水平血清25(OH)D3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96例MS患者进行调查,每位患者均测RHR、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按RHR频率分RHR1组:RHR〈70次/min,RHR2组:70-80次/min,RHR3组:RHR〉80次/min。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RHR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1);且RHR与FPG、TG呈正相关(FPGr=0.24,TGr=0.24,P〈0.05)。结论MS患者RHR与IMT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血清高分子质量脂联素(HMM-ADPN,H-ADPN)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n=66)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B组,n=40)。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同时分别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总脂联素(ADPN)、H.ADPN、空腹胰岛素(FIN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等。结果两组间血清H-ADP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l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及hs.CRP等因素后血清H.ADPN水平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收缩压及CIMT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ADPN水平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