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哮喘儿童发作期31例,缓解期44例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细胞膜表达阳性细胞(mIL-2R)的检测,并与正常儿童30例进行对比。结果哮喘发作期CD4、CD4/CD8、mIL2R增高,CD8下降(皆P<001)。哮喘缓解期CD8下降,CD4/CD8增高(皆P<005)。发作期和缓解期比较CD4和mIL2R均增高(P<001)表明儿童哮喘缓解期即存在有CD8的降低和CD4/CD8的增高,一旦受内外致喘因子刺激,可使CD4细胞活化,表现为其本身及其活化的主要标志之一,mIL2R的增高,活化的CD4细胞释放一系例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导致哮喘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32例带状疱诊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含量及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结果显示:32例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值均显著降低(P〈0.01),CD8^+,mIL-2R均升高(P〈0.05)。提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细胞免疫障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九平  刘俊彬 《医学争鸣》1997,18(2):153-155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技术检测92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结果:慢性乙肝患者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以致CD4^+/CD8^+比值下降;mIL-2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技术检测92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结果:慢性乙肝患者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以致CD+4/CD+8比值下降;mIL-2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HA激活后与正常接近,但均较PHA激活前显著增高(P<0.01).20例慢活肝恢复期mIL-2R已趋于正常.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着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和紫癜性肾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工群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9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18例紫癜性肾炎应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两种疾病活动期和肾病综合征恢复2wk时(缓解期)T细胞亚群。健康儿童作为对照。t检验分析比较T细胞亚群。结果肾病综合征活动期CD3、CD4、CD4/CD8降低,而CD8增高(P均<0.01);以后复发患儿缓解期CD8增高(P<0.01)。紫癜性肾炎活动期CD4、CD4/CD8增高,CD8降低。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可能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ITP患儿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ITP患儿进行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测定和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TP患儿血清sIL-2R、CD8显著升高,CD4/CD8显著下降(P<0.01),且sIL-2R和CD4/CD8呈负相关(r=-0.581,P<0.01);缓解期sIL-2R明显下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CD8、CD4/CD8比值较急性期变化不明显。结论提示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ITP患儿病情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了解银悄病病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②方法 采用免疫酶技术和淋巴细胞培养法,对54例进行期重症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α(mIL-2Rα)进行检测。③结果 54例病人外财力因CD3 ^+,CD4^+,CD8^+细胞百分6率、CD4^+/CD8^+比值和mIL-2Rα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极显著性(t=2.99~9.29,P均〈0.01)  相似文献   

8.
研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气分析,以及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因子(CD3、CD4、CD8),并与10名正常人的同样指标作对照。经常规治疗后(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再测定病人的血气分析及血中各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中的CD3、CD4、CD4/CD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8、IL-4、IL-5、SIL-2R、TNF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常规治疗后,血中PO2明显提高,CD3、CD4、CD4/CD8比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CD8、IL-5和TNF比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各项指标变化可能与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对缓解期内,外源性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总IgE进行检测,结果提示:①缓解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相近,而CD8±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②外源性哮喘组血清总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CD8+细胞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r=一0.733)。此结果说明缓解期哮喘患者存在着体内细胞免疫失衡,其可能与哮喘的发病机制有关。而外源性哮喘患者外周血IgE增高可能与T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丙肝患者中血T细胞亚群及mIL—2R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丙型毒性肝炎(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及其在丙肝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生物素-链霉订和素法对112例-HCV阳性患者中血单个核细胞进行T细胞亚群及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mIL-2R的检测。结果:急慢性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外周血CD3^+、CD4^+百分率降低,CD8^+百分率增高,CD4^+/CD8^+比值下降(P〈0.05~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青息状态和在P  相似文献   

11.
对30例过敏性哮喘发作,34例慢支急性发作期及23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变化进行观察,并与30例健康才人作比较。结果显示:哮喘、慢支、肺心病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均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D4^4/CD8^+比值哮喘组极高于对照组(P〈0.01),肺心病级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慢支级瑟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检测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儿血清SIL-2R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RRI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SIL-2R水平、CD8均明显升高,而CD4、CD4/CD8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RRI发病与SIL-2R水平增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观察。方法:以单克隆抗体直接细胞花环法,测定了42例MPP病儿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T淋细胞亚群变化,并与正常儿童配对比较。结果:MPP急性期CD4,CD8/CD8降低,CD8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恢复期与正常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别(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CD4,CD4/CD8的升高,CD8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病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法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4例SNS病儿活动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儿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③结果SNS病儿活动期和缓解期E-C3bRR皆显著低于对照组(t=8.16,2.47,P<0.01,0.05),活动期明显低于缓解期(t=4.95,P<0.01),而E-ICR皆无异常;活动期E-C3bRR降低与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变化呈正相关(r=0.48,0.53,P<0.01),与CD+8细胞变化呈负相关(r=-0.36,P<0.05),但与激素治疗反应无相关性;缓解期有反复感染、病情反复或复发倾向者,E-C3bRR较无上述特征者明显降低(t=2.38,2.25,P<0.05)。④结论SNS病儿存在原发性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降低,E-C3bRR降低与其缓解期的易感倾向和病情反复或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3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观察,并与20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癌组病人CD4下降(P〈0.01),CD8升高(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肝癌组病人手术后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提示;原发性肝癌病人免疫平衡失调,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病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4例SNS病儿活动期、近期和远期缓解期及22例健康儿童血清sIL-2R水平和T细胞亚群。③结果SNS病儿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近期和远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t=5.681~6.361,P<0.01),而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0.233~0.601,P>0.05);活动期血清sIL-2R增高与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498,-0.625,P<0.05,0.01),而与CD8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517,P<0.01);激素敏感组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低敏感组(t=2.276,P<0.05),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与尿蛋白阴转时间呈低度正相关(r=0.433,P<0.05)。④结论SNS病儿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明显增高,此与T细胞功能紊乱和SNS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判断激素近期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卵巢恶性肿瘤(MOT)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对40例MO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NC)妇女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同步检测及相关性研究。结果:MOT组IL-2、CD+3、CD+4、CD+4/CD+8均低于NC组,sIL-2R、CD+8均高于NC组(P<0.01~0.001),其中CD+3、CD+4、CD+4/CD+8与IL-2呈正相关,与sIL-2R呈负相关(P<0.01~0.001)。提示本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3、CD+4、CD+4/CD+8值的降低与IL-2活性下降和sIL-2R水平增高有关,它们均可能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费瑜  陈丽娟 《吉林医学》1996,17(5):262-263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双抗夹心法对高血压病(E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H患者CD3^+细胞百分率、CD4^+/CD3^+及IL-2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EH患者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01);轻、中、重度EH患者CD3^+细胞百分率、CD4^+/CD8^+、IL-2呈下降趋势,而CD8^+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对70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但胃癌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胃癌患  相似文献   

20.
对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RRI病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花环率(E-ICR)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促进率(RFE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抑制率(RFI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1,0.001);RRI病儿CD4,CD4/CD8明显降低,而CD8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RRI病儿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RI病儿的E-C3bRR与CD4/CD4/CD8呈正相关,而与CD8和sIL-2R则呈负相关(r=0.527,0.409,P均<0.001);sIL-2R与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8呈正相关(r=—0.530,—0.491,P<0.001)。提示RRI发生与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和血清sIL-2R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