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秩边透水道为主治疗外阴瘙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针灸与西药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引致的外阴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外阴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秩边透水道为主治疗,对照组应用中药外洗及外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3.04%,经统计学处理,P〈0.0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外阴瘙痒的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针灸加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荨麻疹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的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伴有瘙痒的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风团,圆形或不规则形,色红或略带苍白,瘙痒剧烈。风团发无定处,存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消退,常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发作,超过一月者,称为慢性荨麻疹。笔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该病5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薰治愈神经性皮炎1例韩光李某某,女,56岁,右踝关节处皮肤粗糙,瘙痒15年。患者右踝关节部位皮肤粗糙,瘙痒已15年,时轻时重,反复不断,曾先后在几家医院治疗,以“神经性皮炎”外用去炎松软膏,肤轻松软膏等及口服中酉药(具体药物不详),针灸治疗数次,有...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探讨针灸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后瘙痒患者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42例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后并发瘙痒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2例)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护理,每周3次,连续1个月;对所有受试者采集血清电解质,甲状腺功能以及肾功能的指标,并对瘙痒程度和睡眠质量以调查问卷采集。结果针刺前后2组的瘙痒评分为:观察组[(38.2±4.8)分、(17.3±5.5)分],对照组为[(38.3±4.3)分、(37.5±3.2)分],观察组较对照组瘙痒评分显著降低(P0.001);实验室检测各生化指标显示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适反应和不适。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进行肾透析治疗后并发瘙痒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针刺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及睡眠质量,并且可以作为缓解尿毒症瘙痒的一种简单、安全且有效的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AMED、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有关针灸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7月13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3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其中针灸与西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RR=1.21,95%CI=(1.08,1.37)];针灸+西药与西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83,1.33)]。2瘙痒介质组胺的血清水平检测,其中针灸与西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无统计学意义[MD=0.42,95%CI=(0.16,0.68)];针灸+西药与西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无统计学意义[MD=0.03,95%CI=(﹣0.26,0.32)]。3瘙痒介质白三烯B4的血清水平检测,其中针灸与西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无统计学意义[MD=3.52,95%CI=(2.14,4,90)];针灸+西药与西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无统计学意义[MD=1.25,95%CI=(﹣0.20,2.70)]。4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皮损面积评分,针灸+中成药与中成药比较治疗湿疹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皮损面积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MD=﹣2.67,95%CI=(﹣3.57,﹣1.77)]。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针灸+中成药与中成药比较治疗湿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两组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18,0.16)]。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针灸能提高湿疹治疗的有效率,但因原始研究的质量均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苗冲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48-49
瘙痒是湿疹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困扰人们的健康生活,容易因瘙痒难忍挠抓而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加重病情.针灸治疗湿疹瘙痒症方法简单,无副作用,疗效明显,这里对笔者所取得的临床经验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瘙痒性皮肤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类皮肤疾病,严重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大部分医者治疗思路不同。米建平教授凭借临床多年治疗皮肤疾病经验,采用透发思路,运用针灸、中药联合饮食辅助治疗多种瘙痒性皮肤疾病,每获良效。现将该类疾病的治疗思路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学习。  相似文献   

8.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者治疗较易,慢性者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且目前中西医无特效疗法。我们根据中医理论,藉药物和针灸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自1986—1991年开展了“脱敏散”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取得了可靠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2003年3月,我们采用穴位注射、针灸和中药薰洗联合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30例,并以单纯中药外洗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灸穴位疗法治疗荨麻疹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针灸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荨麻疹的针灸穴位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报道屡见不鲜,现就近几年荨麻疹的针灸穴位疗法介绍并分析如下:1.体针疗法:体针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最常应用的方法。彭老[1]认为治疗荨麻须寻找过敏原,进行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取穴:曲地、血海、复溜、大椎、臂 、后溪、委中,每次选2~3穴;配穴:见风发者风门;见湿发者阴陵泉;瘙痒甚者止痒穴(三角肌后缘中点);腹痛者天枢;因食物过敏而发者灸筑宾;因寄生虫而发者百虫窝;反复发作者,在荨麻疹穴(耳舟区,肘点与肩点联线内上…  相似文献   

