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浮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学  吴希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5):F0003-F000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治疗上极为棘手,笔者从2000~2005年运用浮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6例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其中早期患者33例,中期患者3例;单侧患病者13例,双侧患病者23例。年龄26~48岁,平均34.6岁。病程5~46 d,平均18 d。临床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和咀嚼困难。经X光摄片检查,符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在患侧颞下颌关节处常规消毒,选用5号肌肉注射针头,在距耳门4 cm处进针,针尖对着耳门,以15~20°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保留髁突和颞下颌关节盘的术式对于治疗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内强直Ⅲ型的疗效.方法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内强直Ⅲ型8例,男4例,女4例;年龄7~22岁,平均13.6岁.病程1~12年,开口度2~10 mm.手术方法为去除外侧髁突骨折断面形成的骨痂,将髁突磨改成形,在内侧寻找分离出移位的关节盘,松解后将关节盘的外侧端缝合固定至外侧关节囊或软组织.结果 术后随访6~38个月,患者开口度平均30 mm,无关节疼痛及弹响症状,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采用保留髁突和关节盘的方法治疗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内强直Ⅲ型,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颞下颌关节强直(Temporomandibular ankylosis,TMJA)是髁突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张口受限、咬合紊乱,如果发生在生长发育期,还可造成颌面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文献报道髁突骨折是造成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首要原因[1]。Nor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I在Ⅵ型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8例Ⅵ型髁突骨折患者于伤后3~14 d内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分析MRI表现. 结果 在18例19侧Ⅵ型髁突骨折中有15侧发生关节盘移位,9侧关节囊撕裂,16侧关节盘后区组织撕裂(双板区),19侧关节腔内关节液改变. 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Ⅵ型髁突骨折引起的颞下颌关节损伤情况,是颞下颌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与评价手段,有利于指导临床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诊断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颞下颌关节损伤患者于外伤后3~20天内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闭口斜矢状位T1WI、PDWI、斜冠状位T1WI、T2WI,张口斜矢状位T1WI、PDWI。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分析MRI表现。结果:30例共60个颞下颌关节中发现18个髁状突骨折,9个骨损伤,29个关节盘移位,26个关节囊积液、积血。结论:MRI能很好的显示颞下颌关节的骨折、骨损伤以及关节盘与关节囊损伤情况,是颞下颌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与评价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没有颞颌关节专用线圈情况下颞颌关节的MR扫描技术.方法 79例共158侧颞颌关节,其中35例70侧颞颌关节使用头线圈,44例88侧颞颌关节使用矩形表面大线圈,行斜矢状面的快速双回波自旋序列(Pd+T2_tse)、斜冠状面多回波序列(Multiple echo 2 dimension,Me_2d)扫描.结果 158侧颞颌关节图像皆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应用矩形表面大线圈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头线圈,有较好的对比度、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信噪比.158侧病例中,20侧正常,138侧符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MR影像学诊断.结论 使用矩形表面大线圈,通过对扫描序列,扫描参数的设计,可以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高质量颞下颌关节的MR图像.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飞行人员中发病相对较多。我们采用按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 对象与手法 1.1 对象 飞行人员52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0~35岁,均明确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特征为:①关节区自发痛、嚼咀痛及开口痛43例;②关节弹响或杂音2例;③关节运动障碍,开口受限,开口度小于二横指7例。  相似文献   

8.
持续高加速度重复作用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持续性高正加速度重复作用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地面固定5min;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俯卧位,头向轴心, 1Gz离心5min;D组体位同C组, 10Gz离心30s,G增长率约0.5G/s,间隔时 1Gz离心60s,连续5次/d,每周4天,共3周,各组动物分别取颞下颌关节作光镜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A组、B组和C组未见异常,D组光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可见成纤维细胞变性和细胞核分裂象;扫描电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凝胶状物质缺失,胶原纤维暴露断裂;透射电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空泡变性。线粒体嵴变形或消失,软骨细胞粗面内质网发达。结论 高正加速度重复性暴露可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又称下颌头节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或酸胀不适,关节弹响,张口活动受限,局部有压痛等症状,多发年于20~30岁青壮年,常为单侧发病也偶有双侧发病。我们应用针刺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本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正常青年人颞下颌关节张、闭口斜冠状位MR图像关节盘与髁突的位置关系.方法 对29例(58个颞下颌关节)正常青年人行MRI张、闭口斜冠状位PDWI扫描,选取闭口位通过髁突前斜面中心、张口位通过关节盘中带中心层面测量关节盘与髁突的位置.结果 58个关节中除去9个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关节及1例有运动伪影影响的2个关节,47个关节斜冠状位观察结果如下:(1)闭口位有30个(63.83%)、张口位有45个(95.74%)关节盘内缘超出髁突内缘,关节盘内缘与髁突内缘间距于张口位大于闭口位(P =0.00);张、闭口位各有3个(6.38%)关节盘外缘超出髁突外缘,关节盘外缘与髁突外缘间距无统计学差异(P =0.70).(2)关节盘内外缘间距于张口位大于闭口位(P =0.00);髁突内外缘间距张闭口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 正常青年人存在颞下颌关节盘内缘超出髁突内缘的现象,应避免误诊关节盘内侧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