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侧裂入路与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经侧裂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20例(经皮层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观察组(2.4 ±0.4)h,对照组(3.1 ±0.6)h]、残余血肿少[观察组(9.2 ±4.1)mL,对照组(12.7 ±3.9)mL],术后脑梗死、再出血、癫痫等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观察组18例,对照组9例)、6月(观察组19例,对照组10例)预后良好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性高、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3.
4.
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上以高血压脑出血多见,发生率约70%~80%,致残率较高,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手术方式逐步倾向于微侵袭,显微镜下微创开颅血肿清除被广泛认为效果好、损伤小、止血彻底、预后好。2003年10月—2008年5月我院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0~5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点。方法:病例51人,均行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结果:恢复良好64%,轻残28%,重残及植物生存6%,死亡2%。结论: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切口小,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20)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经皮层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术后常规随访半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再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分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残余血量和住院时长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后7d的GCS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再次出血、脑梗死、继发性癫痫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ADL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更加彻底清除血肿,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点.方法病例51人,均行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结果恢复良好64%,轻残28%,重残及植物生存6%,死亡2%.结论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切口小,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该院40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40例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术后24~48 h颅内血肿清除程度与半年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 h,血肿清除程度<60%、60%~80%、>80%比例为52.5%、32.5%和15.0%,对照组为30.0%、20.0%及50.0%,其中观察组血肿清除程度>80%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ADL分级显示,观察组恢复良好者(ADL1~2级)比例为6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可靠,对脑血管、脑组织等损伤较小,能够促进术后患者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方法及疗效。【方法】将74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3例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41例行传统的经颞叶皮质造瘘手术清除血肿,将2组资料做对比研究。【结果】经侧裂手术组术后3d内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程度满意,均在90%以上,无再出血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术后3个月时按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ADL)评价: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5例,Ⅳ级7例,Ⅴ级3例,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纳入的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糖尿病足的常规治疗,另一组接受糖尿病足的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压氧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高压养组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高压氧组的其余血生化指标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组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为患者保留肢体开展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36例皮瓣移植术后高压氧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皮瓣移植术后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对36例皮瓣移植术后患者采取常规+HBO治疗的方法,前三天2次/d,3d后1次/d;共治疗5—35次平均15.6次。同时观察肿胀渗出消退时间、皮肤红润改变时间以及皮瓣坏死面积等,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本组36例,各项观察指标显著少于常规组,其中27例移植皮瓣全部存活,7例基本存活,存活率为94%,明显高于常规纽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移植术后早期行HBO治疗,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HBO治疗的不同时机对STBI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9月,124例STBI患者,HBO组(68例)与常规治疗组(56例),以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为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疗效.同时对HBO组不同治疗时机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HBO组恢复良好率和中度残疾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残疾率和植物生存或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不同时间组间疗效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受伤后10d内开始HBO治疗预后良好率升高,20d后开始HBO治疗重残发生率增加.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残疾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越早开始HBO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符合抑郁症诊断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28例,单纯高压氧治疗;B组:30例,高压氧联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C组:26例,单纯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A组的有效率89.29%,治愈率57.14%;B有效率96.67%,治愈率83.33%;C组的有效率92.30%,治愈率61.53%。三组比较,P〈0.05。结论高压氧和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抑郁症治愈率最高。单纯高压氧治疗抑郁症是有效的,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80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和高压氧基础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两个疗程之内的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加高压氧治疗两个疗程以上,治疗后运用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高压氧治疗在四个疗程以上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ADL有显著疗效,并且在语言表达、定向力方面改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测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后脑电图、痴呆量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脑电图的好转呈平行关系。结论 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有显著疗效;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不同开始时间和不同次数高压氧(HBO)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损伤的疗效,明确HBO治疗的时间窗和有效的治疗次数。方法采用Feeney法制备TBI模型,分别在致伤3、6、12、24、48、72h后开始HBO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海马结构形态学的变化,确定HBO治疗的有效时间窗和治疗次数。结果治疗组伤后3、6、12h进行1次HBO治疗,大鼠海马CA2、CA3区锥体细胞形态及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改善,细胞丢失显著减少,其中3、6h的作用最佳(均P〈0.01)。而伤后24、48、72h进行1次HBO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6h,进行I、3、5次HBO治疗,各次治疗后在神经行为学、海马结构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伤后24h,进行1、3、5次HBO治疗后,3、5次治疗效果明显好于1次治疗(均P〈0.05)。结论大鼠TBI后6h内起行HBO治疗效果显著,增加治疗次数有助于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