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进食闲难3年余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中下段迂曲,内右侧绕行,上端食管扩张,贲门区.食管下段见枣形充盈缺损,边缘较光整(图1)。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性,20岁。身高150cm,体重38kg。反复气急、双侧气胸2年余、加重半年多,于2002年10月7日入院。患者曾于外院就诊,经活检确诊为双肺弥漫性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但无有效治疗措施。入院时神志清楚,面罩及鼻导管双路供氧,氧流量6L/min以上,口唇甲床仍紫绀,双肺呼吸音低,心率110次/min,下肢肌肉已显萎缩。  相似文献   

3.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独采用HIFU治疗的20例DU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3天内采用MR检查评价疗效;治疗后3、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子宫肌瘤症状量表(UFS)评分随访;分析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RI显示20例患者消融体积(279.63±177.44)cm3,平均消融率为(32.35±3.74)%,治疗后3、6个月平均子宫体积缩小(24.87±5.08)%、(28.38±6.77)%;20例患者治疗前UFS为(18.25±4.38)分,治疗后3、6个月UFS分别减少(6.05±2.91)分、(7.60±3.52)分。治疗中20例(20/20,100%)患者均有治疗区疼痛,15例(15/20,75.00%)患者诉骶尾部疼痛,6例(6/20,30.00%)患者诉皮肤发烫;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好转,未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结论 HIFU治疗DUL近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2岁.因反复下腹疼痛半年,加重6 d入院.CT示直肠、乙状结肠壁明显增厚及扩张,增强可见强化;腹部正位X片示肠腔积气明显,中下腹可见散在气液平,考虑肠梗阻;B超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肾上腺区及双侧甲状腺区未见明显异常;电子结肠镜示结肠肝曲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未见明显息肉或赘生物.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肌瘤生长极度活跃的疾病。早期表现为多发肌瘤(大小多为0.5~3 cm),随病情进展,子宫肌瘤可相互融合且界限不清,遍布子宫肌层,导致不孕、经量增多以及贫血等。除子宫切除外无法根治,保守性治疗复发在所难免。早期DUL患者可首选经宫腔镜手术,术后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经腹手术,但需要多次手术,并强调防粘连意识和手术经验和技巧。晚期DUL只能经腹手术,妊娠预后不佳,妊娠期子宫破裂风险较大。鉴于DUL的复发在所难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早妊娠。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子宫动脉栓塞和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治疗也是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但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此类新兴技术对于妊娠的安全性。本文所报告的是两例均为晚期DUL,在数年前均接受过宫腔镜治疗,遗憾的是病例1没有在症状缓解期尝试怀孕,例2症状控制不满意,反而有痛经加重,取卵冻胚后无法移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9岁。间歇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并向腰背部放散。恶心,呕吐。体重下降8个月,于1985年2月26日入院。既往偶有腹痛史。检查:T36.9℃,P96次,Bp15/11kPa(110/80mmg)。消瘦、慢性病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全腹压痛,上腹部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上腹部可触及5×10cm肿物,有触痛,表面不平,质软,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移浊(+)。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混浊液体,未找到瘤细胞。Hb:120g/J,(12g/  相似文献   

7.
病人 妇,34岁。右侧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右侧肺大胞切除术后,咳喘20余日。高分辨率CT(HRCT)提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间质呈条索样改变,双肺弥漫性薄壁囊性改变(图1)。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隐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右下腹扪及约5 cm×6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界清,无压痛。B超: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大小8.1 cm×5.1 c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CT:右下腹见一约5.6 cm×3.6 cm大小混合肿块影,中心密度较低,CT值约24 Hu,边缘毛糙,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外筋膜包绕,周围见多个小肿大淋巴结(图1)。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右下腹腹膜后肿块,大小20.0 cm×15.0 cm×13.0 cm,边界清,表面光滑,为脂肪样组织,活动可,手术切除整个肿块及周围后腹膜组织至腰大肌筋膜。病理示:肿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5岁。6年前脐周阵发性隐痛,并触及活动性包块,近半年来肿块骤长。入院查体:腹部高度膨隆,包块上极平剑突,下极达耻骨联合。肿块表面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8岁。因右腰部隐痛20余天入院。B超示右肾上方7.0cm×7.8cm×6.9cm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增强CT示右侧肾上腺区不均质软组织团块影,7.2cm×6.5cm×6.0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右肾受压变形。于2006年2月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上极紧贴膈肌,下极接近肾下缘,外侧至腰大肌,  相似文献   

11.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属良性肿瘤,但生物学行为类似恶性肿瘤,可沿侵入或起源的静脉壁到达下腔静脉,进而侵入右心房,危及生命,极少数病例易复发、转移。IVL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妊娠期间发病罕见。近日我院成功救治1例妊娠末期IVL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膜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报告陈银珠,陈昌旺我们于1994年12月收治腹膜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8岁。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上腺肿块5年,因无自觉症状,未作治疗。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腰部疼痛,抗炎治疗一周后症状好转,B超检...  相似文献   

13.
单肺移植治疗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我院对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成功施行了右侧单肺移植,目前受者存活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38岁,身高162 cm,体重43 kg.入院时肺通气/灌注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弥漫性通气及血流灌注受损,下叶散在通气及血流灌注受损;右肺通气及血流灌注严重受损,尤以上中叶为著.  相似文献   

14.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合并腹膜后的巨大肿物临床罕见,同时腹膜后巨大肿物局部区域伴有低级别恶性神经鞘瘤的病例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腹膜后巨大肿物的NF-1病例,患者全身见多发的皮下结节,入院后腹部CT报告提示右侧腹膜后下腔静脉后肿块,胸壁、腹壁、背部皮肤及皮下多发结节,考虑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最终手术证实腹膜后巨大肿物为神经纤维瘤并伴有局部区域的恶变。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合并腹膜后的巨大肿物临床罕见,同时腹膜后巨大肿物局部区域伴有低级别恶性神经鞘瘤的病例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腹膜后巨大肿物的NF-1病例,患者全身见多发的皮下结节,入院后腹部CT报告提示右侧腹膜后下腔静脉后肿块,胸壁、腹壁、背部皮肤及皮下多发结节,考虑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最终手术证实腹膜后巨大肿物为神经纤维瘤并伴有局部区域的恶变。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9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半月”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00/70mmHg,脉搏73次/min,呼吸20次/min。心肺未见异常。全腹软,无压痛;右腹平脐可触及质韧肿物,触之无痛。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女,54岁,2007年1月首诊右肾内侧腹膜后肿物,在外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Actin(+),Desmin(-),CD117(-),CD34(-),S100(-)术后15个月内2次局部复发,2次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其中末次手术行肿物并右肾切除.然而,术后仅3个月,即发现切口种植瘤、右肝两处转移、右下肺小结节,无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巨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后巨大淋巴瘤临床表现有时与肾癌不易鉴别,术前不能确诊,我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军  隋亚楠  许飏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815-1816
1临床资料某女,22岁。出生时躯干部即有散在数个淡褐色斑点,后斑点逐渐增多增大。7岁时左面部出现无痛性肿块,躯干、四肢出现多个豆粒大结节,并逐渐增多。近年来因左面部肿块进行性增大,影响容貌,于2008年5月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智力正常,既往无癫痫、头痛、耳聋等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