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对45例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除2例患者因呼吸影响重做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精心的护理操作配合和扫描前的准备工作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头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重影、表面遮盖显示及后处理软件诊断63例,头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结果发现动脉瘤49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6例.结果 63例头部CTA造影检查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SCTA可作为头部血管性疾病筛选影像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封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42-143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头部动脉血管造影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60例行头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检查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部动脉血管造影,观察组患者应用双筒注射器静脉推注,比较两中检测方法的图像质量、造影剂用量及造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高、造影剂用量少、造影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动脉血管造影时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既可以得到高质量图像,又能够减少造影剂用量,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扫描检查、CT脑灌注成像检查以及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45例患者中,24例患者常规CT扫描结果即发现颅内病灶,占76.92%;21例患者常规CT扫描结果未发现颅内病灶,占23.08%,45例患者的CT脑灌注结果均存在异常灌注区,患者的梗死区CBF和CBV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MTT和TTP明显高于对侧镜像区(P<0.05)。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24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狭窄、12例患者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6例患者存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闭塞。结论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均可以及时、早期、准确的对患者的脑缺血部位以及缺血程度进行判断,CT脑灌注成像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联合应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动脉造影螺旋 CT检查技术 ,是动脉造影与螺旋 CT相结合的检查技术 ,即在血管造影室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将导管置入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 ,再将患者移放到螺旋 CT检查床上 ,经过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的同时 ,进行螺旋 CT扫描。解放军 30 2医院放射科韩铁铮主任等大胆开展技术革新 ,自己动手制作了既适合血管造影机使用 ,又适应 CT机检查需要的病人移动床板。同时 ,对注射造影剂数量及扫描次数进行了适当改进 ,在 CT肝动脉成像中 ,由注射速度和扫描层数确定造影剂用量 ,并将造影剂稀释一倍 ,以减少伪影 ,使 CT图像更加清晰 ;他们…  相似文献   

6.
唐修兰  陈井亚 《北方药学》2011,8(8):114-115
总结了140例64排CT冠脉造影增强扫描的全程护理,包括检查前的护理、检查时的护理和检查后的护理三个方面,认为扫描中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减少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病人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有效配合检查,保证冠脉造影增强扫描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杰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24-2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八层螺旋CT对5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除2例患者因屏气时间短影响效果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精心的护理操作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 CT256排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本院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来我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A)的患者900例,做好冠状动脉CTA检查前的对比剂使用健康宣教及护理准备工作,检查中详细的配合指导,密切观察扫描中患者的反应和扫描后患者的各种情况,及过敏反应的抢救工作。结果飞利浦256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扫描病例中患者能正确配合检查,过程顺利,仅13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无渗漏致空气栓塞,局部皮肤坏死等护理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中度反应,无患者因抢救不当而死亡;1例因无法屏气取消检查;1例发生2 cm×3 cm药液外渗。结论检查前的指导直接关系到检查的成败,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护理是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到细致的护理和规范化的操作,可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图像质量欠佳,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行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病变显示与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脉造影扫描中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接受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进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期间给予患者系统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提高了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取得了理想的造影效果。结论开展系统、合理的护理,是确保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住院并进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碘油沉积检查、肝脏DSA造影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 44例患者进行DSA造影检查,检出的病灶数明显少于CT扫描检查的结果(P〈0.05)。12例患者由于腹腔干狭窄而无法进行腹腔动脉造影检查,采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经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显示,44例患者中,32例患者由于肝癌的供血血管比较细小而造成DSA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不佳,12例患者由于大病灶对小病灶的遮盖而造成DSA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不佳。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检查中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的肿瘤大小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MSCTA)是利用螺旋CT进行快速扫描而获得的容积数据采集,再经计算机后处理重建三维成像,能多角度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大的分支。目前这种无创性的血管造影广泛被临床应用于全身血管系统的检查,  相似文献   

13.
CT血管造影即增强扫描,是在平扫的基础上定位,在短时间内大量注入造影剂,对病变或器官进行快速扫描,使病变区分辨率提高,给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现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脏器的检查与诊断,在肝脏尤其是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现将我院1997年~1999年中因肝脏病病变,需肝脏造影检查的354例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64层螺旋CT的主动脉造影技术。方法采用设阈值,定阈区,自动触发扫描方式,工作站后处理重建图像。结果造影取得满意效果,为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作为主动脉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16排螺旋CT头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脑梗死的诊治效果。方法以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10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均使用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检查,观察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同时使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和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检查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脑梗死患者的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图像特点。结果 CTA检出脑梗死84例;CTA共65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狭窄,超声检出38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在脑梗死诊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桂侠 《贵州医药》2008,32(2):190-191
螺旋CT的面世使CT扫描的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大大提高[1].配合高压注射器团注多期扫描,能够及时捕获到注射造影剂后肝脏及其供血动脉增强信息,可类似血管造影,反映肿瘤在不同时期的强化特点;而且有经济无创、检查方便,获得信息良好等优点.现将与该检查有关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肝癌前后超声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的肝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晚期肝癌,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超声血管造影和多螺旋CT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变化情况,以增强CT扫描的结果作为依据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采用超声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与增强CT扫描的影像学征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经增强CT扫描可见,治疗后部分缓解18例,稳定16例,进展2例,影像学图像上可见,肿瘤病灶内有低回声区出现,且经增强扫描,病灶的增强程度、范围显著缩小。采用超声血管造影检查,则可见治疗前的肿块呈中央性弥漫性增强,病灶血供丰富,治疗后肿块虽然仍有弥漫性增强的表现,但是造影后显示充盈缺损区的范围显著扩大,血供下降。结论肝癌患者在行低功率超声空化治疗前后,可以选择超声血管造影的方法对患者治疗区域的微循环情况进行分析,对肿瘤的血供情况进行评价,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效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术后随访检查方法,总结术后护理经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经过直接开颅手术夹闭或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三维CT血管造影随访检查,并进行图像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随访护理,检查发现有23例动脉瘤夹的位置显示良好,有1例出现伪影;所有患者载瘤动脉近端和远端均通畅良好,未发现瘤体残留。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适合颅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术后随访,做好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经胸部超声检查,其中CT扫描数据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等,比较两种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分型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胸部超声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CT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其中主动脉夹层分型为Ⅰ型14例,Ⅱ型4例,Ⅲ型2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通过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并明确分型,其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临床主动脉夹层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方法对26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MSCT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血管狭窄符合率。结果冠状动脉造影与MSCT检查的符合率95.16%。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安全、简便和无创伤。具有扫描速度更快,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对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