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波  周毅 《创伤外科杂志》2019,21(7):535-538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PVP)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3月—2018年3月来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195例,均接受PVP手术治疗。采用VAS评分对术前和术后1d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纳入术后疼痛改善率<25%的患者给予普瑞巴林治疗,起始剂量为75mg,2次/d;服药1周内根据疼痛缓解情况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调整到150mg,2次/d,剂量调整后再服用1~2周,若疼痛还未完全缓解且患者对药物耐受情况较好,可最大调整到300mg,2次/d。在第4周时,每2天剂量减半,直至采用起始剂量维持到最后停药。整个药物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共纳入了18例患者进行术后普瑞巴林治疗,该组患者PVP术后1d的VAS、HAD焦虑(HAD-A)、HAD抑郁(HAD-D)、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分别为6.15±1.68、8.94±0.67、8.26±0.55、16.85±2.12;而在服药4周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分别为3.28±0.42、5.17±0.38、4.64±0.38、8.2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6.67%(3/18),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PVP术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普瑞巴林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西洛他唑与噻氯匹啶 (商品名称抵克力得 )对慢性完全闭塞 (CTO)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 (RS)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科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连续成功完成CTO病变支架置入术15 8例。男 118例 ,女 4 0例 ,年龄 33~ 82岁 ,平均 (6 2± 1)岁。随机分为A组 (西洛他唑组 ) 5 3例 ;B组 (西洛他唑与噻氯匹啶合用组 ) 5 2例 ;C组 (噻氯匹啶组 ) 5 3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至少 4 8h开始服用阿司匹林30 0mg/d ,噻氯匹啶 5 0 0mg/d及普代他汀 (商品名普拉固 ) 10mg/d ,部分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80mg/d皮下注射。术中常规应用肝素抗凝。术后用药为A组 :西洛他唑 2 0 0mg/d ,连续服用半年。B组 :噻氯匹啶 5 0 0mg/d ,连续服用 1个月。C组 :术后先服用噻氯匹啶 5 0 0mg/d ,1个月后改服西洛他唑 2 0 0mg/d。 3组患者术后均服阿司匹林 30 0mg/d ,1个月后改为 10 0mg/d长期服用。同时服普伐他汀 10mg/d半年。入选患者床随访。部分患者于术后 2~ 7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若支架内血管直径减少≥ 5 0 %为RS。结果  3组临床生存率分别为 98.1% ,98.1%及 96 .2 %。其中B组 1例心因性死亡 ,C组 2例非心因性死亡。术后 3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为 87% ,85 % ,89%。因临床症状加重而再次住院的分别为A组 7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因口角歪斜、面颊动作不灵4h于1998年3月12日就诊。2年前因“感冒”自服速效伤风胶囊2粒,3次/d;甲氧氯普胺10mg,3次/d。服药2d后,出现口唇轻度向右侧歪斜、流涎,左侧面颊动作不灵,皱额、闭目动作无障碍,诊断为“面神经麻痹”行常规治疗,3d后症状缓解。半年后,因上腹不适、恶心,自服甲氧氯普胺10mg,3次/d,再次引起上述症状,停药后缓解。3d前因胃部胀满、恶心、嗳气,再次服甲氧氯普胺10mg,3次/d,症状未缓解。即加量至20mg,4h后,口角交替出现歪斜症状,遂来我队就诊。神志清楚,双侧面颊交替出现动作不灵,皱额、闭目动作…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女,84岁。因“尿频、尿急10 d,肉眼血尿2 d”入院。患者既往循环缺血病史2年,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病史3年,服用华法林3 mg/d;帕金森病史12年,服用美多巴、盐酸苯海索治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未见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7.41;尿常规检查示:隐血(+++),红细胞计数55325/μL。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以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内镜诊断的 85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奥美拉唑组 43例 ,2 0mg 1次 /d :联合用药组 42例 ,奥美拉唑 2 0mg 1次 /d ,甲硝唑 2 0 0mg 4次 /d ,阿莫西林 5 0 0mg 4次 /d ,疗程均为 2周。观察指标包括溃疡愈合情况 ,疼痛缓解情况 ,HP根除率及年累积复发率等。结果 服用奥美拉唑组和联合用药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3 0 %和 95 2 % (P >0 .0 5 ) ,疼痛消失平均时间分别为 4.0d和 3 .5d(P >0 .0 5 ) ,HP根除率分别为 48 8%和 95 2 % (P <0 .0 1) ,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 48%和 18 8% (P <0 .0 5 )。结论 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溃疡愈合率高 ,疼痛缓解决 ,且HP根除率和年累积复发率均显著地低于单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口服雷贝拉唑10mg,2次/d,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两组均同时服用莫沙必利5mg,3次/d,疗程8周。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症状缓解率93.3%,对照组7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8周后,两组症状缓解率、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奥美拉唑显效快,能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26岁,因胸闷、胸痛2 d,加重伴出汗1 h于2010-12-17就诊。患者2 d前开始腹痛、腹泻,服用"盐酸小檗碱片"症状略有缓解次日胸闷、胸痛加重,持续10~15min后自行缓解,1 d前午休时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冷汗。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又长期吸烟史。  相似文献   

8.