11.
寿夭刚柔篇是《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篇章。从“立形定气而视寿夭”、“审知阴阳,刺之有方”、“治疗应把握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性”、“治疗的共性与特性”几个方面入手,对针灸与人之寿夭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寿夭刚柔篇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构成作用显著,充分陈述了人之寿夭与疾病、疾病阴阳表里与针灸治疗的关系,以及治疗与时相应和因人而异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世界针灸杂志》2021,31(4):258-261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gulating body" integrated with "regulating min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treating the body and mind simultaneously, treating both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Prof. Shao-jun WANG adopts flexibly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including body acupuncture, wrist-ankle acupuncture, umbilical acupuncture, fire needling, moxibustion, and cupping, etc.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chosomatic skin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manifestations of skin diseases in different stages, she adopts differ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chniqu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psychosomatic skin diseases, including senile pruritus, alopecia areata, neurodermatitis, eczema, urticaria, and acne, on the basi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fferent acupoint selections, and achieves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参照近10年相关文献,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临床常用的外治法有针刺疗法、灸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推拿疗法、特色疗法、局部给药及综合疗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Hu SJ 《中国针灸》2011,31(10):925-926
介绍中国针灸在厄特的发展历程.从认识针灸到临床应用发展,经过了30年的漫长岁月,现在针灸已经在该国3家医院开设了门诊,可以治疗许多常见病.针灸已经得到政府和民间的认可,现已成为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其间有民间的尝试、政府的重视,也有中国医疗队员的辛勤努力.  相似文献   

15.
彭力  彭锐  赵大贵 《中国针灸》2004,24(7):503-505
本文结合笔者在德国汉堡医院的针灸交流工作,对针灸在德国大型康复医院的开展情况作了较详细介绍,总结了治疗病种、患者职业分布、疗效等,简要介绍了德国针灸从业者概况.回顾针灸在德国发展简史的同时,展望了针灸在德国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出针灸专业人才只有把握文化、心理差异,提高德语水平并提高针灸疗效,才能顺应针灸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叶熏洗治疗外阴瘙痒的疗效。方法:28例外阴瘙痒病人采用针刺曲池、血海、曲骨、三阴交、蠡沟、太冲、少府,配合用艾叶煎汤熏洗外阴。结果:3个疗程后,治愈18例,占64.2%;显效5例,占17.8%;有效3例,占11%;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93%。结论:本方法治疗外阴瘙痒具有清热利湿,调理肾肝脾,杀虫止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常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死亡,严重的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概述了近几年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并从病因病机,中医药、针灸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中药通过调整气血阴阳,恢复脏腑的功能,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特别是近几年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或是单独使用温针灸等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中医防治的重点。作者检索PubMed 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RCT 文献加以分析,表明国外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较高,然而和其他针灸临床试验一样,存在治疗方案的中医理论不足,这可能是研究者中医学习不充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所致,加之样本量较少,治疗干预方式较多,未设立空白对照,且大部分为采用24 h 动态血压指标,难以客观评价针灸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团队在国家“973 课题”的资助下,采纳严格的研究方法学时结合中医传统循经和辨证结合的干预方案基础上加以改进,进行高质量的RCT 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临床疗效规律。  相似文献   

19.
Zhang H 《中国针灸》2011,31(5):473-475
杨廉德主任医师是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在其60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融合中西,厚积薄发,在针刺手法及糖尿病、精神疾病、哮喘等疾病的针刺治疗方面均有所创新,在针灸领域的中西医结合方面有独到建树.  相似文献   

20.
Pro. HUA had practi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for about 50 years, borne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and was then highly respected by his colleagues and patients. In his large amount of practice, he combine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in western medicine in order to work hard on acupuncture indications and some stubborn diseases. With the time going on and medical cases accumulating, some unique treatment styles had been formed, such as Jiaji (paravertebral) acupuncture, sacroiliac acupuncture and sacral acupuncture. They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