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剑 《黑龙江医药》2010,23(4):653-654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针刺透穴法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将治疗组36例患者进行电针结合针刺透穴法治疗,对照组36例使用常规针刺法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透穴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短波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附件炎3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足三里、三阴交、八髎穴、关元为主穴,然后配合随症选取和痛点选穴,穴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得气后固定,将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待艾条燃尽针凉后起针。针灸后进行超短波治疗,给予微热量,每次15min。以上治疗均为1次/d,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d,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3例患者痊愈12例(36.36%),显效8例24.24%,有效11例(33.33%),无效2例(6.06%),总有效率为93.94%。结论温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附件炎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加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57例,显著进步44例,进步9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对照组基本治愈36例,显著进步38例,进步23例,无变化15例,恶化2例。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结论:针灸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华宇  李瑛  郭清  季玲琳 《上海医药》2013,(12):30-32
目的:观察温针透刺配合运动八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48例,采用温针透刺配合运动八法治疗;对照组102例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0 d为1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7%,对照组为7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美子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77-227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采用副环跳穴速刺、简便推拿、中药熏蒸治疗。结果:1~2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73.1%),显效和有效14例(26.9%),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颈痛穴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落枕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确诊为落枕的患者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8—63岁,病程1d-2周;经针刺颈痛穴再刺络放血,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进行评定,临床治愈4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颈痛穴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落枕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针灸和中药同治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治疗选关元、外关、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中药以风痰瘀阻、腑气不通、气虚络阻、肝肾亏虚等不同证型辨证论治用药,配合功能训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基本治愈13例(17-3%),显效22例(29.3%),有效30例(40.%),无效10例(13%)。总有效率为86.6%。结论:针灸和中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好,功能康复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8.
沿皮透刺法结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应用沿皮透刺法结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经验.方法 36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应用沿皮透刺法结合走罐治疗.结果 应用沿皮透刺法结合走罐治疗0.5~3个月,疗效确切.经过6个月~1年随访,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 沿皮透刺法结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韦韩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80-281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刺穴对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就诊8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联合针灸刺穴,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中药内服并分别辅助食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4例,进步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进步14例,无效6例,Ridit分析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刺穴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施以捻转的平补平泻法,随证配穴。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 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62例(62.0%),显效18例(18.0%),有效12例(12.0%),无效8例(8%),总有效率92.0%。结论镇静安神针刺法具有调和阴阳、镇静安神、疏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5例脑卒中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例全部完成治疗,3个疗程后依据疗效判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55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结论 通过本组治疗结果 观察,应用针刺方法 治疗脑卒中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总有效率79%.表明针刺方法 治疗脑卒中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小、操作简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脑卒中患者原发疾病的加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后遗症,进行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与同期35例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评定疗效,显效患者23例,占65.7%;有效患者6例,占17.1%;无效患者6例,占17.1%,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显效患者14例,占40.0%;有效患者8例,占22.9%;无效患者13例,占37.1%,总有效率62.9%。两组间总有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上星透囟会组(治疗组)、药物组(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93±4.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59±5.86分),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上星透囟会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向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穴位采用多向刺并配合肩关节活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向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威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90-191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正确放置患肢、向心性加压缠绕、关节腔注射、冷疗、电针、超短波、电脑中频治疗、气压循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综合康复治疗后,48例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共显效34例(70.8%),有效14例(29.2%)。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作用,并总结其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3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体位护理、坐位训练、肢体按摩、床上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经过护理人员具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之后,显效50例(60.24%),有效25例(30.12%),无效8例(9.64%),总有效率高达90.36%。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疾病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并且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刺络拔罐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和对照组(44例,外敷药物配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43例中脱落3例,对照组44例中脱落6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29,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外敷药物配合口服药物,且治愈所需天数明显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腱鞘囊肿主要生于关节处,多在手腕背侧,足踝骨前面和足背。我们用三棱针点刺和毫针围刺法,治疗腱鞘囊肿90例。治愈78例,显效12例,点滴经验介绍如下:患处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囊肿顶端刺破皮肤,挤出鸡蛋清样粘液,贴一小方块胶布,4-8天后再用毫针围刺法,在囊肿前后左右沿皮向中间斜刺4针,留针10-20分钟。经1-5次针刺治疗,3个月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电针八髎穴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的50名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生物反馈疗法方法 1治疗,实验组采用生物反馈方法 2治疗。结果 3个疗程后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52%,实验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0%,3个月后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8例,无效16例,有效率36%,实验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60%。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生物反馈方法 2疗效优于电针八髎穴联合生物反馈方法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效果。方法运用广东省名中医苏培基教授的温阳经验方“温阳汤”内服和局部熏洗,每天1剂,并于患膝选穴进行温针灸,每周2次,30min/次,治疗髌骨软化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总疗效评定:临床控制2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所有患者随访1年,复发5例,复发率为8.9%。结论运用温阳法为基本治法辨证治疗髌骨软化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