李芸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8):991-99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口服雷贝拉唑10 mg,2次/d,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两组均同时服用莫沙必利5 mg,3次/d,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内镜食管黏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症状缓解率93.3%,对照组7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8周后,两组症状缓解率、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奥美拉唑显效快,能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男性,25岁,该患者于1994年6月在部队因工作不顺心而出现精神症状,主要表现孤僻,不愿与人接触,无故发笑,经常在周围无人时能听到有人与自己讲话等。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后口服冬眠灵50~300mg,2/d治疗,一个月后上述精神症状消失,但晚间睡眠欠佳,故增服安定5mg,2/d。2d后患者出现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意识清晰度下降。对时间的定向力亦有障碍,常分辨不出上午或下午,讲话时思维不联贯。晚间睡眠未得到明显改善,且出现尿床现象。当时立即停用安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分成三组,治疗组50例,服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同时服用伊托必利50 mg,3次/d;对照Ⅰ组48例在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的基础上,口服莫沙必利5mg,3次/d;对照Ⅱ组48例仅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三组疗程6周。记录服用药物前后患者反流、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积分,以及内镜检查结果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内镜下食管炎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结论 伊托必利与奥美拉唑联用,对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评分和内镜下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经胃镜证实胃液内有胆汁贮留及胃窦明显炎症的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第1、2、3组。第1组(8例)服用莫沙必利5mg/次,3次/d;第2组(45例)同时服用西沙必,利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服用铝碳酸镁1.0g/次,4次/d,奥美拉唑40mg/次,1次/d,莫沙必利5mg/次,3次/d;第3组(15例)同时服用西沙必,和铝碳酸镁,剂量同第1组及第2组。治疗4~8周后观察上腹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第3组症状好转更明显。结论:莫沙必利、利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联合应用治疗肝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糜烂型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合并单纯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cale HADS)对NERD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对合并单纯抑郁症状患者按轻度、中度、重度分层随机分为常规组、治疗组、对照组三组,每组90例。常规组:奥美拉唑20mg,2次/d,西沙比利10 mg,3次/d,口服;治疗组90例,给予阿米替林12.5 mg,3次/d,奥美拉唑20 mg,2次/d,西沙比利10 mg,3次/d,口服;对照组90例,安慰剂,半片,3次/d,奥美拉唑20 mg,2次/d,西沙比利10 mg,3次/d,口服。疗程为8周,并于治疗后2、4、6、8周观察反酸、烧心、反胃、胸骨后疼痛及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8周后,精神、躯体症状均显著改善,与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1),相互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抗抑郁药治疗能显著改善合并有单纯抑郁症状的NERD患者的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15岁.2009年1月10日因患急性结膜炎入我科治疗,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天津新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805171)10 mg肌注1次,并予口服甲氧氯普胺片(山西大同长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80404)5 mg,3 次/d.在第2次口服甲氧氯普胺片后约2 h,患者突然出现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口唇紫绀、角弓反张,并出现肌颤等症状.检查生命体征正常,考虑为甲氧氯普胺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紧急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并给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20 mg肌注.此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但出现颜面潮红、口干、心率加快;约1 h后再次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改用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肌注,约0.5 h后,上述症状缓解,尔后未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5岁.1998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怕热多汗、乏力等症状.6个月后因甲状腺明显肿大.当地医院诊断为“甲亢”给予“他巴唑”治疗1年,停药后甲亢复发。2000年10月在当地医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术后甲亢症状缓解.但半年后出现双眼突出、流泪、双手足肿胀,服用泼尼松30mg/d1个月.效果不佳。入院后体格检查:双眼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1例,分为研究组16例,年龄(67±4.8)岁,对照组15例,年龄(66.4±4.3)岁。所有患者均初次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且未进行系统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排除患有骨代谢性疾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钙尔奇D片口服,600 mg 1次/d;研究组患者则于治疗初期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 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后骨密度(BMD)改善程度、疼痛缓解程度、`有否合并骨折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BMD平均增长率为10.67%,且较对照组增长明显,疼痛及活动改善优良率为75%,无骨坏死、新发骨折。用药后不良反应:恶心54%、低热38%、全身骨关节疼痛加重23%、无症状低钙血症16%,且上述症状均于药物输注3 d后明显缓解,随访未见反复;对照组患者BMD平均增长率为2.48%,疼痛及活动改善优良率为26.7%,新发骨折2例,未见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钙尔奇D口服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65岁,因"反复头痛30年,复发3 d,加重伴左肢乏力、失语2 h"急诊入院。既往有偏头痛病史30年,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颞、顶部头痛,经常服用心得安、尼麦角林等药物,服用后症状能缓解,3年前曾行头颅MRI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高血压病史5年,  相似文献   

17.
例1,男,32岁.2003年2月诊断精神分裂症.开始服用利培酮治疗,最高剂量6 mg/d,2年来一直4 mg/d 维持.症状控制理想.2007年1月出现不自主斜颈,偏向右侧,逐渐持久斜颈,伴右上肢不自主投掷样动作.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女,78岁。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差、乏力近2年,曾有2次自伤行为,近日症状加重。查体:神情焦虑貌,思维、行为基本正常,答对自如,自知力良好,无重大疾病史、无遗传病史和精神病史。查体当天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总粗分57分,标准总分71.3分,为重度抑郁症。给予利培酮口服液1ml/次,每天1次;米氮平15mg/次,每天1次;安神定志汤加减每天1剂。同时给予每周1次心理支持治疗、1次智能音乐放松反馈治疗及每月1次团体治疗。约50天后,患者症状逐步好转,药物调整为谷维素30mg/次,3/d;苯海索2mg/次,3/d;氟西汀20mg/次,2/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总粗分53.0分,  相似文献   

19.
<正>病人,男,95岁。2011年10月17日因"阿尔茨海默型痴呆"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10月19日开始首次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片(安理申)2.5 mg 1次/晚,1周后加至5 mg 1次/晚,在服用多奈哌齐后,患者出现尿频现象,昼夜排尿次数由住院前的7~8次增加到20余次,夜尿也由原来的2~3次增加到6~7次,当时考虑可能与前列腺肥大和服用多奈哌齐药物有关,4 d后,又将多奈哌齐恢复到2.5 mg 1次/晚,但尿频症状仍逐渐加重,最多昼夜排  相似文献   

20.
例 1,男 ,36岁。因“右下第 1、2磨牙根尖炎”服用甲硝唑 2 0 0mg ,3/日 ,四环素 0 .5 ,4 /日 ,用药 7d时 ,患者饮酒约 5 0g,10min后 ,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并大汗、胸闷、气短等不适 ,入院时查 :血压 80 / 5 0mmHg,心率 10 0·min-1,神志清醒 ,呼吸困难 ,四肢发凉 ,面色苍白 ,给予吸氧 ,静点 10 %葡萄糖、维生素C、B6 ,约 30min症状逐渐缓解 ,lh后症状完全消失。  例 2 ,男性 ,39岁。因“肺部感染”静点先锋必素 ,用药 5d时 ,饮葡萄酒约 10 0ml,0 .5h后 ,患者出现颜面潮红、头晕、四肢麻木、胸闷、心慌、恶心等不适 ,入院查 :血压 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